前幾天甚至是上禮拜六日,就一直懷想著要把幾本漫畫拿出來翻閱,其中一部就是闇末,而昨晚睡前最後還是忍不住的翻出來啃食.話說看到第五集時,本來也只是課長秘書的巽戲份增加許多,而也比第一二集時更佳的鮮明,直到第六集幾乎是在剖析巽對於麻斗的感情和過往,那段故事真的是不錯看.
從某方面而言,巽跟麻斗同樣都是希望讓其他人能得到幸福,自己才能有所解脫,但本質上卻有些不同.對於巽來說,巽在麻斗身上看見了母親的影子而有所重疊,於是希望麻斗能夠幸福而使自己釋懷;麻斗因為過去的慘痛經驗和身為奪走別人生命的死神,做過太多讓心感到痛苦的事情,即便是為了工作也參了私情在裡面,所以才對邑輝有很強烈的反抗感,而在對週遭的人們,希望身邊的人能得到幸福.若比較的來說,自己的個性大概比較偏向於巽吧,但實際上卻也希望身邊的人都能得到幸福.雖然有人說自己不開心那別人怎會開心,自己不幸福那別人怎能得到幸福,但實際上或許這是種補償心態也說不定吧.
扯遠了,單單就故事和畫風來說,其實還蠻喜歡松下容子的闇末,但是漫畫單行本只出到十一集,漫畫後續還在網路上找.目前找到的後續是說巽發現了雙子的秘密而找當家談,於是看到了當家身上被詛咒的龍鱗,然後巽的推論大致正確到讓黑崎當家失態,於是好像有提出解決方案但就不清楚了,只有看到單一漫畫切頁,應當是事情解決後,畫著當家落淚的拿著類似詛咒人偶之類的累在水中之樣.補充照漫畫上所寫,累應該是在密死後投河自殺,之後怎樣就不是很清楚了.浮游沙漠部分,密被帶回去治療之後終於和麻斗會合,天狗兩人其一斷了翅膀但還活著,更之後俱梨逃出沙漠而回到外面世界,劍刺殺蒼龍但似乎還活著,更之後則有一堆衝突大概是那樣.
漫畫到後來因為松下老師的手受傷所以停止連載,停了許久之後的重新連載是邑輝和織也的相關事,而中間的巽的一天日常曾有抓過漫畫來看過,但那時畫風好像就有轉變.雖然關於松下老師停載的傳聞很多,不過看來到後期的畫風轉變讓人無法接受可能是部份原因,其他更多可能就是松下容子的個人原因了吧,不管怎麼說大概這部漫畫很難有結局,大概之後找個接續連載好歹看完黑崎家的事就差不多了.不知不覺說了那麼多關於闇末相關事,話說記得闇末好像有動畫,主題曲很好聽片尾曲幾乎用的都是彩頁圖,但目前暫無動力找齊來看,動畫這部分就在說吧.
一時興起的搜尋漫畫十一集後續相關資料:
謎一般消失的松下老師[含十一集後續簡略概要]
http://diary.blog.yam.com/mena7512/article/1756903
闇末雜談
http://blog.roodo.com/tsuki/archives/2151253.html
邑輝和織也少許
http://blog.yam.com/reara/article/4914415
漫畫五十五話,日文.
http://tieba.baidu.com/f?kz=334559601
漫畫六十四話,日文.
http://tieba.baidu.com/f?kz=335347285
很多雜圖少許後續連載片段.
http://photo.163.com/photos/poshanyu/10751304/
2008年5月25日
翻出塞在地下櫃的闇之末裔/愛上壞壞的死神啃食
2008年5月11日
日本花礼花牌(網頁遊戲)
http://www.gamedesign.jp/flash/hanafuda/hanafuda.html
若玩到贏了五十文以後,就可以進入裏花礼,可以看見別人和將發出來的牌,是挑戰喔.
最近迷上了玩日本花牌的小遊戲,這種遊戲只需要想怎麼對花就好,不必像脫出系遊戲要想著如何破解,或者是要想密碼要怎麼解[,不過某檄通常一遇到要解密碼就會換下一個遊戲來玩].花礼的遊戲其實不怎麼難,但是要贏多少也需要點技巧或者是運氣,在思考怎樣才能對到花就覺得頗有意思的.以下會從各網站囉唆介紹中挑重點寫,部分懶惰直接複製貼上.
維基百科部份:
日語原文 花札
假名 はなふだ
羅馬字 Hanafuda
花札是日本的一種傳統紙牌遊戲,亦稱為「花牌 (花かるた)」。目前一般的花札都是所謂的「八八花」,卡片上畫有12個月份的花草,每種各4張,整組48張。
48張的由來,是在撲克牌以前還是48張的時候從葡萄牙傳來的。一般兩人玩的叫「こいこい(羅馬字:Koi-Koi)」,兩人以上玩的叫「花合わせ(羅馬字:Hanaawase)」,不過在所有花札愛好者之中屬八八的玩法最受歡迎。除此之外,全國各地都有各種獨特的玩法。
任天堂(Nintendo)在跨入電子遊戲之前就是靠製造此紙牌遊戲起家。
歴史
紙牌遊戲是在安土桃山時代開始,跟傳教士、鐵砲、耶教、Castella(蛋糕的一種)等一併傳入日本。順帶一提,名字中的「かるた(亦寫做歌留多、骨牌)」的語源是葡萄牙語當中,紙牌遊戲的「carta」。天正時代(1573~91)紙牌已經在本土生產,現今尚存當年的一張紙牌。當時的執政者每頒布政令禁止紙牌遊戲,民間就會變更牌面設計以避禁令,然後執政者再頒布禁止該紙牌遊戲的政令……在不斷重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環境底下,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牌面設計,「花札」也在變化的當中誕生。
因為賭博的閉鎖性與當時物品流通的實況,在全國普及的紙牌遊戲,亦在各地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地區規則,牌面設計也跟著這些地區規則而變更。這些紙牌又稱為「地方札」。
傳說「花札」的誕生是因為田沼意次的禁令。自此之後12張×4組的牌因隱藏數字還有組別而改為4張×12個月份,圖案則以教育用的和歌かるた〈紙牌遊戲〉為基本。
踏入明治時期,花札解禁,代之以「骨牌稅」寓禁於徵,全國生產地方札的紙牌工廠相繼破產,於是地方札消失,各地的地方規則亦因此失傳。
圖案
月 花 20點牌(光) 10點牌(種) 5點牌(短冊) 1點牌(カス)
1月 松樹 松上鶴 ※1 - 松上赤短(あかよろし)※2 松的カス(2張)
2月 梅花 - 梅上鶯 ※3 梅上赤短(あかよろし)※2 梅的カス(2張)
3月 櫻花 櫻上幕簾 - 櫻上赤短(みよしの) 櫻的カス(2張)
4月 紫藤 - 藤上杜鵑 藤上短冊 藤的カス(2張)
5月 菖蒲 - 菖蒲間八橋 ※4 菖蒲上短冊 菖蒲的カス(2張)
6月 牡丹 - 牡丹上蝴蝶 牡丹上青短 牡丹的カス(2張)
7月 萩(三葉草) - 萩間豬 萩上短冊 萩的カス(2張)
8月 芒草(坊主) 芒上月 芒上雁 - 芒的カス(2張)
9月 菊花 - 菊上盃 菊上青短 菊的カス(2張)
10月 楓葉(紅葉) - 楓間鹿 ※5 楓上青短 楓的カス(2張)
11月 柳樹(雨) 柳間小野道風 ※6 柳上燕 柳上短冊 柳的カス
12月 泡桐 桐上鳳凰 - - 桐的カス(3張)※7
※1:松樹的構圖是鶴,不過鶴的指尖構造和體重其實無法停在松樹上。實際會停在松樹上的鳥其實是「東方白鸛」,一般認為是以前的畫家看到東方白鸛卻誤認成鶴了。
※2:看起來像「の」的第2個字是變體假名的「か」(),是「可」的草寫,仔細看可以看見「の」的形狀上面還有一橫。
※3:梅花上畫的鳥其實是繡眼鳥,短翅樹鶯的身體是白色加茶褐色,會用短翅樹鶯一樣是誤認的關係。
※4:八橋是位於愛知縣知立市的一個地名。構圖和著名的燕子花名勝無量壽寺的庭園有關,於在原業平的詩句裡也很有名。不過在花札裡稱作菖蒲可能是把燕子花和菖蒲搞混的關係。
※5:隱語裡心不在焉叫做「しかと」,據說這就是這個圖案的起源(因為10月的牌裡鹿朝側面看的諧音叫「鹿十」(讀作しかとう,音shikatou))。
※6:以前的圖案是「柳間和傘」或「柳間持和傘奔跑之斧定九郎」,後來從明治時代開始改了圖案,變成「柳間小野道風」。
※7:通常會在桐的カス牌其中一張裡印上製造商的名稱(如任天堂等)。
點數
20點 松上鶴、櫻上幕簾、芒上月、柳間小野道風、桐上鳳凰
10點 畫上動物或鳥的牌、菖蒲間八橋、菊上盃
5點 畫上短冊的牌
1點 只畫出植物的牌(也有不計分的情形)
役
下面是花合わせ和こいこい等役的使用範例,由於變化非常多,在實際比賽的時候建議先確認當地的比賽規則。
點數 役名 條件
10 五光(Gokō) 得到全部5張20點的牌。
8 四光(Shikō) 除了「柳間小野道風」之外得到其餘4張20點的牌。
7 雨四光(Ame-Shikō) 得到4張20點的牌,其中包含「柳間小野道風」。
5 三光(Sankō) 除了「柳間小野道風」之外得到其餘4張20點的牌裡面的3張,另外也有得到「松上鶴」、「梅上鶯」、「櫻上幕簾」3張才算數的規則。
5 豬鹿蝶(Inoshikachō) 得到「萩間豬」、「楓間鹿」、「牡丹上蝴蝶」。
5 菅原(Sugawara) 得到「櫻上幕簾」、「松上鶴」、「萩間豬」。
5 草(Kusa) 得到「菖蒲間八橋」、「柳上燕」、「萩間豬」。
3 花見酒(Hanami-zake) 得到「櫻上幕簾」和「菊上盃」,此役多半不採用。另外也有得到「柳間小野道風」的時候就消滅此役的規則(雨流れ)。
3 月見酒(Tsukimi-zake) 得到「芒上月」和「菊上盃」,此役多半不採用。其它雨流れ的規則和「花見酒」相同。
3 赤短(Akatan) 得到「松上赤短(あかよろし)」、「梅上赤短(あかよろし)」、「櫻上赤短(みよしの)」。
3 青短(Aotan) 得到「牡丹上青短」、「菊上青短」、「楓上青短」。
1 かす(Kasu) 得到10張1點的牌。
1 短冊(Tan) 得到5張5點的牌。
1 たね(Tane) 得到5張10點的牌。
ぶっく(Bukku) 得到赤短和青短全部6張牌。
~島(Shima) 得到同月份的4張牌,多半採用以雨島(柳島)吹滅(雨流れ)的規則。
其他補:
花札起源於安土?桃山时代的一种纸牌游戏,有点类似江戸时代上期的ウンスンカルタ(也是纸牌游戏的名字)。一直到江戸时代中期就用现在看到的花札牌样式了。一副牌总共有48张,分别是1~12月份,每个月的代表牌四张。其中每个月的牌当中,有两张有分数,而有两张是废牌。
玩法
花札是两个人玩的游戏,分别做『亲』与『子』。
游戏开始先得决定谁当『亲』,谁当『子』。首先每人抽张一牌,谁抽到的那张牌月份比较小,谁就当『亲』。然后由『亲』先拿牌,每次两张,拿完换『子』拿两张。一直到每人手中有八张牌为止。 然爱抽八张牌放在两人中间的『场』。其余的牌放在一旁称为『山札』。
接下来就开始玩,首先由『亲』先岀牌,放一张牌到『场』中,如果场中有相同月份的牌就可以拿走,如果没有的话就从『山札』中抽一张牌走。当任何一人手中可以凑成所谓的『役牌』,这个人就可以喊停,接著就可以算分或是继续玩,当选则继续玩的话,就不能在喊停,除非有人在拿到『役牌』,才可以再算分。而如果选择结束算分就可以依据牌型以及得点计算谁输谁赢。当然如果拿到『山札』都没牌了,两人也都没办法算牌了,游戏也强制结束。重新开始。
至於计分方式,『花札』游戏中的计分就做『文』(是日本旧式的钱币制度),玩12局之后,得到最多『文』的人就是赢家。而如果有7文以上的话,则得分为两倍~
比方说如果有一局你拿到6文,那麼你就是累积6文,但是如果拿到8文,则是累积16文计算。
接下来说明一下『役』一览
五光(10文) 5张20点札组成
四光(8文) 雨加上以下其中3张就叫雨四光(7文)
三光(5文)
花见酒(5文)
月见酒(5文)
猪鹿蝶(5文) (手中有此役之后,多一张10点札,计分多一文)
赤短(5文) (手中有此役之后,多一张短册札,计分多一文)
青短(5文) (手中有此役之后,多一张短册札,计分多一文)
??(1文) (此役由10点札5张组成,手中每多一张10点札就加一文)
??(1文) (此役由短册札5张组成,手中每多一张短册札就加一文)
??(1文) (废牌10张组成,多一张废牌多一文)
特殊役
手四---发牌时拿到四张同月份, 6文
くっつき---发牌时拿到其中4个月既每度两张, 6文
原文和翻译都是转的,这个是花札二人玩法的こいこい,最简单的。
具体的对照游戏规则介绍,有点改动。其实是简单化
某檄簡介:
其實玩花礼不用想太多,就想說手邊的牌和檯面上的牌有什麼可以對的就對出去就好了,其次才是想要收哪些牌,例如收有短籤可以收青短或赤短[通常這部分都是對各季節的花],豬鹿蝶,三光是指雨後四景[?],總之依照得取難度不同得到不同分數,但也有打平就會看親權或kasu,總之無聊閒空時可以玩玩.
今天終於一口氣贏了五十文,於是進入了裏花裏,不過目前最多只贏了十二文,也變得比較不容易對到花,總之還在傷腦筋呢.不過這也只是個小遊戲,玩玩就好,無須在意,重要是玩得高興就好.
2008年5月10日
多風雨的花開,人生是別離.
想起日前和小月討論過的事,跟別人在一起總是看著別人漸漸遠離,而自己卻只是停留在原地.嚴格的說起來自己不該只會是停留在原地,因為人心是互相的,但是卻可以明白地了解那種注視著別人遠離的感覺,而遲早有一天或許也會這樣的遠離了誰,這點自己是明白的.峰倉老師在最遊外傳的許多地方寫著別離相關的句子,例如外傳第一集第一話前就寫著:拿起這個酒杯吧!請將這酒杯斟滿吧!俗話說好事多磨,只有再見才是人生啊.驅魔詩集井伏鱒二的勸酒.多風雨的花開,人生,是別離.WARD新裝版單月月刊第一期附錄峰倉老師的色紙.
從某方面來說,多少受到峰倉老師畫的最遊外傳中,那種別離的思想偶爾總是能在某些狀況下想到,簡略的來說就是人生就是別離.用佛學的說法來說就是緣起法,緣起性空,緣生緣滅,空觀思想,波若空,空,等等相關佛學名相,總的來說就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盤.扯到佛學名相就扯得有點遠了,單單就別離才是人生來說,或許是種更有情感的一種感受,那種些許的無奈與面對的現實的真實,那樣的真切.
雖然很多方面來說是偏內向了點,但又多少有口直心快的個性,又不怕得罪人.說不怕得罪人是多少有些說不上的,應該說是得罪的人大概多得無法一雙手數得清,所以早就豁出去了.認真的認為唯有合得來的才會是長久的朋友,與其虛偽的掩飾還不如乾脆的捨棄,不過就是這種個性才讓人覺得傷腦筋吧.別離是一定會到來的,不管對象是誰,或者是不希望別離,但遲早都會別離,與其事後才後悔那還不如認真的面對,這是在正常狀況下盡可能希望做到的事.或許哪天就會跟現在喜歡的東西分離,會跟覺得很重要的人分離,但是就讓他去吧,太過執著也是個很大的麻煩,造成諸多苦惱,與其說是無法解脫,還不如說是會使人更加的痛苦,那麼就學習著接受別離,因為只有別離才是人生.
2008年5月6日
電影-THE QUEEN-英女皇/黛妃與女皇
黛妃與女皇的主線主要是現在還在世,是目前英國在位期間最長的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在黛妃被狗仔對追逐出車禍死亡前後的種種,其中黛妃的部分多使用當時撥放的影片,少部分請替身拍攝製作而成. 黛安娜王妃是在1997年8月31日出車禍過世,而電影則是在陳述當年三月工黨取得人民投票勝利成為首相,然後到八月三十一日事件發生,以及一個星期內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週邊的事與她個人的起伏揣測.關於英女皇這齣片,入圍奧斯卡金像獎中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六項大獎,整體來說是很好看很棒的一齣片,不過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卻不對這部片子有所評價,並說不只是當下,未來也不會去看這齣片,因為不想勾起痛苦的回憶.
因為看了這部片子,才對英國政治制度稍微了解了那麼一點點,即使是沒有相關認知的人,只要平心靜氣的看也能明白裡面所想傳達的事. 在英女皇中,細膩揣摩女皇及皇室一些相關,其中英國皇室本來就是相當低調,除了英女皇會每天看三小時的政務報表,每週都會和首相會面面談,給予首相建議,幾乎不公開發表言論,生活也存有相當的隱私.劇中用有十四隻分岔角的皇家馴鹿,算是女皇以及皇室的隱喻,但那隻皇家馴鹿卻被爆發戶痛苦的射殺,於是女皇看著被砍下頭的馴鹿頭和屍身問牠死前痛苦嗎?得到回答後感到哀戚,但下一刻便掩飾哀傷,以尊嚴沉默與冷靜的繼續面對.
片中多處討論到英國皇室與現代身分的衝突,也討論了黛妃和皇室形象等問題,但整齣片子只陳述,並未偏袒於某方的中立,處理得相當好.另外片中也說明,媒體炒作,讓人民產生壓力反過來施加於皇室,但在現實生活中,媒體何不是炒作的黑手呢.英女皇二次世界大戰,授權自邱吉爾到現在的首相,雖然有名卻不見得有實,說著被撰寫好的演講稿,女皇為英國付出了過半以上的人生,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實際上仍是英國的精神領袖.另外有人寫到,英國最後一任女王應該是王太后,現在只有女王,不過就將錯就錯吧,畢竟這一半的責任也在片子的翻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