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會看起デスノート-POPGO SERIALS STUDIO-其實是件意外,還在說會不會回寢室就看起來,最後就成為必然的實際行動。上中哲史的中途下課,系學會會長用公款,為宗教系各班買了果凍和巧克力與軟糖,要某檄拿一份給在寢室裡休養生息的如婷,故下課回寢室前過去如婷的寢室一趟。拿到了下學期寢室與床位的單表,剩下的空床位只有三樓和十樓,分別是法律和大傳,之後在看要怎麼辦就再說了。順便問問有什麼好看的片子,然後就發現了之前有點殘念的死亡筆記本,結果開起來確認內容,就不小心的陷了下去,然後下午兩小時就給了死亡筆記本。
之前看過小月的觀後感,就是因小月的評價還不錯,故某檄這個看過第一話漫畫就沒再追的人,被挑起了那麼些興趣。劇場版看的版本是電視撥出版本,而翻譯則是簡體字翻譯,比較沒有小月抱怨的翻譯很糟的問題,或者說是就算有也沒在注意。原本是抱以好玩的心態來看,但一看之後就覺得好像有很多東西可以討論,但是這裡只列個靈感性的關鍵字。如何被判定有罪,是怎樣的有罪就要必須得死?完全沒有或沒能反省到的死亡,真的是應該的嗎?純粹的死前恐懼與無形的恐怖,只要是犯人就沒有選擇死亡和反省的權利?死刑廢除,沒有犯罪的世界但邪惡仍舊存在等問題。不管是從法律或是單純從人的世界來說,其實這故事可以討論的還真不少,只是要考試了還是再說吧。
額外地淺提些事,對於原著與二次創作的劇場版,關於曾經聽聞與自己的見解。其實夜神月在一開始殺第一個人,純粹是不怎麼在乎的心態,第二次則是親眼證實死亡筆記本之功效,而見到路克也確定使用死亡筆記本的毋需代價的使人死亡,所以接下來的制裁行為,全部都是出於被L說是幼稚的私心。月與L以命相較勁的結果是知道的,但只是不知道怎麼死的而已,但這不是重點,重要的事是月的完美主義個性,使這個本來就存有光明與黑暗的世界,特別地偏向於某一面而失去了平衡,所以原作之死是絕對的必然,不過聽說也頗有趣的就是了。關於月真正開始邁入不歸路,其實應該不是殺了FBI的雷,應該是一開始的宣戰,月衝動地殺了那個假L,這裡才真的是騎虎難下走上不歸路。
小月的觀後感寫得頗生動的,不管是第一部還是第二部的THE LAST NAME都寫得很詳細,特別是前者對於L的可愛真的很不錯。關於劇場版原創的橋段:初次見面你好,神夜月,我就是L。然後L就拿出了同一口味的洋芋片開始吃,說明了我已經知道你用什麼手段在那時候殺人,那麼接下來就真的是正面對決了喔。總之,很訝異真人劇場版可以做得那麼好,人物方面沒什麼好挑剔得,但L真的很棒,不過若是沒機會看到第二部的THE LAST NAME其實也沒有太在乎,不知怎麼的就是對這齣沒有過於強烈的願念。話說回來,想到路克的創作原型居然是KR[cube]的京,這真的很妙,妙得真的讓人很想笑,這訊息好像是自己發現,同阿慈在寶島少年上看到訪談的印證,那個取材於某視覺系樂團而沒說白真的很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