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

桶中腦、個體對立於群體而相對於記憶之流 攻殼機動隊

攻殼機動隊第一部目前只看到第十八話結束,希望明天可以看完第一部。或許因為是先看劇場版才回過頭看TV版,所以覺得TV版在鋪陳跟一些細節上比不上劇場版相當可惜,不過第九集很有看頭我喜歡,第十七集則是不錯的故事發展,TV版明顯到中段後故事節奏才比較穩定[代表某檄前半段看得非常沒動力卻還是看了]。基本上攻殼機動隊的主軸就是在討論桶中腦的概念,如果大腦僅存於一個容器之內,那要如何才能證明存在這件事情,所以素子就是這樣的代表。素子全身義體化只剩下頭殼裡面的大腦是肉身,TV版第一季主要是展現那樣的世界觀,同時說明公安九科如何解決問題,但地點確是在日本,劇場版則是在類似香港的地方。

劇場版中,素子雖然仍精確的執行上級的命令完成工作,但是在潛水那段則說明了素子處於不明確沒有真實感的狀態,第二部則有呼應的地方但這是別話了。素子無法透過任何管道明白,素子做為一個個體本身到底存在與否,是否早就已經死了。因為記憶可能被修改以及記憶可以外存之故,無法證明到底是活著還是死了。桶中腦的假設就是必要限度的環境把腦放在容器內,使用電流造成腦細胞的反應促成思考。正如迪卡兒的我思故我在的這句話,如何證明「我」的存在,外在環境並不可靠,最後結論只有透過思考本身反省確認比較等論證,來證明能夠思考所以有個「我」之存在,但其他什麼的還是無法被論證,僅僅只是感知並不能算作是個有力的證明。至於存在主義則是因為有過程所以才能被證明說該存在的價值,而非只是結果論。

對於自己存在本身感到懷疑的素子,在遭遇到本質很相近確有點不同的網路中生成近靈魂的數據群集的魁儡師,感到興趣,最後在交換對話中交易成立,所以有軀殼但靈魂飄渺的素子跟沒有軀殼但有類似靈魂的魁儡師統合,成為了一個新的存在,素子算是捨棄了軀殼進而能使用無邊界的網路資源,但是這個素子也已經不是一開始的那個素子了,所以無法只是留在巴特的隱密居所內,而是前往新的地方。魁儡師也說過,他不保證融合統一的結果,正如今天的我並非昨天的我是同樣的道理。

同理於一組腳踏車每天更換一新零件,最後所有零件都更換了那這是否是原先那台腳踏車。至少某檄個人認為是他還是同一台腳泰車,主要理由是因為時間序是連貫有序的,但是若沒有思念在裡面就只是物品,差不多是如此吧。素子最後也說了網路廣大代表哪裡都能去,但也同時代表哪裡都不能停佇的可能性。選擇了進化的素子,同時也對應於一開始提到的,雖然網路發展完備但是國家並未消除隔閡也同樣產生於人的身上,選擇了捨棄型體的素子則是進化的方向,卻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境界,至少巴特還做不到,第一部是因為還有素子,第二部是因為還有一條狗在身旁,但若捨棄了心之障壁跟人際,所有可以被建立起來的關係成為林中之景,那麼這樣的人所擁有突破限制的方向也就只有素子這條路。

因為這個推論這個結果,所以才說攻殼機動隊的故事有些可惜,至少不是某檄所樂見的結果,但換個方向來看也只是EVA的人類補完計畫只在一個人身上實現而已,不過素子並沒有死只是透過網路成為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所以第二部才說只要巴特你需要我我就會出現,完全就是這兩人在相似處境下的對照。換而言之,這樣的結果,巴特x素子這個配對並不成立,一個在追逐一個則已經根本不在同一平面上,還真現實啊,我個人想抱怨的是這個啦。不過一部動畫能夠拉出那麼多哲學相關思想也不簡單,但用軀殼跟靈魂對照的攻殼一詞也真是微妙,基本上還是一部不錯的作品就是。


補充說明,提出部分修正。總算是把第一部給看完了,果然在後面幾話提到時間序的問題上,素子是使用了女性手腕纖細般的手表作為連繫作為素子的某種證明,所以巴特才執意要去取回。至於兩個人配對問題嘛,因為現在還沒空去找漫畫版來啃食,不過看來最近若是想要深入,可能還要把能找到的,最好要到1.5跟2全部找出來。

日語版的wiki在素子這個條目上則寫了「原作1巻の最後では人形使いと融合、2巻では既に4人以上のゴーストと融合しており、同様に「素子」の要素を持った同位体も20体以上存在し、かつての草薙素子という個人ではなくなっている。」因為跟魁儡師精神融合而可以精神轉移出去,其後已跟四人靈魂融合,另有二十個以上的同位體[化學用語的同位素相似,同樣的物質卻因為電子數不同而有所區隔],但一開始的素子已經不存在了。嘛,單純的巴特x素子配對基本上不成立,僅能在精神層面上被認可,差不多是這樣的結論吧[苦笑]。

不過這的確是個龐大的作品啊,沒辦法在春節假期看完,有點可惜。

另補
攻殼機動隊的TV版的假設是沒有遇到傀儡師,素子跟公安九科的運作極發展,跟有魁儡師的存在的劇場版有落差,是個平行世界。但問題卻是TV版第一季第二季結束後出的OVA,最後魁儡師仍是出現了,劇情就朝向押井守的劇場版第一部的方向前進,得到的結果也相同。但就某檄個人的觀點來看,押井守於90年代製作的劇場版已經是很洗練了,故是走向偏沉重,反倒是06年的TV版有一點點的散亂,但是輕鬆許多,比較有日常感,到後面節奏才掌握得比較好些。

另外如果沒記錯,好像有書是這麼寫的[忘了哪本書了],自我本身的確立並非是依靠自己,而是周遭環境。透過對周遭環境的一來一往的反應,以及跟其他擁有相似不相似的存在,藉以形成自我。自己是沒辦法肯定自己的,用個淺顯易懂的說詞就是自己無法打飛自己。至於說是素子經過融合而不存在的這個說詞,比較像是捨棄了固定形象的軀殼,所以已經是進化成另外一種外貌的類似義,所以這個素子跟過去那個素子已經不同了,不單只是意識的問題,我想。

啊,不過攻殼機動隊第一部劇場版的主打封面,素子身上插滿了各類傳輸資料的訊號線那景,對應於最後跟魁儡師融合之後得到的世界那個景象還真是極端化的差異,很多方面的解放,從女性的角度來看大概也是吧。

假設攻殼進程是
(TV版第一季/TV版第二季)→(劇場版第一部/OVA)→劇場版第二部
 女用手錶  --> 最後捨棄軀殼(手錶自然也被捨棄)->適時出現露個臉
結論就是我還得去找原作漫畫來翻才能讀出東西來[遠目]。

不過基本上我也認同素子因為無法掌握自己的形體而拒絕了巴特,該高興的是巴特是個硬漢有時候腦袋不大靈光還真不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