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3日

二度名古屋散策-0503-CI155登機歸國

-0503-CI155登機前閒晃


華航班機CI155於10點15分開始,於E櫃台辦理報到。到的時候很認真的思考該怎麼排隊,結果附近的華航服務人員就直接來詢問,看了看護照直接幫忙使用自動報到機協助辦理報到。老實說在還沒搞清楚狀況時就已經完成了報到,看起來就是直接刷護照條碼讀取資料,確認航班,選位,然後列印紙本機票,完成自助報到手續。本來還在想不知道能不能改換靠窗的位置,就跟從台灣出發時一樣,結果服務人員幫忙看了一下發現已經無法改窗邊,所以就只好維持原位置,艙等C,座位5B。


完成了自助報到手續後,結果卡在不知道托運行李該怎麼辦,然後站著發呆看告示,但是又有看沒懂搞不很清楚。還好服務人員服務周到馬上發現某檄卡住,告知直接去櫃檯就好。結果,中部機場這邊看起來把作業流程分開,一部分人員協助使用自動報到機爆到,櫃台人員負責托運行李的辦理手續,也是不錯。辦理托運行李只須拿出護照跟機票查驗,確認行李總件數跟是否超重,確認是否有違禁物品或電池在托運行李中,沒有就會看到托運行李貼上貼紙完成拖運辦理。托運行李有一件是軟質布袋裝,櫃台小姐還細心的拿了塑膠托盤墊在底下避免磨損,隨後就目送托運行李隨著輸送帶前進過行李安檢。還好櫃台人員會講中文,讓某檄大大鬆了口氣,真的。



看看時間其實也差不多,就直接進國際線出發的安檢要出關。跟著要出關的日本人其實不少,看起來都是趁黃金週出來遊玩,提前到機場差不多時間來報到,差不多時間過安檢是正確的決定。跟著一群日本人排隊,在安檢前把身上背包雜物卸下,外套脫掉記得能拿出來的都拿出來平放安檢置物籃,結果就放了三個滿。中部機場的安檢看起來跟關西機場的安檢不大一樣,一次一人單獨走進有點像膠囊的空間,依照地面鞋子方向指示對著X光機站立,雙手必須抬起至肩頭以上,安檢時會將入口側門封閉禁止他人進入,末約三五秒就能結束。


但是,某檄大概因為行李太多,又因為減少背包空間壓力而穿得多了點,結果就是被女性的安檢人員帶到旁邊去搜身去了,嗚呼。因為知道自己並沒有攜帶違禁品,也沒有幫人攜帶違禁品,所以其實是沒有很緊張,反正配合安檢人員應當就沒事。結果最貼身的小包包忘了拿出來舊護照被搜出來,從胸口到前前後後袖口衣領大概都被輕微觸碰摸過,大概兩三分鐘後該女性安檢人員大概也證明了某檄的清白然後被放行了。


海關那邊倒是很順利,畢竟也就從日本出境歸國而已,很快就通過了海關出境。回過頭,結果卡最久的不是登機報到也不是海關排隊,而是安檢搜身。還好習慣出遊時時間都盡可能提前一點,不然如果趕著要搭機還被卡在安檢又被搜身,真的會很狼狽。感覺得出來中部機場在於安檢上的認真,還真的是親身確切體會到了。


出境後,張望四週,除了服務台以外,週邊的免稅商店好像沒啥好逛的,都高級品牌,不知道為什麼好像沒看到千円禮盒商店,也就只好往登機口附近前進。12點10分左右起飛的班機,11點35開放登機。


看到扭蛋機跟自動販賣機本來想消耗零錢,結果就連零錢也不大夠了,只得拍照紀念。麵包也好冰淇淋也好,甚至還提供熱的飯糰等自動販賣機真的太厲害了,但這次開支過大只好放棄。看了一下自動販賣機的飲料單價,其實比日本街頭還貴上不少,日本街頭還可以找到一百円的咖啡,但在機場卻只能找到130円起跳的咖啡,可口可樂160円還沒有名古屋城的限定包裝,有夠貴。


有點消磨時間的打開寶可夢繼續抓寶。知道出境區域頂上就是瞭望台,所以知道這整排都有補給站就順手抓了一些寶可夢。大概是因為機場的通訊管制原故,跟桃園機場一樣,一部分地區會出現網路通訊中斷,推估應該是飛航安全的電磁干擾吧。在出境區到處晃蕩,感覺班次比想像中的少,更往瞭望台的區域很多地方是空的,根本沒有人,非常空曠,理由不明。在洗手間的時候其實有聽到部分班機更改登機口資訊,也有定期確認電子佈告上的訊息,確認沒有動到CI155班機。聽說有些航班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提早登機提早起飛,所以搭機的時候直到上飛機前都不能大意。


一個人逛了瞭望台底下空曠的候機室,看時間差不多後便折返,順便替回程飛機拍張照。搭機前收到日本朋友的推特訊息,其實有點貼心,希望下次不只是能再到愛知來玩,也想去另外一個日本朋友的故鄉新潟去走走,結果馬上就被慫恿了,不過還是看歸國後的行程跟努力存錢再說吧。


聽到正在廣播CI155班機有個人的托運行李好像有問題,雖然感覺不是自己但又很不確定,莫非是名古屋城本丸御殿買的磁鐵不能上機嗎?還是有什麼問題嗎?因為擔心而主動到登機口找地勤洽詢,依然用破爛日文,請他們找一位會中文的服務人員來。剛好附近有一位會中文的服務人員,主動說明因為廣播中聽起來有うめ的音,不很確定是不是自己的行李有問題,並出示護照請她確認,不過那位行李有問題而被廣播的人並不是某檄,據說是一位姓藍的客人。雖然對方也很困擾,雖然廣播了卻連絡不上人,但確認自己不是行李有問題的那人倒是鬆了口氣。


剛好在要去找服務人員洽詢時,遇到了旅行第一天下機時遇到的小姐,她當時順手幫某檄把放在上方行李架上的隨身行李順手拎了下來,下機後到出關前聊了一小陣子,當時就順口一問說是哪一天的班機回,結果是同一班班機回,所以遇到並不意外。但是,實際上遇到還會願意打招呼就讓人有點訝異了。因為某檄基本上是臉盲,認人有點困難,所以絕大多數狀況下都是對方先注意到某檄居多。跟協助登機的人員確認過後回過頭來找人,還東張西望好一陣子才找到人,還鬧了一點點的小笑話,結論就是某檄認人能力真的很有問題,明明就在眼前還可以沒看到,嗚呼。



小聊了一陣子,大概了解對方這次跟團的行程怎麼跑。果然,共通結論就是中部地方跟團比較實在,缺點是自由時間很少很緊迫,最多只能在百貨公司衝去ヨドバシ買目標物三十分鐘內搞定結束,其餘時間都只能配合旅行團,沒有辦法跑二手店的先生是這次旅行的痛。跟團跑景點這對習慣自助行的年輕夫妻而言真的有點辛苦,但中部地方若要走立部黑山跟合掌村等地,實際上若走自助行光車費就必定所費不貲,車程也長,跟團便是折衷方案。不過聽起來還是不錯,但某檄應該不大會選擇這種行程,其一原因就是高山症跟怕冷,只能說隨緣再說吧,在名古屋市區跑一跑其實就很不錯了。


大概小聊一下,協助登機的服務人員便來協助整隊,陸續把週違的人依序整成隊伍,就連正在聊天的朋友也不得不去排隊,不過當空姐看到某檄的機票是商務艙自然就沒有要求要入列,畢竟商務艙其實是優先登機的所以不用跟經濟艙一起排隊。跟旅行認識的人小聊一陣,商務艙開始登機後便順勢入場。話說回來,上次在關空登機也沒有特別整隊呢,當時主要是依照報登機坐位等級才陸續整隊,但在中部機場的這行班則採取提前整列,大概各地風土民情略有不同吧。


-0503-初次的商務艙體驗

 

從商務艙報到口登機,因為是大型客機,所以商務艙跟經濟艙的出入口分成兩列。上機時受到親切的歡迎,從此刻開始搭機的格差世界。上機後看到旁邊的坐位已經坐了人,而且旁邊的扶手架上放了杯香檳,看來已經坐上了好一陣子,也就是說可能當時在辦理自動報到手續劃機位時,對方早了一步報到吧。雖然到的時候不小心把行李弄倒差點弄翻那杯香檳,有點打擾到對方,但還好這位老先生雖然有點微慍但沒有生氣,真的很不好意思。


早就已經料到,之後空服人員會要求把隨身行李強制移到上方的行李架上,所以這次主動找機組人員,請人幫忙把那個重得要死超大包的行李丟上行李架上,只留相機跟少許物品,這才安心的上座。隔壁坐的是一位年約大概六七十左右的日本阿伯,穿著得雖然休閒但卻體面。附近週遭日本人老人居多,隔壁的日本阿伯有跟後面的人講了幾句話,看起來應該是同行之人,可是沒有選同一排座位故似乎不是親屬,感覺應該是日本老人團將到臺灣旅遊。換句話說,因為沒辦法選到靠窗邊的座位,僅因日本老人團已經早在某檄登機前就已經入席了,所以就只能將就點了,還好只差一個座位就可以看到窗邊,這點到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仔細看了航班資訊跟聽到廣播才意會到,原來這架華航班機CI155是跟日本航空JAL航班JL5113共同營運的班機,而檢查登機資訊就會注意到,登機口跟登機時間是很接近的,但JAL的JL5113開放登機時間是9點45分,比華航提前了半小時,這也說明為什麼某檄無法優先選位的原因。其實這也不失是個好方法,既然是定期航班,但搭乘人次夠多可以湊到一台空中巴士當然就是湊一台空中巴士。但這航班是否是固定兩方合併不很清楚,不過多少可以感覺出主要是以日本航空先。


雖然是因為歸國訂不到經濟艙才改訂商務艙,但總還是個體驗,花錢當大爺的意味。坐上了傳說中的商務艙機位,坐位之寬闊實在是沒話說。座位下方一樣設有後方旅客放置鞋子跟行李的空間,甚至前方座位後方都設有不同規格的置物架,可放眼鏡等物品。雖然認知上可以把隨身物品放在前方座位下方的置物處,以前飛上海去回都有這麼用過,不過華航似乎會比較要求隨身物品要放置在上方的置物貴中,機組人員只要看見有放置在座位下方的行李,會主動要求放置到上方置物櫃中,然後就看隔壁先生的塑膠袋裝行李被空姐強制放上頂上的置物櫃了。


在全員登機後,機上廣播完後,空姐們也趁上飛機後不久便逐一發放商務艙菜單跟酒單。商務艙的菜單是紙本印刷,由空姐逐一跟搭乘商務艙的乘客確認。之後看華航菜單說明才知道,其實可以提前透過搭機前21日至24小時預先選定,以確保特殊需求或者想要用的餐點之備餐。華航從日本飛台灣的航班的菜單有兩種,該航班(名古屋-台北)提供華風洋食跟和風料理,只要告知空姐想要的套餐類別跟主菜要什麼即可,主菜跟麵包甜點其實都是固定的。老實說,一開始搞不清楚要怎麼點所以一開始隨便點,但想了一下又趕緊跟空姐更改。


本班「名古屋-台北」的商務艙提供:

華風洋食

前菜 煙燻雞胸、豬肉醬派、燻鮭魚乳酪沙拉佐義式油醋醬

主菜 中華燴炒糖醋豬肉佐炒飯 炒鮮蔬  或 碳烤菲力牛排松露醬佐洋芋 羅馬花椰菜 胡蘿蔔

麵包 (隨餐附)日式軟麵包 奶油 (第二輪另選) 小麥麵包 香蒜麵包

甜點 時鮮水果 西尾抹茶蛋糕


和風料理

前菜 胡麻茶巾 雲單真丈 碳烤雞肉 鮭魚明太子

小盅 花菜海苔漬 櫻花蝦 竹筍

煮物 炸鮭魚田園煮

主菜 伊勢鯛魚櫻葉蒸 白飯 漬物 味噌湯

甜點 時鮮水果 和菓子


菜單選用中、日、英三種語言,共通飲料是茶跟咖啡,當然也可以點酒精飲料。茶提供烏龍茶、綠茶、紅茶、香片等品項,同樣會在詢問用餐餐點時問清楚。空姐會輕換乘客名字,用紙筆紀錄。如果是普通狀況,某檄應該會為了想了解比較正式點的日式套餐是什麼規格而選擇和風料理,不過這個菜單中出現了個SR等級的選擇:西尾抹茶蛋糕。為了吃到這項甜點,毫不猶豫選了華風洋食,至於其他選什麼其實都差不多,重點是只想品嘗到日本朋友故鄉盛產的抹茶所做出來的甜點,非常堅決要吃到這個。

(日本四大產抹茶地:京都宇治、靜岡縣、愛知西尾、福岡縣。愛知西尾早在十三世紀便開始種植,但量產卻是在十九世紀末,是近幾年逐步發展抹茶,堅持手工摘採茶業,產量達日本全國第二。)


選完餐後,空姐似乎在備餐時發現華風洋食款太多人點了,供餐上可能會有點小狀況,所以就來問候一下某檄,問看看能不能改餐點。雖然沒特別注意周遭環境,但沒啥印象空姐有特別去過問誰,不過既然都來問某檄的意見當然願意改動,只是要求希望就算改成和風料理後甜點一樣是西尾抹茶蛋糕,對此異常堅持。還好空姐也接受了這項改動,但是之後似乎調配到剛好的狀態,某檄這邊就維持華風洋食不再變動。不過,某檄是一臉長的很好講話的樣子嗎?這種狀況通常我都會配合,但心情有點小複雜。


商務艙內,不少人會放將座椅放平平躺,每個座位都是獨立的,就算放平也不會影響到後面的乘客。某檄直到飛機升空航行了好一段路才才試著體驗一下,只是還是覺得人矮還是好好直立坐著就好。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回程的班機有點晃,雖然往南飛應該是順風,而且應該會比飛往日本較快一點點,但隱約覺得好像有遭遇幾個小亂流,不知道是不是跟季節有關?春天咩。


在飛機飛得比較平穩後,空姐們開始發送餐點。從前到後,逐一送上。送餐其實先送和風料理的優先,都是箱裝,一小格一小個放置單樣菜色,有偷拍了隔壁日本老伯的菜色,但偷拍不敢太明目張膽,只拍個紀錄意思意思就好。把和風餐送完後才開始送瓷盤盛裝洋食餐,茶水則是在送餐前先送上,某檄點的則是香片。從座椅旁翻出的摺疊桌全開,鋪上餐巾,並把瓷盤盛裝的餐點逐一放上,真的超高級的啦!


華風洋食的前菜、麵包、甜點都是共通的,只有主菜分糖醋豬肉佐炒飯或碳烤菲力牛排松露醬佐洋芋,同時附上前菜跟日式軟麵包及花型奶油,之後才在空姐巡第二回時,用竹籃盛放滿滿的各式麵包以供挑選,某檄則選了另外三種。商務艙除了用白瓷盤盛裝溫熱好的餐點外,就連餐具也是選用沉重的金屬製刀叉,上面都印了中華航空的字樣(英文),玻璃水杯上則印有華航霧雕字樣,在商務艙可以感受到各種華航品牌的魅力所在。基本上餐點應該是日本方面準備的。


簡單點評該班航班的華風洋食:煙燻雞胸、豬肉醬派放一起,派類跟冷肉都算開胃小菜,量不多,味道尚可。豬肉醬派這種派類通常保存期限很短,冷藏保存,莫約僅兩週至三週,整體而言比較像凍類,有吃到塊狀肉類的樣子,但覺得沒有想像中的特別,切小塊小塊逐步吃完。燻鮭魚乳酪沙拉佐義式油醋醬,油醋醬是鈴木食品製,塑膠容器鋁箔封裝,自行拆開倒沙拉碗配沙拉吃。燻鮭魚包乳酪,印象中就一兩個這樣,不錯吃,基本上算高級取向的基本款。沙拉就簡單青菜灑上松子,因為不吃牛番茄,所以牛番茄被留下來了。


主菜選了碳烤菲力牛排松露醬佐洋芋搭羅馬花椰菜跟胡蘿蔔,整體而言有熱過,吃起來還是溫熱的,但殘念的碳烤菲力牛不夠香,沒有碳烤的口感,只有水煮的半生不熟感,有點難直接吞嚥,要咬很久有點微妙,但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洋芋似乎是炸過之後重新加熱,外面有一層薄薄的Q軟皮感,花椰菜跟胡蘿蔔就差不多的水煮青菜口感。隨餐附上的日式軟麵包基本上就是湯種口感,在不知道後面還有附其他麵包的狀況下,一口氣用掉大量奶油,有點可惜。該奶油真的超好吃的,很香但不膩,而且很漂亮。空姐第二輪送上稍微烤過加熱的黑麥麵包、香蒜麵包、軟麵包全部都來一個,都很好吃,但可惜沒有續第三輪,不然會說請再給我一份謝謝。附上的鹽罐糖罐等都沒用到,老實說覺得有點佔位子。


正餐都用完後就等空姐有空來收餐盤,隨後就送上甜點跟餐後水果。餐後水果是切片蘋果、哈密瓜、葡萄柚片、橙片,另附吃水果跟甜點用刀叉。水果算是中規中矩,而且都去皮切片所以就直接塞進嘴中享用即可,最重要的是那盤西尾抹茶蛋糕。上蛋糕的時候就注意到,不單只是抹茶蛋糕散發的墨綠色光輝,蛋糕上跟盤子上都灑了點金箔,一整個就貴氣加倍。


在臺灣,西尾抹茶的名氣遠不如宇治抹茶,不過宇治抹茶其實也常被靜岡抹茶冒名,選擇西尾抹茶其實比較安心。日本朋友就是西尾在住,之前也買過西尾抹茶製的小點也發現品質其實都很好,真的很香也很好吃,無條件支持西尾抹茶。拿著小叉子細細品味此次愛知行最後的餘韻,最上層的抹茶粉香氣濃厚口感密實,海綿蛋糕的部分也充滿抹茶香,配上的紅豆更顯抹茶之美,奶油跟巧克力屬陪襯,金箔添貴氣。吃到最後,當然也把盤子上的金箔鏟起來吃,做為歸途的收尾,已經十分足夠。


不虧是商務艙,隔隔壁後方靠右排走道有個日本乘客,似乎是在空姐倒茶水還是在做什麼動作,不小心將杯子打翻並摔破,剛好某檄旁邊有個空位,該名乘客就被暫時被請到那個空位上坐,看起來他也不生氣甚至很愉快,理由不明。隨後,空姐們趁空發完餐的空檔,把被茶水打翻摔破杯子的痕跡都清理好,便請這位男士回座位坐。隱約間好像有看到可拆式的座位備品從機艙前方拿出,雖然沒看到拆除的動作,但是看起來應該就是透過更換備品來解決問題,附上整套全新的靠枕跟毯子,整理好後便請該男士回到原座位。


在拍機上餐時才注意到,相機不小心調成快門先決,所以好幾張照片都變成過曝,看起來應該是在中部空港過登機口後被動到的,所以從登機口到飛機起飛後有不少照片都報銷,但還好不是從更早之前的照片設定被動到,也算不幸中的大幸。用過餐後距離飛行降落大概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因為不是靠窗,只能在座位上不跨過中線的往機艙外小窗口拍攝外面景色,因為距離遠了些,所以很容易被晃動到,只能加減拍個幾張做紀念。商務艙大多數人都選則拉上窗簾睡覺,不知道是什麼緣故,隔壁的老先生倒是沒放下窗簾,就這點而言還真的蠻感謝他的說。連日的奔波行走,老實說也已經有些疲倦,蓋著毯子瞇上眼小睡一陣。


末約睡了半小時餘還一小時,醒來時大概只有少數人跟空姐還醒著,機艙燈轉暗。空姐拿著托盤跟玻璃水杯陸續巡視,給想喝水的人適當補水。沒想到在機上睡覺會那麼口乾,要了杯水後好多了。商務艙提供的是玻璃杯裝的檸檬水,切半片檸檬感覺不輸地面餐廳供水。趁空把座位前方放置的書刊拿起來隨便翻,但沒多久就已經到台灣領空。擔心飛機頭痛所以提前擦了舒緩膏在太陽穴等處,只希望在降落時別太痛就好。


 -0503-歸國返抵國門


旅程期間一樣關注著飛航資訊,選用自動模式隨時報告飛行狀態,結果看著飛行紀錄,怎麼感覺好像有點衝過頭飛到新竹領空上了?不是錯覺,因為感覺到大轉彎的時候,看了看窗邊看到地面狀況,看到風力發電機跟城鎮,飛機更往北拉正機身時,便看到新竹海岸線跟海岸線上的整排風力發電機,不知道為什麼有種好笑感,也開始有種正準備回到台灣的實在感。趁空也迅速的把在日本用的sim卡換成自己的手機SIM卡,不然歸國沒網路可用就好笑了。航班在新竹上空大迴轉,通過中壢,在桃園大園上空緩緩下降,此次降落僅感受到輕微的頭痛,飛機也平安順利的降落桃園機場。


說是這麼說,落地之後只有滑行,在跑道上停了幾分鐘之後才再次前進。雖然已經降落地面卻還沒靠登機門,機上有種微妙且輕微的鼓躁感。大概多等個幾分鐘後才被拖行前進靠登機門,最後在第一航廈A6門下機,但下機後被告知要從第二航廈出關,跟著搭同一班班機的人一起移動,路上也看到有華航的地勤人員舉牌告知移動方向,上面也貼了是「名古屋-台北」請搭電車由第二航廈入境。路上至少看到兩名地勤人員舉牌,告知往第二航廈電車所在,總之就跟著人群移動就對了,但是上了手扶梯後大雍塞,前方等電車不大肯移動,後方就嚴重堵住,嗚呼。


大概等了兩三班電車才輪到某檄上車,跟著其他人一起擠電車,過一站就到第二航廈。想了想,會在機上會等了一陣子,應該就是本來應該降落第二航廈跑道卻不明原因改第一航廈跑道,地勤準備人手也需要花些時間吧?所以下機時間就耽擱了。也有種可能,該A333航班接下來不會飛第二航廈的航線,所以就直接降落於第一航廈跑道上,主要還是看機長跟塔臺的聯繫來決定降落事宜。總之,背著過第二航廈的海關入關,因為是歸國所以基本上也只是讓海關蓋章就結束了。離開海關,就前往行李轉盤要去領行李。


該航班的行李於轉盤上轉轉,剛到行里提領轉盤時就看到軟袋裝的那一袋是自己的就迅速撈起,但另外一件托運的行李箱卻等了很久。本來以為是會比較晚出來,並不是,僅僅只是因為被整理行李的人立起來被夾在其他人的行李中,偏偏那一件又有點小,所以應該就在某檄面前轉過了兩三次後才被發現。還好還兩次出遠門都是拎著同樣一件行李廂用同樣的行里束帶,不然眼瞎的某檄應該會更難看見自己的行李,嗚呼。


自己的行李都領到了就出關,前往國光客運往台北車站的候車亭去搭車。剛好一班1819準備出發,上車刷了悠遊卡就找位子坐。因為累了,上車就休息一下,順手開寶可夢趁格鬥週結束前隨便抓抓,看看有沒有色違可開圖鑑。雖然在日本每天都有開寶可夢,但實際上最後兩天玩得很少,幾乎只隨便解個田野任務蓋戳章結束,晚上頂多在旅館內飄訊號,甚至忘了去打團戰,至少浪費掉兩張免費團戰卷,出遠門就這樣其實也沒啥好說的。


回到台北,思考了獨自把這成堆的行李扛回家的可能性其實不低,但是覺得累了,最後決定在台北車站計程車候車處招來台計程車回家。約五點二十左右進了家門,自宅的貓老大阿麥老大叫了不理,一臉你誰啊的感覺,無聲的責備某檄出門五天四夜不報備一般,不過出門時有跟他報備但他大概等了四個晚上覺得厭煩可以忘記這個人類了,這樣的感覺。


回到台灣後,有點點不大適應台北盆地的悶熱跟濕氣,有點懷念名古屋的比較爽快的熱,雖然熱但至少不悶,不過也就這樣了。回到家努力跟阿麥老大重新打好關係,趁空也把扛回來的行李跟土產進行盤點。接下來得好好重新整備再出發,希望下次能再去名古屋,也想去新潟走走。


---------------


歸國戰利品堆,懶得說明了只放圖記錄。


---------------



關於此次去跟回的飛行航班資訊,基本上都是事後找FlightaAware的飛行紀錄來看,可得知:


四月二十九日台灣時間07:31,波音B738(雙發),C154航班從桃園機場出發,起飛後在大園上方有大迴轉,調整方向後便直飛中部機場方向,在靠近中部機場的上方,為了降落跑到而調整飛行方向,平均飛行高度約12000m該航班整體而言還是在飛行平均值範圍內,但相較其他同樣班次而言算飛得比較久一點,約晚點24分鐘,於日本時間11:39抵達。直線距離1850公里,實際飛行1933公里。


五月三日日本時間12:15,有別於定期航班使用的波音B738,跟日本航空JL5113航班合併故改為空中巴士A333(雙發),C155航班從中部機場起飛,看起來也是採取直線升到一定高度後才改變行進方向,平均高度約10000m,但有一段有再拉高,感覺是有遭遇到小亂流的區段,最後於台灣時間14:53抵達第一航廈A6門。比平常飛行時間還多花了些時間,約晚點24分鐘。直線距離1850公里,實際飛行1972公里。去程跟回程的機長都是男機長,去程的機長好像是陳機長,回程忘了。


參考資料:


China Airlines 154 (2018/04/29) flightaware.com

https://zh-tw.flightaware.com/live/flight/CAL154/history/20180428/2330Z/RCTP/RJGG

China Airlines 155 (2018/05/03) flightaware.com

https://zh-tw.flightaware.com/live/flight/CAL155/history/20180503/0315Z/RJGG/RCT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