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日本郵局,但還是沒想要進去參觀一下,下次吧。路邊有很可愛的店,店內滿是手繪的畫,似乎是有開課教畫畫的樣子,真好。路邊發現日本黑貓宅急便,而且正在卸貨中,奇妙的親切感。
在路口轉角,看到BOOKOFF PLUS+熱田國道1號店的廣告被張貼在路口,清楚指示只要往那個方向再走200公尺即達,安心了。沿著應當前進的方向走著,路旁可見學校法人電波學園名古屋工學院專門學校,上面還有大大的電波訊號發送塔,意外的很陌生又很不可思議,雖然知道日本有遠距離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但在臺灣絕大多數都還是要乖乖去學校上課吧?覺得這個好像還不錯,但對於惰性堅強的某檄而言,乖乖上課去吧。
附近發現名古屋有名的珈琲所コメダ珈琲店,傳說中的買咖啡送早餐店,但因為已經吃過了,肚子還不餓,而且還要去BOOKOFF血拼一下,所以這次就讓某檄暫時先跳過吧。結果,後來也沒有吃到,就這樣離開了名古屋,沒能體驗一下買咖啡送早餐的吃法,蠻殘念的。後來,查了資料,珈琲所コメダ珈琲店在臺北市中山區開了臺灣分店,中午前有提供買咖啡送烤吐司的搭配,有機會在去試試。
在學校法人電波學園名古屋工學院專門學校馬路對面,為名古屋工學院專門學校10號館,這數量看起來也太驚人。學校法人電波學園名古屋工學院專門學校底下,有一間寺廟,「亀足山正覺寺」開創至少五百八十餘年,門前石碑是如此記述著。正覺寺布告欄貼著開示「人有生老病死,此為人的苦惱之四大要素。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如是說,至今也未有改變。」是呢。雖然門戶開著,不過覺得好像有些嚴肅,可能不是觀光景點,先跳過。目標還是優先放BOOKOFF,畢竟想找的東西有點多,可能會很花時間,不敢大意。
過了個紅綠燈路口,上方是高架鐵道,筆直的橫跨過去。過馬路後即見BOOKOFF的大招牌,沿著道路走可見名古屋工學院專門學校的另一側,規模還真大。過馬路後即見BOOKOFF PLUS+熱田國道1號店的停車場,店看起來就跟臺灣中南部大賣場那種規模差不多,前面停車場也停了很多車,門外設有寄物櫃跟自動販賣機。進門後,左側展櫃放了不少電器用品跟電玩主機遊戲機,右邊區域則為結帳櫃台。
進門後就先四處晃一圈,然後先從找CD跟DVD開始,想看一下這間有收到哪些灰團的CD跟DVD,但是光是找到灰團整個人就快虛脫,也太大太多東西,因為搞不清楚擺放方式所以不好找,最後從後面走到頭才找到灰團,差點吐血。還好有找到,也翻到一點點不錯的東西,DVD有缺的部分也趁此次一併補上,但是光是把CD跟DVD區看完,差不多就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拎著放有準備結帳的籃子,去逛了玩具堆,成山滿滿的玩具布偶模型什麼都有,但也因為量太大又怕多買難帶,所以大部分都是看看就好。這間甚至收購販售二手電吉他跟電貝司,超驚人。
漫畫區的部分,很多人站著看書,找書因為不知道該從何找起,只好每櫃每排每列,全部掃。雖然效率很差但也很怕錯過,所以只好用最費力的方式處理。還好,也不是沒有收穫,有幾本特別想找的有找到,うめ的東京玩具箱兩本(臺灣原動力代理,絕版),大東京玩具箱SP(臺灣沒代理),天地明察漫畫(臺灣只出了一到四,之後斷尾)第三集第八集,越智善彥鍊金術士特別篇一本,明治カナ子坂上的魔法使第一集,至少能把最想要找的幾本都找到了還不錯。
可惜坂上魔法使只有第一集,中山ヒコ的尋死者與雲雀只有一二集沒有後續,雖然也想買其他幾本,但又很怕買太多根本扛不回臺灣就慘了,最後只好收手,有出臺版的就只能做出取捨,不然真的買不完。話說,BL書區書也真的不少,還看到鳴鳥不飛正在徵第三卷之後,看來真的很搶手。有幾本書也在店內直接翻著大略看完,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就只能做出取捨,只能不斷這樣安慰自己。但是,其實也真的很累了,從早上八點從旅館出門到下午六點幾乎都在走路,有一部分也已經是靠意志力在支撐了。
拿著半滿的購物籃去結帳,結帳時,店員先生還努力推銷辦卡,半推半就下也就辦了,但老實說有看沒懂,反正就這樣吧。印象中大概買了差不多一萬日幣左右,有點超出預算,但是很多又不得不買,在做了取捨下,其實已經減少很多想買的東西了。覺得預算變得很吃緊,晚上得跑去提款,但在此之前還是先吃飯吧。
拖著沉重的腳步,約六點十幾分離開了BOOKOFF。沒料到,居然從下午三點逛到傍晚六點,逛到太陽都要下山了,覺得腰跟肩膀都很痠,因為一直背著背包扛著東西,真得累。下午六點,本來錯過午餐時間都可以直接去吃晚餐了,然後就想起了熱田蓬萊軒。查了一下熱田蓬萊軒的本店分店位置,本店比較遠一點,分店就在熱田神宮南門前,因為懶了,所以直接往熱田神宮南門前的神宮前店走去。已經沒有多餘力氣能夠隨意消耗,就近即可。
走到熱田神宮南門附近,附近停車場發現浪貓,有兩隻,可惜人在國外手邊沒貓飼料,殘念。經過熱田神宮南門附近,又一間神社,石柱上刻有「熱田神宮攝社松姤社」。雖然天色已暗,而且一整天都密集的看了大量日本神社建物跟在密集的書堆中找書,眼睛已經很疲勞了,但還是進去參拜一下。本來想趕快拍照,但剛好巡邏員警正在鳥居內巡邏,所以稍微等了一下,但希望沒被當成可疑人士。
熱田神宮攝社松姤社被夾在住家中間,鳥居左右雖有花壇跟種植植栽,但整個參道就是被夾在民宅之間,非常的妙。走到底,往左,坡上的神社即為松姤社。登上一階階的樓梯,兩旁怎麼看還是民宅,這到底是?境內雖小,但五臟俱全,社內也有大樹,可惜感覺有點修剪過度。以松姤社的右側有一間小小的神社,沒有社名。松姤社位在該區至高點,被門欄包圍保護著,看不大到內部,前有奉納箱,但忘了自己有沒有投奉納金了。
松姤神社,御祭神 宮簀媛命,於朱鳥元年(686年)鎮座於此。此處似乎祭祀過建稻種命。有一說,此處不是古墳,而是建稻種命的陵墓。又說,日本武尊東征期間,宮簀媛命在此閉門祈求日本武尊能平安歸來。傳此處可治耳病,俗稱的聾神。相關資料不算多,也有看到有人經過數次才發現此處,有點隱密。從上面看下去,四周還是被建物包圍,感覺有點妙。
參考資料:
亀足山正覚寺(きそくざん しょうがくじ)
https://nitibotu.exblog.jp/9708681/
松姤神社(まつごのかみやしろ)
https://nitibotu.exblog.jp/9640324/
松姤社
https://blog.goo.ne.jp/nagoya-jinjya/e/1c55a70e4fb1014bc392e7bc2b7d3e40
-0430-神宮前好吃到讓人想哭的『あつた蓬莱軒』鰻魚飯
離開松姤社,繼續往熱田蓬萊軒前進。在走上神宮前的道路時,與一名身著雪白色和服的女性擦身而過,但該名女性非常客氣的對迎面的某檄打了招呼,印象中好像是講了「こんばんは」,雖然是陌生人,口氣卻非常地客氣,馬上也回應了對方的招呼。老實說嚇了一跳,被迎面而來的女性那麼客氣的打招呼,口氣非常溫和,卻不客套,深受感動。
神宮前這段路是緩坡,建物也是在斜斜的地基上填補地基所建。從對面拍了幾張照片,華燈初上的蓬萊軒特別的耀眼。方才那位女性在蓬萊軒較下面兩三間的門口站著,似乎是在等人,因為是偷拍所以不敢拍得太光明正大,所以照片有點糊,但依稀還是能拍出那位女性姣好的面容。蓬萊軒的隔隔壁鄰居,欄內的狗狂吠,理由到底是為什麼呢?如果已經在這裡待很久了,應該不至於看到陌生人就叫吧?不解。
熱田蓬萊軒神宮前店旁立了一面名古屋市教育委員會的解說牌,但這面解說牌讓某檄搞不懂他實際想指的是哪裡?是指蓬萊軒神宮前店本身就是林桐葉宅跡,亦或是指旁邊這一個看起來就是喫煙所,搞不清楚啦!事後查了資料才知道,旁邊那間吃煙所才是林桐葉宅跡,但是過了三百多年後成為了吃煙所,這到底是?網路上資料不多,有幾張照片是改建成喫煙所前的樣子,但看起來也根廢墟沒兩樣,鐵絲網圍著裡面也搞不清楚是什麼,有點微妙。跟松尾芭蕉不算熟,但芭蕉當年雖負盛名卻疏離人群,仍有一群人於後追隨入門。林桐葉名林七左衛門,入芭蕉門下起了桐葉之名。
林桐葉宅跡
林桐葉為熱填的鄉士,貞亨元年(1684年)冬,芭蕉於野曝紀行(野ざらし紀行)之旅(從江戶前往伊勢、經東海道)時,林桐葉迎芭蕉入家中並入蕉門,又介紹了鳴海的下里知足,成為尾張蕉風的開拓者。留有依於芭蕉立寄的名吟,收錄於『熱田三歌仙』之卷中。林桐葉晚年號元竹,熱中於書道而遠俳諧。正德二年(1712年),沒。
即便搞不清楚林桐葉宅跡的確切位置為何,飯還是要吃。沒有事前查相關資料,僅僅只是因為知道熱田蓬萊軒(あつた蓬莱軒)很有名,中午前路過時也看到,還沒開店就有人在門外排隊,其實是知道很熱門的,但是直到店門前才注意到,這裡熱門到必須要現場排隊等待叫號,而且還聽到附近的人說他那邊要預約八人還幾人以上要入席,問要等多久。聽聞於此,心涼了一半,沒有事前查資料就會有這種結果。在店門外看著點菜單,思忖著荷包預算到底能吃到什麼程度,雖然很想吃推薦的招牌ひつまぶし,但又覺得預算好像不大夠,雖然會去領錢,但沒領到錢之前時在不敢輕舉妄動,可是來都來了不吃又很可惜,在那邊猶豫掙扎許久。
反正就豁出去了,至少先要有位子才有得吃,鼓起勇氣進門,接在前面的客人後向負責訂位的人詢問,直言「自己是一個人請問OK嗎?」,結果負責定位的小姐直接回頭找人來招呼,要某檄直接跟著帶位進入即可。傍晚六點四十左右,店內客人還很多,還有很多人還在等候位,僅僅只是因為某檄是單人客,所以就直接被帶進允許單人座、一樓廚房前的長排座位坐下。引領的服務人員親切地帶領某檄到坐位,並親切地拉開坐位示意坐這邊,有點受寵若驚。
店內的每張椅子下方都有置物台,可以擺放行李,挺方便的。背包就夾在座位後方,BOOKOFF採買的書堆暫時放椅子底下的置物架上,只希望離開店內時可別忘了戰利品。菜單就立在桌前,在翻閱的途中,服務人員迅速遞上了溫熱的手巾跟茶水。翻閱著菜單,比外面張貼的還多料理可點,有單點也有套餐,但是眼睛都看花了,而且事前功課也做得不夠,甚至可以說事都沒做就跑來吃了,預算上也出了點麻煩,可是又很想品嘗據說很好吃的鰻魚飯。再三斟酌,最後選了絕對不會出錯的定食,而且價位上也比較能接受。招了手請服務員點餐,點了うまき定食(玉子燒(鰻魚)定食),2800円。
等餐沒有等很久,站在靠出餐檯的服務人員先後送上了主菜,玉子燒,同時附上醬菜一疊跟一盒裝有蔥花、芥末、海苔絲等配料。反正來什麼就先吃什麼,當然也沒忘了拍下這精美的料理。意思意思拍個幾張照就好,冷了就不好吃了。那個玉子燒真的超好吃,溫溫軟軟帶點湯汁,夾了點東西,似乎是碎鰻魚還什麼的有點記不得了,但入口即化,食起來口感細緻溫潤,也加了點配料一起吃。因為太好吃了實在是捨不得一口氣吃完,只好切小塊小快慢慢品嘗。
等了一會,湯跟另附一壺滿滿的高湯,還有一碗熱呼呼蓋在白飯上的鰻魚飯送上。菜都全到齊了,帳單也一並送上。全部攤開來仔細欣賞著並拍照紀錄,這畫面真美。湯上浮了兩顆軟軟的湯料,不是白湯圓也不是魚丸,裡面是軟軟細緻的口感。浮著一片湯豆皮烙了蓬字,印象中湯底是很清卻深有滋味的海帶湯。主角鰻魚飯,白飯上陳著兩片細細切過的烤鰻魚,醬汁也浸染了白米,香氣十足。
依照名古屋鰻魚飯三吃的吃法,先把白飯跟鰻魚分成四等份,第一份先試白米飯跟未經額外調味的烤鰻魚,第二份試著加三種調味料搭配著吃,第三份加上高湯混著吃,第四種請用自己喜歡的口味調味品嘗。端上的鰻魚被細細的切過,就連魚骨也軟到入口即化,每口混著白米飯吃,其香美,真的是從未吃過如此美味之鰻魚。備長炭烤過的鰻魚毫無腥味亦無焦味,雖有焦的口感卻沒有焦味,放在嘴裡的烤鰻魚真的像在跳舞,在味蕾上高歌著。搭配不同配料混著吃,蔥花跟海苔的香,更凸顯鰻魚的美味。有試了一點芥末,還可以接受,還不錯。試第三種搭配高湯,真的是有夠好吃,真的超棒的!無可挑剔之美味。話說,那高湯,真想全部都喝完,是真的很濃郁很好喝,喝不出使用味素偷工減料,很不錯。
說真的,沒有事前查清楚資料,就只再想說來了就要來試試,但其實也不很確定會上什麼料理,卻沒料想到,吃到蓬萊軒的烤鰻魚整個人都快昇天了,超級美味,無法完全用言語形容的口感跟香氣,給再多某檄大概都吃得下去。在臺灣,有吃過某間也有推出名古屋式鰻魚三吃的店,可是吃起來覺得有點普通,雖然分量夠且可以吃到三種以上的吃法,可是也覺得好像只是如此。但是熱田蓬萊軒卻料理得恰到好處,毫無可以挑剔之處,吃到快感動落淚也真的不為過。
店內的各張桌子,除了廚房前的長排座位外幾乎都是滿的。廚房前的長排座位其實是有空位的,約六七個空位,某檄坐了還有五六個空位,沒仔細算,但店內是有控管的。後來也來了一位散客,被安排到某檄左手邊隔了兩個座位處用餐,來的時候印象中右手邊到底的附近也有一兩名客人,但大家都保持著中間還有空位的狀況,店內有適當的保持每位散客的用餐舒適度,並不會因為店內有空位就一定要把空位填到滿,這點很不錯,用餐也覺得格外舒適。在店內拍照時,也盡可能避開,不要影響周遭的人的用餐。
看著前面的料理人員用心備料,覺得能夠吃到那麼美味的食物跟服務周到真的很感動,也很感謝。吃完還不忘用手機在推特上發個推文,感嘆這頓鰻魚飯真的超級好吃。結果,兩位日本朋友看到就馬上按愛心收藏,也太迅速!結果ちひろさん發推說也說他也很喜歡蓬萊軒,美食魅力真的無法擋。之前也看過ちひろさん發推文去吃了蓬萊軒,其實是知道的,但是有共通話題更有共鳴感,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補述。熱田蓬萊軒(あつた蓬莱軒、あつたほうらいけん),明治6年(1873年)創業,現在包含本店共有4間店面,本店位在熱田區神戶町503,本店又稱陣屋本店。熱田神宮前的店面為神宮前店,相當方便的熱門店面,松坂屋有兩間分店,一間在2018年7月3日開始因店面裝修暫時停止營業,一間在地下街僅提供外帶。該店最有名的招牌是「ひつまぶし」(3600円,加飯加200円),如果想吃飯量跟鰻魚增量請點「一半ひつまぶし」(5100円)。另外,陣屋本店跟神宮前兩間店的休息日多有錯開,一間休息另外一間就會營業,兩間店雖有段距離,但不至於便成白跑一趟。
吃飽喝足,恢復了氣力,就拿著帳單去櫃檯結帳。熱田蓬萊軒的所有餐點都是稅內含,菜單上看到的就是應付金額。結完帳離開了店,走下緩坡,打算去搭地鐵回旅館。路上,再次與那位女性擦肩而過,她也依然親切地打招呼,如此親切地問候僅僅只是擦身而過的旅人,深深的打動了某檄的心。懷著愉悅的心情,從傳馬町搭回東別院,回旅館放了東西。
參考資料:
神宮店 | 名古屋名物 ひつまぶし「あつた蓬莱軒」
http://www.houraiken.com/jingu/
あつた蓬莱軒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1%82%E3%81%A4%E3%81%9F%E8%93%AC%E8%8E%B1%E8%BB%92
Sep 24 Sat 2016 12:11
【名古屋。必吃美食】《あつた蓬莱軒》(本店) 來名古屋一定要吃的蓬莱軒鰻魚飯、鰻魚飯三吃又香又好吃呀!(熱田神宮旁還有"神宮店"、名古屋名物 ひつまぶし)
http://ksk.tw/blog/post/335293646-%E3%80%90%E5%90%8D%E5%8F%A4%E5%B1%8B%E3%80%82%E5%BF%85%E5%90%83%E7%BE%8E%E9%A3%9F%E3%80%91%E3%80%8A%E3%81%82%E3%81%A4%E3%81%9F%E8%93%AC%E8%8E%B1%E8%BB%92%E3%80%8B(%E6%9C%AC
推薦名古屋特別的鰻魚飯「ひつまぶし」
http://blog.xuite.net/liweihua/japan/5924795-%E6%8E%A8%E8%96%A6%E5%90%8D%E5%8F%A4%E5%B1%8B%E7%89%B9%E5%88%A5%E7%9A%84%E9%B0%BB%E9%AD%9A%E9%A3%AF%E3%80%8C%E3%81%B2%E3%81%A4%E3%81%BE%E3%81%B6%E3%81%97%E3%80%8D
熱田逍遥
https://blog.goo.ne.jp/satyclub14/c/b3960720055841c463b5cf7d7939dddf
俳諧師桐葉が故宅(はいかいし とうよう が こたく)
https://nitibotu.exblog.jp/tags/%E6%A1%90%E8%91%89/
林桐葉宅跡
https://blogs.yahoo.co.jp/sambar_water/35961216.html
-榮區閒逛及7-11海外ATM領錢
休息一下又再次出了門,要趕著去榮區找提款機提款。明明出遠門前還多估了一些預算多換了一些日幣,但是好像哪裡破洞了,覺得現鈔可能不大夠,需要僅急支援,還好出國前有再次確認海外提款的密碼,所以只要找得到能夠提領日本海外帳戶的現鈔的ATM,問題就解決了。前提簡單,但衝到印象中可以海外提款的松坂屋,因為今天已經休息了,雖然樓上的ヨドバシ還在營業,但提款機只有一樓有,而一樓是封閉狀態,就算拜託警衛也不放行,就這樣折騰掉一個多小時。
因故又跑了一趟榮區那間安利美特,想說找不到的書還是再去找看看好了,趁著關店前的空檔去看一下,但隨後就因為發現相機可能遺失,惶恐指數破表。因為想拍安利美特店門前的刀亂看板包丁藤四郎的私服樣式,順手摸了右腰際,本來應該應該要有的東西卻不存在,非常重要的相機。因為深受打擊,非常在意非常在意,但還是很努力的安撫自己。稍微冷靜下來,思考稍早回到旅館前把東西放下來的順序,印象中好像也把相機從皮帶上解下,有可能是被放在床上。最後使用相機是在蓬萊軒,回到旅館前都沒有從皮帶上解下,發現遺失是在榮,很有可能就如同自己推論一般,東西就放在旅館內忘了帶出來。
滿懷不安,但還是要解決問題。名古屋百貨公司休息得早,但應該還是有地方可以提款,應該。試了路邊日本某間銀行的提款機,結果怎樣就是不行,又怕鎖卡,就只得先放棄。但是天無絕人之路,附網路的智慧型手機在手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丟關鍵字查日本提款相關資料,看到日本的7-Eleven的7-Eleven BANK就可以提取日幣的ATM之資訊,想起方才走過的路上就有一間小七,馬上折返進小七,一台親切可人的提款機就在店內,而且有吃VISA跟PLUS。毫不猶豫的拿出提款卡插進去,結果就跳出頁面請輸入密碼,輸入後有多種語言可選擇,甚至可跳中文選單跟中文語音,方便外籍旅客操作使用。
順利多提領出一些現鈔後,大大鬆了口氣,剛好小七有正在促銷御飯糰,買了個御飯糰當宵夜,在榮區附近晃晃,看時間也晚了,就這樣搭地鐵回旅館。回到旅館,想到旅館旁也有間7-11,去裡面逛一圈,裡面同樣也有可以提領外幣的7-11ATM。有了稍早的經驗,知道如何方便提款後,下次就不用那麼費事了。回到旅館,時間也已經晚上十點多。一回到房間就趕緊去翻找,果然在凌亂的床上找到了相機,另外一顆電池出門前順手充電也充飽了。嚇死人了,還好還在,只是就這樣躺在床上,出門沒注意就落在那邊了,明天起可得留心了。雖然只是遺落在房間內,但失而復得的感動卻很真切。
洗完澡,燒了壺水,手機相機都拿出來充電,悠悠哉哉看著電視整理今日戰利品。每天洗澡前都會從行李廂翻衣物出來,洗完換好衣服就來整理行李,分裝行李。每天離開旅館前必定會把該上鎖的東西鎖起,整齊堆放在房間角落。畢竟借居外地,又怕遺失物品,就只能每天勤快些整理跟確認。寶可夢就開著遊戲,加減飄訊號抓點雜怪。至於美納斯SS,重新放回第一鳥居後又繼續在那邊堅持著,最後直到下午五點快六點才回家,辛苦啦,一天領滿50皮幣,這可是在台北市市區很難有的。沙奈朵在領滿50皮後被人請了回家,在熱田神宮第一鳥居佔領8小時又43分,丟了43莓果,該道館被刷成了銅牌。
慵懶靠在枕頭上整理行李,吃著青蛙鰻頭,思考明天的行程。其實今天也還真沒料到,本來預計一天內至少會跑兩個點,想說熱田區只少可以跟金山區一起跑,結果時間幾乎都耗在熱田區,不是在熱田神宮就是BOOKOFF,雖然後來跑了榮區但也只是為了提款。但至少,今天在熱田神宮很滿足,把兩年前未能完成的行程走完,也算是對自己有了交代。窗外晚風徐徐吹入,甚為舒服。一邊整理要給日本朋友的禮物,祈禱明天參戰都能順利,但願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