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

借物少女其存在心知肚明即可

洗衣服的空檔跑去看吉卜力出品的借物少女艾莉緹。借物少女基本上就是個吉卜力風格出品之物,先前沒看捏他卻看到別人的吐槽,所以對這部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會偷搬東西的小小偷少女。原作則是英國小說家瑪莉諾頓的床下的小人們,不過看了大略劇情感覺上修改不少細節,不過應該也還好。整體而言作畫跟運鏡上的移動跟鏡頭都讓人無話可說,背景有一貫的細緻鋪陳美感,尤其是小小人的房子內外的陳設,很有故事讓人引發連想的空間氛圍營造,不過這部沒有特別會想要重看的地方,算是蠻可惜的作品。說起來這部比較沒有吉卜力出品一部分作品,喜歡用一些隱喻帶出更深的意涵的手法,是走比較寫實些的風格跟對話。

幾些地方其實是很尖銳的討論種族議題,翔是很標準的本位主義發言人,艾莉緹則是對立的,至少是不同總族的代表,但這個問題最後被擱置存而不論,隱約也帶出雙方妥協之意。翔跟艾莉緹那段尖銳的對話,之後在對照翔的後續處理方式,雖然看那個比起小孩子更小孩子氣的家管被耍很有趣,但最後也被有點搞笑戲劇化的輕描帶過。結論就是翔是個會善於做好表面工夫的好孩子,不笨還有點好勝,卻不懂得體貼的分寸,帶有些施捨的意味之故,得不到艾莉緹的信任。因為事件所以兩人合作,最後還是選擇了搬家的小小人,那是他們的生存方式。

劇中有個地方若是更仔細小心的處理就更好了,那段是翔的姨婆的牧貞子,發現袖珍茶具有被用過的痕跡知道了事情,但話是多說的,翔的對話更是多餘。腳本若想表現出人類可以知道其它存在而不能干涉,某檄認為最好的手法是保持中立也不能多說,也就是說最好心知肚明就好,其他你管不著的事情何必去干涉,會有這樣的感覺。雖然是個表現彼此大不同的故事,總體而言算表現得很好了,只是有些東西也真的是說太多,算可惜了。

2013年6月6日

下雨天孤悲的戀愛與明亮的新綠色(言の葉の庭)

看了最近才剛上映新海誠的新作言葉之庭,感覺比起之前的作品更顯得出色許多,但要扣掉追逐繁星的孩子,這部還未找來看。感覺言葉之庭的整個作品明亮度,勝過雲之彼端約束之地跟秒速五公分,收尾跟意趣比較接近秒速五公分的小說版,有別於跟時間距離追逐的星之聲。說是如此,嚴格看起來還是能看到幾些前作的影子在,最明顯的是兩個人共同心聲重疊那瞬間,跟他與他的貓的口白跟星之聲那段非常像;鳥飛過新宿御苑高樓一景,則跟某ef開頭的遊戲印象畫面有重疊感。

或許是因為這次音樂換人,不再是過去御用的天門,所以幾些場景使用感覺不大一樣,有另外種雨過清新的感覺,代表色大概是餘光中的新綠色,這或許是好事。言葉之庭的作畫方面,男主角秋月孝雄還蠻樸素的,若非該部出現的人物不多,不然會有種錯身而去的感覺;女主角雪野百香里感覺還不錯,但身份要到中後段才會被揭漏,唱完片尾曲後還有一小段劇情,到那裡才會出現全名,並簡單交代了後續兩人還有在筆談交信。

新海誠對於該部片的說明是:用過去所使用的孤悲(こい)來體現現在的愛戀。而こい一詞同音有恋い,但特別選用了孤悲二字訓讀這也大概在一開始就交帶了一部份的故事發展。說是如此,但比起秒速五公分的錯身而去,言葉之庭發生的故事一部份是雨天,卻明顯得比較明亮,雖然有心情無法如願重疊之處,但能夠在膽怯跟困頓之後繼續彼此的關係性,這點可以視為是新海誠的一大進步也說不定。這次的還挺喜歡新海誠的這部作品,年齡差的表現也不錯,有機會或許會收或者是再重看個幾回吧,若有機會。

在片子最後有寫了一段話,這個故事裡面出現的人事物皆為虛構,故事中登場的公園參考了新宿御苑,但實際新宿御苑是禁止喝酒請務必注意。這部片上映後應該增加了聖地巡禮之處吧,有機會在去找看看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