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8日

冷靜的面對事態尋求轉機的夏日大作戰

從結論而言,今天日計應該會被細田守的夏日大作戰霸佔。從結論而言是部相當出色漂亮的作品,畫面明亮鮮明,作畫穩定,劇情節奏明快,想要表達的東西也很明確,但卻又不是那麼淺白,很漂亮的被展現。啊,不過還是有一點點小小的美中不足,那就是在花禮牌的差點破產無法繼續下堵住將要結束遊戲時,那個停留太長了,因為其實很容易猜到結果,但停留太長變成有點累贅,算是稍微有點點可惜的地方。某檄給夏日大作戰的評價,若是十分應該是九點七分左右吧,總之是整體的高評價。

先前就已經聽聞過這部作品的大名,到蓮社工作之後時長會晃到城中圖書館,雖然偶爾會看到夏日大作戰的第二片,也就是附錄片,另外也有原著小說,但是本片時常外出不在。雖然很想看卻始終沒看到本片在架上,但是又很懶得預約,所以拖到昨天總算在城中圖書館中看見這家伙在架上,所以就很爽快的借來了。不過先前說真的就算借到手也大概沒時間看,若非五月九日已經忙完,不然借到手也沒用,只會被擱置在一旁吧。

其實今天沒有打算要看那那麼認真那麼努力,居然可以從下午四點多看到晚上十一點,中途跑去洗衣服曬衣服,爬去洗澡做雜七雜八的事情,然後又煮自己要吃的晚餐,最後才坐定位一邊吃著晚餐一邊開始看起來。嚴格說起來,也不是第一次看了吧,是在MOD上看過片頭一點點,當時就覺得畫面很爽清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實際上在看的時候卻時常按暫停然後重看畫面。之前有片段的看了一些動畫分解動作,跟分鏡及切,所以在看夏日大作戰時難得的切了幾些流暢畫面來研究。閱讀過程中有個小小的問題,因為片子是跟圖書館借的,所以不知道是誰看時或拿取時造成了傷痕,結果閱讀有困難,部分地方會當掉,這點真的很討厭。不過後來發現,雖然也是看完整片之後,結果似乎是上面黏上了東西,清除之後就會好很多。

該怎麼說,夏日大作戰最棒的地方之一是流暢度超一流,雖然人設是貞本義行當然很棒,但故事本體跟表演表現手法尚最勝。關於流暢的表現畫面上連串了很多的驚喜,很多小地方連貫得太棒了太驚人了,不管重看幾次就會噗嘰的噴笑出來,例如在以第二次上田會戰的戰略擬定復仇戰時,開陣內電器店的扛超級電腦,補足電力的則是開了大貨車搬來水冷式[所以必須要放到池子裡]的漁船,接著是跟軍方借調來的超高頻無線通訊行動基地台確保通訊網路跟電話訊號的穩定性,能夠弄到這些這太超過了啦。家族裡面一堆公務人員,醫生,警察,打火救難的都有,根本就是一個最基本社群體制,不虧是老世家陣內家啊。稍微有點捏他性質的則是花礼牌那段好帥,帥過頭啦。不過還是有個小小的吐槽,那就是為什麼一個末端維修人員可以作為最強的主力啊,這又不是禁書目錄的第三集最強跟最弱。

說到花礼牌,某檄那段還算看得懂,只是因為某檄過去也曾在網路上玩花礼牌,最高紀錄是上次突破表關進入裡關,然後又從裡關一路玩出來。玩花礼是需要計算的,豬鹿蝶,賞花酒,雨後三光,四光,五光等都是好牌,比較普通的則是短冊的赤短青短之類的,不過說真的,要玩起來很難一直拿到這一手好牌吧,こいこい。說到底,這部有一大段很帥氣的部分都是相當冷靜的地方,例如小磯健二在面對自己要被逮捕[雖然最後一碼打錯而變成無效入侵],在榮奶奶走後的早餐會議上提出要敗部復仇戰,當陣內家因為KING KAZUMA自暴自棄放棄了戰鬥後的提振精神,花礼反擊上以及在挑戰最後的破解密碼上的超級專注,啊啊,不管是哪個都超棒的說,這傢伙根本就已經是陣內家的人了吧,遠在東京一起協力的佐久間也一起,這段表現真的超棒的說。然後嘛,某檄還挺喜歡湊起來的健二二跟篠原夏希這個配對,然後池澤佳主馬(カズマ)實在是可愛的孩子,自衛隊內的陣內理一根本就是諜報部的吧,陣內侘助也太犯規了吧,但也還是一家人。大家能最後一起圍在餐桌上吃飯[,這點想到了迴轉企鵝罐的家庭餐桌畫面],團結在一起對抗外敵超強,怎麼可以這麼棒,陣內榮老奶奶實在是個很有骨氣且包容力廣闊,陣內家實在是太棒太帥了就這樣。



Summer Wars的預告片可以說是官方的失敗作吧

接續昨天的夏日大作戰的囉嗦言,今天趁空去圖書館借了夏日大作戰的特典片跟小說,但願最近有時間能夠啃完就好了。說是這麼說,其實今晚已經把特典片給看完了,理面內容包含宣傳片三種版本,包含普通版,六十分鐘版,九十分鐘版,預告記者會,首映會的會面會,總長將近一小時。結果,夏日大作戰某檄純粹是憑藉著該部的名氣而想找來看,好在不失所望,但是這部有個很微妙的地方,那就是若單看預告片完全不會讓某檄想特別找來看,換而言之就是預告片把該捏不該捏的全捏爆了一點都不美味,真是可惜了有那麼棒的材料。

夏日大作戰的本篇故事明明就那麼不錯,但回過頭來看,預告片卻很糟糕。這種片子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一開始就先闡明世界觀,放出少許的動作畫面,可以拿佳主馬跟別人對打的樣子作為動作的展現,然後放上家族互動的場景,簡簡單單製作就應該差不到哪裡。但預告片中只有九十分鐘的某檄還可以接受,簡單的帶出監督前部製作來吸引客群,然後在陳述世界觀,只要能把世界毀滅的概念擴大就會很有渲染性,但偏偏卻是穿插了不該穿插的部分,明明那時應該是很悲傷的是情卻變成了搞笑片一般低級,這點真的是很糟糕,可以說得上是官方的失敗吧。雖然不想據透,但是如果預告片方向錯誤會導致很多人錯過這部好物啊,沒能把握那短短一分鐘一分半鐘真是太可惜了,這點迴轉企鵝罐就營造得非常棒,雖然看起來沉重看起來有些不知所云,但其實是非常適切的。今天日記就先這樣隨便說說帶過即可。

2012年5月9日

數學中所存在的世界宇宙跟自然之美-博士熱愛的算式

今天接續昨天,繼續一個人的影片鑑賞大會,不過沒昨天那麼誇張,昨天最後把心得寫完也都深夜一點多了,中途又覺得幾些地方很不錯看,所以又重看了許多地方。今天總算比較正常些了,該慶幸的是,今天若順利把夾帶了大量觀影心得的日記寫完,應該是能早點睡吧。關於日本文學小川洋子所寫的博士熱愛的算式這部片子,早在從圖書館借回來看之前,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看過了該部的原作小說,當時對於該部的印象很好,所以在多年後於市立圖書館內看到DVD後便決定借回來一看。

雖然已經是多年前看過的作品,但依稀還記得一些內容,不多就是了。原作小說是以家政婦,或稱為幫傭的單親母親作為主角,闡述著這整個故事。不過改編的電影則是用了不一樣的角度,是從單親家政婦的兒子,而且是十九年之後,長大且已經當上數學老師的根號來切入闡述,光是這點就很不一樣,不過故事主體基本上還是跟原作差不多。總體而言,對於數字很不在行的某檄,雖然多少跟當時閱讀留下不可靠的印象似乎有些出入,但在閱讀本片時看到有那麼多淺顯的解說還真是萬分感謝。

或許是因為切入的主角不一樣,所以一些細部的處理也變得不同。例如在電影中,如何對可能討厭數學的觀眾,簡單傳達該部作品中必須傳達的數學概念,所以就得透過已經成為數學老師的根號來進行解說,例如什麼是根號,什麼是虛數,完全數是什麼,有誼數[有愛數]是什麼,透過根號在黑板上的解說就變得比較容易懂些。稍微被省略的部分則有,因為收集棒球卡而有博士跟根號的互動,最後生日過後還有一張卡片的事情也完全被忽略,這點來看比較像是作品的新譯或者是另外一種創作,有點這樣的傾向。

比較重大的捏他則是關於結局的部分,其實小說結局有確實的提及博士最後變得怎樣了,在因為照顧生病的博士被當作藉口辭退,但是之後卻透過博士的歐拉恆等式提出了自然跟完全等概念解釋了這一切,其後生日那段其實發生了一段插曲,記得應該是要慶祝時卻為了哪件事情,特地出門一趟買東西回來,但是放著博士一個人在家,一個半小時回來後博士打破了盤子也不知道在慶祝什麼事,但是看到了根號掛了博士親自送的那張特殊卡片,突破了限制記起了八十分鐘以前的事情,但之後博士的記憶也跟著失常了,最後不得以住進了療養院。雖然住進了療養院,但家政婦還是帶著根號去探望博士,博士也仍是溫柔的對待著這對母女,一直很平穩的度過那些時光。如果沒記錯,小說應該是這麼收尾的吧。

但是不管結局怎麼陳述,正如博士教家政婦畫一條直線,闡述數學的理念,數學是無窮盡的概念,在現實中只能有限地展現其具像,但正因為那個中心是美好的,所以被展顯出來的也必然是美好,只是難以被說明而已。透過有限而展現出無限,在一裡面展現出全的全貌,世界,自然,順其自然的一切事物。博士的內心中有遼闊的樣貌卻受限「e」般的無理數,人的虛無跟界限,但是當√跟i同時存在且在一起時,就能展現出圓融的自然數0。用那麼感性的難以理解的,論證上帝存在的算式,很多方面的難以置信,那也是種理性且具體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