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是把堆積的兩本漫畫看完了<明治天皇物語>,現在正在等後面三本的出刊,還不錯看,紙質也很棒。牽涉到日本史(少許),有些人物的關係性我也反覆前後翻,所以看得超級慢,差不多一小時才啃掉一本,這套還蠻適合(或者該說需要)找時間慢慢看。
其實這套說真的我只是看在乃木希典將軍才買的,就是那個名古屋城內的乃木倉庫的乃木希典,第一集就結束了他的職責。如果真的要說的話,我認為這一套要對日本近現代史有一些概念會看得比較順利,有些東西很淺顯但未必人人懂。宮內省跟宮中內部略有涉及。
因為有點數可用但月底了就開始隨便亂借雲端漫畫,補了一些之前想買但又覺得不太值怕踩地雷的的植劇場漫畫。戀愛沙塵爆比想像中好看,處理得也比畫本身還細膩,BUG大概就是這畫風實在不是少女風格哈哈,但我還蠻喜歡這個收尾的。畢竟,要突破就是要先坦白,發自內心的坦白,道歉。
天黑請閉眼,毫無意外的是個"狼人"故事,所以結果基本上也不用猜,而且其實序章就猜得差不多了…(基本上有猜到所以後續就只是一直看進度)。姜老師你談過戀愛嗎,簡嘉誠的作品,他的作品我大多都會留心一下,但這篇整體而言普普,不過想講的議題其實頗多,大概兩三條線並進。茶蘼,其實還蠻喜歡這本的,雖然人物穩定性偏低,但構圖跟故事推進其實頗為用心,最後兩邊都找到自己的出路,有點勵志。
其實蓋亞這一套讓我覺得很微妙,應該說這個系列很想打出台灣漫畫的品質,但實際上還是有參差不齊的地方,很難讓人通通掏錢來買。有些東西會覺得用更普版的印刷壓低價錢不是更好?不需要每本都弄得有點超乎普通日系漫畫規格的樣式,老實說資金有限的讀者沒辦法大量支持,弄到最後也只是自嗨。CCC復刊後其實我也只買個幾本大概看看,看完之後就賣出去了(還是很低價的那種),我會覺得有些看過一兩次就差不多的東西,真的沒必要每個都搞得那麼豪華…我個人覺得不太值。真正的好東西是能夠等到再刷都會有人支持,不然就是出精裝版都有人買單,但這個把素質偏低的跟沒有處理得很好的量販作這樣搞,老實說實在是蠻浪費資源。
然後個人性的偏好問題,所以很常遭遇到地雷,遇到地雷還花大錢會覺得很悶。臺灣本土的漫畫慢慢崛起是好事,但是多元性跟考據依舊還是有點追不上進度,層次始終還是停留在有點殘念的地方。另外有一本看過之後覺得,嗯,這真的很糟的是:百花百色,開頭很好但收尾很多讓我不知道該怎麼吐槽的BUG。如果用我個人的吐槽來說就是:請你提出更有建設性的東西好嗎?這種感覺。有理想很好,但請顧一下現實層面,感謝您。並不想批判任何一方,但我覺得在彼此了解前各說各話最後就是滿是空話的空話,很膩。
離題了不過這系列還沒看完,還很多可以深究。不過,茶蘼雖然是少女漫畫皮,但骨卻是紮紮實實的現實中A與B的選擇題。這本收尾其實可以窺見選擇妥協而留在臺灣的女主角的智慧,這個切入點我覺得很棒。
----------
這幾天啃掉好幾本電子漫畫,主要是因為有新北的一個月十本借閱可以讓我大量借閱堆積要看的漫畫,勉強也療慰了工作爆炸的日常。我看看最近看了什麼:姐姐1~2(某種意義上很有名的本),左手1,鐵道奏鳴曲,喵喵跟貓頭鷹咖啡店,再見信天翁(這本我個人蠻推的,去年下半年度出版,鳥會),伊藤老師的校園寫生(蠻有趣的一本),書店裡的骷髏店員本田1~2(全四本),醫生哪有那麼萌2,有貓真好!三花貓相伴的育兒日記,甘木唯子的角與愛,請把老婆當外人(這本的思考邏輯很有趣推薦)。
還有幾本看完就堆旁邊了,最近比較沒空追連載,但午休有空可能會盯著手機看漫畫,結果導致沒有睡覺。做為可以不用買書就能看到內容會推薦,但相對而言看完之後也會覺得有點空虛,必要狀況下還是會收一些書。畢竟買書的成本的壓力也頗大的,但是我有興趣的也不只是這些書啊,最後還是會去實體書店逛,有時候會有很多意外收穫,例如昭和天皇那本。
反正讀冊最近也沒掏到些什麼特別有興趣的,但使用台灣雲端書庫的缺點就是很多書都是某幾間書店的書,很新的他也不會放出來,某種層面上很像是官方網路試閱版,妳想看最新?花錢買吧。最大宗感覺上是角川,其次是蓋亞,放了很多本其實我都收了實體書,害我在想該不該拋售的書。就漫畫這個子分類大致上是這樣,但偶爾可以翻到感興趣的書就是收穫。
書店裡的骷髏店員本田這套前陣子完結了,全四集。因為基本上是書店實況稍稍加以美化的結果,只能說是不太意外的發展也不太意外的結果。目前我看到三,基本上很多都是做為只去購買的讀者也可以想像到的事情(畢竟買書買很久了,觀察店員跟書的陳列也能猜到一二),不過整體而言還是很不錯的,雖然我覺得我沒有被之前前同事強力推薦的驚艷感,因為感覺如果我去做書店店員大概也會有非常多這種吐槽跟日常吧哈,但整體而言還是值得推薦的好書,工作向,日常向而言的話。其實這類我大多都會歸在職業上的經驗分享,這種書其實很多,但能不能對胃口還蠻碰運氣的。
日本閱讀紙本的族群還是很多,去BOOKOFF也能看到極大量的漫畫跟各類書物,站著看書的人也很多。不過購買的狀況就實體漫畫而言也是逐年減少,會為了消費而購買的族群移到了其他地方(包含電子書跟其他遊戲上),但也看過相關資料,紙本書仍是作者跟出版社的主要收入來源,所以紙本書的購入還是必要的呢。
不過根據經驗,好書真的要留下來買紙本,就算翻譯得不算很好(十二國記新翻譯除外),只要翻譯水準沒有重大疏失跟非常糟的狀況,至少要辭能答意(別差太多就好),就該要買!例如手邊的魂環就是一例!前幾天拿出來翻,還是看到幾乎哭出來(應該是有哭啦,但很克制),看線上的感覺就不同囉,雖然漢化版翻譯得很好,很出色,但他有一天還是會從網路上消失啊,除非能打包整本除外。現在很少在網路上動用各種方法打包線上漫畫,所以就只能靠紙本了,拿在手上跟旁邊一堆廣告訊息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況,真的有差喔。魂環真的是我看了很多回還是非常多感觸,會讓我反省很多事情的一套好漫畫,感謝水上悟志大人。
曾經看到有人沒有買到扼腕(應該是太慢才追蹤到消息),這種狀況如果在斷貨沒有很久還是可以想辦法每間店地毯搜索去搜,然後買不到就是去買別人賣出來的二手或者高價販售的新書,買得到我都覺得有賺喔!其實,真的就是,有心想要買,錢真的不是問題,因為再過個一兩年,可能連買的機會都沒囉。更別提五年十年了,因為這間出版社未必會再版啊!!
那種時候就只能靠日版囉,去日本找二手書不然就是等待,無止盡的等待。這對於採取斷捨離的人絕對無法接受,但我覺得有些東西還是要透過這種方式來留存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