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的日夜溫差大,太陽打從東邊出來到西邊落下,在水源綠洲以外的地方,荒無一片的大地漫佈乾燥高溫,熾熱得彷彿要燒熔一切萬物;太陽下山後,氣溫驟降,刮起的強風掃去白晝的高溫,帶了飛沙走石橫掃大地,有時夜空高掛的月亮也被遮蔽。曾是白天活動,晚上就得以接近死亡的深睡,才能維持肉體與生命,身有缺陷的獸人,出生直到二十幾年後,得到不死生命的現在,才深刻認知到這樣的世界。
除了綠洲和接近海的地方,廣闊的大地上到處都是沙漠和岩塊,部分堅硬岩層下有人類生存的村落。據說數百千年前,人類是生活於地表上的,大地上都像綠洲有樹有水,還有人類建造方方正正名為房子的建築物,但對現在而言,卻是難以想像的虛幻。在人類還生活於地表上數百千年後的現在,地表上只有唯一的文明,王都鐵佩林而已。不過這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因為大紅蓮團大敗螺旋王,帶領住在岩層之下的人類走出地面。
那一日,王都鐵佩林陷落,隨崩塌的地面一起陷落並掩埋,在黑暗中沉淪,在漆黑中與凝重的絕望比鄰。在死灰淹沒的一瞬之間,腦海某處現起成片鮮明的青空,而得到了活下去的養料並付諸行動。自廢棄毀壞堆疊之中,艱難地挖出一條穴路,同一起陷落的厭忌,一起走到青空之下,看見明亮得耀眼的蒼空。
在挖掘穴路時,肩膀以下手腕以上,貼身的衣袖被尖銳的石塊破片割破,不過肉身已成為不死之身,因此並未造成創傷。衣袖破到無法靠修補修復,雖然可惜,但也只好捨去肩膀以下的袖子。用存放在厭忌機體的繃帶,綁在兩手肘至手腕上,掩蓋過於明顯的傷痕,另左大腿處也用繃帶綁住破損處。另外,從荒漠中撿了茶色的布批蓋身體,當作披風阻擋沙漠風沙。
不定居所,沒有目的地的在青空下流浪。哪天走到大海之邊,哪天走到數百千年前留下的遺跡,時常過著明天不知道該往何處去,沒有定數的度過每個日子。失去了曾經擁有,並視為是理所當然的歸屬與可以回去的地方,依靠生存的本能,和無條件接納一切萬物的青空所給予的容身之處,覺得似乎欠缺了什麼的感到困惑。不再是服從或是發號的軍人身份,成為不死之身將傳頌歷史的語部,在自我定位認知上,存有相當曖昧未明的質疑。
「到底自己將何去何從?」
「我能夠知道什麼?」
「我應該做什麼?」
「我可以希望什麼?」
「人類到底是什麼?」
每每獨自一人抬頭仰望天際,不論是白晝浮雲還是黑夜星空,腦海總不自覺地就會浮現出這些問題。在夜裡坐在厭忌的駕駛艙裡,仰望滿天星斗的夜空,不斷地思索這些問題。思索至夜深時,身體自然且習慣的陷入夢境,於一早太陽升起時醒來,繼續漫無目的沒有終期的行腳。
某日行腳於哪裡的哪個岩區,在那遇見了一群人,一群即便能走出地面,卻認為地下才是自己故鄉的人類。那個村落的人,多數都還是待在地下及礦坑中,過著沒有多大改變的每日,但卻不怨天尤人的過一天算一天,認真且樂在其中的活著。若不是駕駛厭忌,一個不小心踩進了廢棄的礦坑,左腳機體部分卡在其中,也難進入岩區內的小天地。
厭忌機體受創,驚動附近地底及半穴居的居民,就看一小群人在遠處交頭接耳,隨後便帶了一大群手持鐵鐝鐵鍬的人,由遠而近的緩緩靠近。靠近到一定距離時的不遠處停住,陷入膠著狀態,情勢一度緊張到幾乎快一觸即發,但是最壞的事並未發生。帶了挖掘工具的人們,接近厭忌不是為了破壞才接近,而是分工合作的齊力挖開卡陷的機體。
起先對這群不請自來的人類不抱持好感,甚至產生敵意,基於防衛本能而擺出防備姿態,但猜忌卻被那群人的所作所為所否定。定下心觀察後,就會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因而稍稍放開心胸。和這群不請自來的人類,一起挖開卡陷於礦坑的機體,而受到邀請進入地下村落裡作客。齊力挖開岩塊,使卡陷的機體得以脫離廢棄礦坑後,有意無意的表態自己是獸人,可是得到的反應卻出乎意料之外。
少女吃了一驚,發出不可置信的發語詞,但也只維持了一下子而已,隨即質疑起奇怪的問題,說什麼「看不出來耶!」「只有手看起來比較怪異,是什麼動物獸類呢?」「那平日吃什麼過活?」「在沙漠裡穿得那麼單薄沒問題嗎?」「金色的頭髮很漂亮呢,真羨慕。」等等,諸如此類一堆摸不著頭緒的話,沒有章法的湊在一團。除了少女以外,週邊的其他人的防備心,在聽到「獸人」一詞後都拉起了警戒,但沒多久就恢復成像之前不知情的樣子。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顏面表露不安的人也大有人在,只是多是遠觀而鮮少接近。
突如其然的一連串下來,雖然有點不知所措,但好像不是太糟。於岩山間藏起輕微受創的厭忌,同地下住人,一同進入地下村落,並借住些時日。借住期間,早上借了些修理工具,為藏在岩山間的厭忌做些維修調整;中午回到地下參與勞動,偶爾幫人類磨些刀具,或搬運些什麼;晚上借個空間借住一宿,不知不覺就過了好一段時日。當發現時,已從晝長夜短,進入晝短夜長的時節。
最初根本就沒打算在哪裡停下腳步,更沒料到自己有朝一日會和人類共處一夕,但這些事卻連串種必然,卻實地介入了本來不期望成真的空想,成為現實的一部分。當對世事難料發出些許的感嘆,一旁在編織什麼,平日寡言的老人,雖然低著頭卻語帶笑意地說到「因為是命啊!」,說完便又一個人安靜地編織手上的東西。老人說得雲淡風輕,卻感覺似乎又有些語重心長,雖然帶有笑意,卻又帶有幾分嚴肅,無法一笑置之。
在這個不算大的地下村莊裡,人們平凡樸實地過生活,雖然偶有不可預料的突發事件與生活插曲,不過日子仍舊一日日的過。即使對明日的到來不抱以期待,明天一樣到來。同樣的,即使沒有目標而無所事事,算沒有準備,或到底知道多少知道什麼,都將有所行動而有所為。所知道的一切,為所感知到卻有限的現象世界,在現象所隱含的灰色地帶,是深潭深處只能推敲卻不能明確可知之物。
關於自己想要什麼,希望什麼,無一不建立在現實的所有,與當下所擁有之渴望上。即使有些事在怎樣渴求也求之不得,但至少還不是一無所有,至少還擁有累積的過往以及當下之種種,所以廣義來說不是一無所有。只是即使有那麼點明白了什麼,卻還釋無法解釋人類到底是什麼。如同明白了自身的極限,卻還是有做得到和只是空想的落差存在,而這也是數千年前存在的文明中,一類名為哲學家的人類,不斷在思索探討的問題之一,也是根本。
人和許多受造物一樣,無法獨自生存,不論是地上還是地下都一樣。因為受到幫助而明白自己的一己之力是有限的,即使肉身不死,有別其他物種,但其實一樣也是有限的。越是明白並能接受極限的意涵,那麼是否就能明瞭什麼,或許是如此也未可知吧。或許真的是命吧,就在已將平靜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子裡,戰鬥的宿命一聲不響的在平靜生活投入石子,漾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鄰近的地下村落,與聽命於新政府的軍隊發生衝突,為的就是不願意離開,已被視為故鄉的地下,而激進份子帶領村人保衛家園。那天只不過到附近的湧泉取水,順便張羅晚餐,實在看不過而駕駛厭忌出手,使了點策略退敵。雖然解除一時的危機,但問題卻未解決,哪天又會重演衝突,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新政府似乎有意使住在地下的人類走出地面,所採取的手段方法卻是強迫勉強,讓人不得不去質疑其間的道理。
不由得和過去螺旋王統治之下,那時的環境與表現出的樣態相互比較,但其實兩者的差異並不大。究竟強迫人類離開地底走出地面,有什麼道理是不得而知的事,但跟使用暴力打壓制止人類不能走出地面,為此限制人口數與可能發生的政變,其實沒什麼兩樣,所以才感到反感。唯獨此事無法妥協,至少在能力極限的界線上,至少還能做點什麼完成點什麼,只有這點不妥協,其餘的擺一旁再說。
因為反抗而無法再持續待在同一個地方,但再也不是沒有目的的流浪,內心懷抱了明確的目的,為了守護點什麼。加入了反政府的地下組織,抵抗不合理,壓倒少部分弱勢聲音的新政府,為了自己而戰鬥,怎樣也不認輸。想守護在廣大青空下的地上地下,綠洲週邊荒漠岩區夾縫間,一群認真過生活的人類,為了這個理由,同一直陪伴的厭忌,持續地戰鬥。
始96/10/30
終96/11/20
打始96/11/22
打終96/11/28
最後還是寫了第二篇的天元文,補完日前心裡一直懸掛在心的一些推想假設,些許片段的想法感受,作為陷落後的記憶深處相對之後篇。其實若不是有那樣的執著,不然這篇也不會一天一點,一天天累積成形。全篇最主要想寫的就是表態的那段,雖然腦海浮現了場景和對話,但最終也只寫了片段而已,剩下來的就只存在於那裡而已。
關於編織什麼的老人,這想法出於北歐神話裡,司掌人類與世界命運的三女神諾倫(Norns),分別為烏爾德(Urda,代表過去)、威爾丹迪(Verdandi,代表現在)、史庫德(Skuld,代表未來)。據說當人類生子時,這三位女神就會趕到,並決定了孩子的命運。另外三女神除了照顧宇宙樹外,平日就會編織命運之繩,就連眾神的命運也掌握在三女神的手裡,而後則有北歐神話著名的諸神的黃昏。命運三女神除北歐神話中可見外,另外在希臘神話裡也有相似的三女神,而有漫畫以此三女神為範本創作。
比較意外的是問題意識的部分,巧妙地滲入只是隨手翻閱準備考試用,傅老師著之薄薄的哲學入門,就翻到康德(I. Kant,1724-1804)的治學關懷,辨明四大問題「我能夠知道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可以希望什麼」「人是什麼」。因為所以,就很愉快的拿來用了,至於部分論述解釋則稍微拆解重組成句子,放在自言自語中。補充康德辭世後墓碑的碑文:「在我頭上,是眾星閃爍的天空;在我心中,是道德的法則。」
標題這回標題想了頗久的,不包括寫文期間,審議決定就耗了兩天的空閒時間。很想表達白晝天空裡,星星一樣存在並閃耀照耀,用來陳述文中希望表達的某種意識,不過最後卻失敗了。最後決定採用岩縫間的蒼空眾星,雖然不明確卻希望表達兩種意義,一是從岩縫抬頭看到天空與星星,一是探入岩縫間看到努力生活的人們,如同自己發光發熱的星星一樣閃耀,一是康德墓誌銘的擷取。另外則想向一張雖然畫技稱不上頂好,但卻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動,彷彿從廢墟裡見到光明的同人圖致敬,若沒有那張圖或許就不會有這兩篇天元文吧。
終於補完自己的揣度,比拉魯20歲到27歲間發生的事,不過果然還是老樣子的輕描淡寫帶過。這篇大概是第一篇天元突破,比拉魯文的一倍字數,從某方面來說還真是個突破啊。是說寫完這篇文的後記,或許因為期中考期間用腦過度,所以很難得的覺得後記很難寫,難寫到快抓狂,不過今天打成文字檔的後繼似乎還可以,補充的東西寫得很愉快。
--------------------------------
以下留言記錄
--------------------------------
回覆
1樓
嗯~很平和的比拉魯
可是就是因為這種氛圍,才會讓我把少女聯想到比拉魯的妻子(夢中的XD)
或許是受本科的影響,所以感覺上是以旁觀者來寫旁觀者記述的感覺
但或許他那時還沒開始有這個任務的感覺,畢竟是在休假中XD
或許你不覺得,但我真的一直把他當作是在休假來看,雖然還是有勞動甚麼的。但我想,在這段時間當中,他應該很少會去想要打倒天元或是螺旋王甚麼之類的事情。所以我直接當成休假來看。
悠哉悠哉的比拉魯也不錯呢~(茶)
於 November 30, 2007 01:08 AM 回應 | 來源:140.111.165.249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2樓
謝啦,阿慈,感謝提供寶貴也值得討論的感言.不過不登入也就算了,怎麼你好像每次都忘記填名字,是故意的嗎?只要點選記住個人資料,應該就可以不用每次都填寫吧.
這篇副標乾脆寫悠哉悠哉平和日常的比拉魯算了[爆笑].因為這種氣氛,才連想到據說被冠了エンキ厭忌之名的夢中老婆,這點我只能說真的是好笑到了[力指].話說回來,那少女說的話裡,些許參雜了某檄殘念,例如金毛那句話就是如此[金毛大好啊!].
你這個有哲學系不讀,跑去歷史系讀書的傢伙,說出「就有點像以旁觀者角度來說一個旁觀者的故事」一語,深深感覺切中核心.怎麼說呢,不點出來還真沒注意到呢,不過會這麼寫的原因或許還蠻簡單的,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啊,人群邊緣的游離份子兼旁觀者[茶].嗯,我喜歡阿慈你挑出來的這點.
不過要怎麼說呢,我不覺得比拉魯像是在休假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是公務王啊.當然這是戲言啦,不過我認為人生中是沒有確實的休假這件事,雖然當學生有寒暑假,或者大學生能自由支配時間,不過即便是休假也不代表什麼事也不做,而在迷惘中不斷思考,勞動中[幫人類磨刀具或運送物品]觀察人類並漸進理解,我認為那就是他的工作.
不過你這麼說也很有趣,我也會參考參考,重新思考吧.話說阿慈你少寫了我們昨天在討論「在迷惘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對於地下的人們的友善感到有趣,一般來說不是都會排斥或驅離」這兩小段吧.補充地下人類來排除事故理由,或許純粹只是覺得很礙事,所以才迅速聚眾齊力排除障礙[噗].話說回來,這是個很有趣也具參考意義呢,感謝囉,阿慈.
skishyi 於 November 30, 2007 12:07 PM 回應 | 來源:218.168.205.140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檢舉
3樓
3樓坐沙發
其實我只是懶的登入拉~(打)
關於那句乍看之下可能會看不懂的那句話啊,其實是因為我這學期修的「史學導論」,這種非常哲學氣質的課...囧。雖然老師上課常會運用查克拉之類的話語,讓我小囧一下,不過他主要是在連結歷史和哲學吧。所以呢,我還是歷史系的啦(笑)對了,至於沒打上這句的緣故,純粹只是被我漏掉了。
另外一句,多少可能是因為我最近一整個在想法上趨向於悲觀的緣故吧,應該是被前幾個星期學校這裡無時無刻都在下免錢的大雨所害。所以後來沒打上這個觀點。
於 December 2, 2007 06:38 PM 回應 | 來源:140.111.165.249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4樓
福樓
沒人叫你登入吧,當然我也知道你大概還在躲人,不過我記得假若電腦沒給他人用,點選上面記住個人資料,這樣即使不登入也會有紀錄唷,下次試試看吧.
史學導論嗎?我對歷史系實在是沒什麼興趣,老是要背年代表真是痛苦,不過有哲學氣質是好事啊,別忘了博士的最高學位就是Ph.D.哲學博士.我討厭老是背有的沒的,重點是人類總是無法從歷史裡面學到教訓,悲劇和戰爭總是不斷的在看不見的各處或者當下上演,所以才不去輔修歷史系[茶],不過事實上某校的歷史系似乎才成立第三年,從某校史來看實在是很年輕啊.
不過你們老師也很厲害啊,還會看火影還會知道查克拉,還真努力把艱深的東西盡量轉化為聽得懂的東西呢,不過是在講什麼東西才會講到這東西啊,又不是蘇格拉底前的哲學.我就知道你漏掉了,我可特地回去查歷史紀錄的說[茶].
嗯?是什麼事情讓你想法趨近於悲觀呢?不會是感情挫折後就說不要在談戀愛吧,當然我相信不會是這樣,我也希望不是這樣,又不是像某人生活不拘小節討厭化妝也沒男人緣吧[笑].好啦,玩笑話說說而已,等會線上聊吧[拍].至於下雨,總比新竹冷個半死好吧,第一次感覺從新竹回到台北,覺得台北還比較溫暖[汗].
skishyi 於 December 2, 2007 08:57 PM 回應 | 來源:218.166.237.63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檢舉
專業的5樓
也不是在躲人,就真的只是沒登入而已XD也只是不想打名字,反正知道是誰就好~哈哈
我們老師,感覺上有點像是在說"歷史的辯思"吧,雖然常常會講一些漫畫有的沒的(話說,他最喜歡的是GIRORO...),但就像你說的,他就把他要講的隱藏在其中,看你能解讀多少就是你的事吧。不過呢,換一方面來說,我們班,甚至大多數學長姐們,一概不知他要講啥,有些還會說他上課就是在亂入些有的沒的(笑),有些人看到我上課還會作筆記,整個就是大驚啊...其實該感謝姜涵老師的訓練(?)不過我還滿喜歡他的課就是了,算是三堂系上必修中最喜歡的一個吧。)
感情挫折就不想談戀愛啊...看到這句話還真是讓我傻了一下。不過就某方面來說,似乎就真的是這樣吧OTL。起碼看清了自己天真且不想付出的一面(對於愛情),所以目前完全不想談戀愛,但對那一方面的幻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笑),或許就是因為幻想得太多,才顯得天真吧。
感覺上,這樣聊似乎也不錯,可以好好想想,而且比較完整的樣子~哈
於 December 3, 2007 12:17 AM 回應 | 來源:140.111.165.249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6樓
還真是懶得登入啊,懶人阿慈[指].只是萬一哪天你又這樣也沒事先告知[雖然我這很少人會留言就是],我沒發現怎麼辦呢?
從某方面而言還真是個可愛的老師,喜歡熱血漢子GIRORO,不過話說回來,我系上某位學長也喜歡他耶[笑].歷史的辯思嗎?這我就不怎麼熟了呢,不過既然是史學導論,那主要應該是在講精神意志和歷史的大方向吧,或許也說得通?不過會講漫畫那可能就是老師個人喜好的問題了,這點就加減聽吧[茶].
怎麼說呢,學問也好興趣也好,只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才會講出來吧,如果是連自己都講得很痛苦,在台下聽課的學生八成也無法進入狀況吧[by中文系某老師的說詞],從某方面來說這也只是細部問題吧.與其反駁老師的不知所以然,還不如去理解老師想表達點什麼,在加深入分析探討才是聰明之策吧,只是多數學生似乎不喜歡那麼麻煩,這也就沒辦法了吧.
嘛,至少你有在聽課有在做筆記,大概考試就沒問題了[拍],至於別人怎麼說是他家的事,沒必要跟這種人多囉唆就是[茶].從某方面來說,我大概也得感謝姜老師的訓練,不過這種東西有點像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是.喜不喜歡認不認真上課,都是自己的事,不過既然喜歡那就考好給其他同學看,也表現給老師看吧,相信阿慈你沒問題的.
關於感情之事,我只是純粹想起你換帳號的理由而已.怎麼說呢,天真倒是無所謂啦,總比老是猜忌或忌妒來得好吧,不過如果情感不互相付出,即使是友誼也遲早會告吹,或許這點得在你遇到下個戀情前,得稍稍花些心力思考看看吧.幻想啊?從某方面來說我大概會比阿慈你還嚴重吧,妄想症候群[被打].
不過些許的妄想也不等同於天真,天真比較接近比較單純直接,希望是正面性的期望,不過從許多方面來解釋,就是思考不周全的一直線,我是這麼想啦.話說回來,我自己懶得談戀愛是一碼事,不過對象是牛鳴先生或許就會有些不一樣[茶].這樣聊是不錯啊,只是往往為了回個留言,我得寫出對方一倍一上來囉唆[望],總之你高興就好.
skishyi 於 December 3, 2007 12:40 PM 回應 | 來源:122.116.230.212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檢舉
7樓
嗯....
首先請原諒我因為延宕時日....
導致腦中的感想當真如你所說只剩下渣了....
剛剛又看了一遍文章 完全沒有上次看的時候的那種感想....
我還是就著記憶大概打一點吧....(不然我大概永無寧日XD)
只是不知道還是不是原意就是了
我的感覺是
整篇文章是由許多個對立的觀點所形成的
其實 現實中的事情是沒有對錯的
所謂的抉擇 也僅止於對哪一邊的認識較為深入罷了
人做為一個有限的生命體
就連選擇一個"對"的一方都覺狂妄
充其量能說是選擇了自己喜愛的一方而已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
徹底懷疑論者更進一步提出:除了我以外所有的一切都是虛假的人
就連對自己的認識都只是一廂情願或者是片面的又有什麼資格去評論 這世間上的對錯呢?
不論是 螺旋族 反螺旋族 獸人 人類 螺旋王 西蒙 路修
都是為了自己的生存 自己的理想 甚至是自己的仁慈而努力
世間上的真理是什麼?我個人是覺得 這世界上所發生和正在
發生以及將會發生的一切 就是所謂的真理
雖然這樣或許很宿命論 但畢竟沒發生過的事 我們根本就無法
確定啊(笑)
做過多的爭論 只不過是為賦新辭強說愁罷了
或許這就是 結果論所盛行的原因吧
moontoad 於 December 17, 2007 10:06 PM 回應 | 來源:210.192.174.19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檢舉
8樓
我很喜歡描寫比拉魯四處飄泊的那一段
尤其是"在自我的定位認知上,存有相當曖昧未明的質疑"這兩句
對自我內心的定位與反思感覺很不錯
另外
"只有這點絕不妥協,其他的擺一旁再說"這兩句話真的很棒XD
因為這也是我的生活態度吧(茶)
只要不逾越原則 一切都好談
一旦觸碰了底線 絕不讓步XD
再看到正文最後一句的時
我笑了
梅董在最後都按照慣例一定要來熱血一下XD
"為了這個理由,同一直陪伴的厭忌,持續地戰鬥"
哈哈XD
不過在我看到後記的時候不由得佩服一下
原來那個老人的靈感是來自於北歐神話的三女神阿....
不愧是奧汀智慧之源 果然是有智慧呢XD
話說這裡面的哲學議題
果然是來自於我最討厭的康德阿
難怪我會本能性的排斥 哈哈
最後 我有想了一下 關於表達星星在白天一樣存在閃耀的標題
不過沒有比你用的這個標題好
單純只是想了一個XD
"繁星閃耀~超越天光之上"
就這樣啦~梅懂我這樣也勉強能算交差了吧XD
再不趕快吐一吐僅存的渣渣
我真的要不得安寧了呢 哈哈
moontoad 於 December 17, 2007 10:21 PM 回應 | 來源:210.192.174.19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檢舉
9樓
如果催觀後感讓你感到困擾那還真是不好意思,不過正因為太想看到才會催個沒完,所以也請多體諒吧.不管怎樣,感謝你把所剩不多剩下的渣渣吐出來,雖然你說是渣渣,但我覺得這心得還是很不錯唷,至少是個對拙文作者某方面的刺激與鼓勵,總之真的是大感謝.
關於現實中的對錯,不管怎麼說都是很主觀的東西,全然客觀的東西或許存在或許不存在,這點基於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而沒有定論,故不在此囉唆[括號起來存而不論].我會認為所感知道的會是自己的全部,但同時很多感知不到的東西,雖然感知不到卻無法否認其可能存在的可能,所以要用謙卑微渺的自我認知,以意逆志接受更大的可能與現實.
雖然用推論可以推論出無法感知道的東西不存在,不過我寧可相信存在但卻感知不到,而基於這樣的說法而套入「一為全,全為一」.自身所感知到的是[自己這個]世界的全部,卻也是單獨狀態下的一,更是這整個情境環境時間距離的一和全,是個比較性的推論結果.比拉魯看到的可能是一也可能是全,不管怎樣這就不多討論了.關於比拉魯所看見的,是有限也好是無限也罷,這篇文所展現的就是這樣一也是全的世界.關於對錯,姑且可以認為是認知價值與立場不同,基於有限和數種可能下,所做出來的比較結果.
說到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就會讓我想到天元裡面提到的螺旋族的宇宙觀:宇宙是個模糊的概念,只有在被認知到的時候才會確立.徹底的懷疑論者提出:除了我以外,所有的一切的是虛假.而徹底的懷疑論者對於一切事物的懷疑,從某方面來說其實有點偏激,假若連一切事物都是虛假,那麼自身的存在為何不是虛假?不如說是因為這一切都是虛假,所以連懷疑論者本身都是虛假,因為不能無中生有,那麼在真的這件事情上,或許打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也說不定,所以徹底的懷疑論者是否該懷疑自己是否為假.嘛,實際上徹底的懷疑論者幾乎無法成立或立足,所以懷疑論者都是有限制下的懷疑論者,懷疑某些事情或某樣東西.
怪了,為什麼會扯那麼多知識論和懷疑論,回來就不囉唆對錯問題了.我寧可相信未來還未成型的可能,但是我並不把過去的可能具現化並否定當下,所以寧可說可能會有改變,從自己改變就會有不同的可能,非宿命論者的認為一定是有什麼因果關係.
skishyi 於 December 18, 2007 09:05 PM 回應 | 來源:218.168.202.242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檢舉
10樓
其實我覺得這篇天元文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而已,誰要官方不補完就變成某檄腦中的腦內補完物,只是因為是某檄寫的,所以就會變得很囉唆.假若比拉魯不曾那麼深入思考自身定位的問題,其實也不無可能,因為這部動畫是熱血無理的動畫啊,只要有熱血就能衝破天際,連天的次元也能突破,這就是天元突破啊.話說回來,如果這篇不寫關於比拉魯自身探討的問題,這篇就會變得很單薄啊[但是我認為陷落後的記憶深處,對這篇來說是必要的前篇,因為有那篇才會有這篇,這件事情是個人的堅持],所以說這篇其實是兩極間的平衡也說不定.
漂泊這段故事是在寫前篇就想寫的東西,拖了老半天最後還是寫了漂泊間的事,想到的大概該吐都吐出來了,對天元突破的補完願念大概消耗殆盡了吧.關於決不妥協那句啊,因為是自身糟糕狀態所以就不多說了,不過只要超過底限,多數人通常不是放棄就是爆炸,二選一吧.關於最後一句的熱血,是因為這篇是天元文啊,假若你去看我寫的其他文,例如捲天文或生徒會相關文等等,就會明白我為什麼說因為這兩篇是天元文才熱血,而不是某檄的所有文都很熱血,這兩者不能混同啊.
關於後記,偶爾會把故事裡說白的東西翻出來囉唆,才會有一堆有的沒的,只是這篇似乎有點超過預期的囉唆就是.雖然提到諾倫,可是卻沒提到奧丁,難道這是奧丁偷了蜜漿溢出來的蜜嗎?把自己吊掛在樹上且犧牲了一隻眼,奧丁經過九個刮風下雨的夜晚後,有人給了麵包和一小杯的水,當他往下看時發現了盧尼文字,立刻奮力地將文字抓住,因此從數上摔了下來.如果是北歐神話的話,還是比較喜歡的是惡作劇之神的洛基或者是雷神托爾.雖然說洛基是導致諸神黃昏的人,但是奧丁和阿斯嘉特神國的諸神們,難道就沒有製造與巨人族和他族與神族的對立嗎?從北歐神話的片段還是看得到些蛛絲馬跡吧.
嗯,我個人對哲學並沒有特別喜惡問題,應該說是當還不明確前都還會繼續努力,不過照這個樣子來看應該是有待繼續更加努力就是.康德也有可取之處,這樣想或許你就會稍微接納一點吧,克服本能的非理性吧.雖然應該是不大可能改標題,不過還是感謝提供意見.之所以取這標題,或多或少跟前篇有點格式上關係,另外則是個人取名字偏好就是,雖然時常會取一些很微妙的標題,目的當然就是跟別人的作品有點區別,只是偶爾連自己也記不大起來就是.再次感謝寫了對這篇拙文的觀後感,感激不盡.
skishyi 於 December 18, 2007 09:06 PM 回應 | 來源:218.168.202.242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