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種種原因而晚下班,離開蓮社時都已經是八點多了,本來以為不餓的肚子也都餓了,沒辦法只好隨便找間店來解決饑餓問題,最後則選定了隔壁的披薩店,點個沙拉跟湯麵就解決了。若只是這麼隨便的吃完一餐或許很快就能回家,好巧不巧偏偏掛在牆上的電視正在播放電影,還是看過的一部,雖然很快就想起裏面的劇情跟結局,是個實在是說不上多好但並不差,或者該說是寫實而感傷的一部好作品,所以還是坐下來看到九點,整個都看完後才結帳離席。
今天放送的是聯航93,這部電影應該是某檄在大三的時候看過的,那時應該是上鄭月裡老師的課,應該是講到有關伊斯蘭教跟基督宗教相衝突而放送的影片。該部影片當時看了就印象深刻,記得那群人為了要奪回駕駛艙的畫面,以及記得最後寫了這部片是獻給聯航93上的成員,基於此事件之故,在此之後就停止使用United Airlines Flight93這條航線的名字,於2011年911當天啟用。今天再次一看,從中後段看到最後,然後又想到了些什麼。
十年前,某檄應該是就讀高職,記得那天教室的電視打開來放送著世貿大廈被摧毀的樣子,但是那時並不會知道那代表什麼意義,也不清楚美國強權的象徵跟伊斯蘭教兩個一神論的民族到底是怎樣的衝突,上了大學讀了相關課系也沒特別深究過,至少現在想不起來當實的感想是什麼,然後就到了今天又再看了一次。該怎麼說呢?看完後回到家又稍微查了一下相關資訊,部管是聯航93還是聯合航空93號班機這兩個主題,在維基上倒是寫得異常詳細。其中可以稍為值得注意的是擊落飛機的質疑,美國是否確實掌握到空安危機飛機被夾持等問題,以及黑盒子紀載這兩條。
雖然電影導演保羅‧葛林葛瑞斯以嚴謹的方式向該罹難家屬們逐一訪問,且過濾大量資料,但就是這點在影片上,只有一個地方有小小的出入,非常可惜的一個出入,那就是乘客們是否真的突破駕駛艙門進入阻止的這件事,但可以視為是導演領導著團隊決定了這樣的結局,我想。仔細想想,飛機的駕駛艙門在飛機嚴重晃動的狀況下是否能夠順利突破艙門的這件事,或許在最後一刻的確是被撞開了或許,或許沒有,最後就是高速墜落機體瓦解,全部乘客包含劫機者全數死亡,也成為唯一沒有變成如撞擊世貿大樓或五角大樓那種引起慘烈結果的自殺飛行。
或許就因為是這麼寫實考據嚴謹一部片子,所以才會提出這樣的質疑,或許也的確只差那幾十秒就能掌控確保飛行權,但也只是或許,那一瞬間也永遠停住了。日本維基上寫得並不充足,但有寫到聯航93飛機上有一名日本學生也在飛機上。正因為是這種風格的片子,所以無須特別查閱他人寫過的心得,因為很多都只會是微妙發言。不過看到一篇隨手點進去的,最後的省思某檄還挺在意的。據說導演拍攝此片時跟訪問罹難者家屬們,據說他們和外界揣測的不同,多數人內心並不懷恨,也不想報仇。放棄報仇,對這些失去至親的人來說是多麼不容易的事,但她們選擇了原諒。甚麼樣哦救贖,能比得上原諒?至少戰爭不能,屠殺也不能。這段話說得真好,也痛。
2012年6月25日
如果說有個另外個出口或許也是另外種解釋(聯航93)
2012年6月24日
企鵝罐應該有正面給予日本社會些力量吧
這幾天又染上企鵝冠電波,從四月還五月就開始期待帶著企鵝帽的水晶公主發售,但是現在都已經六月快底了,總該也該上架了,所以就很想跑一趟地下街那邊看看。根據上次逛地下街的經驗,大概鎖定一兩間特定店家當作樣本,若那幾間沒有大概就是還沒進貨,那也不必多費時間再逛。結果上次買企鵝罐景品的那間百式並沒有到貨,百式分店也沒有看到,大概就已經斷定還沒發售,但既然都來了那就還是稍微隨便晃晃順便比價,看看同類型的東西哪間最便宜,作為下次若是要購入時的粗略參考。
先前在看副院長去日本拍回來的照片,裏面居然有奧姆真理教的通緝單的拍照,之前在逛百度上企鵝罐串時就有看到相關討論,那時看到的是菊地被捕的消息,更之前則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幹部平田自首之事,沒想到短短幾天的時間,就連最後一個通緝犯高橋也被捕,很多方面也時在是不可思議。平田自首是因為311地震之後發覺人生無長且有很多的不公,所以趕在去年年末出面自首,雖然過程有些複雜有點狀況,但最終還是歸案了。
在三位通緝犯中,某檄還算比較欣賞平田的作風,好歹最終還是有出面面對過去犯下的過錯,只是可能欠缺了些勇氣,在2005年聽到判決跟奧姆真理教教主的辯駁趕到覺忘後,又過了七年才自首,但總的而言好歹還是比起繼續在逃好些。日本的死刑定讞到執行,必須在整個事件相關人都逮捕,偵查都告段落後才能執行死刑,到那麼一天到來也不晚了,但是就算執行死刑也無法讓死者家屬跟受害人平息吧。
題外話,沒想到企鵝罐還真是厲害,雖然過去也有類似作品把奧姆真理教類當作題材,例如二十世紀少年吧,但卻都沒有發揮出企鵝罐放送時的威力,放送結束是12月23日,是奧姆真理教二號頭目被正式宣判,當年度最後一天平田信自首,說是311後覺得無常而決定出來面對;菊池在六月三日被埋伏落網,只是似乎還在否定過去所作的事情,不肯說自己確實參與製作沙林毒氣;高橋則是在六月十五日,在漫畫喫茶店被逮。六月發生什麼事情咧,差不多就企鵝罐DVD跟BD都發售了而已吧,企鵝罐相關周邊也已經出得差不多了,稍微有點進入長尾效應的那調尾巴了。
然後就看到幾些很有趣的說詞:案子拖了十幾年,企鵝罐一播完,一個個全都完事了,雖然不想武斷地說,但這也太巧了。然後那位菊池小姐藏身的房子跟未粉飾前的高倉家頗神似的,這是笑點。說到企鵝罐播完後不久,95事件也都差不多告段落了,實在是太巧這件事某檄也同意,最主要應該還是企鵝罐所引起的部分社會效應吧。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沙林毒氣事件是痛,但是卻很難引起群眾的共鳴,不知不覺就過了快二十年,但是企鵝罐的重點是在提醒這十多年前發生的事情,某種程度算是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讓人再次關注起這件嚴重的社會事件,去閱讀去多少看一看相關資訊,訊息也被傳開。某檄猜平田應該是有看企鵝罐吧,不然哪來最後的勇氣在那時站出來呢,或許。比較諷刺的是,最後一人則是在漫畫喫茶店,因位店員通報而被逮,嘛,硬扯而言也算是小小的巧合啦,大概那位店員先生也有在看企鵝罐吧,不賴啦。
2012年6月10日
家族中沒有主角跟配角之別-夏日大作戰劇場版跟小說之雜言
昨晚睡前總算是把夏日大作戰的小說給啃完了,好累,把心得寫一寫後就能夠把書還給圖書館了,所以今天日記自然就是夏日大作戰的劇場版跟小說的比較了。不過之所以要寫這篇比較,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看到一篇吐槽夏日大作戰的原作,也就是劇場版,說了比較多沒有什麼意義,且會增加夏日大作戰本體比較負面的訊息,所以就實在是看不下去非常想要反駁,所以今天日記應該會是滿滿的吐槽吧。
關於夏日大作戰,其作品的原作毫無疑問是劇場版,相關創作則是比電影早在電影上映前先在雜誌上刊載,以提高整部作品的知名度,同時達到多方面推廣的效果。其後在劇場版上映的同時,也推出了小說版。這樣的時間順序,所代表的是夏日大作戰在上映之前就已經做了各方面的準備,也代表這部作品打從在確定出版前就有預期市場將有怎樣的反應。但不管怎樣,夏日大作戰劇場版推出後,的確是大受好評,結果剛剛稍為查了一下,台灣在今年四月還推出了夏日大作戰的番外篇小說,這也代表夏日大作戰的作品魅力。
正因為有人提出原作並不夠細膩很多東西有所缺漏的說詞,某檄才會忍不住想要考據一下。現階段只能先把小說給看完,目前手邊還沒有夏日大作戰的漫畫能看,這部分先行擱置。在討論漫畫好還是劇場版好,必須先了解到,劇場版、小說、漫畫的差異性等問題。劇場版的特色就是必須在時限內,也就是差不多在兩個小時間必須要將大量的訊息塞到一個時間軸內,所以步調跟一些東西的取捨就變得很重要;小說可以從劇本上挑出一些地方透過文字比較詳細的說明,但篇幅太長肯定會變成累贅;漫畫是個可以透過畫面來強調人物心情,並產生渲染效果的媒介,而且只要讀者群穩定,隨時可以搞出延伸的番外篇,以及許多後續發展。三者比較下來,時間最緊湊的肯定就是劇場版,其他媒介上創作比較不容易受到限制。
其實夏日大作戰一個很大的勝敗點在於出場人物,或許會有人覺得男主角健二太不起眼了,女主角為什麼能夠代表最終戰來挑戰愛的機器。若是考量到一個家族當中不會只有兩個人最重要,若是要表現出一個家族的堅強羈絆,不能只透過兩個人或三個人,而是要在很多人的互動中來展現那樣的氛圍,細田守的安排是正確的。在這裡先吐槽一下,男主角是真的平凡到就連聲優自己也說他真的就只是個很平凡的男生,平凡到有點難以詮釋。如果重心只放在男女兩主角上,這部作品肯定不好看。處理得漂亮之處,
這部在演出時放了有很多伏筆,但是伏筆埋得比較深或講得不那麼明白,並不代表沒有被提起。例如為什麼是健二跟陣內家挺身而出挑戰愛的機器,不單只是很多挑戰者敗在愛的機器手下,還要考量到在一開始能夠解開那串密碼的人帳號也都被盜走了,這樣實際能參與戰鬥的人自然就會少很多。關於女主角得到幸運物品的那段,請自行認真看一下劇場版,他有說只是沒講得非常詳細而已,畫面上的美感處理本來也就必須相當注意才是。
陣內家的互動把整個家族立體化,導演把男女主角放在最關鍵的地方,在陣內家一團混亂的時候是健二挺身而出,提出作戰計劃跟堅守自己的崗位而沒有逃;夏希在跟侘助在玩花牌時,是因為小女生想要稍微表現一下而大意,也想要稍微表現得自己可愛一點可以撒嬌,但在決戰的時候的確是直接體現出由榮奶奶一手調教出來的玩花牌的實力。提出漫畫版中侘助解體愛的機器那段,小說則有比較完整的說明,說明的是要把解除愛的機器的程式灌進去必須先奪回帳號才能針對本體攻擊,而且寫程式本來就很花時間跟力氣,會到最後才上用場並不意外。修改荒鷲降落地點的部分,劇場版也有說明,但非常的簡短,一不注意自然會錯過。
當然有人提出家族的團結卻是不斷在扯後腿,的確,在最後團結對付外敵之前,家族內部有許多狀況,導致一開始錯失了機會把愛的機器砍掉珊除,使用超級電腦戰時電腦熱當那段也是,缺乏溝通的確是個很大的傷害,但能突破這些問題自然就會產生出更大的力量。然後佳主馬最後豁出去那段也的確是自爆自棄,不想放棄卻又還在賭氣,不管是想要保護未出生的妹妹也好,還是被說了只是在玩遊戲不被諒解也好,其實不管是哪個佳主馬都承受了難以說出口的壓力,然後就促成了那樣的結果。
然後,這部想要表達的家族的情感,有個地方的確是很真實,那就是作為大家長的榮奶奶一不在了就各自為政的事情,在不同張桌子吃飯是很明顯的表現,而實際上很多家庭的確都是透過母親這個角色來連繫家族成員的關係,母親或祖母一走之後家族就分東離西這實在是人之常情,但最後能讓這樣的家族又再次整合起來,整個力道就不一樣了,細田守在組成了家庭之後,似乎也感覺到了這樣的東西,因而作出了這樣的作品,單就這部作品而言某檄的確是相當欣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