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總算是把夏日大作戰的小說給啃完了,好累,把心得寫一寫後就能夠把書還給圖書館了,所以今天日記自然就是夏日大作戰的劇場版跟小說的比較了。不過之所以要寫這篇比較,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看到一篇吐槽夏日大作戰的原作,也就是劇場版,說了比較多沒有什麼意義,且會增加夏日大作戰本體比較負面的訊息,所以就實在是看不下去非常想要反駁,所以今天日記應該會是滿滿的吐槽吧。
關於夏日大作戰,其作品的原作毫無疑問是劇場版,相關創作則是比電影早在電影上映前先在雜誌上刊載,以提高整部作品的知名度,同時達到多方面推廣的效果。其後在劇場版上映的同時,也推出了小說版。這樣的時間順序,所代表的是夏日大作戰在上映之前就已經做了各方面的準備,也代表這部作品打從在確定出版前就有預期市場將有怎樣的反應。但不管怎樣,夏日大作戰劇場版推出後,的確是大受好評,結果剛剛稍為查了一下,台灣在今年四月還推出了夏日大作戰的番外篇小說,這也代表夏日大作戰的作品魅力。
正因為有人提出原作並不夠細膩很多東西有所缺漏的說詞,某檄才會忍不住想要考據一下。現階段只能先把小說給看完,目前手邊還沒有夏日大作戰的漫畫能看,這部分先行擱置。在討論漫畫好還是劇場版好,必須先了解到,劇場版、小說、漫畫的差異性等問題。劇場版的特色就是必須在時限內,也就是差不多在兩個小時間必須要將大量的訊息塞到一個時間軸內,所以步調跟一些東西的取捨就變得很重要;小說可以從劇本上挑出一些地方透過文字比較詳細的說明,但篇幅太長肯定會變成累贅;漫畫是個可以透過畫面來強調人物心情,並產生渲染效果的媒介,而且只要讀者群穩定,隨時可以搞出延伸的番外篇,以及許多後續發展。三者比較下來,時間最緊湊的肯定就是劇場版,其他媒介上創作比較不容易受到限制。
其實夏日大作戰一個很大的勝敗點在於出場人物,或許會有人覺得男主角健二太不起眼了,女主角為什麼能夠代表最終戰來挑戰愛的機器。若是考量到一個家族當中不會只有兩個人最重要,若是要表現出一個家族的堅強羈絆,不能只透過兩個人或三個人,而是要在很多人的互動中來展現那樣的氛圍,細田守的安排是正確的。在這裡先吐槽一下,男主角是真的平凡到就連聲優自己也說他真的就只是個很平凡的男生,平凡到有點難以詮釋。如果重心只放在男女兩主角上,這部作品肯定不好看。處理得漂亮之處,
這部在演出時放了有很多伏筆,但是伏筆埋得比較深或講得不那麼明白,並不代表沒有被提起。例如為什麼是健二跟陣內家挺身而出挑戰愛的機器,不單只是很多挑戰者敗在愛的機器手下,還要考量到在一開始能夠解開那串密碼的人帳號也都被盜走了,這樣實際能參與戰鬥的人自然就會少很多。關於女主角得到幸運物品的那段,請自行認真看一下劇場版,他有說只是沒講得非常詳細而已,畫面上的美感處理本來也就必須相當注意才是。
陣內家的互動把整個家族立體化,導演把男女主角放在最關鍵的地方,在陣內家一團混亂的時候是健二挺身而出,提出作戰計劃跟堅守自己的崗位而沒有逃;夏希在跟侘助在玩花牌時,是因為小女生想要稍微表現一下而大意,也想要稍微表現得自己可愛一點可以撒嬌,但在決戰的時候的確是直接體現出由榮奶奶一手調教出來的玩花牌的實力。提出漫畫版中侘助解體愛的機器那段,小說則有比較完整的說明,說明的是要把解除愛的機器的程式灌進去必須先奪回帳號才能針對本體攻擊,而且寫程式本來就很花時間跟力氣,會到最後才上用場並不意外。修改荒鷲降落地點的部分,劇場版也有說明,但非常的簡短,一不注意自然會錯過。
當然有人提出家族的團結卻是不斷在扯後腿,的確,在最後團結對付外敵之前,家族內部有許多狀況,導致一開始錯失了機會把愛的機器砍掉珊除,使用超級電腦戰時電腦熱當那段也是,缺乏溝通的確是個很大的傷害,但能突破這些問題自然就會產生出更大的力量。然後佳主馬最後豁出去那段也的確是自爆自棄,不想放棄卻又還在賭氣,不管是想要保護未出生的妹妹也好,還是被說了只是在玩遊戲不被諒解也好,其實不管是哪個佳主馬都承受了難以說出口的壓力,然後就促成了那樣的結果。
然後,這部想要表達的家族的情感,有個地方的確是很真實,那就是作為大家長的榮奶奶一不在了就各自為政的事情,在不同張桌子吃飯是很明顯的表現,而實際上很多家庭的確都是透過母親這個角色來連繫家族成員的關係,母親或祖母一走之後家族就分東離西這實在是人之常情,但最後能讓這樣的家族又再次整合起來,整個力道就不一樣了,細田守在組成了家庭之後,似乎也感覺到了這樣的東西,因而作出了這樣的作品,單就這部作品而言某檄的確是相當欣賞的。
2012年6月10日
家族中沒有主角跟配角之別-夏日大作戰劇場版跟小說之雜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