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

濁水溪雲林側戶外教學及鹿港街區散步-鹿港民俗文物館(鹿港辜家古厝)及其周遭

下午三點離開八號越堤道,抵達鹿港且在鹿港民俗文物館(鹿港辜家古厝)旁邊的停車場,找好車位也停好車也已經是下午三點五十分左右。停車場還不錯,有洗手間可用,先解決生理需求,就準備趕著去看展。朋友發現洗手間建物旁有向上的樓梯,好奇去看看,結果發現一個可以站在約二樓高度拍攝鹿港民俗文物館的絕佳位置,在這邊拍了幾張還不錯的照片。這個廁所屋頂上的設計到底是誰設計的呢?其中一格的攔窗有被敲破,不會是為了拍照才弄破的吧?但走上三格的階梯那邊拍攝效果更好。


趕在門票販售截止前迅速購票入場,當然沒忘記在門口拍幾張照,收票的男性職工還悄然的到比較不顯眼的角落,意外的很配合。一張成人票130元,兩位260元,下午四點買票入場,只有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可參觀,就只能抓緊時間逛。先在建物本體外開始瘋狂拍照,但實在抓不到可以完整入鏡的角度,總之就是先拍之後再整理照片。


朋友看起來並不特別熱衷於此,在外面待得比較久一點,但自己知道裡面有展覽就趕快進去看。結果,門口告示說明裡面禁止拍攝,太可惜了,說是文物有智慧財產權還啥的,總之就沒機會拍,但是如果是二樓外面窗景之類的沒問題,這個有稍微問過裡面的人。省去了拍照的時間,就只好專注地看展出。進去左側第一展間主要是早期鹿港景色跟文人活動團照、鹿港街景照片及相關說明等,也展出了鹿港龍山寺的縮小模型、跟一組約一米五,用三大片木板雕刻的宗教版畫,細節非常多,臉部的部分比較細,衣折部分也很仔細,雕刻線條應該是先描繪後將墨跡拓上去刻?為求雕刻畫面完整是用拼接銜接的,很有趣。


前往清末民初時期的服裝間前,印象中的走道兩旁有很仔細的一對木雕,印象好像還有看到什麼覺得也是很仔細的東西,忘了。清末民初的展出非常多樣,從長袍馬褂到旗袍,裹小腳的裹腳布跟三寸金蓮,肚兜,新娘嫁服,朝服補圖,搭配朝服的官帽跟裙帶,薰帽子的器具(陶器),女性的各種頭飾,嬰孩的帽子及服裝,放器物的囊袋,各朝代的古錢等,很多東西都很有趣,且都是格外細緻的品項,一些是旁邊標有所屬人的寄贈物。女性服裝都是很細緻的花樣,整體看似素色但用同色線去縫出花紋,想必是特別有錢人的服裝,不太確定是古服還是用古服的版型去製作的展件,無法判別。


雖然這一展間可看性很高,但時間不太夠,在這一層跟朋友會合後趕往樓上繼續看。二樓則展出超高級版本的女性閨房,展出的紅眠床處處都是雕刻仔細的花樣跟花紋裝飾,衣帽架跟床前佩飾等,極盡奢華。下一展間則是七巧桌,類似益智巧拼板的桌子版本,旁有各種吉祥圖樣擺設說明,但不能拍照,太可惜了。同時,裡面也展出了高級的螺鈿太師椅組,旁邊的會客室也同樣是超高級桌椅,旁有用貝母裝飾的花樣,這跟在霧峰林家大花聽看看到的桌椅很相似,總之都是高級品。同展間設有前清慈禧太后祝壽的「福壽」橫匾(By官方導覽手冊)。


二樓另一側為這棟樓的主人辜顯榮的臥房,據說當時就差不多是那個擺設跟床,且陳設多項細緻擺設,四美女的陶偶,牆上是用刺繡繡成的四聯屏跟刺繡題的墨字,非常細緻。有注意到那個墨字有點立體,稍微側一點看就發現果然是用刺繡的。刺繡四聯屏主題印象是梅蘭竹菊?裡面還夾了小鳥在枝頭的樣子,不很確定。至於臥房主人的床,印象是上好的塗了黑漆的木雕品,但這東西我沒看得太仔細,至於有沒有物主的思念殘留就不知道了。這間展出得很昏暗,沒有怎麼打光,顯然是刻意的。


另外,二樓靠外的部分算是窗台,兩側設有展出,一側設有傳統人力拉車的跟腳踏車裝設櫃子兜售點心,一側則為鹿港水上音樂隊的歷史及家具陳設展出,這邊間的感覺還蠻不錯的,讓我想起以前去日本神戶異人館某一間邊間展出跟這有很相似的感覺。有一樓梯禁止上下,因為屬建物本身所以就管他的拍照優先。窗戶也拍了一些但感覺空間不夠大跟各種因素,沒有拍得很好,就算了。


經過迴廊到後面那一棟繼續看展,其中一間是清代殿試的試卷,詔書,乾隆皇帝御筆等,但因為沒空所以只能用最快速度看過去。二樓另一角落則為清末明初的宴會餐盤瓷器銀器皿等,都是特別高級品(尤其是銀器皿組),也展出了早年的擠水果汁的木頭器物,抽水煙的水煙管,抽鴉片的器具。後方洋樓下側其一為宗教祭祀用品,另一為戲曲樂器展出。戲曲樂曲展出陳設南管北管的樂器,人偶戲,皮影戲,掌中戲及其戲台等物。越講越哀桑,明明禁止拍照卻沒有場地展出的圖冊販售,似乎沒有的樣子。


二樓中間區域是宗教祭禮廳,一樓中間區域是辜家歷代祖宗的祠堂,這部分似乎在導覽上沒有說明。雖然館內禁止拍照,但手還是靠著腰間的相機包,看到還不錯的建物景色就拍。基本上都是對著中庭跟各個建物細節拍攝,拍了一些覺得還不錯的,但事後整理照片發現當時中庭有人結果也拍進去了,各種無奈。時間不太夠,被催促著去看旁邊的古風樓,但其實一開始根本沒搞懂那邊的人在跟我說什麼,總之我還是看著手錶不斷確認時間一間間逛。直到看完二樓邊間的日據時期前後藥局陳設後,才發現旁邊有一樓梯可走,直接接旁邊的古風樓。結果那位試著不斷搭話的,也只裡面的員工,他巴不得遊客快速看完趕快離開她才好鎖門,總之就是個美麗的誤會。



古風樓的官方說明:此為十八世紀磚砌木造古厝,傳統型的閩南建築風貌。基本上就是陳設清末明初的風土民俗,包含食跟宿的單間。其一間是洞房花燭,裡面設了一對坐在床邊的成親假人在裡面,結果朋友說「裡面怎麼會有人」,他被嚇到了。一部分想不太起來了,二樓一部分好像是飯廳?古風樓一樓有廚房,爐灶在門外,朋友還很認真地找了一下灶在哪裡,結果在門外。比較喜歡的是那個兩層磚樓包圍起來的小小窄窄的中庭,牆上是舊化的痕跡,地上跟架高的檯子上放了盆栽,不太確定可不可以拍照但還是超迅速的拍了兩三張,有種老北京的調調。走出古風樓,回頭看,磚牆上題字寫了風雅。



到外面又是拍照的好時機,方才走過的樓梯拍起來也還不錯看,重點是畫面沒人干擾,怎麼拍都好。此時時間也已經大概是五十分左右。看到洋樓那邊還沒有完全關閉,就拖著朋友鑽進去再看看,多拍了多張照片,包含從中庭下方拍攝的樓景,彷彿在水池底下看著天空,這是天空鏡影?此時已經沒有閒雜人等,怎麼拍都爽,但看到有已經在出入口巡視確認,時間也差不多了,就只好跟對方說辛苦了,然後離開現場。直到離開前都還在努力抓緊時間跟機會拼命拍照,旁邊有一座石板,先拍照再說。事後整理照片,那應該是石敢當,但石字看不怎麼清楚,只有敢當兩字可判讀。


跟朋友是這一天最後離開的人,不好意思讓守門的等著。離開後,在關起鐵門的門外多拍了幾張照片,可惜光線不足所以拍得不是很滿意。事後,整理在這裡逛的時候的照片,有一張照片是從二樓陽台往入口處拍,那時時間是下午四點三十六分左右,結果一對男女站在已經關起來的鐵門外,應該是錯過了最終入場時間。還好,朋友開車有趕上這邊的最終入場,真的太感謝了。



結束了鹿港辜家的參訪,看天色還亮著就決定附近走走。旁邊有個進士第丁家大宅,但看來來得太遲了,有機會在參訪吧。另外,事後查資料得知,那是進士第的後門,前門不太起眼,要繞到外面才得以進入,真的得下次了。



----------------


追加資料



財團法人彰化縣私立鹿港民俗文物館(官方)

https://www.xn--luqq24cpte6lcx2hoz1ei2h.tw/

https://www.鹿港民俗文物館.tw/


鹿港民俗文物館

https://www.gvm.com.tw/article/69856


鹿港民俗文物館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B9%BF%E6%B8%AF%E6%B0%91%E4%BF%97%E6%96%87%E7%89%A9%E9%A4%A8


鹿港民俗文物館

https://www.taiwanviptravel.com/articles/lukangarts/



-和興青創園區、石廈街古道


繼續往前走,有一處園區還算有點熱鬧,此園區名為「和興青創園區」,兩旁是一些青年創業店面,一些吃的點心的沒有特別想要進去逛。其中,有一間有貓在裡面活動跟用貓叫招呼客人,店主因農忙而無法按時營業,店外直接放保麗龍箱放冰塊裝飲料投錢自取,以及你愛挑你就挑自己投錢的純天然菜瓜布,蠻有趣的。


和興青創園區不很廣,但用樓層來拉高活動區域,鋪設了地板二樓也有店家,是現場教學製作類。另外這裡接近以前的不見天街,且有甕牆於二樓旁邊的老房上,充分展示了當地建築特色。另外旁邊有鹿港不見天街(位在現今鹿港中山路,原長興街、泰興街、和興街、福興街、廣順街)的說明告示,在日據時期因為衛生問題而拆除,但在這裡有告示說明可看。另外,這邊展示的老照片,其實在鹿港民俗文物館一樓老照片中也有展出,這邊可以隨便拍資料真是太棒了!雖然就兩三幅翻拍照而已。


跟朋友在和興青創園區特別覺得有趣的是門口那個鹽業展館,雖然那個時間點已經休息了,但從二樓可看見他獨特的設計,設置了滑軌可以把屋簷推出去遮陽遮雨,或者是把屋簷推回屋頂上增加日照,很有趣的設計。


離開青創園區,旁邊翹燕尾屋頂的是復興宮韋府王爺及其附設建物。韋府王爺並不特別大間,就小小間的在地廟宇,曾因為火事燒失,幾經籌建,於民國六十年左右才重建完工,自爐主家恭請回廟宇內。王爺信仰也代表這附近曾經靠海吃飯出海討生活,此處現在已經遠離海岸邊,比較像是在地信仰延續。復興宮韋府王爺雖不大但看得出來信仰仍然虔誠,簡樸卻不失威嚴。


復興宮韋府王爺小巷子走進去,此處舊名「石廈街古道」,附近則為長興街,與旁邊的和興園區類型相似但更趨於在地居民生活。裡面有幾間是展示等級的廢屋,失去了主體,直接在裡面空地種菜也太妙,但很有趣,多少仍可窺見早年此處的榮景。此處地面多有特製的水溝蓋,標明鹿港跟相關在地標識。看板說明『今(鹿港)中山路即昔日「五福大街」之鹿港主街,共有五街區。長興街(今中山路79號~301號)與石廈街(今中山路74巷)交岔路口原設有「隘門」,自石廈街經鹿港「安平鎮」、許厝埔、馬興…可抵舊彰化縣城;為鹿港往彰化城的古道。』


走出石廈街古道馬上銜接大馬路,就差不多折返了。事後查資料才發現錯過了進士第丁家大宅,可惜了,但下次吧。可事後想想,離開辜家古厝後有繞到旁邊的小巷子逛了一下,旁邊並不通大馬路,而是連接封死的狀態,因為不是自己一個人就不太冒險的闖進去逛,但或許那是丁家大宅或其附設的建物圍牆吧,或許吧。


天色慢慢轉暗,其實已經逛得比預期還要多很多,逛了很久,多逛了很多東西。回到停車場本來考慮要準備去車站了,但朋友說麗王模型店好像就在附近,猶豫了一下。我說:就去看看吧,反正就附近。考慮到那邊並可能不方便停車,所以查了地圖確認大概位置後就徒步過去。果然不很遠,就走出去繞過去就到了。


麗王模型玩具店是彰化地區很有名的一間模型店,開了很久且貨量充足,算是中盤商等級,店內亦設有組立完成且精細製作上漆的模型展示,販售部分採取直接網頁查詢展售及庫存資訊,非常厲害。看著朋友很開心巡視店家二樓貨架,最後買了一盒之前訂單被取消掉而沒買到的一組模型結束這一回合。其實也說不上沒興趣,只是多開新坑就會出現新的大洞,房間已經承受不了那麼多東西了,還是看看就好。



----------------


追加資料


不見天街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D%E8%A6%8B%E5%A4%A9%E8%A1%97


鹿港 不見天街

https://the.nmth.gov.tw/nmth/zh-tw/Item/Detail/b3e78e85-7b3e-43e4-b934-11867642291c


由於鹿港五福街為販賣自碼頭區進口的貨物,商品種類繁多,各有特色,為讓來此消費的買客避免受到炎陽、雷雨及冬季九降風的侵襲,街道兩旁的商家共同搭起亭蓋遮棚,中間開有天窗採光,而下雨時雨水沿著亭頂順流排入落水管,因此不論陰晴寒熱,走在五福街中購物就不受天候的干擾,這就是全台獨一無二的「不見天」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