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7日

費城美館經典展從印象派到超現實畫派

昨天去看從美國賓州費城的費城美術館,出借五十八件美術品到北美館的「從馬內到畢卡索」,展覽時間自六月二十六日到八月二十六日的兩個月間,展出馬內、竇加的雕塑作品跟畫作、畢沙羅、莫內四件畫作、雷諾瓦四件畫作、塞尚、高更一件作品、梵谷一件努南時期的作品、羅丹的雕塑品、馬諦斯四件畫作跟一件雕塑品、畢卡索畫作跟雕塑品、卡夏爾、莫迪里亞尼、米羅的畫作、杜象、歐姬芙等人的作品.這次展覽展件不算太多但也不算不少,就北美館的場地來說算是剛剛好,只要人不是過多的狀況下,即便殘障人士坐輪椅或推嬰兒車進場空間也還算綽綽有餘,能夠以很舒服的方式看展覽真是太好了,只是冷氣真的很冷,建議帶件禦寒薄衣會比較好些.

關於費城美術館,是美國第三大的美術館,同時也是美國最早的美術館,建於1876年.美國第一大則是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第二大是華府的國家藝廊.費城本身在美國也是有歷史份量的城市,雖然美國建國才兩百多年,但費城是美國獨立戰爭脫離英國統治後,十三個州代表在費城的獨立廳開會通過投票通共獨立宣言的所在,於1776年七月四日宣布脫離英國的統治,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美國建國之初,費城是美國的臨時國都,許多美國重要憲法都在此起草,至今費城是美國第六大城.費城美術館收有近22萬5千件的藝術品,但有近九成的作品是捐贈物,涵括於許多不同國家不同年代,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的繪畫與雕塑、中國瓷器、建築裝置跟當代藝術品,也有許多典藏的家具,其中又以為數眾多的印象派藏品及畢卡索和馬諦斯,以及許多美國本土畫家的收藏著稱.

因為最近很久沒跟惠君如玉碰面,所以上午上完班下班後就趕到北美館,接著中正萬華社大下課後的下午場,吃過飯後去聽北美館下午一點半專人帶領看展.昨天是展覽的第一天,會場人不算多,但是要參加賞析會的人就七十餘人,足以把北美館的走廊塞滿,但也是個很有趣的經驗.昨天帶領參觀導覽的是美國費城美術館的館長,堤莫斯.魯伯(Timothy Rub)先生,另附一位中文口譯逐句翻譯.昨天這場賞析會算很不錯,或者該說有這樣的機緣還真不賴,能夠讓美術館館長替人解說畫作也算難得.該位館長自己也說,一般美術館館長少有解說畫作的實務經驗,但是她本人則是在MOMA擔任過解說員,又因為身高很高而在所以在解說上畫作上這點可以放心,而實際上也正如他所說.

堤莫斯先生的確是還蠻有解說經驗的,從館內的畫作擺放比較及畫家自己的畫作演變,到畫家們相互影響與畫派變遷等都有做了淺顯易懂的說明.展出的四幅莫內跟雷諾瓦的畫作可以看出莫內的畫風改變及不斷嘗新找新技法,竇加畫作題材的都市性.以提莫斯先生說明印象畫派的特色,畫家本身不斷嘗試新的創作,在作品畫面把重點移到旁邊提升空的空間等.印象畫派後來走向野獸派跟立體派,更之後則有超現實畫派把佛洛依德的潛意識學說表現出來,捨棄了傳統繪畫技法描繪現實世界,以各種方式想要呈現出世界的真實.這場展覽本身因為展出許多知名畫家跟畫作就已經很不錯,但有那麼棒的解說更添色不少,兩百五的門票還算值得.關於這場的導覽手冊做得還算不錯,只是部分畫有色差是無可避免之事,部分繪畫作品未被收錄,但買明信片多少可以補其不足,扣掉色差問題較少,較可惜的是畫面會被裁切.畫冊場刊兩百五,單張明信片二十元,另外好想用那六百多的教堂窗傘,但是真的好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