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問曾說這部作品中最喜歡潰爛王,不過我覺得與其說是喜歡,還不如說那就是鄭問的形象吧?任由他去,睿智,犧牲,只為了使人成長。也因為這樣,整個故事真的要到潰瀾王出現(第三集中間)才開始有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出來。
直到第四集結束,基本上都還在鋪陳,第五集開始慢慢把伏線逐一收回。前面可能沒有提及仔細,但鄭問的作品有種很強烈的情感衝撞出來的汗水跟血水還有汁液。第四集卷末,鄭問自己吐槽某個角色在魔界實行仁義之舉是否妥當,我覺得這吐槽實在是很有趣。
其實每個角色都有一些相對應的正面跟負面詞彙,若是討論起來或許會有些什麼不一樣的想法或念頭,但是收尾依然是那種一發煙火飛向天空,老實說,我真的不愛這種收尾,但整體而言大概還是算好故事吧?
有一篇吃人貓妖跟追逐貓妖的高僧這篇有些諷刺,合理範圍內的諷刺。你能夠不說髒話又不需禁食還以為自己是什麼得道高僧,那是因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開心吃人你又能裝做成道僧人(沒有對照原文,但大致上是這樣的對話。這篇倒是讓我想到手塚治虫的人面瘡,多少有點一體兩面的體現。
至於倒楣王百兵衛,對應的是一兵衛(X100-1(真正的倒楣王)),自始自終映照的是"理想王",反過來說,理想王的理想始終是跟「倒楣」「幸運」「完美(攣生兄弟)」跟各種他覺得不合理的事物對抗。某種層面來看,或許理想真實的面貌是種"我執",固執不知變通也不會想要改變的執念。
理想王的中後期(嚴格說起來是第四集把理想城拆了困住百兵衛),會讓讀者不知道理想王的理想是什麼。或許通篇都不知道理想王的理想是什麼,把城鎮建構成依照某種完美架構?為了殺人而殺?至少我覺得關於理想王的理想到底是什麼這裡對某檄而言是種很不明不白的東西。可以任由他人破壞,潰爛王也破壞了絕大多數的架構,到第四集卷末甚至是成為牢籠,但那就是"理想"嗎?這點其實始終看不很明白。理想王不是為了成就自己,也沒有成就別人,更沒有完成什麼,所以他的理想是什麼?
蝶子這個角色彷彿像是想到就重新拿回來一用,雖然有伏筆,但也像是為了只是帶出最後結果才硬塞的結果,就是個十足的花瓶。幸運王被丟出去後就一去不回,跟許多角色一樣,明明曾經占了不少篇幅,但卻很快就成為流星一般的消失不見。鄭問也不是真的殺掉這個角色,而是抹殺了角色的可發展性。
第三集中間開始加入劇情的潰爛王,成為中後半段的故事推動者,讓那有如零散的故事有了比較明確的前進方向。其中第五集的前半段潰爛王跟收妖王的對話實際上是很有意思的,整部我大概覺得那段對話是最有意義的,那簡直就是鄭問地自問自答。但是痛苦女這段就覺得處理得不夠漂亮,後續也沒有痛苦女的戲份,覺得可惜。
收妖王這個角色可以說得上是高傲、過份自信、自傲的化身,所以對上理想王,在金鐘罩對決中,不斷地敲打那過高的頭頂,最後才被敲成了一般人該有的樣態,這也代表這個角色真正的拋棄了那份過度自信,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跟世界的樣態,所以是少數還能活到最後的角色。
深邃美麗的亞細亞,可以說得上是各種"魔考"跟"境界"的變化,但前半段可以說得上是左一點右一塊其實很零散,甚至偶爾會有一點點吃書。一些角色很像免洗餐具,我覺得可以好好發揮結果就只是免洗餐具,這點讓我覺得不太有趣。最後收尾甚至來個流星爆炸般的發展但看起來真的有像是草草收尾。這裡的草草收尾不是指畫面不夠精彩,而是缺乏某種閱讀完的餘韻。
然後其實我還蠻喜歡忽必拔這角色,但也依然是後半段沒有出場機會。北魔天就強迫用魔舍利讓理想王合體(?),結果導致理想也不理想了這種結果,這也讓我不知道該怎麼吐槽。然後其實我對蝶子的形象有印象,因為這裸女(?)曾經在少年週刊廣告上有出現過,不知道為什麼對那個印象有點深。即便如此,年過三十看完的感想,或許十年前看完我也會覺得有點悶吧,只是現在吐槽會吐得很明白。
鄭問畫得很仔細,故事想很強烈的表現力量跟慾望各種掙扎產生出來的張力,不過不巧的是我不特別偏好這種強調硬碰硬的力量對決,只是這樣。如果要說的話,有點像是:不需要把整個畫面畫到滿才能夠凸顯整個畫面的張力,鄭問的深邃美麗的亞細亞多少讓我覺得他缺少了些留白跟其他可以讓故事背景撐起來的瑣碎說明。
好吧,我只是個不懂欣賞的俗人。
我承認。
------------
補
鄭問 深邃美麗的亞細亞 第五集的一個很小的片段(有跳頁),透過描述「絕學」的難以傳承,反映出鄭問對於繼往開來的道統、貫串整個文化跟歷史的強烈吶喊,還有自身的自問自答。
潰瀾王肩負著責任跟義務,所以堅持做了某些事情。 某種層面來看,會覺得比起百兵衛跟理想王等人的各種互鬥,或許整個故事在於磨難之中,或許的確有鄭問想描繪的某種理想?
只是收尾依然讓某檄各種吐槽,哈哈…
收尾只有「花開了」這個標題我覺得是符合表現的。
其實喜歡這一套書卷末的毛筆字,那真是有力,夠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