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世界盃是個真實翻拍的故事,事情發生於一九五零之年代。中國解放軍入侵西藏殺害藏人與僧侶,以致於喇嘛翻山越嶺的到印度,在喜馬拉雅山中的喇嘛寺暫居,而仍在西藏未能跨越邊界離開西藏的西藏人,用盡辦法將子女送出到外面,並托付給喇嘛寺的住持,讓他們接受佛法的庇護。在喇嘛寺的部分喇嘛,熱中於當時正在舉行的世界足球賽,而會用鐵罐當足球踢,少部份人則趁著夜色溜出去看世足賽。
最後一場決定勝負的總決賽開始前,小喇嘛說服了住持,於是跟出租電視商借了電視,眾人們一起欣賞世足賽。高山上的世界盃不單只是在陳述世界盃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喇嘛們日常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對於這出片而言,世界盃其實只是背景,不是主要要陳述的重點,但也就是從透過這樣的背景,看到喇嘛們面對生活的心態及種種。
試以從榮格角度觀看高山上的世界盃這齣電影,主要從集體潛意識,人格面具,人生階段切入點切入嘗試探討。在陳述從榮格角度觀看前,先為榮格所提的集體潛意識,人格面具,人生階段作定義及說明。集體潛意識,在榮格的筆下為:不同於個人潛意識,他從未在意識中出現過,是透傳而存在,一種毋須借助經驗的先天傾向的原形或原始意向而來。人格面具是個人與社會間的心靈介面,它構成個人的社會認同,而人格面具的保護使人免於羞恥,避免羞恥可能是發展和緊握人格面具最強大的動機。人生階段,以意識為標準,將人生分為童年、青少年、中年期、老年這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特徵。
從榮格的集體潛意識觀看,片中有幾個地方存有將無視於經驗的教訓,否認最明顯的因果關係,只採用集體的表象作為隨時適用的解釋原則來解釋一切事物,這一原則就是:把偶性看成是某種專橫的力量,偶然性筆規律遠為重要。彷若是刻在基因裡的某些東西在驅使,當住持翻閱箱子裡面所放之物,希望哪天能夠回歸故土,也就是西藏,雖然大師父對於這樣的感覺存疑,但仍看在眼底的接納。
即便故鄉是危險的,但是懷念故土的思鄉情懷,似乎是刻在基因上的希望回去,或許不見得真的是每個人都希望回去,但是多少都還是會對故鄉有份割捨不了的情感。那種似乎是非理性的強大感招力,在後面推動著人希望回到故土,而除住持以外,在被送到喇嘛寺出家當喇嘛的那個小孩也同樣思鄉。當外面世界正舉行世界盃時,喇嘛寺的喇嘛們也受其感染,討論球賽也希望看到比賽,就連平日嚴謹的大師兄,在私底下其實也熱中於世足賽,否則也不會出現私底下看著足球雜誌,和跟住持解釋兩個文明國爭奪a cap之事,或許湊熱鬧也可以被歸於集體潛意識而論。
從榮格人格面具來看,每個人在面對不同對象和不同時情時,會以某種面具來面對人,例如在舉行儀式時,大師兄得認真專注地實行儀式,私底下可能還是對新奇的事物,例如足球,但面對自己以外的人時,就必須以大師兄的嚴肅的一面來應對。人格面具是在成長中逐漸形成,而小孩子還比較不存在這樣的面具,小孩子習慣也喜歡找好玩的事情來玩,對於刻板的制式化的行為感到無趣,所以才會在舉行儀式時在後面玩,不過當孩子長大,漸漸地也就懂得分吋,然後規矩地作份內的事情。
從榮格以意識為標準的人生階段來看,片中出現了幾個不同年齡層互相互動,有才剛離開母親被送到喇嘛寺仍在童年期和剛進入青年期的男孩,與仍在童年期逐漸邁入青年期還處於愛玩的男孩,有從青年期將邁入中年期的大師兄,以及進入衰老期的住持。陳述童年階段是無次序或混亂的階段,對別人構成問題,自己卻不能意識到自身的問題,而這樣的狀況到第二階段青年期間逐漸地好轉,但其中也包含著轉變的衝突。青年期階段,自我情節得到了發展的階段。第三階段中年期,意識到一個人的分裂狀態,是一個充滿意識問題的時期,最後衰老時期,重新下降到起始的狀態,不再為自己的意識所困惑。
榮格認為童年和老年時期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即都淹沒於潛意識的心理事件中,她們都市沒有任何意識問題的人生階段,因此榮格未將納入討論之中,而重點放在青年期和中年期。論述到青年期的兩個基本問題,一是主觀預想與外部事實之間的對立,二是生理所影起的心理平衡的失調,或某種難以忍受的自悲感所導致的內部心理騷亂。套用於影片中,小孩總是帶有些愛玩的特質,但進入青年其身心都有些改變,熱衷於有趣熱鬧的事情,但是過了些時間逐漸地沉澱,也開始懂得替他人著想,雖然可能沒有回報,但卻作了該做的事情。
從片中可以看見人的改變,如同片末所言,下雪的地上走路很冷,但是我們能把所有的毛皮舖在路上嗎?既然不能,那我們只好把毛皮穿在腳底下。要改變別人的行為不可能,那麼我們只要能戰勝心裡的敵人就好了。無法改變的是現況是事實,但是如果從心改變,原本無法接受的事情也就得到解決的出口,而人也和事情得到了折衷的結果。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因為外在而被迫捨棄或者改變些時麼,但是只要是面對人的事情都還是會有一定的原則存在,而在不改變那樣原則下,所改變的未必就是不好的,而人不斷地因此改變因此成長著。
2008年4月10日
從榮格的角度觀看高山上的世界盃
Location:
台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