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續昨天,繼續一個人的影片鑑賞大會,不過沒昨天那麼誇張,昨天最後把心得寫完也都深夜一點多了,中途又覺得幾些地方很不錯看,所以又重看了許多地方。今天總算比較正常些了,該慶幸的是,今天若順利把夾帶了大量觀影心得的日記寫完,應該是能早點睡吧。關於日本文學小川洋子所寫的博士熱愛的算式這部片子,早在從圖書館借回來看之前,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看過了該部的原作小說,當時對於該部的印象很好,所以在多年後於市立圖書館內看到DVD後便決定借回來一看。
雖然已經是多年前看過的作品,但依稀還記得一些內容,不多就是了。原作小說是以家政婦,或稱為幫傭的單親母親作為主角,闡述著這整個故事。不過改編的電影則是用了不一樣的角度,是從單親家政婦的兒子,而且是十九年之後,長大且已經當上數學老師的根號來切入闡述,光是這點就很不一樣,不過故事主體基本上還是跟原作差不多。總體而言,對於數字很不在行的某檄,雖然多少跟當時閱讀留下不可靠的印象似乎有些出入,但在閱讀本片時看到有那麼多淺顯的解說還真是萬分感謝。
或許是因為切入的主角不一樣,所以一些細部的處理也變得不同。例如在電影中,如何對可能討厭數學的觀眾,簡單傳達該部作品中必須傳達的數學概念,所以就得透過已經成為數學老師的根號來進行解說,例如什麼是根號,什麼是虛數,完全數是什麼,有誼數[有愛數]是什麼,透過根號在黑板上的解說就變得比較容易懂些。稍微被省略的部分則有,因為收集棒球卡而有博士跟根號的互動,最後生日過後還有一張卡片的事情也完全被忽略,這點來看比較像是作品的新譯或者是另外一種創作,有點這樣的傾向。
比較重大的捏他則是關於結局的部分,其實小說結局有確實的提及博士最後變得怎樣了,在因為照顧生病的博士被當作藉口辭退,但是之後卻透過博士的歐拉恆等式提出了自然跟完全等概念解釋了這一切,其後生日那段其實發生了一段插曲,記得應該是要慶祝時卻為了哪件事情,特地出門一趟買東西回來,但是放著博士一個人在家,一個半小時回來後博士打破了盤子也不知道在慶祝什麼事,但是看到了根號掛了博士親自送的那張特殊卡片,突破了限制記起了八十分鐘以前的事情,但之後博士的記憶也跟著失常了,最後不得以住進了療養院。雖然住進了療養院,但家政婦還是帶著根號去探望博士,博士也仍是溫柔的對待著這對母女,一直很平穩的度過那些時光。如果沒記錯,小說應該是這麼收尾的吧。
但是不管結局怎麼陳述,正如博士教家政婦畫一條直線,闡述數學的理念,數學是無窮盡的概念,在現實中只能有限地展現其具像,但正因為那個中心是美好的,所以被展顯出來的也必然是美好,只是難以被說明而已。透過有限而展現出無限,在一裡面展現出全的全貌,世界,自然,順其自然的一切事物。博士的內心中有遼闊的樣貌卻受限「e」般的無理數,人的虛無跟界限,但是當√跟i同時存在且在一起時,就能展現出圓融的自然數0。用那麼感性的難以理解的,論證上帝存在的算式,很多方面的難以置信,那也是種理性且具體的美吧。
2012年5月9日
數學中所存在的世界宇宙跟自然之美-博士熱愛的算式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