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

沉睡的龍與與柏德安

※單純想紀錄完柏德之門一周目的過程跟雜感跟二次創作
※感想、劇情、二創大雜燴
※自設塔夫名字:柯瑞斯


在進入試煉前,會在門外的壁畫看到柏德安跟安蘇的簡略過往,柏德安透過航海建立了濱海交易城鎮柏德之門,跟安蘇交好,青銅龍風暴之心跟柏德安約好,若柏德之門陷於水火,他能夠出面幫忙,但僅止一次。當高公爵發現此次事件有可能沒辦法只透過人們解決時,就想起了可以可以找這位守護龍幫忙,總之這擔子最後落到了威爾及塔夫身上。打倒安蘇,會在安蘇身上發現兩件物品,一件是對上特大型或特特大型有加成的巨劍,一是柏德安留給安蘇的信,這代表安蘇把柏德安看做非常重要,甚至是跟性命不相上下的重要。


跟安蘇對峙前,並非是柯瑞斯一行人的驚擾而觸怒,安蘇是基於感受到柏德安的存在才被喚醒。對於安蘇而言,柏德安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在柏德安在冒險前往月初之塔被感染了奪心魔蝌蚪,在轉化後被安蘇(龍裔人型)救出,其後拼命想要找救治方法,得到的只有滿滿的挫敗,只能選擇要殺掉最重要的朋友,其結果是孤獨地躺在地底下。

這裡有個微妙的衝突,進去探索前,在大門口的柏德安雕像,君主吐槽說哪有什麼守護龍只是瞎扯,到這個節骨眼上才承認安蘇的存在。不太確定這是指君主既已知道安蘇已死,還是對過去的誓言不當一碼事?


柏德安對於過去既已成過去,不感興趣,也不願意提起,卻表現出對於曾經合作的斯特梅公爵之死感傷了一下,還說對於安蘇之死深感沉痛,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這麼做。認定自己遭感染奪心魔蝌蚪並轉化並沒有病,甚至比過去身為人的時候更好,所以不需要被救治,這算是間接否定了安蘇的作為,體現了兩方的價值觀衝突。


柏德安會對於轉化成奪心魔會覺得很好,不需要救治,有可能是有原因,也可能是因為受到主腦控制而感到自我感覺良好。若非不是受到奪心魔這物種操控,卻仍感受不需要被救治,有可能是因為:前往月初之塔冒險前,柏德安最後一次失敗並非只是喪失了船員跟很多資源,而是他老了,經不起更多他所渴求的冒險。當柏德安發現有一種力量可以使他繼續,甚至事做到更多他以往不能做到的事情時,渴求這樣的力量並支配,這就是為什麼他覺得他不希望被救治的原因。


但安蘇並不這麼想。對安蘇而言,他認識的自始自終都是那個柏德安,一個熱愛冒險的人,而非奪心魔。或許柏德安生前有一些人格特色吸引著安蘇,使他們成為彼此共同的摯友,但轉化成奪心魔的柏德安失去了那些身為人的特質,逼迫安蘇作出最不想做的選擇。或許安蘇曾經想著,柏德安該要接受成為奪心魔之死,像個人一樣接受死亡而非苟活,但事與願違。

從其他論述而言(書),觀察奪心魔並非只能看奪心魔的行為,而是要判讀奪心魔的目的。當奪心魔無視了過往情誼而殺了安蘇,也算是斬斷了曾經身為人的最後底線,徹徹地底的變成了個奪心魔。


奪心魔是個強勢物種,沒有交配系統,但透過奪心魔蝌蚪來繁衍族群,有著建造一個控制世界的藍圖。奪心魔到底有沒有靈魂(擴大解釋是心),就終焉的書記員耶格的說詞是沒有,而且非常肯定。就這位可以復活死者的耶格,一天到晚都會問:有沒有想要復活的對象?還是要需要顧個傭兵?第二章在月初之塔尾聲時,問話選單中就提及了他堅稱奪心魔沒有靈魂。


耶格會常駐營地不是沒有原因,塔夫一行人基本上就是耶格神選的選民,復活對象只有塔夫及其夥伴,不包含貓(獸類/死者復生也不包含獸類)。對於費倫大陸的神祇而言,信者至少要超過1人,被遺忘的神就將什麼也不是。耶格的主要信者是殯葬業者,且耶格已經讓位給凱蘭沃且甚為滿意。由此可知,耶格願意復活的對象是人類,類人類,龍裔等有靈魂的生物,於此之外不受理。而奪心魔看來也不是耶格會復活的對象,判定奪心魔可能是有沒有心。


假設奪心魔是沒有心,在有目的的狀況下會產生行為(有可能是主腦下達命令),使其行為合理化,甚至說服人去達到那個目的。假設靈魂代表的是「擁有做出選擇的意志,決定自己命運的自由,無論結果好壞都將概括承受」,那麼奪心魔到底有沒有心呢?僅僅只是為了物種的存活,個體的存活,就連過往同甘共苦、最要好的夥伴都能殺。



奪心魔到底有沒有心呢?覺得這是故事給玩家的省思之一,且讓玩家自己做出選擇。

至於柏德安跟安蘇到底誰對誰錯,就看是從人的角度還是非人的角度來判斷了。


或許,是否有心這件事,以神的態度來看,是否會成為信者是個關鍵?

奪心魔是群體的,遵從主腦的意志,也是自我的,但不信奉費倫大陸的神祇。



112/11/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