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

『野梅歸處』搬家搬到blogger

終於還是到了這麼一天。

野梅歸處這次從隨意窩搬到blogger。

真心希望可以不要再搬家了嗎?

(搬家真的很花時間,社會人士沒那麼多空閒跟耐心可以慢慢搬)


*因為有短時間發文限制,所以很多都還搬不動,應該會陸陸續續慢慢搬家。


野梅歸處(隨意窩)原本的家

https://blog.xuite.net/sshyi23/skishyi


野梅歸處(blogger)現址

https://skishyi.blogspot.com


搬家路途漫漫長,(星光大道→奇摩家族→)mykit/無名小站→隨意窩→blogger

中間也用過蕃薯藤資源跟啥的(一時間想不起來名字),希望這次搬家不會太過辛苦,因為仍舊是手動搬家。

名字也從「歸處」變成了「野梅歸處」,總還是要有個區隔。


這次搬家把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順便埋掉,一些東西還是會留下,例如小說跟旅計。照片很可能會因為沒空找圖床沒空慢慢一張張重貼也全部掰掰,但文字紀錄應該都還是會在,會有沒有照片的旅行紀錄(某種程度而言,更符合當時的狀況)。


目前新家只有花時間打理了門面,文字資訊還沒整理進去,請稍後。

不值得一提,但噗浪表噗跟推特都還是正常使用,有事可以先去那邊找。


感謝過去長久時間以來的支持,謝謝。

感謝願意到新居所造訪的你,謝謝


大學同學還是哪裡來的認親,或因為特定張貼文章而認真閱讀文字的你。

以及學測312(是的,我記得你。無論你在哪裡,希望你過得都好)



在此感謝隨意窩(中華電信)提供了一個那麼棒的免費服務,在無名小站關站十年到2023年8月31日止,仍有一個紀錄生活及其他的自由空間,謝謝。


我們在此再次相見,即便只是單方面思念。


冰檄野梅(讀子)

2023/04/22

 112/04/22

[自宅廣告]DEPEND-依賴-原創貼圖(已加入貼圖超值方案歡迎使用!)

 2021年10月01日開始,加入LINE貼圖超值方案,歡迎使用!


 


貼圖網址 https://line.me/S/sticker/14653528
製作者網址 KOORISHYI

已經成為LINE貼圖超值方案選項之一,歡迎使用!歡迎帶走!
詳情請參照官方說明:https://store.line.me/stickers-premium/landing/zh-Hant

------------ 

真的很感謝你,不知其名的人。

即便在加入LINE超值方案後也感謝願意消費的人,即便不知道你的名字,但也祈願你得到幸福。

2022/05/16


 

 

------------

因為工作原因開始用賴,一直在使用賴也就慢慢習慣用貼圖,用習慣了難免就會想買新貼圖,但某次開始覺得我幹嘛不自己畫…



草稿




草稿+線稿




圖層2


麾(推估年齡30→35)↓





 蒼(推估年齡16→21)↓





花了不少時間構思,花了整個春節跟開工後的無數個夜晚,最後總算,畫完啦!!

 

 

審核花了兩天半左右,感謝貼圖審查員讓我無退件通過萬歲~*

 

 

雖然是個費了很多心思跟力去製作的貼圖,不過因為是原創作品而且缺乏宣傳,所以就不期不待不受傷害。
反正自己用得高興最重要啦!!

 

內容:
寫了十年餘尚未完全公開的原創故事「依賴」的雙主角麾跟蒼,偶爾串場的黑芝麻跟白饅頭。
還有四張養了十幾年的貓MACABRE-麥卡巴-的插圖。
同時紀念於2021年02月22日辭世的阿麥老大,感謝他陪伴的無數美好日子。

 











 

灰蒼色
原創故事「依賴」,兩位主角麾跟蒼的日常一景。
(一個寫了十年多還沒寫完還沒到底的故事...)

 

the greyish blue color
The Original story DEPEND two protagonists HUI and SOU, in daily life.


----------------

其他補充說明

 

某檄製作相關資訊:
使用繪茶製作(線上)
https://draw.kuku.lu/index.php
雖然圖層只有兩層,但有LINE製作選項,可選擇40張圖片的格式,最後下載下來使用。
主要圖片格式較小,所以另外使用ADOBE快速的處理一下縮圖問題。
https://www.adobe.com/hk_zh/photoshop/online/photo-editing.html

 

 

製作貼圖設定:
https://creator.line.me/zh-hant/guideline/sticker/
主要圖片 1張
W 240 × H 240
貼圖圖片(數量可選) 8張、16張、24張、32張、40張
W 370 × H 320 (最大)
聊天室標籤圖片 1張
W 96 × H 74
· 在貼圖編輯畫面即可選擇貼圖張數。於送出審核申請前,可隨時變更貼圖張數。
· 圖片大小的單位均為pixel。
· 圖檔均為PNG。
· 貼圖圖片大小將會自動縮小,故請將尺寸設為偶數。
· 解析度請設為72dpi以上;色彩模式請設為RGB。
· 每張圖片的檔案大小須小於1MB。
· 若要將所有圖片壓縮為1個ZIP檔上傳時,ZIP檔須小於20MB。
· 請為圖片進行去背透明處理。

2023年4月21日

住著燈神的霓虹燈牌-『燈火闌珊(電影)』

住著燈神的霓虹燈牌-『燈火闌珊(電影)』

張艾嘉演出的燈火闌珊,好看。一開始前十分鐘就把整個情緒拉了起來。總督戲院晚場才四個人買票入場看,推薦家人隔幾天後去另外一間戲院看,該場次也才六個人,幾乎包場。若打掃阿姨沒在戲最高潮時走旁邊的門漏了點光進來更好。不過我想打掃阿姨大概也不是故意的就剛好吧,或者是晚買票入場的。算是稍有被打斷,但也只是剛好,也怪我沒有專心到不受到干擾的程度。

這齣因為光影效果的緣故,很適合在大螢幕上看。週三幾乎是首映的最後,建議要看就這兩天去看,週四只剩下一間有放映週四看起來有少數的戲院有追加上映。這場好在,直到最後一幕出來前,都慢慢的放映,沒有燈亮,情緒持續到了最後。這部蠻適合大螢幕去看,很多光景處理得很好。

最後有把整個故事收尾,伏筆也都有回收。張艾嘉在處理美香的情緒很直白的說是很到位,但要怎麼形容呢?詞窮。這齣差不多要下戲了,所以是趕著來看的,周四這整區只剩一間有上映,至少今晚趕上了。片尾試圖多記錄些什麼,劇中也有帶過一些。

美香這個角色,身為女人,身為妻子,身為母親,然後為了曾經最愛的男人而決定要做點什麼。故事並不是什麼對上政策跟時代的苦情劇,而是一封情書。一個回憶中美好,一個短暫的美夢,卻不褪色的情書,即便只在午夜夢迴時閃爍著光輝。

燈火闌珊這個影名取得很好,一是指香港曾經輝煌一時的霓虹燈,一是指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一個名字貫穿了兩個主題。且,女兒名是彩虹,所以也是相關聯,所以另一就是代表家人的關係,霓虹燈產業及舞台的夕日,女人所盼著的另一半,這邊其實也隱射了霓虹燈工藝,一個時代的回憶,一個屬於香港人的回憶,同時包含家族的回憶,這個命名是多重且有層次的。

其實我對於香港並沒有什麼憧憬也沒什麼研究,但一些動畫產業跟文史類將這樣的文化也留下了一些紀錄。即便對此感到陌生,絲毫也不影響閱覽該部電影的情緒。預告片其實我覺得味道有出來,其實我是為了預告片才去看這齣戲,少少一部分則是有得獎跟提名。剛好去看龍與地下城前面廣告有煞到。

燈的意象貫串了整齣戲,到最後,美香的床邊換掉了那盞燈,但是換上了擦身而過的飛蛾樣式的霓虹燈,隱約代表著她已經接納了一些事情。梳子在這齣戲是個重要的配件,雖然只出現了兩次左右,但是最後一段有說明為什麼是梳子,為什麼不把頭髮染黑,只是為了希望白頭偕老。梳子也可以代表的是結連理,所以當出現了疑似是情感上的競爭對手時,美香的情緒起伏是很大的,但最後他也懂了,拿著那把梳子替她梳頭的人自始自終都沒有變心。

放手讓女兒去做想做的事情,是種成全。最後沒有選擇一起移民,但那個情緒跟一開始是截然不同的,跟劇情中間抱著骨灰站在高樓上那個情緒是不同的。從一開始的不諒解,到了強求著想要慰留,直到最後接納了開始懂得放手,也才發現有些事情並不是所想的那樣,成全了別人也是原諒自己,有一點這樣的味道。從不能諒解到強迫自己接受,開始覺得好像有點明白,那種懵懵懂懂,卻又受到責難跟打擊,直到最後接納了這一切。這齣電影並沒有尖銳地把法規變革當作靶子攻擊,而是陳述一個個璀璨耀眼的霓虹燈背後所代表的意涵,就像是每座霓虹燈招牌都住了神燈精靈,許願了願望就會實現。

劇本老練的地方在於。對於上了年紀的人,雖然在情緒潰堤的時候一發不可收拾,卻在面對自己真心後很快地振作起來,這個節奏並不雜沓,雖然也有點老套發展,可是卻又如此自然。或許同樣這個劇本交給其他人來演也會有個樣子,但張艾嘉把美香的情緒詮釋得非常出色,也透過上了年紀的身姿姿態,很細微的舉止,說明美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可惜的是感覺叫好不叫座,蠻可惜的。但這齣片最主要是為了獻給香港霓虹燈產業的相關人士,片尾有很多的說明,看起來也做了一些訪談,有一些是可以呼應到劇情的,例如有個角色,中輟後卻在該產業中發光發熱。或許可以等二輪片,但我覺得他值得首輪。在總督花了270幾乎可以包場,還坐在幾乎最中間的位置(九排2),說真的蠻爽的。

其實這一部有一個很明確的意象,不很確定定位是什麼。在家的場景,幾乎必定會有水族缸在畫面角落,至於為什麼是用這個?不太清楚。或許想闡述的就是美香跟女兒之間的家的概念?抑或是美香自身,一個想要建構一個完整的家的意念。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若要說的話,其實該齣戲也是符合題名的來源。
講的是光輝的霓虹燈招牌,但也在最後呼應了,或許很多事情都忘了,但那曾經璀璨的光卻存在著。

2023年4月19日

20230407-0409美少女戰士SuperLive(初日&千秋樂)臺灣巡演

 臺灣巡演平安無事結束,花了一些時間整理看過他人的REPO後整理自己的心得。

其實,就算美戰來的是音樂劇等級的唱不好,現場音效不好我大概也都不太在意。現場又唱又跳,前場後場上下舞台衝衝衝,如果是我我可能就喘死了根本唱不出來(雖然我也唱得五音不全就是)。看各種假摔跟撲倒也挺佩服的,要做到不受傷且要有勇氣這樣摔這樣跳,很厲害!

應該說是我個人對於動畫角色歌並不太要求,又不是以音樂歌聲做為賣點(或許的確掛了這個名),而是以美戰這個品牌販售。大概除了立道以外,其他演出者幾乎都不熟(以海外觀點),說到底到底有誰真的是真的為了演出背後的那個演出者去買票入場?我想應該是很少數吧,可能還是衝海外場日本鐵粉(海外場常常會有一些日本國內沒有的特別服務)。

的確這次演出前很慢才公開演出人員資訊(說真的我沒去看UDN的官宣),但回頭去查個人推特就會看到,其實密集排演是在三月中旬後到四月二日間,人員早就已經定了。如果說太慢公開資訊,那就是官方跟台灣窗口這邊的協商問題,小編大概無權作些什麼所以不用看他。

不過我怎麼記得這種狀況,在DIR來台演出時(搖滾辦桌跟Legacy)也有這種感覺(爆笑
基本上是見怪不怪的慣例吧(笑


背景音樂本身是很棒的,各種氛圍都有做出來,很不錯。同時,有使用90年版本動畫OPED曲作為貫串劇情,搭配字幕跟劇情,效果超群。音響差這種事情不管哪個場地都會聽到這樣的抱怨,但那天跟同行者聊天,他說國館這個場地本來就是以演講為主軸,音樂演出當然不是這個場地的強項,根本就是非戰之罪。

最現實的問題大概是,如果為了單一一個巡演重新編排舞步跟相關架構到底會要多花多少額外的支出費用?
能夠看到大概四五成我就覺得這票價值了,又不是搞抽選也不是多了機票住宿等費用。

音效跟光影特效都超讚,或許音響有狀況,可能多少影響了閱覽的情緒,不過這票價我覺得可以接受啦,畢竟不是一張五六千的票(看了兩場三千八的座位票)。該慶幸的是,自己的視野中基本上沒有出現在禁止拍攝時間盜錄(但看到有可拍攝時間錄影的沒空理),或者因為太過於專注於舞台所以那些之微末節被忽略了吧?

喔對啦我就木耳,所以耳機基本上也都用便宜的,聽不出來層次真的就這樣(攤手

還是蠻慶幸有去看兩場的,雖然演出的內容差不多,但看的感覺有差,主要是觀眾回饋有點差異性。初日真的很熱鬧,一些人是湊熱鬧的,但真愛粉明顯比重比較多,很願意鼓掌很願意給予反饋,雖然這一場遲到的比例異常跟真的很礙事,據說這一場就出現偷錄行為。千秋場不知道是因為已經看過了,也查了相關評價跟其他資訊,知道劇情發展跟相關動作聯繫緣由,少了一點未知的緊張感或什麼原因,所以著重的地方跟首日不太一樣。

劇情方面,我並不討厭這種演出方式,有點類似默劇的處理法,克服了語言障礙,這應該是為了在不同國家演出所做出的海外版調整,不太意外。即便如此,加上一點對原作的認知,認真看舞台上的演員互動,可以知曉演員是非常了解原作且努力的表現出讓不熟悉劇本的人都能夠理解的演出。尤其,在燕尾服蒙面俠被抓走被洗腦,開始對女王有各種互動時,旁邊的第一大將露出了忌妒跟不滿的演出,這裡的演出很高竿,初日對這一段印象深刻。

整個演出大概有兩個小段落目前沒想到跟沒觀察到到底是怎麼操作的,看了兩次都還搞不懂的地方。其一,月光仙子直接換衣變身,不過半秒不到的時間,轉暗馬上從制服變身完成這到底怎麼操作的?本來想說是用替身換人,但感覺可能不是,有可能是預先把衣服暗扣先解掉,轉暗瞬間他人幫忙迅速扯掉完成變身,這裡真的很神!另一段落是戰鬥期間的旗子哪裡出來的?從角落?為什麼是黑旗(惡役)變成角色彩色旗(內五),為什麼?不過看到旗子不見的方法有爆笑到,演出受到攻擊往舞台後方丟下去(爆笑)。

舞台後方完全就是道具回收箱,燕尾服蒙面俠的帽子往後面丟,旗子往後面丟,雜七雜八用不到的道具通通往後面丟。舞台前方則有一個小的道具箱(嵌地),拿出來的是手持愛心眼鏡,蠻還原原作的。舞台前方最大道具是一開始的布幕,用完後就在黑幕中掉落,從下手區整個拖行進去。扣除前台投影布幕外,舞台最大道具有兩件,第一是作為背景及舞台本身的特大樓梯架,其中下手區樓梯可動,會因為劇情而調整角度;第二是作為整場氣氛渲染絕佳幫手的垂降燈光條,技術可能不是最困難,但是燈光條需要隨劇情調燈跟垂降做造型(很可能是基於演出每秒預設好的結果)。

劇情方面,劇本其實還是蠻還原原作的,小兔的演出也很原作風,喜歡的地方跟討厭的點都是,這點很佩服,其他演員也都有演出該角色的特色,非常棒!而且能夠不用抽選就能近距離親眼看到,超棒!另外惡役組一開始並不是我個人關注的焦點,但發現演出得真的很出色,有努力多拍幾張但誰是誰都看不出來,女王也很棒!都很棒!惡役組的打燈那一段正常而言應該是台上台下要有互動,很抱歉我不太懂這部分要怎麼玩,哈。

在購票跟看到演出成員、演出時間,作品簡介等資訊時,就能猜到當次演出內容方向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看到演出成員就大概可以知道演出的是原作哪一個段落,我覺得應該是美戰粉的基本技能吧(笑)。雖然沒有外星部登場不太意外,一個海外巡迴公演出動那麼多人力演出,不太符合經濟效益。如果演出拉長時間也不知道海外粉能夠接受的程度,這樣的配置不太意外。

這一場從頭到尾我都只覺得是試水溫場跟海外粉絲服務場,標準的不期不待不受傷害,有粉絲服務就是超級感謝。
在國館的這種場地,看演員跟幕後人員將既有場地所有資源的最大化顯現,這就是展現了該團隊的努力成果,真的很棒!

抱怨本身不會改變既有事實,要去看到好的地方跟拿錢出來支持就是對團隊的支持。


看別人的心得感想,有人提及為什麼四大天王只有一人有戲份,因為另外三個因為劇情超級濃縮所以被殺掉了。也是啦,不過說真的覺得自己沒有很在意。但反過來說另外三個(被女王殺掉的變回礦石靈魂的)四天王應該就是水手戰士除小兔以外的另外四人去扮演的,因為人數對不起來。

一開始的妖魔有七隻左右(忘了細節),但印象中排了一個V陣,且人數多到可以把人扛起來做空中漫步,但後面只有五隻,印象中自己有很認真的在數一開始布幕後的妖魔陣人數。謝幕的時候只有五隻妖魔跟一女王及昆札特,反派人數跟一開始的演出不符。在原宿那一段,引導的妖魔嘍嘍有五人,穿著可愛的蘿莉塔服,事後在看推特時翻到妖魔組的役者,有一張是五個人穿著不同可愛背包的黑羅莉塔裝,這說明了,他們是讓這齣劇更有骨肉的甘草人物。

最後謝幕應該是實際演出的全體表演者,「水手月亮&四戰士&燕尾服蒙面俠&女王&昆札特&妖魔五人」全部共13人,及後台的不知總人數的幕後人員(看到有一噗說扛看板出來的他們講的是日文,應該是日本團隊的工作人員),感謝整個團隊讓海外粉絲有這麼出色的劇可以看,感謝!


話說回來,原作就是個以14歲少女作為主角,戀愛腦,愛哭又不可靠,經過長久的歷練跟朋友的友情扶持才緩慢成長,以這樣作為基底的「少女漫畫」,想要在三十年前的少女漫畫中找到極具深刻角色刻畫跟故事意涵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笑

普遍而言好像都是喊說金星跟火星唱得好,不過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木星啦…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喜歡她唱的,大概是因為我覺得他唱得合我的調性吧?


或許身心健全的人很難想像,可剛好身邊就有這麼一位人是需要這樣的貼心服務。這裡指的貼心服務指的是演出台詞不多,用聽的跟目測就可以了解大概狀況,不需要頻繁的看字幕。在海外大幅度減少台詞對話,以比較接近默劇的方式演出舞台劇,對於語言有障礙(聽不懂日文,聽力受損的)或者閱讀有障礙的(小朋友,視力不好的,閱讀障礙者),在於受眾是不特定人物的狀況下,這樣的演出會比較好。均一的,平均的都能夠接受到訊息。身邊剛好有一位視覺有點障礙的人,看不太到開放謝幕拍照的字幕,還好有注意到所以有提醒他,她才趕快拿出相機出來拍照。


沒有對白,演出者就只能更盡心盡力的演出,透過肢體語言傳達役者對於角色跟作品的喜愛,傳達給同樣喜歡這個作品的人,這樣的演出才是成功的演出。個人蠻喜歡初日那天,全場看到響起月光傳說跟投影直子公主的漫畫作為OP演出時全場暴動,那個感受是很深的感受,那一場比千秋場還嗨,感覺得出來很多人等這一天登台演出等很久了。缺點大概就是會場總有白目遲到進場,還大辣辣的拿手機光照座位號,在不合時宜的地方走下階梯之類的吧,真的很礙事。


這次真的很感謝日本團隊來台公演,雖然沒看滿四場,但好歹也看了一半的場次(2/4)。這種活動大多都是要花機票跟住宿跟抽選票的時間,所費不貲,但團隊集結人力且進行密集排練,專程飛到臺灣表演給觀眾看,真的是謝天謝地謝工作團隊!

為什麼要寫出來記錄?就是感謝。


從相關人員推特可知大概是三月初公開演出角色消息(莉貝爾女王是三月六日公開演出角色消息),四月二日結束密集排練(多名演出人員推特),四月三日飛到台灣進行相關準備(多名演出人員推特),新聞公關場及彩排等。準備到初日公演差不多是一個月的時間,但一部分的人有三、四年前演出經驗(多名演出人員推特),甚是懷念,所以並不是急就章。


如果真要說缺點的話,國父紀念館展演廳大概真的不是首選,這個場地最大問題不是音響,是舞台的可視視角、舞台跟座位配置問題。如果票價買廉價一點、比較靠邊,不管是上手區還是下手區都會有視線被遮蔽區。尤其下手區靠牆邊附近,被遮蔽的舞台大樓梯若被遮蔽,會少掉很多的觀賞樂趣,演出中一比較重要畫面會在這個可動式階梯上演出,上手區靠牆邊附近則是會被遮掉上手區進出場跟舞台台階最高處的隱藏出入口的進出會看不太到。舞台因為特大型階梯道具拉得很深,如果人物在比較前面還不至於會被遮蔽得那麼嚴重,但問題這次演出有很多的細節都是藏在那個特大型階梯道具上,太靠邊真的會少掉很多觀賞樂趣。


說得簡單一點,該場址不是該演出的最佳場地。演出很多眉角,最現實的問題大概就是是否能回收演出成本,選擇在這樣的場地雖然不是最佳,可真心感謝美戰日本團隊盡心盡力做出了那麼棒的演出。



 關於這次歌唱的部分,普遍認為後藤金星唱得最好最穩,其次是二宮火星,有將蕾依的性格詮釋出來,個人則是覺得山崎木星唱得很出色,他唱得很有力量感,有一點點的不穩定,但巧妙的不穩定的爆發感很符合木星的印象,覺得這樣很棒。另,後藤金星與其兄組成後藤兄妹,作為女優跟作詞擔當,是個才女,覺得跟美奈子想要當偶像的氛圍很像。


其實,辦得再好的活動都會有人不滿意,總會有吹毛求疵的人在裡面。有些是雞蛋裡頭挑骨頭,有些是反映演出場地及音響問題,有些則是剛好電波不合,有些是沒有預期能夠看到日本國內的規格,因為種種的不滿而無法正面肯定這次的演出,其實我覺得很可惜,但也就這樣吧。


雖然有些人不滿意,不過我覺得這次場刊控制還不錯,至少最後一天還有一定的額度可以買。雖然身為第一天散場才去排隊買場刊卻沒買到,隔天專程去會場買場刊,可還是有順利買到。最後一天提早到現場去看了販售狀況,資料夾可能殘少,桌上放得不多,場刊推估大概有三百餘本,至少官方有在控管,而不是為了完售而前三場超賣導致最後一天一本不剩,這點是值得稱讚的。問題在於場刊需求可能比印量還多,後續有看到一些人在喊沒買到。


千秋樂當日才想起來可以翻推特(日本人SNS愛用推特),主要用「#美少女戰士」「#sailormoonsuperlive」作為tag,把這次可開放拍攝時間的照片彙整公開(忘了使用留言變成洗板模式)。主要演員除了伶臣昆札特似乎是使用IG,兩個妖魔演員沒有翻到推特外,其他演員的推特都有各自發推文發訊息,尤其千秋樂結束後當天到後三天,都還是有新照片公開分享,有登台的成員幾乎都有發推,算是另外一個謝幕。演出成員們都很服務粉絲,部分役者選用中文發訊息。


官方推

https://twitter.com/sailormoon30th_/status/1645037730051788805?s=20

https://twitter.com/sailormoon30th_/status/1638526507328077831?s=20


古賀夏希發文,多次發文感謝台灣演出時的觀眾及演出的成員,連演出妖魔的人員也都有特別感謝。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4929039533215744?s=20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5090490386354180?s=20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5660743768080385?s=20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5662001463717889?s=20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5743513928368134?s=20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5744047942930432?s=20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5749023553515521?s=20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6113230169972737?s=20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6115980349788160?s=20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6822764224086016?s=20

https://twitter.com/natsuki_1623/status/1646824401554509825?s=20


水上真乃發文,台灣公演千秋樂後,回到後台,每個戰士的座位上都放了各自演出的飲料在座位上覺得很開心(有拍照記錄

https://twitter.com/minakamimano/status/1645059933464043521?s=20

https://twitter.com/minakamimano/status/1645069324430999552?s=20

https://twitter.com/minakamimano/status/1645086771196342273?s=20

https://twitter.com/minakamimano/status/1646153351174799363?s=20

https://twitter.com/minakamimano/status/1645754209848156162?s=20



二宮響子發文,多次發文感謝,感謝到場觀眾。歸國後也有感謝推文。

https://twitter.com/ninomiya_kyoko/status/1645078486426738690?s=20

https://twitter.com/ninomiya_kyoko/status/1645433562618040328?s=20

https://twitter.com/ninomiya_kyoko/status/1645631163732729856?s=20

https://twitter.com/ninomiya_kyoko/status/1645080269031096321?s=20

https://twitter.com/ninomiya_kyoko/status/1646846881035845634?s=20

https://twitter.com/ninomiya_kyoko/status/1647236066636886018?s=20


山崎紫生發文,雖然過了一天但真的很幸福,感謝了來場的觀眾們。感謝對他的評論都讀完了。

https://twitter.com/shio_yamazaki/status/1644713733766402051?s=20

https://twitter.com/shio_yamazaki/status/1644937248142684163?s=20

https://twitter.com/shio_yamazaki/status/1645040013263147008?s=20

https://twitter.com/shio_yamazaki/status/1645387311679680512?s=20

https://twitter.com/shio_yamazaki/status/1645750513055727616?s=20

https://twitter.com/shio_yamazaki/status/1645385620431474688?s=20

https://www.instagram.com/p/CrA1oucrl5g/?igshid=NDkxNjQwMDY%3D


後藤沙亜弥發文,非常感謝你的愛,希望能再次相見。

https://twitter.com/bloodlinesaaya/status/1645060559426162690?s=20

https://twitter.com/bloodlinesaaya/status/1645266298908344322?s=20

https://twitter.com/bloodlinesaaya/status/1645711391633063937?s=20

https://twitter.com/bloodlinesaaya/status/1646082385946230790?s=20

https://twitter.com/bloodlinesaaya/status/1632671800797839360?s=20

https://twitter.com/bloodlinesaaya/status/1646301430079422464?s=20

https://ameblo.jp/saaya-actress-singer/entry-12798681945.html


立道梨緒奈,回到日本後仍發文感謝到場者。

https://twitter.com/riona_tatemichi/status/1645416515213340672?s=20

https://twitter.com/riona_tatemichi/status/1644989934112231425?s=20


平湯樹里(女王),懷著對台灣每一個人的愛,謝謝你們(用了紫色的愛心)

https://twitter.com/jurijuri_pon/status/1644988808512012288?s=20

https://twitter.com/jurijuri_pon/status/1644695177880289281?s=20



真田伶臣(昆札特)沒有使用推特所以查不到相關資訊。


榎本愛子(妖魔演出),感謝台北,第一次到台灣,食物都很美味,大家都很溫柔,超喜歡,若有機會絕對還要再來!


https://twitter.com/EnomotoAiko/status/1645080215499177989?s=20

https://twitter.com/EnomotoAiko/status/1645382586561335296?s=20

https://twitter.com/EnomotoAiko/status/1645657291520344064?s=20



(另外還有一位隨行的舞導支援是榎本愛子的直屬後輩ANNA,同樣也有到台灣支援後台,作為振付助手(編舞助理),也有發文感謝:歡聲大感謝,謝謝!)

https://twitter.com/anna_s1104/status/1645245992714014720?s=20

https://twitter.com/anna_s1104/status/1645035366217576449?s=20

https://twitter.com/anna_s1104/status/1645650683105001474?s=20

https://twitter.com/anna_s1104/status/1645652665752485892?s=20

https://twitter.com/anna_s1104/status/1646121958034243586?s=20


美月(妖魔演出),謝謝台灣,我會再去玩的!等著吧!

https://twitter.com/Bubi5Mmm/status/1645085884138782720?s=20

https://twitter.com/Bubi5Mmm/status/1645085331941908481?s=20

https://twitter.com/Bubi5Mmm/status/1644900801830330368?s=20


涼風(妖魔演出),該巡演四場次已經結束非常的感謝,全力的舞動身體,這樣的景色及感動一輩子不會忘記,打從心底感謝來觀賞的人們!謝謝大家,我愛台灣!

https://twitter.com/_suzukazechan0/status/1644725216504086530?s=20

https://twitter.com/_suzukazechan0/status/1644940226345967617?s=20

https://twitter.com/_suzukazechan0/status/1645084589952749568?s=20


編舞製作TAKAHIRO/上野隆博@TAKAHIRO_UENO

https://twitter.com/TAKAHIRO_UENO_/status/1645617360756432897?s=20


本次公演的歌唱指導 白神直子

https://twitter.com/705shirakami/status/1645329546789670918?s=20



其他:

榎本愛子(妖魔演出),提及了SUPERLIVE演出是非常消耗肉體體力。

似乎有找到其中一位妖魔的推特,但沒有特別發文感謝,只有美戰官方推轉訊息,但有被古賀夏希@東川歩未(新體操世界選手權出場者)。另外一位妖魔似乎沒有使用推特。


本來只是因為想要支持一下這個經典IP,想說難得有辦這樣的活動,不知道出席狀況如何,就加減去看看也好,才臨時買了票進場,運氣還不錯還有靠中間區域的票,位置雖然在二樓但也不差。最後,能夠看到這樣演員盡心盡力,只為了要讓海外虜可以欣賞到不亞於日本國內高規格的演出,這真的是值回票價。


如何「享受其中」,我覺得是這次體會到的事情。



---------

想到一件有點可怕的事情

這次美戰台灣巡演,演出小兔的夏希的推特有出身年月資訊,1998年6月23日。

美少女戰士漫畫連載期間是1992年2月號-1997年3月號,這次公演的場刊及官方推特都是寫30th。

…嘛

2023年4月14日

龍與地下城盜賊榮耀雜言(含二刷)

 4月8日去看了龍與地下城盜賊榮耀,wiki基本上是特大暴雷捏他,捏得也太完整了吧?幾個小時前去看了這一部,多少是因為河道上時不時飄來這相關的推薦但有種叫好不叫座的狀態,想說很久沒進電影院了,就去看看吧?太久沒進電影院了,根本不知道票價。

4月8日去國父紀念館買了昨天散場沒買到的場刊後,看了附近哪一間準備要開演就衝哪一間電影院,去了總督數位影城看,還不錯到了還有中間位置,但問題就在於我到的時間很晚來還很空。先講結論,其實我跟這系列都不熟,但是因為wiki寫得實在是太詳細了所以算是被捏他到了(啥),所以不太擔心劇情發展會失控(很討厭那種爆炸發展到收不回來路線的人)。

發現劇情的確是一開始就在鋪梗,基本上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最後劇情走向,所以這的確是個四平八穩的鋪陳發展,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欠缺新意,但是故事能完整地走到最後而不是御都合發展,我覺得還蠻重要的。我個人比較難以融入劇情的原因,因為太少看歐美劇,那個臉跟語言對談都要反應比別人還長的時間,笑點也不同。對我英文很差,所以思考時間會被拉得很長。

可是劇情好在於,基本上鋪梗的地方都有好好被回收,彩蛋也是呼應前面的劇情。雖然少部分角色覺得沒有妥善說明心情轉折(例如那位受到疼愛的女兒),導致看起來人物比較平面,沒關係他只是配角。前面的越獄跟後面的越獄也是有相互呼應的地方,很多小細節都看得出來角色們都還是有在成長,而不是NPC的單調表現。武打的地方老實說,我在恍神,因為只在想為什麼強到這個程度?但腳色設定就這樣吧。

其實他算一個蠻不錯的教科書,告訴寫作者如何"設伏筆跟伏筆回收"。例如:沒有先回去跟離婚的老公見面就不會拿到那個魔杖,就無法避開不小心誤觸橋陷阱超囉嗦超繁瑣過橋規則。如果沒有先立下誓言就不會回頭執行,也不會想到如何引走人群(的方法)。

我個人還蠻喜歡的片段:超級肥龍,真的肥。超過一般尺寸規格的肥,但又對吃超級執著。法師為了跨過自己的障礙最後揮拳揍了自己的心結(曾曾祖父/自己的自卑來源),那一幕自己對著自己說你總算,忘了這一段他講了啥但那一段我覺得還不錯。

另外聖騎士真的蠻好笑的,該說古板還是太過認真呢?但最後他出現來處理領主時其實算一個亮點,因為他並沒有受到指示(對他而言他只完成了保護頭盔,守護頭盔,交給真正需要頭盔的人,隨後就分道揚鑣),但基於他的正義感,他相信埃德金·達維斯實現了諾言,所以他也要去執行他該做的事情,這種感覺。過於耿直,對於正義跟公理的執著,算是完美的表現了聖騎士的風範。

其實我覺得劇情到後半段會覺得好看跟精彩,並不是因為是DND的架構,而是因為劇情展現出團隊合作的風範。沒有團隊合作,就不會有"可以知道寶物去向而拆穿那位問題領主的真義"的發展(因為不同點擊破發現不同面向的事實,在由吟遊詩人拼湊出全貌)。攻略迷宮時也很有趣,是依靠團隊合作所以才活得下去。很快地意識到,只是躲在籠子裡面根本不是最終逃離方法,逃離整個舞台才是,這個腦子不夠靈活的確是想不到(笑。

領主作為角色而言並不是NPC的存在,所以也會有很多變化,這大概是DND的特色吧,雖然我個人覺得蠻機歪的,討厭這種類型的人,並不是針對劇中。整個故事的確是好故事,有很多巧思,很多細節,但不夠熟悉這種調性(應該說我本來就很少看劇所以反應慢很多拍),所以有一點吃力(是個人問題)。

另外一個有趣的點(雖然我覺得場子觀影的沒有幾個有注意到,應該說是沒有get到),領主邀了他地的富豪到運動會,在介紹保管金庫的時候,索菲娜在被領主cue說請你解釋這金庫多嚴密,結果只被一句話帶過(因為超級不情願),瞬間領主跟富豪都冷掉。對啦我的笑點有點怪。然後這一段的變身戲真的蠻讚的。


 ----------

二刷

龍與地下城二刷結束,歸途中。

下班後(排掉差點被掛上去的加班),算好時間衝總督戲院,買票就馬上衝上樓進影廳。看完後,看票根才注意到:19:20開演,19:19購票,19:15下公車,19:05上公車,18:50左右離開辦公室,這什麼緊湊行程。本來其實不趕,但來支援夜間勤務的人沒有鑰匙,等他買飯回來前只好看門,且連絡人處理上保全的問題。

還好衝進去時還在廣告時間,還有比我更晚進場的。這場看完時間大概是21:40左右,打掃人員想下班,所以也盡快離場,不然想多聽一點。差不多為了,肥龍,頭盔綁定成功,打倒紅袍法師,片尾的精巧紙造景,CP,瑣碎細節才二刷,但大致而言還蠻滿足的。二刷之後其實重看了很多細節,一些吐槽一開始並沒看懂而且還卡腦子沒辦法運作,二刷是為了處理這些材二刷的。

二刷之後基本上都看懂了,除了最後Holga怎麼中箭,以及為什麼時間停止術沒有辦法發揮功用,到底是在什麼時候被套上去的這點不能夠完全篤定。時間停止術看起來應該還是有施展成功,但這裡對應的是賽蒙在頭盔綁定成功後,總算懂得運用自己的法術反制,破解了時間停止術,後面瘋狂敲紅袍法師這段真的很有笑點。

賽蒙的成長其實很顯著,在痛毆了自己心中想像的魔(其實就他自己始終過不去的檻),曾曾祖父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我的時代(這段),才看到那個影子說:真慢啊。之後施展的法術基本上都是過去的等倍發展。一開始吟遊詩人在陳述過去時的確提及了當初當盜賊時,術士賽蒙負責施展一些法術幫助逃跑,這邊看起來法術就很普通,有一點障眼的作用,但是在船上要逃離的時候,施展的法術卻直接引起海嘯等級,推波助瀾的把船推向了外海。再對上紅袍女巫時雖然有點占下風,但他很清楚自己能夠做些什麼,如何用石塊做出的手掌接住墜落的自己當緩衝,或者是掩護他人避免受到直接傷害,這裡的表現是很出色的。

高日運動會的這裡,其實有一個點是相互呼應的。霍爾嘉跟艾德金混入人群進入準備舉辦高日運動會時,閒聊提到了最後一屆的高日運動會是不是有誰贏?但艾德金有說明最後一人被怪物吞了,不算贏。這裡呼應到的是自己也身在舞台上時,穿越了迷宮,在籠子前,思考什麼才是贏?才發現只要在舞台上就不會有贏的這件事,所以才開始思考如何活著離開這個死亡舞台。

另外一個瑣碎呼應。贊柯要艾德金重拾起豎琴手的誓約,拿出了書各種講古,艾德金只想略過這些講古,但在遭遇運動會場出現異常時,卻想到趕快拿出參考文獻出來找尋解釋,一比對就發現那邊發生的事情,就馬上開船折返,且帶隊拼命思考如何解除這個麻煩,順便實現當時為了有請聖騎士出馬的誓言。明明就很嫌棄,拿到了誓言書就扔給賽蒙,但發現有狀況就馬上翻書找資料。真心覺得這一部在於處理伏筆鋪陳跟闡述故事真的是一絕。肥龍真的超好笑,重看的時候看他用滾的真的大爆笑。

2023年4月9日

20230409美少女戰士台灣巡迴場最終場紀錄

 20230409美少女戰士台灣巡迴場最終場紀錄


看了4月7日的初日公演演出,4月9日千秋樂主要是看上一場沒有搞懂的細節,例如布幕怎麼收的(結果是掉落後往下手區整個拖過去),有看到拐杖舞的弄法,原來那是摺疊手杖,側身拉開後轉向前方顯現,但沒注意到旗子到底哪來的(過了才發現沒看仔細,這一段是混戰狀態),在學校那一段的投影感覺是對光反應的投影效果,並不是那一面就是紅色(我覺得)。演出當然精彩,只是我在意的點有點微妙。

 

不過側著看會看到比較多的走位錯位,但今天座位比較靠牆一點,不那麼靠中間,所以看舞台的確會看不太到最邊緣的樓梯(右側會看不到上手區的樓梯邊角,所以燕尾服蒙面俠出場時會沒那麼清楚),這跟舞台深度跟道具放置有關,但整個場子就是靠那個製造上下跟前後進出,不太能取捨不太意外。

 

隱約聽到了對話,年紀相仿的(198X)的美女啊,可以不要讓你家的水手月亮落單後專程出去帶她進來嗎?有買票且剛好有空位就算了,但擠在原先座位後一排有比較好嗎,對,我嫌有點擋到我的視線了。不過身後的觀賞者倒是意外的很給力,鼓掌超認真。上一場主要挑的是整個場地跟演員的取景,所以很多只要動一點就會糊(但角度好),這一場主要放在近景跟別人有提到,但自己很少拍的部分(包含女王,跑妖魔群)。這一場有幾個定格沒拍好,可惜了,但仍有幾張還算滿意,唯一一張比較清楚的立道衛,很多張的是強光跟晃動結果就是不能看。

 

其實我鳥肌的地方蠻前面的,女王出場的那一段聲光跟影像搭配很有感,後面陸陸續續有,但開場的感覺很好,可是在教室對上老師跟同學這一段有一點點可以濃縮一點或許更好?雖然演技很棒。

 

不過,說老實話,覺得今天這一場沒有周五首演來得好,首演那場雖然有些零星問題,但那場我覺得看起來比較給力,包含飯撒,今天這場有一點點不如首演,或許是因為今天沒有攝影機的緣故吧,但還是充滿了粉絲服務,其實還是很不錯的,但難免有比較感。我對聲音歌唱音效等比較沒有那麼在意(本來就不是最在意的事情),但感覺今天有收斂一點(跟周五比),應該有調整過。

 

有時不時查一下票務販售狀況,最後一場應該有前面三場續看支持的人,所以票有賣得比較多。空位還是不少,但看得出來願意付費支持的人還是蠻多的。據說場刊最後完售,有人比較晚到沒買到,不過以四個場次都有販售,而不是最後一天就完全買不到而言,已經算有良心了。今天到現場時有去看一下大概殘量(大概一點半左右),假設當時桌上就是全部,推估大概也是兩三百本?(大概看有兩落半吧?)但一場票大概是賣出了一千五左右的話,的確是會不夠,資料夾當時看也是殘少,粉絲很願意掏錢買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千秋樂跟同行人聊天的感想,姑且不管唱得好不好,這種運動量還唱得出來都很厲害,真的很強。不忍說,今天出門前才在把七號的那一場照片整理精華放推特。意外的是,日本虜說明殺陣那部分比起他過去在日本看到的還要更好,覺得在台公演的應該也要在日本國內再現,哇!馬上覺得超值回票價。有人幫忙確認了開頭是10個妖魔,果然四人都去支援這邊了。發現演出者也開始用#美少女戰士這個當tag,感動。

 

さ か な 野 郎 on Twitter

ライブパートラストはムーンライト伝説で爆発。しかも、5戦士+タキシード仮面様は客席の階段登って真ん中の通路までくる大サービス。黄色い声援っていうか絶叫が凄かった。もちろんワイも震えましたよ、ええ。ラストはステージに揃って挨拶して終幕。3公演とも90分あっという間で最高でした。最高。このクオリティの舞台が海外公演単発で終わるのもったいないです。とりあえず日本で再演して欲しい。東京が良いけど、他の地域でも行くので!偉い人、お願いします!

 

あ、全然関係ないんすけど、舞台冒頭のシーンで、妖魔が途中から10人になってたところですが、3公演目でやっとマーキュリーがどれだか確認できました(自慢

 

發現古賀在推特上跟同場演員逐一道謝耶!妖魔也有份,還兩個推文/其一用回覆,看得出來蠻努力經營的。從結束當日起算到今天也算是四天半了,這次對海外虜也太服務到家了吧!?通常這種一兩天就結束了耶?不過看起來應該是尾聲了,感動也很感謝。覺得金火的私交應該還不錯,因為都有貼跑去五分埔這間店的照片,感覺並不是全員都去,而是這兩個人一起去逛的,因為只有她倆有這裡的照片。

 

場刊裡,製作團隊這張工作人員清單有幾個亮點。首先,那個超亮眼的東西叫做「懸吊式點陣移動光球」,有設計者跟光球控制者(不同人)。髮型,臉妝,特殊服裝等都有負責人員。歌唱指導的確就有發推文有到現場的白神直子。編舞應該就是上野隆搏,所以最後他還是有在推特發一推致詞。相對而言就是副編舞:土定美月,同時他也是妖魔役的一人。土定美月下面還有一個舞蹈助理(振付),作為數次在演出人員中合影的工作人員ANNA,應該就是尾形杏奈(あんな)(同公司,音讀同音),有來台,在客席。也就是說,這次來台公演是帶了日本團隊以達到最高演出水準。妖魔五位中,只有左下角那位似乎沒有使用推特或不使用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