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分鐘』在看完後,沒有隔很久就去二刷了。二刷因為已經有上帝視角,知道每個角色各自的定位,專注於尋找首刷因為過於在意劇情發展而忽略掉的細節。意識到我個人會在意的事,覺得故事並沒有那麼好之後降了一些評價,但仍然維持水準之上的評價。二刷後,試著依照既有的線索,拼湊如果還有沒說完的話,導演想要做些什麼。後半段有些推敲,純屬個人臆測。
先提演員的部分。如果要說哪個演員演得好,我會說是王柏傑(飾演劉凱)跟蔡凡熙(飾演楊澧輝)。王柏傑的劉凱算是劇中實際上扣除主角阿任以外最關鍵的角色,幾個關鍵處基本上都有他在,甚至引導阿任不要跟著炸彈客隨風起舞,要他做出最適當的選擇,但也不會演得太突兀。蔡凡熙是因為看過他前一部作品還錢,裡面的演出跟這部的演出落差頗大,一刷後看演員清單才知道他就是阿輝,有驚豔到。
雖然一部分是靠遮掩跟燒燙傷妝來掩蓋,但真正出色的是蔡凡熙在飾演阿輝的過程中,把自責詮釋得很出色,完全看不到前作那個話澇駭客。阿輝這個角色如果不夠給力,整個演出就弱了,他必須轉移觀眾的注意力,代替身處陰暗處的復仇者在舞台上高歌復仇。相對應的是李銘忠,同樣也在還錢中演出,因為某些因素戲份吃重,但沒認出來單純是某檄臉盲。
一刷的時候的確覺得那個楊婷娟演得不錯,眼神中有些邪氣,演員是姚以緹,在鬼才之道中飾演潔西卡(但那部我更喜歡張榕容的凱薩林)。覺得表演得很自然的還有高鐵乘務人員們,他們的演技都很棒但又不刻意搶眼,很棒的陪襯。李李仁的李傑在掩飾事情跟某場戲演得很出色(聽說憋氣憋到快升天),但不是那種獐頭鼠目,而是稍微有點亦正亦邪。
男主林柏宏飾演的阿任,因為劇本,可發揮處並不多,因為他拿到劇本的這個角色,從頭到尾都不是英雄,是罪人。這個罪人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外在認定,一個是他自己對於自己的定位。跟這個角色有主要關聯的有兩個,宋媽媽(呂雪鳳飾演)跟黃欣(宋芸樺飾演),阿任跟這兩個角色的互動,決定了阿任自己的結局。阿任在整個故事中說真話的點並不多,其中一個說真話的點是為了救人而透過阿輝向其他人說出(以他個人視角)三年前的真相,以及最後一段通話他終於對他老婆說他沒辦法(繼續扮演他們期望的角色)爬到第一節車廂。
阿任的角色有大部分的時間都迴避了他自己的真心話,因為害怕說出口的話會傷人,許多事情都在不跟他人溝通的狀況下處理,導致他最後的結果,沒人幫他。阿任其實是想當英雄,但當不成。雖然無意要當英雄,卻被長官巧妙的塑造成英雄,因為扛不下壓力就只好選擇離職。對摯愛無法說出真相,對至親無法訴苦,甚至還被情勒,做個他想要做的事情還會被各種說你不准、你不要,他自己的意見完全不被尊重。
阿任無法取得他人的信任下,導致他跟其他人談判幾乎都處於弱勢,要說服別人只能回答:(相信我,)你被騙了。問題是這樣根本沒辦法順利溝通,只要沒能拿出有力證據說服對方,只能回你被騙了,這句話就有多蒼白無力。明知道有些狀況根本無法預期,沒有辦法檢證另外一顆炸彈確實存在,仍選擇了讓摯愛留下,犧牲了其他人。以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誰來做這件事情其實都差不多,只不過就是那個復仇者的棋子,但他還真的讓自己成為了他人所認為的罪人,並以此作為犧牲。
阿任是個悲劇角色,會為了回應他人期許而掩蓋自己的心情,做出符合他人期待的行為。八成依照父母期許任警職,因無法繼續承擔那份重擔選擇離職,寧可什麼也不說遭人誤會也不敢說出真話。被冠上英雄之名,被期待做出英雄的行為,尤其在有弱點握在敵方手裡時更顯得無力。最後逃不了的時,才對本來早就該說出真話的人說真話(示弱),就這樣把自己給逼到了絕境,在事件中為了拯救他人作為贖罪,實際上只是遠離了那些他束手無策絕望中,但總也是個解脫。
復仇者,被抓到時喊著是打死我也好我早想死了。這就有趣了,明明只要拿刀當面突刺對方,直接捅他最恨的人人就可以實現心願,卻又不想弄髒自己的手,甚至還想證明它自己是對的,是老天爺跟整個世界對不起他,設局讓更多人陷入水深火熱中,且在一旁搧風點火,說到底就是個懦夫,把人性的卑怯處理得不錯,但也夠愚蠢。
二刷已經知道每個角色在最後尾盤時的定位,就確認是否有缺漏的細節。『96分鐘』事件發生於2024年9月9日,三年前的事件則是2021年9月9日,出於片尾的骨灰刻上的卒年。這整個事件都是策劃好的,犯人知道這些北上參加追思會的人搭乘哪一班次的列車,並事前做手腳。
邏輯上,復仇者有共犯,不是阿輝,另有其人,且應該也是乘坐於同一車上,十之八九應該也是穿著鴕黃色外套的人。這個人負責製作炸彈或者提供管制炸藥,作為藏鏡人,在同一車出現,要協助復仇者做出演出。選擇在155號列車出現是因為這一車的炸但是額外設置的,可爆也可不爆,但另一班車基本上就是一定會爆。
綁兩台車速這件事,其實不需要真的在車軸感應器上動手腳,在高鐵列車的控制室就可以了,只要有能夠駭入連接儀表板監測數值並綁定就行。但因為被定錨了,這個解法大概沒有金田一一的智商大概解不動吧。
整體而言故事不差但欠缺救贖跟他人善意這點,算普評。
首刷還行,但二刷會拉低評價。
其他,劇中有多個鏡頭模擬手機畫面發限動,其他字太小太細太瑣碎了沒辦法仔細讀,但其中一個留言寫了「希望長髮哥在此」(希望有像長髮哥一樣的人能夠挺身而出)。
事件發生於2024年9月9日
前一個事件則是2021年9月9日
但沒有說明火車事件是在哪一年哪一天發生。
-------------
因故跟朋友看了第三刷(計劃外)。
其實犯人出現在雙炸彈案三週年追思會上一整個謎。他的至親是死在火車隧道事故內,所以他身邊又死了誰嗎?所以,他對上阿輝都在說謊,我連他為什麼能出席追思會都看不懂,這bug有點太大啦。
事件順序:火車隧道事故先,後有信義區雙炸彈案(為了向放棄拯救隧道內的長官復仇),三年後的高鐵案(再次復仇)。不然信義區雙炸彈案(為了復仇)不會成立,正是因為復仇失敗,所以需要下一個復仇。
第一刷看氣氛,第二刷知道犯人是誰後開始讀角色行為跟動機,第三刷bug大會。本來沒考慮三刷,但剛好要跟人見面,就乾脆約總督看一場,但沒想到三刷變成認真抓bug大會。
其實他可以出現在高鐵上沒問題,但出現在追思會上講話就不太合理了。追思會上他可以是列席,但上台應該是家屬代表,家屬代表就代表有至親死於信義雙炸彈案中,但這種場合登台講幾句話前總會審核吧?排定行程總會確認一下吧?如果他就這樣混進去了,可能會導致下一個結果。因為是表演型人格,讓人誤以為他也是爆炸案的受害者親屬,實際上卻是個思覺失調患者,然後在法院判決上他的行為被認為是有病而不判有罪,就高功能型的思覺失調。
-------------
銨油炸藥(ANFO)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3%B5%E6%B2%B9%E7%82%B8%E8%8D%AF
銨油炸藥(ANFO)在工業方面用途廣,通常用重量比硝酸銨(AN)比燃油(FO)為94:6 ,燃油必須是閃點比2號柴油高的油。其中硝酸銨作為氧化劑,燃油做可燃劑。最早使用於1950。銨油炸藥常被用於採煤場,採礦業,採石場,以及民用建設,其低成本且便於使用等特性使其較其他炸藥更長被用。其他優點包括防水性佳,爆速夠高,氧氣平衡性佳。由於成本低,製作容易,常被用來製造簡易爆炸物(IED)或執行恐攻,如奧克拉荷馬市爆炸案。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2%A2%E3%83%B3%E3%83%9B%E7%88%86%E8%96%AC
テロリストが用いる安価な兵器のひとつであり、車爆弾や即席爆発装置と言った攻撃手段の主たる爆薬として用いられる場合も多い。(ノルウェー連続テロ事件な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