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

借物少女其存在心知肚明即可

洗衣服的空檔跑去看吉卜力出品的借物少女艾莉緹。借物少女基本上就是個吉卜力風格出品之物,先前沒看捏他卻看到別人的吐槽,所以對這部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會偷搬東西的小小偷少女。原作則是英國小說家瑪莉諾頓的床下的小人們,不過看了大略劇情感覺上修改不少細節,不過應該也還好。整體而言作畫跟運鏡上的移動跟鏡頭都讓人無話可說,背景有一貫的細緻鋪陳美感,尤其是小小人的房子內外的陳設,很有故事讓人引發連想的空間氛圍營造,不過這部沒有特別會想要重看的地方,算是蠻可惜的作品。說起來這部比較沒有吉卜力出品一部分作品,喜歡用一些隱喻帶出更深的意涵的手法,是走比較寫實些的風格跟對話。

幾些地方其實是很尖銳的討論種族議題,翔是很標準的本位主義發言人,艾莉緹則是對立的,至少是不同總族的代表,但這個問題最後被擱置存而不論,隱約也帶出雙方妥協之意。翔跟艾莉緹那段尖銳的對話,之後在對照翔的後續處理方式,雖然看那個比起小孩子更小孩子氣的家管被耍很有趣,但最後也被有點搞笑戲劇化的輕描帶過。結論就是翔是個會善於做好表面工夫的好孩子,不笨還有點好勝,卻不懂得體貼的分寸,帶有些施捨的意味之故,得不到艾莉緹的信任。因為事件所以兩人合作,最後還是選擇了搬家的小小人,那是他們的生存方式。

劇中有個地方若是更仔細小心的處理就更好了,那段是翔的姨婆的牧貞子,發現袖珍茶具有被用過的痕跡知道了事情,但話是多說的,翔的對話更是多餘。腳本若想表現出人類可以知道其它存在而不能干涉,某檄認為最好的手法是保持中立也不能多說,也就是說最好心知肚明就好,其他你管不著的事情何必去干涉,會有這樣的感覺。雖然是個表現彼此大不同的故事,總體而言算表現得很好了,只是有些東西也真的是說太多,算可惜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