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料理的她與愛吃美食的她,好看,很懂女性的尷尬點!
不是美食料理漫畫,是看吃料理的漫畫。
查了才發現已經真人化。
而且原作者意外的超推同性婚姻。
但女主野本的困擾點第一集很前面就猜到了,第二集尾聲開鍋打開櫃子門,但編輯部的提示在文本中間沒問題嗎?其實封面就猜到會是這種走向,但卻是從見面開始發展。有趣的是作者是畫耽美起家的,難怪被分到女性向區,在一堆耽美書區獨樹一格。還不錯,蠻推薦的。蕾絲邊也不錯美味。
不過其實這一部我覺得有嚴重缺陷,因為我覺得第二集開始,尤其中間到最後,會讓我覺得野本太過強調"關係",難道跟一個人吃飯就非要安上個關係不可?對象?CP?說實在話我覺得沒啥必要性,反而春日的態度比較正常些,家人反而是比較穩定的關係。
我比較喜歡的走向是,因為習慣了這層互助關係,自然而然成為家人關係,跳過戀愛過程,這樣反而更自然。
野本的態度比較像是,因為外在環境所以渴求一個實質的歸屬感,實質的名份,可春日比較像是不知道自己的某些面貌但接受了這層關係。野本其實從外觀來看也特別注意形象,可是也會有種給別人有種你就是這個樣子的人,所以那壓力是自找的。春日則沒有這個問題,春日雖然有家族背景的問題,但是很早就逃離了那層關係自食其力。
某種層面而言,野本比較像是在春日身旁找尋到了逃離的避風港,春日恰巧也給予了她的回應,同時也消除了過去未被滿足的食慾。春日其實很清楚明白,劃分了分界,知道白吃白喝是不行的,也是最早提出要分攤伙食費的人。看了一下真人版的感覺,春日體型蠻還原的,選角應該蠻用心的。
但說真的,原作那種一次做三到四人份的食物,然後春日一人吃完老實說覺得有點扯。過去認識的胖女性,其實食量大致正常,可能會多吃一些但沒吃到兩三人份啊,這類大多是壓力緣故長期累積的堅硬脂肪。
看了作品會覺得,野本其實才是最對於自己性向感到困擾的人,因為在意外在的眼光,所以會拿外在的標準苛責自己。雖然母親的壓力有,雖然同儕的壓力有,但是讀起來回覺得野本太過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要求,為了想要滿足社會規範而擠壓自己,但春日明顯沒有這個問題。春日比較是剛好有這個機會,所以就跟野本在一起,成為能夠相互扶持照應的另一半。春日並不是對於性向跟外在觀感有很直接反應的人,會有反應,但不在意的時候比較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