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一邊閱讀一邊寫的雜記,最後捏爆捏雜感有,慎入)
神槍少女還沒看完但捏他看了不少,也可以說得上是因為捏他才看這一套然後再找細節的,雖然方向有點怪怪的。不過總體來說就是:
『義大利政府與黑手黨的黑色悲喜劇』
特別喜歡的大概就是:
崔耶拉(很喜歡他的個性,也很喜歡他跟赫特曼的互動,不過比起被洗腦的愛情,這兩人比較確實的是親情般的連繫,相關篇章我還蠻喜歡的)
派特·洛希卡(跟看到的一樣有很多衝突跟直率的地方很不錯,雖然知道收尾但是還是希望這兩人有稍微一點點心靈相通),彼得洛西卡這首歌我也很喜歡,三段連成一段的悲喜劇。
皮諾丘(很有個性也很講義氣的悲劇殺手)
雖然是架空設定,但我覺得基本上神槍少女應該有很大的比例是參考真實的義大利社會,南北義的衝突也毫無疑問是他的課題。崔耶拉的背景故事差不多在第十集左右總算交代完畢,她自己也總算知道自己活著的背景,然後決定要奮戰到最後一刻,所以從還沒看到的收尾捏他來看,作者很早以前就把這伏筆埋得妥妥當當。
這種便當給很多的這種,我很常會先去找捏他來看,先做好心理建設省得留下陰影。扣除掉便當發很大的問題,有很多篇章看到的東西還是很有趣,彼德洛西卡篇也夾了一些很偏但好像有點用的東西,這段看起來蠻開心的。不過以一個故事來說,怎麼開始就怎麼結束,所以義體的死亡其實是故事的必然。
比較意外的是,作者到底對於義大利有多少研究呢?這個故事架構在一開始看的時候還沒有那麼沉重。雖然有些東西一開始就已經點破,例如造假的萬花筒=虛假的關係性,喬瑟假裝的樣子除了當事人以外都知道這個BUG。故事慢慢成長成為一個豐厚完整的復仇劇,且在二期生加入時將故是整個做了完整的轉折,這劇本當時到底是怎麼寫的呢?實在令人折服。
題外話,作者大概在前三到五集左右,很明顯有很不擅長的視角跟繪畫的感覺,但這個問題在二期生加入後很明顯被解決了。第一是被避開來了,第二是因為長期的畫畫,畫技提升所以被克服了,或者兩者都有。還有我真的覺得喬瑟真的很像蘿莉控(不是很能喜歡這一對),應該說是一期生的設定都很偏向這個,雖然有點洗掉了一剛開始的晦澀感,但還是改變不了整個故事就是近代南北義衝突的硬實感。
63話吐槽一下:
500kg就連正常男人都未必拿得動了好嗎?請考慮一下樓層地表受重啊。
內政部的羅連拖,這名字讓我思考了兩下才有反應,如果用我的翻法大概會是"羅倫佐"。
進入新都靈核電廠戰,基本上核電廠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點,基本上為了防止核能外洩所以通常很堅固(主要是工安問題,而且有發生過車諾比事件,所以相對而言會為求安全做得確實)。而核彈本身則是武器,雖然是個很精密的東西,沒有說隨便就能引發嚴重核爆,並不是擁有核彈頭就會引發核分裂引起核爆。
接下來就是便當篇啦。
(中略)
一開始讓我感到不解的是第十五集的封面,不過看到克拉耶絲的動作我大概明白了。這個伏筆在新都靈開始的時候就埋好了,跟吉安的對話,但最遠居然是前幾集剛登場的時候,讓人讚嘆。第一傘兵連隊A中隊這裏也在新都靈戰開始前有一段對話,在分配戰力時說他們是為了保衛總理的安危所以不准動,結果卻是這種狀況顆顆,雖然也不意外就是。
我個人也蠻喜歡莫妮卡‧瑪麗亞‧佩托利斯這位作戰部部長,薑果然是老得辣。
93話:
真漂亮的一著,不戰之戰。
99話:
疑,皮諾丘居然到99話還有登場餘地(一面),話說我根本忘了這老人是誰(沒在記名字)。黎各的不殺逮捕了庫洛奇幕後黑手卡諾瓦這個也算一絕,吉安完整的復仇尾聲。
回到前面一點。
雖然不想吐槽但還是要吐槽一下,這部有很多細節很值得吐槽,用槍用得好像沒有後座力沒有傷害一樣,那樣持槍擊發難道沒有後座力?我覺得很多細節似乎不太科學,啊算了,這整套書有很多不太科學的細節。
-----------
然後是結局捏他
唯一沒有在最後被爆雷的大概就第十五集本身。wiki上只有第十五集的內容幾乎沒被提及,所以這個收尾跟前兩話的伏筆(赫特曼的信),非常完整的交代了崔耶拉跟赫特曼的夢,以及扣除被蒙在鼓裡的吉安(但後來看來也知道了所以要求給了他一美元),然後滿滿的希望(對比於潘朵拉的恐攻救援),雖然有點可惜,但赫特曼有點被移除在感謝清單了哈哈。
要完成最終章100話的有幾個基礎要件
馬利歐·波西 & 洛蓓塔・葛魯菲
(所以最後被冠名為葛魯菲)
養育他的應該是洛蓓塔・葛魯菲
然後是崔耶拉的卵子
父不明(反正應該是選高學歷高社經力的精子)的試管嬰兒的"希望"
天堂的母親有兩個,所以是:
拉協兒・貝洛 跟 崔耶拉(+赫特曼)
然後希望小姐喜歡甜食,其實跟媽媽有關係唷~
崔耶拉雖然(應該)喜歡吃甜食但卻品嚐不到甜味 但是女兒確實繼承到囉~
吉安這個角色其實很微妙,一開始也不太喜歡,但越看到後面越能理解他的痛苦所在。即便如此,吉安卻沒有想要假裝的意味。他跟黎各的關係其實很透明沒有什麼藏私,所以終盤走向才會跟喬瑟夫走向不同的道路,我覺得這點有很大的關係性。
為了鞏固自己的復仇心,結果到最後才坦然面對自己的喬瑟夫,對於受到義體的槍擊重傷,稱之為復仇,這也代表他在長時間累積了頗為龐大的自責跟隱瞞之罪,不過最後兩人其實是和解了,還說出了逼近結婚證詞的"我願意"。
整齣的復仇劇其實到故事收尾並沒有完全結束,但作者想表達的,由其是透過崔耶拉的主線的最終回答(這條線真的要到最後才看得出來是最終主線,伏筆真的埋得很深):
『這個世界並非無可救藥』
這應該是作者苦心安排對於復仇劇落幕的安魂曲吧?
不過崔耶拉線是扣除彼得洛希亞外最多細節,最多情感劇的一段,作者也實在是用心良苦。還怕讀者看不出來,就連膚色也是在一開始就選定啦。
最後一句話的解讀其實也可以解讀為:
(以整個故事主題脈絡來看)
即便恐怖攻擊並未停歇,但是世界仍然有情,我們不會被擊倒。
這也回到了崔耶拉曾經被赫特曼稱讚,說他若未經過這些苦痛,若能平安成長,在其他領域應能放大光明。這部影片寫的是:THE HOPE(希望),所以想必也算是可以當作本作的副標題吧?
其實100話也很妙,整體來看其實到99話就結束了(一期生最後一位義體),但是100話可是跟先前的殺戮截然不同的走向,作為收尾,作者還真是煞費苦心呢。
然後這個問題又回到了第一百話的希望這個終局
「只有兩小時跟五美元,要怎麼募集到比五美元更多資金?」的這個議題
那短短的因緣,跟崔耶拉跟周遭的人,還有作為反恐的努力(公社) 這個未來被稱之為希望(而不是潘朵拉)
-----------
小BUG,很多角色其實我沒有記得很清楚名字
臉也蠻容易混同的(遠目
連載期間
2002年5月21日-2012年9月27日
其實也蠻久的
十年左右
這一部大概是2000年代的作品,那時很多萌系作品,但是能夠在一部作品中出現那麼多各種兵器(冷兵器(戰車刀/軍刀)很少但也有,然後熱兵器→核彈),然後一些當時比較先進的發想也都加進來,無人車現在並沒有到完全成熟的狀態,但是在實戰中的確是有可用之處(減少傷亡),無人機也有。其實作者其實還蠻熱愛戰爭的說(至少是虛擬的)。
不過吐槽一個點,可以直接丟燒夷彈嘛?=w="
好吧,至少吉安不會要這種結果。
黎各一開始我不是很喜歡這角色,不過她的確是純真的,為了活著而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