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7日

兩個世界數個結局的EVA二創佳作RE-TAKE雜言

話說昨天上墨線稿沒有進度,小說幾乎是在有點勉強的狀況,不是聽著篇四開頭的蕭邦雨滴前奏曲,而是在聽EVA的TV版原聲集完成的,部分補充則是今天聽著RE-TAKE的PV完成的.昨天大半時間都拿去看從驢子上載下的RE-TAKE跟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特別是RE-TAKE因為六本全所以檔案不小,偏偏某人耐不住性子會不時預覽看些進度,但到晚上九點多才總算下載完,後續則在不斷找尋相關補充資訊中,勉強是稍微了解到這部作品在EVA的二創作品的定位所在.

關於EVA二創作品RE-TAKE這部作品,曾經在之前似乎是重看EVA的TV版還是在看新劇場版序時,一度興起搜尋看看同人創作曾看到過有人寫的好評評價而有了初步的印象.不過,當時並未直接看到這部本體,也沒有太過認真想要追究,雖然當時似乎是在找些相關資料來看,或許的確有動念想要看看EVA的二創,但內心總有些隔閡跟疙瘩存在,所以中就沒有太過深入.之所以最後就連其他EVA二創都沒有太過認真去找二創小說或漫畫來看,部分原因是因為這部年代已久,當初看的時候距今也差不多十年有了,很多事情不是在當下認知到,以後大概也就不會在涉入.雖然現在的自己會習慣性或偶爾性的去找些正在追的作品之同人來看,不過在內心佔有極大地位的EVA,基本上是不容許被挑戰,即使他人寫的多好多知名,也沒必要刻意去補完那可有可無的部分.

說老實話,對某檄而言,其他作品可能還可以透過二創找到種不一樣的解釋或切入點,但唯獨EVA,幾乎只認定庵野秀明監督的TV及劇場版,以及跟貞本義行畫的漫畫版.至於其他後起跟EVA設定有點關係的那些,只是偶爾支持一下回味一下,從未有能夠取代那可以稱之為本篇的TV及三篇劇場版.不過比較特別一點的是EVA的新劇場版,這部因為還未有確實結局的未知數存在,而且目前只看了序篇且沒有給予高度肯定的狀況,外加還沒看破篇,所以在此議題中是暫時被排除在外擱置的,或者該說這是該花些時間才能知道期間的價值何在.不過雖然庵野秀明在十幾年後出了EVA的新劇場版或許的確有許多變革之處,但,說到底搶錢還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吧,這又是另外個議題了.

基於這樣的立場,在繼續說下去對RE-TAKE的觀點之前,還有個要被提出來的部分,是某檄本身對於EVA這個作品的評價.關於這部作品,記得當初應該是在1998年後中視撥出時看到的,在那之前偶爾聽人說到,但卻未曾刻意追究.當時在中視撥出時,從第一話開始就很熱中的追到最後一話,即使到別人家或出去某處也不忘在放送時間找電視看,幾乎是被人當狂熱者看待.不僅只是追逐的這個作品,當時在人際關係受到壓力有狀況的時候,基本上也是透過於此來提出並尋找些關於人生的關於自己的意義的問題,也因為於此,所以對其後的人格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而那些影響至今也深刻地展現著一定的影響力.同時,當時網路發展還不是那麼的完備,有像現在那麼多的資源,當時也僅只是個國中生而已,所能獲取到的資料資源等都是相當的有限.即使如此,這部作品深刻並內化於心裡,是不爭的事實.

EVA這部作品基本上沒有定論,正面評價跟負面評價以及對社會的影響力都難以輕小覷,覺得該被奉為神作或經典或是惡劣作品都有人支持其論點,但單就突破性和成果而言基本上是成功的.正因為作品影響力大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論調及見解,作品本身對於每個不同的個體其感受及體悟到的都有差異,所以就二次創作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存在.單單只是喜歡零還是明日香這點就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論調,各方面的詮釋更是難以概括,到底怎樣的東西才能被多數人接受,是怎樣的底限才是被認可的,說到底EVA所帶來的爭議性也是相當可觀.

在這樣的狀況下,特別是TV版在第二十五、二十六畫兩話幾乎完全跳脫先前故事的結局讓多數人難以接受,其後又推出AIR跟真心為你還有DEATH的劇場版作為補完,但還是不是那麼讓人能接受,那到底是要怎樣的結局才能被認可呢?於是就有二次創作來補完這個區塊,而其中最為人所接受且好評的就是STUDIO KIWIGABUCHI花了數年完成的RE-TAKE.雖然很多人奉為神作,但在繼續說下去之前先稍微給個閱讀完的評價,這部作品對某檄而言並不是神作,真正的神作是TV版跟其後補完的劇場版,而RE-TAKE只能算是立基點漂亮且有深思熟慮,但還帶了點庵野味的作風,給多數人一個完美的結局的故事,甚至不脫大團圓的期待,即使如此,還是值得一看討論其內容.附註,在看到某幾個點上某檄數度落淚是事實.

RE-TAKE是在講述以真嗣所擁有能夠改變的世界狀況下,一個稍微脫離原作的另外種可能及結果,扣掉該作者似乎相當喜歡在某一合理狀況下的R18的內容外,在故事架構上還是有相當可看之處.該系列共六本全,一到三跟四是本篇故事,零篇是番外篇,但實際上也跟本篇故事緊緊相連,而且是在第四篇本篇結束前的一個要點所在,還有一個後日談後續給了個最終結局作結,另外還有個第一到第二之間的一點五畫作補充,另外在二創本體故事之外還有個RE-TAKE的原聲集.稍微補充一下,除第零篇明日香視點的獨白是六十頁,第四篇結局是兩百頁外,該系列作每本約一百頁上下的頁數,價錢則約一千兩百日幣到一千六百日幣間,若全套收大概要花台幣六千元差不多,但是因為收藏者跟年代關係會更貴也說不定.

基本上這是個兩個世界的兩個故事相融合而成,一開始並不那麼能夠察覺,但是看到後來作者都會交代的清清楚楚,但雖然是兩個故事卻隱含了數個結局,有點像是多重平行世界的概念,但作者也不會非常刻意的強調,而在最後基本上也都給了完整的結局.這個作品對某檄來說,真正好看的地方不是打鬥也不是成人指定的部分,而是在於原諒的這個議題上.那兩個世界的人,特別是真嗣,是如此地無法接受最後的結局到來,所以才創造了那樣的世界,但是因為這樣才有了另外個,或者該說是不斷地在痛苦中掙扎,以致於最後終於願意跟那些傷痛和解,原諒了那些不堪,而那些努力那些痛楚都將被記得,而這也是這部作品好看的地方.

當然,這作者參考大量原作,包含TV版跟貞本版的漫畫場景及故事作為立基,畫作的完整性很高,扣掉偶爾會覺得人物有點變形,但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就算了吧.作者重新詮釋且讓真嗣認清自己站起來,讓一直深陷於過去傷痛痛楚的明日香放下過去,兩人總算能和解回到原來的現實中,而新誕生的真嗣則接納了事實,那個殘留明日香的影子明日香,最後也明白了自己所該追求的事,這些都是原作本身跟其他相關二次創作多不可及之處,也算其作品優點所在.不過,某檄真的不是那麼喜歡真嗣的成人向的行為,這點多少是成為某檄觀看的扣分點,但也勉強能夠接受就是.看到明日香對真嗣以及對美里的我原諒你的和解,真的是有很多感慨,這部分會在認真思考並希望轉化到正在寫關於過錯跟自責的小說作品中,從某這點來看還是蠻高興看到這麼部高水準的作品真好,至於其他想到就再補充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