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

陽炎-01、冥



滴、

滴、滴、、

滴滴、滴滴、

滴、滴答、

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滴答、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嘩喇嘩喇嘩喇嘩喇嘩喇------------。



意識到時,是從喧嘩的雨聲中醒來的。說是醒來,其實就連是醒來還是死去都不很清楚,更別說要知道或證明更多什麼。只能隱約認為存有意識,或能感知的媒介,但是這並不能成為有力之證據。足以立足之點,猶如狂風中將熄之燭火,如此地脆弱不堪。


當有意識之前刻,並無流動時間;當意識之時,週遭一切皆遵循各自地流動時間而存在著,而意識身處於無一識得之處。四周是牆堵,包圍著這小小的空間,其上有塊天際,但下著與不見青空。雨不斷地滴落,同時貫穿感知的媒介,注視著被貫穿處,沒有真實的感覺。近正午,雨漸歇,雨雲漸散,陽光微穿透雲隙,遍撒於大地上。


意識及感知能力逐漸明晰,不知過了多少朝暮,陰晴時雨,漫長地在牆堵包夾圍起的小小圈圍中,隱約地察覺到,這裡似乎是老舊巷弄內深處。偶有具有形體的生命體,自牆堵包夾之狹路,自狹路一端至另一端,漸行趨近,幾乎不佇足而趨遠,彷若此處與他處並無分別。對於意識存再與否都存疑,其實那樣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日夜交替,風吹日曬,時晴時雨。連自身意識也不知道所在之處,彷若熾熱炎陽曝曬於地表,不存在於此的搖曳幻影之陽炎。不存於此,也不存在於任何地方,其本身之不存在,孤獨與空寂皆無處可依,唯有陽光及大氣,彷若不存在卻無處不在。


-------------「冥」

              幽暗,冥冥。

              深遠,杳冥。

始97/10/08

終97/10/23



-------


理論上這篇是挖坑,坑已經夠多快把自己埋起來了,不過因為預定不打算寫太多,就算寫到中間沒寫下去也不會有怎樣的隨時斷尾可能,但是最後到底怎樣到是想好了,應該說是在一開始就想好了最後,至於寫不寫得出來是另一碼事.最近生活繁忙,堆積事情比山還高,不過還是稍稍地在這天稍稍完成點什麼好些,所以貼上了這篇.這篇的手稿上沒有後記,或許真的就斷在這也說不定,請不要催稿,沒有一定有後續這碼事,就這樣.


2008年7月30日

鍊金術士艾莉攻略相關雜談

是說於鍊金術士艾莉中,失敗數次又讀取檔案,終於玩出想要的結局,雖然圖片出不來有點可惜[因為原本自有的遊戲片借了別人之後一去不回,只好從網路上找別人壓縮製作檔],不過是確實地完成了目標,終於完出了宮廷魔法師的這個結局.話說艾莉這款遊戲總共有十三種結局,其中兩個壞結局,其一第十二號記得只須從頭睡到尾就看得到了,另一第十一號則是一直處於低階無法突破,不過當初剛接觸這款遊戲時也沒玩到如此悽慘之地步,幾乎都是玩到七號普通結局居多,大概也玩出過八號薩爾布魯克的討厭鬼,九號的伊留結局,十號的五留結局.

以七號普通結局為基礎的相關結局較二號MY STAR等級較廣,若晉升MY STA只有其本身或一號的傳說之人再現,或被問過命題事件和鍊金術超過等級四十五以上的零號薩爾布魯克的鍊金術士,就這幾種可能而已.普通結局為基礎的結局有三號宮廷魔法師,四號爆發戶艾莉,五號飄逝的雲,六號蛋糕店,七號普通結局自己本身.其中宮廷魔法師須在武鬥大會獲得優勝,解決王子繼任問題並持有武器陽與風之杖,鍊金術等級超過三十級,未被留級才可完成,算是高挑戰性的結局.

四號的完成條件是持有黃金兩枚並持有五萬元銀幣;五號持有全部三種樂器並能彈奏,與茱羅曼好感度超過八十五及未見過瑪莉;六號須成功製作出點數超過一百四十點,效力九十以上才可得,雖然曾經有玩過接近但卻未能成功,七號普通結局就普通得沒有特殊就可得.重玩了無數次外加使用存檔紀錄,認真地完成了宮廷魔法師停件後不選普通結局,卻選了晉升MY STAR等級,從頭睡到尾會有兩次被叫醒的有趣事件發生.

似乎是沒寫到發生事件的事,道格拉斯會跑來打斷艾莉的睡眠,必要條件是曾取得武鬥大會優勝,同時雇用著道格拉斯及保持好友度超過七十,道格拉斯會特地跑來鼓催著艾莉去大會會場看他的英姿,艾莉可選擇繼續睡覺會起床,兩者都能窺見壞嘴巴道格拉斯的不坦白想法.選擇繼續睡覺的選項看起來太有趣的看起來真的很好笑,看著艾莉說好可是卻又倒下去繼續睡覺,看著道格拉斯想耍帥說著真正的想法真是太可愛了,選去看還會被說不去看就無法跟別人討論話題,這也出乎意料的有趣,當時看到時還噴笑,這大概是玩得最愉快的事情之一吧.因為最近玩得實在是太過火也有點膩了,大概打算完成圖鑑後就會丟在一旁並燒成光碟片,大概是這樣吧.

另外,看到則新聞,說是水母熱量低富含膠質,有助對皮膚和維持身材,原先對水母敬謝不敏的日本,將水母製作成冰淇淋來吃.日本學者將水母乾燥處理後,製成天然吸水劑,可以悉大約七倍體積的液體,吸水效果和持久性都比現有的吸水材質更為理想,乾燥水母和土攘混核可取代化學肥料,而且比一般土壤更有功效.說到此,到是想到水母很像鍊金術士系列裡時常出現的史萊姆球,史萊姆球需要靠打史萊姆戰鬥後才能得取之材料,而混合魔法紙可以做成乾燥劑,而且史萊姆幾乎都是在水邊出現,其實史萊姆就是水母吧.

攻略部分,關於鍊金術士艾莉中,要取得艾莉專屬使用的陽與風之杖很囉唆,因為是一連串的事件發展下來的,所以有幾個重點要注意,一是取得進入通行證或者使用隱形戒指使之取得通行證與國王見面,一是前往卡斯塔尼耶,不用到肯多尼多或千年龜的沙灘及密肯涅島以外的地方,只須在店面購買氣球魚之後用它做氣球魚的毒為裝死用烏沉香必要道具,要製作裝死用烏沉香可透過秘密書庫等級達到的閱讀,或者是創作調和完成,聽過了飛翔亭對話得知王位繼承問題,再把東西於十一月前交給國王,隔年一月一日艾莉在工房,武器道具未滿的狀況下可得陽與風之杖並可使用其必殺技.

第二年九月一日開始攜帶超過兩千五百銀幣從飛翔亭外出撞到人錢包不見,誤認某人是小偷,三十天以後從工房出來時看著那人看著工房,似乎認識前任住戶,在認識道格拉斯的情況下五月左右會到工房得知最後的跳蚤市場,六月十八日食日後留在工房的某日可外出到最後的跳蚤市場,須具備西薩克金幣知識才行,另一方法就是製作出隱形戒指,只是需要高等級知識得知製作方法或用創作調和製作,及耗時調和日數,時間上來說較前者方法麻煩就是,想得到的方法大概就這兩條.

鍊金術士艾莉攻略
http://members.at.infoseek.co.jp/jennylepus/Atelier_marie/elie/elie_win_main_index.htm

另外猜想幾乎是參照艾莉攻略本內容[曾在板橋某圖書館內見到此藏書],所架設的網站附上以作為參考,寫得很詳細可以參考參考,不過許多調攻略因為懶散耗時所以大概就不玩了,現在囤積最想玩的大概是花歸葬吧,真是糟糕的傢伙糟糕糜爛的暑假.


累積人次: 2155


------------



鍊金術士艾莉小東西相關雜

趁著假期將要結束前還是把囤積一點的事情處理處理,剛剛原本是打好了一篇卻因為種種而被消去,雖然覺得無言不過還是大概的補完.這回主要貼圖是熱愛鍊金艾莉並認真玩著這款遊戲才叫能明白能讓人會心一笑的部分,多是每年12月28日武術大會上的故事,其次是因為取得過武術大會優勝後,再次到武術大會中參賽卻被某兩人排擠,這裡到是可以看到某兩位好笑之處.在來還有一張是王子終於於12月17日登上王位相關圖.話說若是要再武術大會上取得優勝其實是有秘訣的,在海邊城市的千年龜沙丘取得了蘿萊人魚鱗片,製作魅惑之粉共三份,製作香氣項鍊佩帶,外加千年龜的蛋[可搭配謬拉溫溫泉製作成溫泉蛋]食用一顆增加10HP,然後參加就可以依狀況不同魅惑對方,可多數取讀檔案以確保實驗成功.

如果是要讓道格拉斯取得優勝,簡單的來說就不斷提升跟道格拉斯好友度,提升戀愛度[這是隱性數值],去打倒海龍[須引發尤莉卡事件連帶至打倒海龍],之後不參加武術大會就可看到道格拉斯打倒恩戴克,差不多就這樣.以下轉貼相關攻略.

*與道格拉斯的戀愛
Event~1 條件:與道格友好度100,戀愛度+2以上,與其他人戀愛度0,剛好持有一個月之實,道格來委託時發生
  結果:失去了一個月之實,『月之魔力2』條件成立
Event~2 條件:『月之魔力1』發生15日後於工房發生
結果:月之實+5,與道格戀愛度+1,『月之魔力1』條件成立(可無限次發生此事件)
Event~3 條件:艾莉的袍子破了,道格特地去向芙雷雅借針線
道格再隊伍中,與他友好度100,戀愛度+2以上,與其他人戀愛度0,於3.13.23去飛翔亭發生
結果:與道格戀愛度+1
Event~4 條件參加過1次武術大會,道格再隊伍中,恩戴克不再隊伍中,與道格友好度90以上,與道格戀愛度+1以上前往威蘭山時發生
結果:與道格戀愛度+1
Event~5 條件:與道格一起打敗海龍,與道格戀愛度+2以上,恩戴克不再隊伍中,與他一起前往肯多尼斯途中時發生
結果: 『勝利的預感』事件成立
Event~6 條件:『突然而來的自信』發生後的12月28-29日,與道格友好度90以上時於工房發生
結果: 一定要選『要加油喔!』或者『我會支持你的』,『決著』事件成立,其他答案沒有效
Event~7 條件:勝利的預感〉時選『聲援』或者『努力』,於當天前往武術大會會場(不參加或者參加中途輸掉)
結果:
選『道格拉斯加油!』:〈戰鬥結果1〉
選『為他祈禱』:〈戰鬥結果2〉
選『其他』:〈戰鬥結果3〉
Event~8 :戰鬥結果1 道格打敗了恩戴克,高興的艾莉立即跑向他
條件: 『決著』時選『道格拉斯加油』
結果:與道格的戀愛度變成10
Event~9 條件:戰鬥結果2 『決著』時選『為他祈禱』
結果:與道格的友好度+5
Event~10 條件:戰鬥結果3 道格打敗了恩戴克,正為勝利迷茫時,恩戴克向他祝賀
條件:『決著』時選『其他』
結果:沒有特別


不過,鍊金術士系列雖然有戀愛事件,但卻沒有戀愛結局[據說莉莉有戀愛結局但沒玩過不知道],瑪莉也有類似的戀愛事件,不過到第二代還是無果的悲情[因為瑪莉並未有自覺].艾莉則是有三個對象可攻略,攻略囉唆之學院派的諾迪斯與沒有後續結果的溫魯,不過最實在也幾乎是官配的還是道格拉斯艾莉這對.關於道格拉斯與艾莉,於之後GBA款瑪莉艾莉莉莉絲微風中的傳言中,艾莉到了道格拉斯的故鄉雪國,有相關戀愛事件,之後道格拉斯的妹妹還很高興的說兩個是一對,兩人口徑一致一樣臉紅的說才沒有,這段雖然作畫崩壞不過故事到還是不錯就是,後來還製作了燃燒大地之道具去打倒雪溪的龍,打倒那隻跟南方大國的沙漠女妖大概就可以確立結局走向.

說到艾莉跟道格拉斯是官配,就會扯到越智善彥繪製鍊金術相關漫畫裡也有兩人湊成對的劇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一定是一對,只是唯獨這兩人還是有點不坦率就是.還有日本的鍊金相關站也是主推這對,相關圖看起來就感覺很好,艾莉跟道格拉斯果然是該在一起的真是.然後稍早在查詢時也看到相關資訊,只是因為無從入手所以有點無法確認印證,但或許是真有其事吧,看了就很開心.

*「如果我要結婚的話,那妳一定會知道新娘是誰的…」-道格拉斯《鍊金術士:兩人工房》
「鍊金」一向沒有情侶結局,然而艾莉的三個戀愛對象中,官方似乎做出了選擇!事情發生在艾莉聽到道格拉斯要結婚的傳聞後,變得魂不守舍而且心情低落。後來道格親自來解釋那是一場誤會,並對艾莉說出上述台詞。那…那不就是!!
引自:http://www.wretch.cc/blog/Nuitari/5437910


總之這對太可愛了啦,犯規犯規,以下就囉唆的貼相關圖,順便附上微風中傳言那張畫面崩壞圖.

以下是睡覺時到格拉斯特地跑來找艾莉去看他的英姿,如果選擇睡覺會看到道格拉斯的真心話[真是個壞嘴巴個性糟糕的傢伙].






接著是道格拉斯跑來醒著狀況若要去,外加已經取得過武術大會優勝過後的態度相關.

部分相關圖:

終於登上王位的王子:


畫面崩壞的微風中的傳言相關圖,其中一張是結局圖,結局圖的從左自右是溫魯,道格拉斯,恩戴克,王宮中恩戴克的愛好者[說到恩戴克還會臉紅].



 累積人次: 2800



2008年7月5日

淺美裕子、原裕子、A美U子老師



天氣太熱了,實在是沒什麼動力想更新,雖然有多少做了點東西都網拍賣,不過目前看起來會擺很久吧[茶].因為所以,日前發現某檄喜歡的漫畫家淺美裕子老師的個人網站,而且也順便玩了羅曼使者的原創遊戲[現在仍處於體驗版,正式版之後才會公佈,此遊戲只能在日文介面下執行],日前就整理些資料張貼在羽檄的廢言日記2[前一陣子才多申請了帳號建構廢言2,替代早已不再開放但仍繼續使用的廢言日記,目前閒雜事居多,多數是以羽檄更新相關時會一並更新與歸處不同的東西上去,少許與此處重複].因為懶惰,也像讓其他人知道這位老師,所以就直接把整理過的資料貼過來.

淺美裕子[あさみ ゆうこ]不是本名,本名是原裕子[はら ゆうこ],結婚前的舊姓是淺見,1966年12月22日於琦玉縣川越市出生,是日本漫畫家.城西大學理學部畢業,丈夫是漫畫家廣島縣三原市1964年1月31日出生的光原伸[みつはら しん],本名[はら のぶみつ].很意外華語文的維基上有淺美老師的相關頁面,但應該是翻譯於日文的版本,日文版本也寫的不多.就寫:

在少年週刊JUMP的代表作連載為WILD HALF[沙羅沙]作為開端的畫了ROMANCERS[羅曼使者],天より高く[比天還高,飛躍神駒].在JUMP裡少數的女性作家之一人,沒有其他女流少年漫畫家使用男性名字詐稱之使用.在真倉翔,岡野剛所繪之地獄老師當過助手,而後輩助而後成名者有網球網子之作者許斐剛.另外查到WH似乎有出DRAMA,也就是廣播劇,而且還有三集的樣子イラスト:淺美裕子,キャスト:岩瀬健人[新山志保飾],サルサ[子安武人飾],岩瀬寿文[森川智之飾],北原美也[皆口裕子飾],ミレイ[林原めぐみ飾],葛城三月[石田彰飾].卡司蠻驚人的,幾乎都是知道且知名的現役聲優,讓人頗為訝異.

關於出道部分,於1987年34屆手塚賞準入選[參加作品為2001年夢中の旅,2001年夢中之旅,同期受賞者有富糮義博],次年地35回手塚賞入選[參加作品為ジャンプ☆ラン,JUMP RUN,與前年作品一同收錄於口袋秘笈中].之後91至92年發表比天還高,96至98年發表WH,99至2000年發表羅曼使者,之後就沒有發表漫畫相關作品,而有マンガ川越の歴史(脚本/花井泰子・監修/大護八郎),因為實在有點囉唆所以改用拼貼資料了.


其他關於淺美老師[一般簡稱A美U子]製作的遊戲,請自行到羽檄的廢言2裡面看,若不知道羽檄在哪請私底下來問,但是不見得會給就是了[因為有防特定人士],就這樣.

2008年6月28日

黑膠唱片與CD之區別的EVA新劇場版:序

直到今天稍早前一點點,才終於看完了EVA新劇場版:序,而之所以取得來源方法不外乎是某動物分享軟體下載.不過是隨便看看,剛好看到就順手抓了下來,但若有機會或許還是會想收吧,但要看荷包允不允許就是,最近真的是很貧窮.

雖然截至目前為止看到的評價幾乎是一致好評,但是自己看完後卻沒有眾人所言一致好評的那種感覺.對於以前EVA的TV版,同前幾年將未能在電視上撥放畫面重新發售的DVD版,這回的新劇場版的確是好懂,但是有很多東西似乎卻消失了.當然電影撥放時間的問題是個很大,需要被考慮的重大因素,但是自己卻覺得可惜.怎麼說呢,跟過往的十幾年前的TV版和去年於日本放映的新劇場版兩相比較,一個像是用黑膠唱片撥放的音樂,一個則像CD撥放的感覺.

雖然自己並未研究黑膠唱片,但還是想用這樣的舉例方式說明.黑膠唱片雖然裡面參有雜音保存聽起來有些雜訊,但卻是近乎完整的原音重現,CD是採取數位類比的方式製作而成,除去了許多雜音雜訊只留下要的東西,但在消去的過程中同樣就省去了許多自然的感覺,而CD類比數位轉MP3時這樣的差距拉得越大,而在這期間的差異就是某檄對EVA的TV版及新劇場版的落差存在.

不是說新劇場版不好,新劇場版在畫面效果上及故事上都有新的突破,而新劇場版會以舊的TV版為底本有新的創作,所以在渚薰在第一部就出場亮相,第二部會出現過去未曾出現過的新腳色,預定最終話會是全新的結局.其實不能把TV版跟新劇場版相互比較,從某方面來說,所以若要看的話最好當成是EVA世界裡面的另一種可能性存在,以這樣的觀點來看就不會產生太大的衝突.

雖說如此,對於新劇場版還是有待觀望,或許有些東西要等下一部:破,集,?全四部全出來後,整個看過後才能下定論.不過,多少還是懷疑有點EVA坑錢計畫再現,但即使如此某笨蛋還是會跌坑吧,根據經驗來看.扯遠了,還是要回到觀看EVA新劇場版的感想.感覺上身邊的人似乎沒什麼人在意EVA新劇場版,沒看到幾個人有特別寫EVA新劇場版的觀後感,或許這真的跟年齡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真是如此那還真是傷腦筋啊.

這回幾乎是全部重新畫過,許多名場有重合,但是也有省略不少東西,一邊看一邊追尋也有其樂趣所在.但是,或許是劇場版取向問題,因為說得太白太淺,速度一加快就會等倍減少真嗣在情感上的衝突,所以不容易以真嗣出發追尋出太過深刻的東西,這點個人認為覺得相當可惜,畢竟比起EVA與使徒的對戰等,個人認為EVA之所以迷人不該只是那些而已.更使人能覺得深刻的該是導演對於真嗣心中那些青少年的迷惘與追尋,渴求著得到認同,不斷地在人生路上碰壁又在半被迫的情況下不得不站起來,比起其他人更加地害怕也更渴望著與人接觸,所以不斷地希望些什麼.

雖然在內心細部分許多東西被省略,稍微砍了點東西流暢度有點下降,例如真嗣希望離開但是卻還是被留了下來,這裡就直接跳到真嗣回敬了鈴原一拳,原先那一分多鐘超長真嗣與美里的對峙沒了,這裡覺得流暢度不夠.很可惜,新劇場版一個小時多的時間無法漂亮呈現出原TV感的感覺,這點真的很可惜,但大概也是極限了吧.另外其他許多地方有重畫,渚薰的地方就不用說了,這裡大概是許多人的美好回憶吧,不過個人也只是看過就好.

新劇場版:序的重點放在屋島作戰,連兩隻使徒各佔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時間,而屋島作戰則佔五分之三左右的超重份量.第五還第六使徒的能力一整個超級變態,太威威過頭了,所以才多少覺得很扯,不過高潮放在這裡畫面也很有魄力,也算是達到了某一成果吧.嘛,新劇場版:序就看超豪華和初號機在黑夜中螢光色的特效感,仍舊是超冷漠的零跟渚薰大概就夠了吧,不過不知道該後悔還是該高興當初沒跑到電影院看,反正大概就這樣了吧.

2008年6月22日

洛可可女與不良少女之下妻物語

話說之前啃完了下妻物語的第一第二集,剛好知道阿達學長那邊有下妻物語的電影可看,又因小香無法讀取DVD,所以傷腦筋了一陣子.在一連串事情的總合結果,最後就到照元家看下妻物語,而順便到照元家吃晚餐.話說下妻物語的小說是一部有點囉唆,充滿了龍崎桃子[モモコ]的超本位主義的微妙思考邏輯,與自稱是桃子朋友的ヤンケエ不良少女白百合莓/魅[イチゴ],兩人看似微妙組合的微妙互動,兩個人的轉變過程,直至最後走向各自的道路上之故事.

總的來說下妻電影跟小說是有落差的,電影刻意加強了兩個人的不協調與漫畫式的強調手法,不過出現消音和兩個終幕的地方真的很好笑就是.電影中桃子的超自我變成妄想至升天感,莓的樣子在小說的描述應該更加地糟糕微妙,桃子的祖母在故事裡面沒有那麼糟糕樣,應該是個正經些的在必要時刻引導著桃子,磯部變得太娘太糟糕了點.故事部分許多細節都被改掉,改最多的大概是靠近結局之部分,其實被改掉多少還是有點可惜的.

原作是桃子先接了工作並完成,而莓為了還人情而當了那件衣服的模特兒,於是引發退出戰端而在牛久大佛那對決,桃子因為擔心而完全不顧形象的騎機車衝去就莓,最後因為擲水球被誤為是擲汽油球而得以脫逃,但兩人都明白了彼此對於對方之重要.電影改成兩件事情重疊,而覺得表現得不錯部分是對決中的太妹互嗆,最好笑的是桃子被丟到水裡後一整個大爆發很妙,最後收尾大概也就還可以吧.補充御意見無用之意,為因為你的意見我不會聽從,所以不用對我說教之意.如果要說的話,下妻物語的電影和小說其實可以相互比較,雖然或許說不上是文學與影像的相互比較,比較手法以及意境等問題,不過其實也是個很有趣就是.

雖然下妻物語的小說走向是搞笑娛樂,不過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小說更加地偏重了些,或許是先入為主的感覺也說不定吧,但對於兩人的內心轉變與過程還是小說比較細膩就是.下妻物語的第一本主要是兩人相遇與確立關係,第二本是兩人因為一起事件而成為容疑者,於是桃子為了要洗清莓的罪嫌而以為妙的方式努力著,關鍵手法就是東方快車謀殺案,最後兩人的分離桃子離開下妻地方,下妻物語也就這麼結束了.話說這部小說兩本的註釋都很多,第一集要三百頁五十個註解,第二集三百多頁六十多個註解,其中說到Sade時我笑了,薩德子爵啊,不過那裡只是單純的在補充描述用類比就是[請參照灰團的CAGE].

2008年6月12日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貫串全文中心思想的第一章--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曾有婆羅門教男子問佛陀,如何確定死後能與婆羅門同在,佛陀回答若想與婆羅門同在,就要實踐四梵住。梵住的意思是住所或宅第,為真愛的四元素。慈的梵文是maitri,巴利文是metta;兩種語言中的悲都是karuna,喜叫mudita;捨的梵文是upeksha,巴利文是upekkha,若能實踐他們,它們就會在你的身上每天不斷地成長,直到能擁抱這世界為止,因此這四元素是「無量」。這四元素使人更快樂,圍繞在週遭的人也會變得更快樂。

慈,真愛的第一點是慈,是給予喜悅、快樂的意願和能力。要培養這能力就要諦觀和諦聽,這樣才知道如何才會使別人快樂。慈,不是給你愛的人不需要的東西。你必須明白它的狀況,或明白你所提供的東西會不會給他不快樂。沒有理解,愛就不是真愛。在我們心中都有愛的種子,我們可以培養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出不求回饋的無條件之愛。

悲,真愛的第二點是悲,也就是舒緩和轉變苦難、減輕憂傷的意願和能力。在英文中用compsaaion由在一起和受苦所組成是不完全正確。如果我們受的苦難太多,我們可能會崩潰,無力幫助。要培養心中的悲,就要練習觀呼吸,諦聽和諦觀。《法華經》形容觀世音菩薩「慈眼視眾生,諦聽世間苦」。若你知道某人苦不堪言,所以你緊緊地坐到他身邊,深觀他,深聽他,以便感受他的苦楚。

你和他有深刻的溝通和心靈交流,井是如此就可以替他帶來許多安慰。悲是帶有深刻關懷的。一個悲心的言語,行動或念頭,就可以減輕一個人的苦難,帶給他喜悅。因為他知道怎樣去對付苦難,怎樣去轉變苦難,所以他有辦法面對苦難微笑。我們要查覺苦難,但也要保持清醒,冷靜和力量,這樣我才能改變情況。

喜,真愛的第三點是喜。真愛總是替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帶來喜,如果我們的愛無法替雙方帶來喜,就不是真愛。有些佛教論師認為,快樂與身心有關,而喜只與心有關,另外說梵文中的喜意思是「憐憫的喜悅」或是「利他主義的喜悅」,換而言之,喜是當他人快樂時,我們所能感到的快樂,但此說太狹隘。喜的更深層的意義是充滿平何雨滿足的喜悅。看到別人快樂時我們會感到開心,但我們也會為自己的幸福而感到開心。如果沒有辦法為自己而喜,我們又怎麼替別人喜呢?喜是為了每一個人。

捨,真愛的第四點是捨。意指為平等心、不執著、不分別、平常心或放下。如果你的愛有執著、分別、偏見或是依戀,這就不是真愛。不理解佛教的人,有時候以為捨是不關心,但真正的捨既不是冷淡也不是不關心,捨不是不愛,而是一視同仁。捨也被冠上「平等性智」的標籤,這是平等的智慧,對所有人都平等看待,不分彼此。即使是與自己也極大的關係,也要保持不偏不倚,能夠去愛,去理解雙方,放下分別和偏見,移開彼此之間的界線。只要把自己看得比他人重要或是與他人有所不同,就不是真正的捨。

少了捨,你的愛可能變成霸佔。夏日微風清爽宜人,但若想把這微風關到錫罐中,自我獨享,微風便會逝去。我們的鎖愛也是如此,向雲朵,像微風,像花兒,若囚禁於罐中,唯死而已。真愛容許你保留你的自由,也讓你所愛的人保有他的自由。這,就是捨。若是要將愛這四點帶到我們的生命,及我們所愛的人的生命中,我們必須要諦觀,並修行四無量心。

以下的慈觀引自《清靜道論》

願我的身心和諧、快樂、輕鬆。
願他的身心和諧、快樂、輕鬆。
願他們的身心和諧、快樂、輕鬆。

願我安全,不受傷害。
願他安全,不受傷害。
願他們安全,不受傷害。

願我了脫忿怒、痛苦、恐懼、焦躁。
願他了脫忿怒、痛苦、恐懼、焦躁。
願他們了脫忿怒、痛苦、恐懼、焦躁。

慈觀從自己(我)開始。
在能愛自己、照顧自己之前,我們對別人的幫助並不大。然後在別人(他、他們)身上修行:先從我們喜歡的人開始, 後是無利害關係的人,再來是我們愛的人,最後是那些一想起來就使我們痛苦的人。

修行第一步驟,要諦觀色蘊也就是我們的身體。首先我們問到:我的身體在當下好不好?在過去好不好?未來會不會好?

我們觀照自己的身體,看看它是不是和諧,或適病魔纏身。看清楚身體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若做得到這一點,我們的吃、喝、行,都會顯現出對身體的愛和慈悲。

接下來觀察我們的受蘊--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受蘊向調和留在我們體內奔流,我們觀照那條受蘊之河,看每一絲感覺如何形成的,看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快樂,然後盡力去改變。我們努力接觸已存在我們內心及這個世界的驚奇、清新和療癒的元素,這一樣一來我們會變得強壯,更有能力去愛自己及他人。

之後要觀想蘊。佛陀觀察到:「世上苦難最多的人,是那些有許多錯誤想蘊的人……。而我們大部分的想蘊都不正確。」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樣的錯誤想蘊引來痛苦。透過慈觀幫助我們學習用清晰、寧靜來觀看事務,以便改進我們的想蘊。

接著觀察行蘊,是怎樣的想法、傾向、使我們這樣說話這樣做事。修行諦觀,以便發現我們行運的真正本性--我們如何被我們的個體意識所影響,又如何被我們的家庭、祖先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影響。不健全的行蘊帶來動亂,健全的行蘊帶來愛、快樂、自在。

最後觀察識蘊。佛教說,識蘊恍若有千萬般種子的田野,有慈悲喜捨的種子,有忿怒、恐懼、不安的種子,也以正念的種子。識蘊是儲藏這些種子的倉庫,藏著這些種子,一切可能在心中升起的可能性。諦觀可能蘊藏識中的渴望和感覺以觀,尋找牠們的根源,於是我們才有辦法做到自我控制,看看哪一個感覺需要轉變,並且孕育那些帶來和諧、喜悅及健全的感覺。

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問其妻末利夫人說:有誰對你的愛,跟對你自己的愛一般多。而妻子回答:有誰比你更愛你自己。他們的對答向佛陀講述,佛陀於是說:「你們說得很對。全宇宙中,沒有人比自己還親密。心也許會朝向數千方向遊走,但他絕找不到更親愛的人。理解到愛自己的重要後,你就會停止別人受苦難了。」

波斯匿王和佛陀對話說到:「至尊,有些人以為他們愛自己,但他們的想法、言語、行為總是在傷害自己。這些人是自己的最大敵人了。」佛陀同意的說:「用自己的想法、言語、行為來傷害自己的人,的確是自己最大的敵人。牠們只會給自己帶來苦難。」「人們常常會以為他們愛自己。但,因為沒有正念,牠們的言行卻給自己製造了苦難。

想引用《清靜道論》來修行慈觀,首先要平穩地坐著,讓肉體和呼吸都平靜下來才開始念《清靜道論》,諦觀真正的自己,耕耘對自己的愛,決定怎麼對世界表達這份愛。此修行起於:「願我……」的渴望,然後超越這份渴望,諦觀禪修對象的所有好壞。我們全心全意諦觀,以便能理解。

一但明白到這世上,與我們最親近、最珍惜我們的人就是自己時,我們就不會在已對待仇家的方式,對待自己了。諦觀心中的忿怒種子,諦觀那些你認為傷害你的人。慈觀能幫助我們理解兩者,並且拋棄那些會使製造更多苦難的習慣性思考、習慣性行為。心胸一開放,苦難便會隨之離去。慈觀的修行,將我們從自己的苦難中解放出來。

若言及「沒有憤怒的人」,是指那些在蘊藏室沒有憤怒種子的人。一個沒有份憤怒種子的人可以永遠保持微笑,不論別人當著他的面說了什麼。如,有人咒罵佛陀,但佛陀只是微笑,使咒罵者更加生氣,佛陀回答咒罵者:「如果有人拒絕一向禮物,這份禮物一定要由送禮的人收回。第一個受到憤怒言行傷害的就是自己。真正的勝利者,不以牙還牙。沒智慧的人以為,不動怒的事蠢人。但說這話的人並不理解佛陀的深刻教誨。當若感覺怒氣上衝,要回頭觀呼吸,對方可能會看到你是有修行的人,甚至跟你道歉。

愛,就是要接受真正的自己。「認識自己」是修行愛的第一步驟。

下面的三項修行,是以《清靜道論》為基礎的更近一部慈觀修行:

願我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
願他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
願他們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

願我有能力認知、接觸心中喜悅與快樂的種子。
願他已能力認知、接觸心中喜悅與快樂的種子。
願他們有能力認知、接觸心中喜悅與快樂的種子。

願我學會識別、了解心中貪嗔痴的泉源。
願他學會識別、了解心中貪嗔痴的泉源。
願他們學會識別、了解心中貪嗔痴的泉源。

透過修行慈觀而能對週遭的人,包刮討厭的人有新的了悟。「願我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只要仍拒絕自己,仍舊繼續傷害自己的身心,就談不上愛他人、接納他人。有了正念,就有辦法認知我們習慣性思考模式,以及我們思維的內容。

一但你用理解之鑰匙打開了愛之門,你將體會接納自己和他人的感是。如果你還沒有辦法接納他人,那是因為你尚未接納自己。如果你與你周圍的人爭鬥,便是因為心中有掙扎。《妙法蓮華經》告誡我們,要以慈悲之眼來看眾生,這也包括了自己。如果我們愛某人,我們每天都需要認知,並接觸在他心中正面種子,不再澆灌憤怒、沮喪和仇恨的種子。

在修行有成時,將有能力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去理解、去愛、去照顧自己,便可以將他人作為慈觀的對象。先是選我們喜歡的人做禪觀對象,再來是與我們無利害關係的人,然後才是我們愛的人,最後是我們很厭惡的人。先要對喜歡的人修慈觀,因為要將愛心贈與喜歡的人必叫容易。如果我們以熱戀中的愛人做修行的開始,可能會被強烈的感覺吞噬。

不要拿已過去的人做禪觀對象,除非我們的正念堅實又真確,真切明白生到死不過是一種概念罷了,所以不會因為禪觀所愛的人、厭惡的人,或是已過世的人而迷失掉。已燃火為比喻。首先先點燃稻草,等稻草燒起來再加上小樹枝,小樹枝燒起來後再添入小木柴,更之後放大木柴,直到一些潮濕或青嫩的木材也燒起來為止。如果我們想要直接在一些濕漉漉的木柴上燒火,簡直是癡人說夢。

「願他的身心和諧、快樂、輕鬆。願他了脫傷害。願他安祥無恙。願他了脫憤怒、騷亂、恐懼、煩惱和焦躁。」專注於慈觀對象時,如果他他坐在你的右邊,就將你的能量延伸到右邊去。用愛的能量環繞著他,即使他不需要你的愛也要如此修行。全心全意於深刻的專注中,因為你知道怎麼愛自己,你有能力將艾給予喜歡的人,諦觀他的色受想行識五蘊。

在成功對喜歡的人坐禪觀以後,選一個既不愛也不恨,與你沒什麼利害關係的人來坐禪觀對象。一個毫無關係的人,可以是百萬人的代表。如果你說:「願一切眾生快樂」,但卻沒有明確實在對象時,你的願望也許會太過模。但如果指專注於一個人身上,也許會比較容易。諦觀,你將散發的正念能量,照亮你禪觀對象,真摯的見到總是會激起真摯的愛。

再過好幾個月,若你覺得可以做下一階段修行時,選一個你愛的人,甚至是你最親愛的人做禪觀對象。這是非常甜蜜的修行,也就是為什麼《清靜道論》警告我們,這項修行藏有魔障。在禪觀跟你關係密切的人時,你的專注可能會喪失。最後禪觀被你當成敵人,光是想就可以另你咬牙切齒的人,把自己放到他的處境中,然後想:「願他的身心和諧、快樂、輕鬆。」如果你還沒有辦法愛自己,你就沒有辦法愛你的敵人。

但當你可以愛自己時,就有辦法愛所有的人。若做到這點,你就會明白你所謂的敵人,也不過是個是苦難折磨的人罷了。只要能明白道,被你稱為敵人的人也在受苦難折磨,你就就有辦法去愛他、接受他。「敵人」這個觀念會消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他也在受苦難,也需要我們的愛和慈悲的真相。

「願我有能力認知、接觸心中喜悅與快樂的種子。」藉著你的言語,眼神,手的觸摸,關愛,你就有辦法幫他接觸到這些種子,雙方也因此受益。佛法用「一切種子」來形容意識。我們是園丁,確認,灌溉,耕耘最好的種子,我們需要真摯諦堅信,在我們心中有好種子。用適當的作意,在做禪,行禪或是日常生活中,與這些種子接觸。一但成耕與這些這面種子接觸,我們將知道怎樣一次又一次第與它們接觸,它們也會變得更茁壯。如果治療師知道怎樣再走路時維持正念,接觸自己健全的元素,寄知道怎樣幫助並人也這麼做。如果治療師只和病人談苦難,傷害可能太大。

「願學會識別、了解心中貪嗔痴的泉源。」我們心中都有些毒素,包括貪嗔痴。貪使我們追逐聲色名利,痴是無知,不理解。除了這三毒以外,還有其他毒素,包括慢,疑。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正念,了解他們帶來的苦難,外在因素並非唯一來源。在能夠幫助別人之前,我們必須控制自己的瞋。當怒火被煽動時,我們往往會攻擊那些灌溉我們憤怒種子的人。這就像是房子著火了,不去滅火,卻跑去追那些我們認為是放火的人。

生氣的時候,你的臉看起來就像是一顆隨時會爆炸的炸彈。必起眼睛和耳朵,回歸自己,好讓怒火平息下來。即使不容易做到,也要微笑。微笑可以放鬆幾百塊小肌肉,使臉看起來更吸引燃。隨地坐下,然後諦觀。最重要的是要灌溉正念的種子,讓他在你的心識中升起。正念就是隨時抱持正念,喝水時,要覺知你正在喝水,這就是喝水的正念。

我們要對憤怒培養正念:「吸氣,我知道我在憤怒。呼氣,我知道憤怒在我心中。」一開始憤怒的能量上升,接著正念的能量上升,讓正念平息憤怒的力量並使之消逝。我們不是要製造正念來趕走或挑釁憤怒,而是要來好好照顧憤怒。此方法是非二元,非暴力的。諦觀憤怒,要向諦觀你自己的小孩一樣,不要恨它或排斥它。觀呼吸可以平息安撫憤怒,正念可以滲透憤怒。

諦觀別人的苦難是很重要的。一個行為不仁慈,思想言語都不健全的人,必定是受許多苦難折磨。若能諦觀,明白它的苦難,心胸自然會敞開,理解的鑰匙也會自然浮現。佛陀再講四無量心時,會引用梵文薩婆多多耶(Sabbattataya)一字,意思是「與一切合而為一」,變成你的諦觀對象,去理解他的苦難。要學著接觸你心中的正面種子和苦難種子,一但理解道苦難的根源,你的心將變得平和、寧靜、輕鬆。

以下這三項修行也是從《清靜道論》中摘錄出來的。

願我知曉,如何每天滋育內心的喜悅種子。
願他知曉,如何每天滋育內心的喜悅種子。
願他們知曉,如何每天滋育內心的喜悅種子。

願我活得清新、堅實、自在。
願他活得清新、堅實、自在。
願他們活得清新、堅實、自在。

願我了脫執著與憎恨,且不冷漠。
願他了脫執著與憎恨,且不冷漠。
願他們了脫執著與憎恨,且不冷漠。

以上這些禪觀,幫助灌溉在阿賴耶識中的喜悅和快樂種子。試著讓自己激勵和他人的深刻快樂:「我立誓,要在早上將喜悅帶給一個人,要再下五解除另外一個人的苦難。」問你自己:「今晨,我要將微笑帶給誰?」這就是製造快樂的藝術。

我們的快樂觀囚禁了我們,忘了那些也不過是種觀念而已。我們的快樂觀可能會妨礙到我們得到真正的快樂,如果你以為快樂就該要以某種形式出現,就會錯過當下的喜悅機會。

做自己的島嶼。
依自己的島嶼。
佛是我的正念。
照耀咫呎天涯。
法是我的呼吸,
保護我的身心。
讓我逍遙自在。

做自己的島嶼。
依自己的島嶼。
僧是我的五蘊,
清靜和合工作。
依止自己。
回歸自己。
逍遙自在。

雖說這項修行可以使用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但當我們感到焦躁,六神無主時,這項修行就特別有用。依此修行,可以將自己送到最平靜,最安穩的地方。自我的島嶼便是正念,覺醒的本性,也是心中最穩定和平靜的基礎,照耀著人生的道路。若五蘊是在和諧狀態中,我們很自然地會依帶來平和的方式做事。觀呼吸帶來這種平衡,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呢?

如果你能使一個朋友微笑,他的微笑也將滋潤你。若找到了通往和平、喜悅和快樂的道路,你也是替大家找到了通往和平、喜悅和快樂的道路。與密有商談,找出滋育喜悅和快樂的具體方法是很重要的。若成功做到這點,你的苦難,憂懼和悲苦心態將會開始轉變。若以得禪觀的喜悅感覺充盈身心,體力和精神也會更堅強。喜悅的感覺有能力轉變在心中的憂鬱和痛苦的感覺。

學著已喜悅滋育自己和他人。你有辦法使他微笑嗎?你有辦法增加他的信仰和熱心嗎?如果做不到這些,你怎能夠說你愛他?愛他,就是要以具體的方式,帶給他喜悅和快樂。若是有技巧,你的言行將使他感到清新自在。修行這項禪觀,我們的愛很快就會圍繞並滲透所有五種人,所痛恨的人跟所愛的人之間分別將會消失。

冷漠和缺乏愛使我們受苦,但,執著使我們受得苦更多。少了正念,執著鐵並會變成憎恨。當執著成為憎恨之後,與愛人共度生命才是煎熬,分手似乎是唯一的選擇。極端的執著和憎恨都會帶來苦難,苦奈的根源依然會盤據不去。別說:「慈悲喜捨事聖賢的愛,我們既然不是聖賢,就不可能做到。」佛陀和菩薩也跟我們依樣,如此修行。起先,他們的愛也曾被執著,控制欲,佔有慾玷汙,但是由於修行,他們有辦法將這些毒素轉為無垠無涯,無我無別,妙不可言的愛。

2008年6月9日

最遊記外傳日文本1-3未完雜略記

終於有在網拍上看到有人拋出最遊外傳,雖然有點貴加上郵資不便$宜,不過終於是了卻了件心事,省得到日本時還要到處找並扛著很重的書回來,畢竟這三本加起來就要一公斤多一點,不算輕就是.昨天趁空時,從外傳第一集努力地閱讀,雖然很多地方都看得一知半解,不過大概也抓出事情脈落,多少也托當時的最遊東與西有連載最遊外傳,所以許多地方靠記憶還看得懂.第一集就跟台灣翻譯的不分沒什麼差,至於有沒有翻錯的地方就暫時不得而知.

第二集主要是放在捲天的部分,由天蓬和金蟬的對話中漸而帶出哪吒的一些事情,悟空與哪吒的再次相遇,卻因為李塔天而有重大的改變,促使齊天大聖在極度悲傷之下殺人.金蟬童子天蓬元帥捲簾大將因包庇齊天大聖而被包圍,因天蓬俘虜西方軍上司西海龍王敖潤,故得以無故脫離現場回到西方軍所在並挾持全管人員為人質.第二集的附錄部分是大家的しゅみ趣味是什麼,天蓬是看書和從下界帶一堆有趣的東西回天界,捲簾是釣魚,悟空喜歡的很多,爬樹摺紙等等,二郎神是在瓶中撐船,觀音的趣味被二郎神制止,金蟬的趣味是在公文上蓋上完美的印章,某兩人默然.

第三集主要部分是接續哪吒自戕,天蓬捲簾金蟬帶著悟空挾持敖潤離開事發現場,挾持全管人員處理悟空的高燒不退不醒並等待時機.自十八篇開始,也就是敖潤被俘虜之後,劇情先從整件事情之末開始由敖潤倒述,不過敖潤右眼上有深深的疤痕,這大概跟之後發生的事情有很大的關係,但因為還沒發生所以就暫時保持些許臆測吧.悟空醒來並在金蟬的包容下恢復精神,然後對李塔天挑釁後,趁李塔天突破防線突入時趁亂走地下通道離開.在地下通道處,捲簾天蓬向敖潤說明理由,而敖潤仍處在綑綁狀態下,要求兩人「那麼就,(對我)報告吧」,雖然敖潤也很明白這樣做其實不具任何效力或者是能改變點什麼,但還是讓那兩人當面辭退職務,目送那離開天帝城圖書館並進入天帝城.

進入天帝城後受到同為西方軍其他署隊的包圍,但因天蓬捲簾所屬小隊其隊員私自介入,受到幫助的天蓬順手殺了突擊的円雷,殺出條血路後繼續前進.西方軍第一小隊在接受天蓬下達最後命令,之後捲天兩人也提到下次要請吃燒肉兩人一起請,就為了這群「命令是要自己下判斷」追隨並一起戰鬥的下屬,雖然做了約定下次要在去吃燒肉,但是事情是誰都在心底明白的.突入之後往通往下界處走,早料到電梯有問題而改走樓梯,但樓梯年久失修讓爬樹因看得到底而不畏懼,但在看不見底的地方有高所恐懼症的捲簾倒是很辛苦.樓梯間一戰發生些許意外,但是金蟬緊緊抓住悟空不放,之後從通風口脫離,以致於見到所謂哪吒的真身,同時天帝被殺卻被說是被謀反人所殺,實際上卻另有篡位之人在搞怪.

因為終於看到通風口之後的這段,所以才明瞭為什麼之後敖潤會出現在那,而敖潤對捲簾說為什麼不提出報告,但是說了再多捲簾卻執意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解決,於是對敖潤挑釁,即使被打趴在地上卻還是不認輸,若無意外大概現在也就到這裡吧.若要說的話,外傳跟本傳相比較之所以較精采,或許是因為外傳不拖戲吧,不過喜歡什麼事見仁見智,敖潤大人的格好才是重要.

正面都以悟空為主,其他人為輔.


背面幾乎是捲天的天下,特別是花藤下的第三集[樂].


最後附上唯一拍下來的內頁,因為是敖潤大人所以是超級特例[心].取於第三集卷末工作人員表.



敖潤大人萬歲!

2008年6月2日

骨髓中尋父-簡媜<漁父>

骨髓中尋父-簡媜<漁父>

簡媜-漁父 內容分析:

.序言
.日日哭
.前尋
.手溫
.後尋
.撿骨

────────

簡媜的<漁父>是一篇帶有小說結構,寫從小到大記憶中與父親互動,父親身影即對父親深深思念的散文。整篇文章主要分六大段,陳述各時期所發生的事和心境,文中許多地方皆前後呼應,但又可從其中見簡媜的心境轉變。若用起承轉合套入,未定名的部分姑且稱之前言或者是序言,序言和日日哭兩部分視為起,前尋視為承,手溫和後尋是轉,撿骨是合。

<漁父>是簡媜對父親的呼喚及渴求父愛的追尋,「尋」透過「詢」的意念貫串了整篇文章,每段文章開始和收尾,不斷地在回憶間追尋著父親的身影。序章一開頭就向父親詢問「父親,你想過我嗎?」,明白且內斂地表白,接下來才開始說明表白之由,一層層的揭開思念的深處,追尋著已故父親的身影,觸摸著心中的痛。

序言裡點出簡媜和父親只相處了十三年,而在回想時距離父親往生已十一年,文中提及撿骨的時間也是十一年,所以簡媜在十一年的時間點上,回想著十一年以前的十三年的時光,在最後部份將追尋父親及省視心中的痛整個連貫起來。序言裡從「想念」切入,淺描一陰一陽的生死之別,並說出了「還是不要想,生者不能安靜,死者不能安息。」是為在追尋父親所承受的苦惱,以及些許的悔恨。因為生者背負著殘缺無法被滿足的想法,甚至是些許自責無法放下,所以對應的亡者若地下有知也不能放下,此處表無法適懷的心情,漸而拉出在還在娘胎中至出生後的日日哭。

還在娘胎中,包裹著「做父親」的期許懷著生下來會是個「壯碩的男丁」,可是,父親,我們第一次謀面了,我是個女兒。在<漁父>互相連結的各片段的文中,前後多會呼喚父親,且對著無法在有所回應的父親對話,但是那些呼喚和話語終究無法得到回應,有的也只有像是自言自語般的獨白。每篇章的前後獨白,帶出了整段主要所要表達的情感,但是轉折的手溫後,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痛的感覺,到最後一段的終於適懷放下,再次呼喚著父親之名,但是這跟最開始就有不同的情感在裡面。

父親所期盼的女兒出生,還未取名字前,太陽下山後的每個夜晚都淒聲的哭起來,「本願還原我身為那夜星下的一縷遊魂!而父親,只有你能了解我們第一次謀面後所遺留的尷尬。」本來越哭越使父親焦躁,即便挽留仍舊抽槒地哭泣,終於使父親惱怒地用兩指頭掐住鼻子使之不能呼吸,但最後父親仍然心軟了,之後的確也就不再哭了,竟然乖乖地聽命長大。「父親,我在聆聽自己骨骼裡宿命的聲音。」

日日哭篇裡,以父親一時之舉止一嬰一父的互動,說明了在那時代在那家庭裡最初的衝突。衝突因為手軟心軟而讓女兒留了下來,父親對於男丁的心願,轉嫁於稱呼女兒為「老大」,但是實際上卻無法揣測於原始心意。「我畏懼你卻又希望親近你。」前尋,在逐漸長大的身心的女兒心中,渴求於父親的父愛,卻因父親的在家的地位及父親的威嚴只能卻步。做些小動作,裝做不在意或不知情,暗地裡偷偷的觀察,在那些表面不完全即是真心有意的舉止中,尋父親的父愛。

跑出去玩卻又遲疑地懷疑傳來的呼喚,直到聽見了父親回來的機車引擎聲,才抄小路從後院回家,趕快換下髒衣服,塞到牆角去。「老大呢?」你問,你知道每天我一聽到車聲,總會在曬穀場上等你。父親聽完了不見人影的理由後,只是說「老大,提去井邊洗。」心中明白其中道理,我明白你原諒我的謊言了,提著一座海洋與一山果園去井邊洗,心情如魚躍。被要求要幫父親脫鞋,將脫下的鞋放到門廊上去,便衝出門溜去稻田小路上坐著。我很憤怒,朝墨黑的虛空丟石頭,石頭落在水塘上:「得攏!」月亮都破了。只有這一刻,我才體會出你對我的原始情感:畏懼的,征服性的,以及命定的悲感。「然而,我們又互相在等待、發現、尋找對方的身影。」

在河邊摸蛤蠣,聽到遠方竹林處將要行經此路段的車聲,怕被發現在玩水所以躲入路洞中,猜想若大聲喊「阿--爸啊!」然後躲起來,只讓你聞其聲不見其人會不會擔心害怕,但是卻沒這麼做,車行已遠,才將那兩字吐到河水流走。這邊提及「叫你阿爸好像很不妥貼」,漸而提及遲歸的夜晚,躺在床上假寐等待,等待父親的提問等待父親的尋。

父親撥著女兒的肩頭叫喚,假寐的女兒默默的接受並希望更多的互動,父親言「伊愛吃さしみ。」做女兒的也聽在心裡。自假寐中醒來,一臉惺忪的問著「做啥?阿爸。」,得到的回應是「吃さしみ。」並威嚴地走出房門,好像仁盡義至一般。「但是,父親,你尋覓過我,實不相瞞。」做女兒的偷偷地觀察著父親,在期間尋求著一絲父愛,即便外表被威嚴的父親身分所包裹,但在包裹之下卻表父親對兒女之情,若只一味的期盼父愛而不懂得去理解去明白,那麼就不會有文中些許的惆悵存在。

*さしみ(sasimi),漢字寫作「刺身」,即日式料理常見的生魚片。

自手溫開始,文章出現重大轉折。女兒讀完小學剪了頭髮要進國中時和父親在田裡收割,暗自在心裡與父親比賽追逐而追了過去,終於勝過父親,但是卻不敢回頭看父親,表情感中欣喜卻失落交錯。在當父親發現女兒剪了頭髮,這才發現女兒在不留神的日子裡,彷若一眨眼的成長感到訝異以致於感到陌生,之後父親就到南方澳出海捕魚。一變必有一劫,自此開始女兒與父親的互動,以及心境上都出現了改變,而這樣的改變維持到還來不及改變就天人永隔,這樣的缺憾致使做女兒的心懷悔恨以致於自責,無法跳脫隱忍的憂傷。

某次父親從外地回來,半夜回來卻喝個爛醉,敲打著家裡所有物發洩情緒,但看在女兒眼裡卻是心痛與心碎。父親將酒腥、肉餿、菜酸臭,連同你的罈底心事一起吐在木板床上,流入草蓆裡。跑出門的女兒在夜中行走,月在水田裡追隨著我,我抓起一巴沙石,一一扔入水田,把月砸破,不想讓任何人虧見我心底的悲傷。水田中的月如女兒的心,所以用沙石和被沙石砸破,代表父女關係的裂痕,幾乎想放棄追尋父親,故言「要這樣的阿爸做什麼?要這樣的阿爸做什麼?」父親,我竟動念棄絕你。

七月十四日女兒在河邊洗衣,阿爸,你的車聲響起,近了,與我擦背而過,我蹲踞著,也不回頭看你了,反正,你是不會停下來與我說話。把長褲放在水中洗,若輕輕一放指,長褲就流走了。但我害怕,感覺到一種逝水如斯的戰慄,彷若生死就在彈指之間。我快速地把長褲收回來,扭乾每一滴水,將它緊緊地塞進水桶裡。好險,撿回來了,阿爸!雖然長褲被檢回來,但是阿爸卻一去不返,這裡一實一虛一明一暗,流水中洗滌的褲子,表心中的阿爸之意象好不容易尋回了,但現實的發生卻來不及讓人冰釋,只得懷抱著缺憾撫著那雙冰冷的手。

夜深卻未歸的阿爸,是因為在外面出了車禍,由遠村帶路的男人領警察說是撞車了,命在旦夕。阿嬤和阿姆出去,自遙遠路頭帶來哭聲與半個血肉糢糊,還沒有死,用鼻息呻吟著。我們從未如此尷尬地面對面,以致於我不敢相認,只有你身上穿著的白襯衫我認得,那是我昨天才洗過晾過疊過的。所有的人都面容憂戚,但我以聽不見任何哭聲,耳殼內只迴響著老鐘和你呼長呼短的呻吟。後院將破夜的香,但這香也醒不了誰了。面對著井壁痛哭,若有一命扺一命的交易,我此刻便換去,阿爸。

天快亮時,他們將阿爸送去鎮上就醫,而女兒留在井邊濤米,將家中的血痕洗去刷洗乾淨,好像刷掉一場惡夢,但惡夢終究是沒有醒,而是現實。自七十歲的大伯公那聽見了殘酷的事實,他蹣跚地走去,獨留女兒一人在野地裡哀痛。那是唯一的一次,我主動地從伏跪的祭儀中站起來,走近你,俯身貪戀你,拉起你垂下的左掌,將他含在我溫熱的兩掌之中摩挲,撫摸著你掌肉的厚繭、跟你互勾指頭,這是我們父女之間最輕熱的一次,不許與外人說(那晚你醉酒,我說不要你了,並不是真的),拍拍你的手背,放好放直,又回去伏跪。「當我兩掌貼地的時候,驚覺到地腹的熱。」

手溫篇一開始就言「那是我今生所握過,最冰冷的手」,手溫篇最末言「當我兩掌貼地的時候,驚覺到地腹的熱」,兩者前後互相互應,同樣地說著父親那雙手是如此的冰冷,同時父女二心無法再交談,是冰冷的痛徹心扉。之所以手能感覺到地腹地表的熱,是因為那雙手的冰冷帶走了撫摸著手的溫度,所以摸到地面時只感覺到地表的熱度,連心也陷入了哀痛到底的冰冷。後尋,對應手溫篇前的前尋,一個是寫父親生前一個是寫父親往生後,兩者心境上的大不同。

「死,就像一次遠遊,父親,我在找你。」從學校回來,路過別人家而停佇腳步,但是別人家也記得她在服喪,於是也不好久留。父親,東逝水流,東逝水流,我是按土上奔跑迫索的盲目女兒,眾生人間是不會收留你的了。女兒在人生路上希望尋父親,但已尋不著。父親死去已逾八年,天倫親情之求不得,只好尋人倫來彌補,人倫則指人際交友。即便想尋,但年過久已女兒也在成長,就算見面了或許也認不得,抽離情境的思念,卻得不到一絲期盼的渴求。

痴傻的人才會在情愫裡參太多血脈連心的渴望,父親,逆水行舟終會覆船,人去後,我還在水中自溺,遲遲不肯上岸。女兒的思念沉重的使人無法喘息,執迷不悟地走上偏峰斷崖,無非是求一次粉身碎骨的救贖。撿骨篇的時間序回到十一年,第十一年按照家鄉的舊俗,幫父親撿骨。看好良辰吉時開棺,懷抱著十一年反反覆覆的思念,破土開棺。拔起棺釘,上棺嘎然翻開,我真睜開眼,借著清晨的天光,俯身看你:一個西裝筆挺,玄帽端正,革屢完好,身姿壯碩的三十九歲男子寂靜地躺著,如睡。我們又見面了,父親。

「啊!天,他原諒我了,他原諒我了,他知道我那夜對蒼天的哭訴,是孺子深深愛戀人父的無心。」如果說您的不願腐朽是為了等待這一天與人世真正告別,為至親解去時衣年前那場惡夢所留下的繩索,有誰比我更應該迎上前來,與你心心相印,與你祇犢共宴?我也該舉足,從天倫的窗格破出,落地去為人世的母者。共做了十三年的父女,至今已緣盡情滅,卻又在斷滅處,拈花一笑,父親,我深深地賞看著你,心卻疼惜了起來,你躺臥的這模樣,如稚子的酣眠,如人夫的靦腆,如人父的莊嚴。或許子女賞看至親的男子都含有這三種情愫罷!父親,濤濤不盡的塵世且不管了,我們的三世已過。

三世:佛教言現在過去未來。

工人們說:合上吧!不能撿。按著葬禮第二次親手葬掉你,父。遠遊去吧!你二十四歲的女兒送行到此。回歸安靜的墓地,想陪父親抽支煙。煙升如春蠶吐絲,雖散卻不斷,像極人世的念念相續。如果還能乘願再來,要當身體髮膚相受。「不知該如何稱呼你了?父親,你是我遺世而獨立的戀人。」如外省人言,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而相依相續的情愫,雖已人世分離但卻真切地存在過,以致於曾懷抱殘缺悔恨甚至是自責,但是最後終將釋懷。一連串長時間的心境,隨著人生際遇和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但是伴隨十三年生活過的歲月,留在心中的父親,卻仍鮮明地活在心中不死,但卻不再是自責的理由,轉化成現世活著的意念持續下去。

2008年5月25日

翻出塞在地下櫃的闇之末裔/愛上壞壞的死神啃食

前幾天甚至是上禮拜六日,就一直懷想著要把幾本漫畫拿出來翻閱,其中一部就是闇末,而昨晚睡前最後還是忍不住的翻出來啃食.話說看到第五集時,本來也只是課長秘書的巽戲份增加許多,而也比第一二集時更佳的鮮明,直到第六集幾乎是在剖析巽對於麻斗的感情和過往,那段故事真的是不錯看.

從某方面而言,巽跟麻斗同樣都是希望讓其他人能得到幸福,自己才能有所解脫,但本質上卻有些不同.對於巽來說,巽在麻斗身上看見了母親的影子而有所重疊,於是希望麻斗能夠幸福而使自己釋懷;麻斗因為過去的慘痛經驗和身為奪走別人生命的死神,做過太多讓心感到痛苦的事情,即便是為了工作也參了私情在裡面,所以才對邑輝有很強烈的反抗感,而在對週遭的人們,希望身邊的人能得到幸福.若比較的來說,自己的個性大概比較偏向於巽吧,但實際上卻也希望身邊的人都能得到幸福.雖然有人說自己不開心那別人怎會開心,自己不幸福那別人怎能得到幸福,但實際上或許這是種補償心態也說不定吧.

扯遠了,單單就故事和畫風來說,其實還蠻喜歡松下容子的闇末,但是漫畫單行本只出到十一集,漫畫後續還在網路上找.目前找到的後續是說巽發現了雙子的秘密而找當家談,於是看到了當家身上被詛咒的龍鱗,然後巽的推論大致正確到讓黑崎當家失態,於是好像有提出解決方案但就不清楚了,只有看到單一漫畫切頁,應當是事情解決後,畫著當家落淚的拿著類似詛咒人偶之類的累在水中之樣.補充照漫畫上所寫,累應該是在密死後投河自殺,之後怎樣就不是很清楚了.浮游沙漠部分,密被帶回去治療之後終於和麻斗會合,天狗兩人其一斷了翅膀但還活著,更之後俱梨逃出沙漠而回到外面世界,劍刺殺蒼龍但似乎還活著,更之後則有一堆衝突大概是那樣.

漫畫到後來因為松下老師的手受傷所以停止連載,停了許久之後的重新連載是邑輝和織也的相關事,而中間的巽的一天日常曾有抓過漫畫來看過,但那時畫風好像就有轉變.雖然關於松下老師停載的傳聞很多,不過看來到後期的畫風轉變讓人無法接受可能是部份原因,其他更多可能就是松下容子的個人原因了吧,不管怎麼說大概這部漫畫很難有結局,大概之後找個接續連載好歹看完黑崎家的事就差不多了.不知不覺說了那麼多關於闇末相關事,話說記得闇末好像有動畫,主題曲很好聽片尾曲幾乎用的都是彩頁圖,但目前暫無動力找齊來看,動畫這部分就在說吧.


一時興起的搜尋漫畫十一集後續相關資料:
謎一般消失的松下老師[含十一集後續簡略概要]
http://diary.blog.yam.com/mena7512/article/1756903
闇末雜談
http://blog.roodo.com/tsuki/archives/2151253.html
邑輝和織也少許
http://blog.yam.com/reara/article/4914415
漫畫五十五話,日文.
http://tieba.baidu.com/f?kz=334559601
漫畫六十四話,日文.
http://tieba.baidu.com/f?kz=335347285
很多雜圖少許後續連載片段.
http://photo.163.com/photos/poshanyu/10751304/

2008年5月11日

日本花礼花牌(網頁遊戲)




http://www.gamedesign.jp/flash/hanafuda/hanafuda.html
若玩到贏了五十文以後,就可以進入裏花礼,可以看見別人和將發出來的牌,是挑戰喔.


最近迷上了玩日本花牌的小遊戲,這種遊戲只需要想怎麼對花就好,不必像脫出系遊戲要想著如何破解,或者是要想密碼要怎麼解[,不過某檄通常一遇到要解密碼就會換下一個遊戲來玩].花礼的遊戲其實不怎麼難,但是要贏多少也需要點技巧或者是運氣,在思考怎樣才能對到花就覺得頗有意思的.以下會從各網站囉唆介紹中挑重點寫,部分懶惰直接複製貼上.





維基百科部份:

日語原文 花札
假名 はなふだ
羅馬字 Hanafuda

花札是日本的一種傳統紙牌遊戲,亦稱為「花牌 (花かるた)」。目前一般的花札都是所謂的「八八花」,卡片上畫有12個月份的花草,每種各4張,整組48張。

48張的由來,是在撲克牌以前還是48張的時候從葡萄牙傳來的。一般兩人玩的叫「こいこい(羅馬字:Koi-Koi)」,兩人以上玩的叫「花合わせ(羅馬字:Hanaawase)」,不過在所有花札愛好者之中屬八八的玩法最受歡迎。除此之外,全國各地都有各種獨特的玩法。

任天堂(Nintendo)在跨入電子遊戲之前就是靠製造此紙牌遊戲起家。

歴史
紙牌遊戲是在安土桃山時代開始,跟傳教士、鐵砲、耶教、Castella(蛋糕的一種)等一併傳入日本。順帶一提,名字中的「かるた(亦寫做歌留多、骨牌)」的語源是葡萄牙語當中,紙牌遊戲的「carta」。天正時代(1573~91)紙牌已經在本土生產,現今尚存當年的一張紙牌。當時的執政者每頒布政令禁止紙牌遊戲,民間就會變更牌面設計以避禁令,然後執政者再頒布禁止該紙牌遊戲的政令……在不斷重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環境底下,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牌面設計,「花札」也在變化的當中誕生。

因為賭博的閉鎖性與當時物品流通的實況,在全國普及的紙牌遊戲,亦在各地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地區規則,牌面設計也跟著這些地區規則而變更。這些紙牌又稱為「地方札」。

傳說「花札」的誕生是因為田沼意次的禁令。自此之後12張×4組的牌因隱藏數字還有組別而改為4張×12個月份,圖案則以教育用的和歌かるた〈紙牌遊戲〉為基本。

踏入明治時期,花札解禁,代之以「骨牌稅」寓禁於徵,全國生產地方札的紙牌工廠相繼破產,於是地方札消失,各地的地方規則亦因此失傳。

圖案

月 花 20點牌(光) 10點牌(種) 5點牌(短冊) 1點牌(カス)
1月 松樹 松上鶴 ※1 - 松上赤短(あかよろし)※2 松的カス(2張)
2月 梅花 - 梅上鶯 ※3 梅上赤短(あかよろし)※2 梅的カス(2張)
3月 櫻花 櫻上幕簾 - 櫻上赤短(みよしの) 櫻的カス(2張)
4月 紫藤 - 藤上杜鵑 藤上短冊 藤的カス(2張)
5月 菖蒲 - 菖蒲間八橋 ※4 菖蒲上短冊 菖蒲的カス(2張)
6月 牡丹 - 牡丹上蝴蝶 牡丹上青短 牡丹的カス(2張)
7月 萩(三葉草) - 萩間豬 萩上短冊 萩的カス(2張)
8月 芒草(坊主) 芒上月 芒上雁 - 芒的カス(2張)
9月 菊花 - 菊上盃 菊上青短 菊的カス(2張)
10月 楓葉(紅葉) - 楓間鹿 ※5 楓上青短 楓的カス(2張)
11月 柳樹(雨) 柳間小野道風 ※6 柳上燕 柳上短冊 柳的カス
12月 泡桐 桐上鳳凰 - - 桐的カス(3張)※7

※1:松樹的構圖是鶴,不過鶴的指尖構造和體重其實無法停在松樹上。實際會停在松樹上的鳥其實是「東方白鸛」,一般認為是以前的畫家看到東方白鸛卻誤認成鶴了。
※2:看起來像「の」的第2個字是變體假名的「か」(),是「可」的草寫,仔細看可以看見「の」的形狀上面還有一橫。
※3:梅花上畫的鳥其實是繡眼鳥,短翅樹鶯的身體是白色加茶褐色,會用短翅樹鶯一樣是誤認的關係。
※4:八橋是位於愛知縣知立市的一個地名。構圖和著名的燕子花名勝無量壽寺的庭園有關,於在原業平的詩句裡也很有名。不過在花札裡稱作菖蒲可能是把燕子花和菖蒲搞混的關係。
※5:隱語裡心不在焉叫做「しかと」,據說這就是這個圖案的起源(因為10月的牌裡鹿朝側面看的諧音叫「鹿十」(讀作しかとう,音shikatou))。
※6:以前的圖案是「柳間和傘」或「柳間持和傘奔跑之斧定九郎」,後來從明治時代開始改了圖案,變成「柳間小野道風」。
※7:通常會在桐的カス牌其中一張裡印上製造商的名稱(如任天堂等)。

點數
20點 松上鶴、櫻上幕簾、芒上月、柳間小野道風、桐上鳳凰
10點 畫上動物或鳥的牌、菖蒲間八橋、菊上盃
5點 畫上短冊的牌
1點 只畫出植物的牌(也有不計分的情形)


下面是花合わせ和こいこい等役的使用範例,由於變化非常多,在實際比賽的時候建議先確認當地的比賽規則。

點數 役名 條件
10 五光(Gokō) 得到全部5張20點的牌。
8 四光(Shikō) 除了「柳間小野道風」之外得到其餘4張20點的牌。
7 雨四光(Ame-Shikō) 得到4張20點的牌,其中包含「柳間小野道風」。
5 三光(Sankō) 除了「柳間小野道風」之外得到其餘4張20點的牌裡面的3張,另外也有得到「松上鶴」、「梅上鶯」、「櫻上幕簾」3張才算數的規則。
5 豬鹿蝶(Inoshikachō) 得到「萩間豬」、「楓間鹿」、「牡丹上蝴蝶」。
5 菅原(Sugawara) 得到「櫻上幕簾」、「松上鶴」、「萩間豬」。
5 草(Kusa) 得到「菖蒲間八橋」、「柳上燕」、「萩間豬」。
3 花見酒(Hanami-zake) 得到「櫻上幕簾」和「菊上盃」,此役多半不採用。另外也有得到「柳間小野道風」的時候就消滅此役的規則(雨流れ)。
3 月見酒(Tsukimi-zake) 得到「芒上月」和「菊上盃」,此役多半不採用。其它雨流れ的規則和「花見酒」相同。
3 赤短(Akatan) 得到「松上赤短(あかよろし)」、「梅上赤短(あかよろし)」、「櫻上赤短(みよしの)」。
3 青短(Aotan) 得到「牡丹上青短」、「菊上青短」、「楓上青短」。
1 かす(Kasu) 得到10張1點的牌。
1 短冊(Tan) 得到5張5點的牌。
1 たね(Tane) 得到5張10點的牌。
  ぶっく(Bukku) 得到赤短和青短全部6張牌。
  ~島(Shima) 得到同月份的4張牌,多半採用以雨島(柳島)吹滅(雨流れ)的規則。


其他補:

花札起源於安土?桃山时代的一种纸牌游戏,有点类似江戸时代上期的ウンスンカルタ(也是纸牌游戏的名字)。一直到江戸时代中期就用现在看到的花札牌样式了。一副牌总共有48张,分别是1~12月份,每个月的代表牌四张。其中每个月的牌当中,有两张有分数,而有两张是废牌。

玩法
花札是两个人玩的游戏,分别做『亲』与『子』。
游戏开始先得决定谁当『亲』,谁当『子』。首先每人抽张一牌,谁抽到的那张牌月份比较小,谁就当『亲』。然后由『亲』先拿牌,每次两张,拿完换『子』拿两张。一直到每人手中有八张牌为止。 然爱抽八张牌放在两人中间的『场』。其余的牌放在一旁称为『山札』。

接下来就开始玩,首先由『亲』先岀牌,放一张牌到『场』中,如果场中有相同月份的牌就可以拿走,如果没有的话就从『山札』中抽一张牌走。当任何一人手中可以凑成所谓的『役牌』,这个人就可以喊停,接著就可以算分或是继续玩,当选则继续玩的话,就不能在喊停,除非有人在拿到『役牌』,才可以再算分。而如果选择结束算分就可以依据牌型以及得点计算谁输谁赢。当然如果拿到『山札』都没牌了,两人也都没办法算牌了,游戏也强制结束。重新开始。
至於计分方式,『花札』游戏中的计分就做『文』(是日本旧式的钱币制度),玩12局之后,得到最多『文』的人就是赢家。而如果有7文以上的话,则得分为两倍~
比方说如果有一局你拿到6文,那麼你就是累积6文,但是如果拿到8文,则是累积16文计算。

接下来说明一下『役』一览
五光(10文) 5张20点札组成
四光(8文) 雨加上以下其中3张就叫雨四光(7文)
三光(5文)
花见酒(5文)
月见酒(5文)
猪鹿蝶(5文) (手中有此役之后,多一张10点札,计分多一文)
赤短(5文) (手中有此役之后,多一张短册札,计分多一文)
青短(5文) (手中有此役之后,多一张短册札,计分多一文)
??(1文) (此役由10点札5张组成,手中每多一张10点札就加一文)
??(1文) (此役由短册札5张组成,手中每多一张短册札就加一文)
??(1文) (废牌10张组成,多一张废牌多一文)
特殊役
手四---发牌时拿到四张同月份, 6文
くっつき---发牌时拿到其中4个月既每度两张, 6文


原文和翻译都是转的,这个是花札二人玩法的こいこい,最简单的。
具体的对照游戏规则介绍,有点改动。其实是简单化


某檄簡介:

其實玩花礼不用想太多,就想說手邊的牌和檯面上的牌有什麼可以對的就對出去就好了,其次才是想要收哪些牌,例如收有短籤可以收青短或赤短[通常這部分都是對各季節的花],豬鹿蝶,三光是指雨後四景[?],總之依照得取難度不同得到不同分數,但也有打平就會看親權或kasu,總之無聊閒空時可以玩玩.

今天終於一口氣贏了五十文,於是進入了裏花裏,不過目前最多只贏了十二文,也變得比較不容易對到花,總之還在傷腦筋呢.不過這也只是個小遊戲,玩玩就好,無須在意,重要是玩得高興就好.

2008年5月10日

多風雨的花開,人生是別離.

想起日前和小月討論過的事,跟別人在一起總是看著別人漸漸遠離,而自己卻只是停留在原地.嚴格的說起來自己不該只會是停留在原地,因為人心是互相的,但是卻可以明白地了解那種注視著別人遠離的感覺,而遲早有一天或許也會這樣的遠離了誰,這點自己是明白的.峰倉老師在最遊外傳的許多地方寫著別離相關的句子,例如外傳第一集第一話前就寫著:拿起這個酒杯吧!請將這酒杯斟滿吧!俗話說好事多磨,只有再見才是人生啊.驅魔詩集井伏鱒二的勸酒.多風雨的花開,人生,是別離.WARD新裝版單月月刊第一期附錄峰倉老師的色紙.

從某方面來說,多少受到峰倉老師畫的最遊外傳中,那種別離的思想偶爾總是能在某些狀況下想到,簡略的來說就是人生就是別離.用佛學的說法來說就是緣起法,緣起性空,緣生緣滅,空觀思想,波若空,空,等等相關佛學名相,總的來說就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盤.扯到佛學名相就扯得有點遠了,單單就別離才是人生來說,或許是種更有情感的一種感受,那種些許的無奈與面對的現實的真實,那樣的真切.

雖然很多方面來說是偏內向了點,但又多少有口直心快的個性,又不怕得罪人.說不怕得罪人是多少有些說不上的,應該說是得罪的人大概多得無法一雙手數得清,所以早就豁出去了.認真的認為唯有合得來的才會是長久的朋友,與其虛偽的掩飾還不如乾脆的捨棄,不過就是這種個性才讓人覺得傷腦筋吧.別離是一定會到來的,不管對象是誰,或者是不希望別離,但遲早都會別離,與其事後才後悔那還不如認真的面對,這是在正常狀況下盡可能希望做到的事.或許哪天就會跟現在喜歡的東西分離,會跟覺得很重要的人分離,但是就讓他去吧,太過執著也是個很大的麻煩,造成諸多苦惱,與其說是無法解脫,還不如說是會使人更加的痛苦,那麼就學習著接受別離,因為只有別離才是人生.

2008年5月6日

電影-THE QUEEN-英女皇/黛妃與女皇

黛妃與女皇的主線主要是現在還在世,是目前英國在位期間最長的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在黛妃被狗仔對追逐出車禍死亡前後的種種,其中黛妃的部分多使用當時撥放的影片,少部分請替身拍攝製作而成. 黛安娜王妃是在1997年8月31日出車禍過世,而電影則是在陳述當年三月工黨取得人民投票勝利成為首相,然後到八月三十一日事件發生,以及一個星期內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週邊的事與她個人的起伏揣測.關於英女皇這齣片,入圍奧斯卡金像獎中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六項大獎,整體來說是很好看很棒的一齣片,不過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卻不對這部片子有所評價,並說不只是當下,未來也不會去看這齣片,因為不想勾起痛苦的回憶.

因為看了這部片子,才對英國政治制度稍微了解了那麼一點點,即使是沒有相關認知的人,只要平心靜氣的看也能明白裡面所想傳達的事. 在英女皇中,細膩揣摩女皇及皇室一些相關,其中英國皇室本來就是相當低調,除了英女皇會每天看三小時的政務報表,每週都會和首相會面面談,給予首相建議,幾乎不公開發表言論,生活也存有相當的隱私.劇中用有十四隻分岔角的皇家馴鹿,算是女皇以及皇室的隱喻,但那隻皇家馴鹿卻被爆發戶痛苦的射殺,於是女皇看著被砍下頭的馴鹿頭和屍身問牠死前痛苦嗎?得到回答後感到哀戚,但下一刻便掩飾哀傷,以尊嚴沉默與冷靜的繼續面對.

片中多處討論到英國皇室與現代身分的衝突,也討論了黛妃和皇室形象等問題,但整齣片子只陳述,並未偏袒於某方的中立,處理得相當好.另外片中也說明,媒體炒作,讓人民產生壓力反過來施加於皇室,但在現實生活中,媒體何不是炒作的黑手呢.英女皇二次世界大戰,授權自邱吉爾到現在的首相,雖然有名卻不見得有實,說著被撰寫好的演講稿,女皇為英國付出了過半以上的人生,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實際上仍是英國的精神領袖.另外有人寫到,英國最後一任女王應該是王太后,現在只有女王,不過就將錯就錯吧,畢竟這一半的責任也在片子的翻譯上.

2008年4月10日

從榮格的角度觀看高山上的世界盃

高山上的世界盃是個真實翻拍的故事,事情發生於一九五零之年代。中國解放軍入侵西藏殺害藏人與僧侶,以致於喇嘛翻山越嶺的到印度,在喜馬拉雅山中的喇嘛寺暫居,而仍在西藏未能跨越邊界離開西藏的西藏人,用盡辦法將子女送出到外面,並托付給喇嘛寺的住持,讓他們接受佛法的庇護。在喇嘛寺的部分喇嘛,熱中於當時正在舉行的世界足球賽,而會用鐵罐當足球踢,少部份人則趁著夜色溜出去看世足賽。

最後一場決定勝負的總決賽開始前,小喇嘛說服了住持,於是跟出租電視商借了電視,眾人們一起欣賞世足賽。高山上的世界盃不單只是在陳述世界盃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喇嘛們日常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對於這出片而言,世界盃其實只是背景,不是主要要陳述的重點,但也就是從透過這樣的背景,看到喇嘛們面對生活的心態及種種。

試以從榮格角度觀看高山上的世界盃這齣電影,主要從集體潛意識,人格面具,人生階段切入點切入嘗試探討。在陳述從榮格角度觀看前,先為榮格所提的集體潛意識,人格面具,人生階段作定義及說明。集體潛意識,在榮格的筆下為:不同於個人潛意識,他從未在意識中出現過,是透傳而存在,一種毋須借助經驗的先天傾向的原形或原始意向而來。人格面具是個人與社會間的心靈介面,它構成個人的社會認同,而人格面具的保護使人免於羞恥,避免羞恥可能是發展和緊握人格面具最強大的動機。人生階段,以意識為標準,將人生分為童年、青少年、中年期、老年這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特徵。

從榮格的集體潛意識觀看,片中有幾個地方存有將無視於經驗的教訓,否認最明顯的因果關係,只採用集體的表象作為隨時適用的解釋原則來解釋一切事物,這一原則就是:把偶性看成是某種專橫的力量,偶然性筆規律遠為重要。彷若是刻在基因裡的某些東西在驅使,當住持翻閱箱子裡面所放之物,希望哪天能夠回歸故土,也就是西藏,雖然大師父對於這樣的感覺存疑,但仍看在眼底的接納。

即便故鄉是危險的,但是懷念故土的思鄉情懷,似乎是刻在基因上的希望回去,或許不見得真的是每個人都希望回去,但是多少都還是會對故鄉有份割捨不了的情感。那種似乎是非理性的強大感招力,在後面推動著人希望回到故土,而除住持以外,在被送到喇嘛寺出家當喇嘛的那個小孩也同樣思鄉。當外面世界正舉行世界盃時,喇嘛寺的喇嘛們也受其感染,討論球賽也希望看到比賽,就連平日嚴謹的大師兄,在私底下其實也熱中於世足賽,否則也不會出現私底下看著足球雜誌,和跟住持解釋兩個文明國爭奪a cap之事,或許湊熱鬧也可以被歸於集體潛意識而論。

從榮格人格面具來看,每個人在面對不同對象和不同時情時,會以某種面具來面對人,例如在舉行儀式時,大師兄得認真專注地實行儀式,私底下可能還是對新奇的事物,例如足球,但面對自己以外的人時,就必須以大師兄的嚴肅的一面來應對。人格面具是在成長中逐漸形成,而小孩子還比較不存在這樣的面具,小孩子習慣也喜歡找好玩的事情來玩,對於刻板的制式化的行為感到無趣,所以才會在舉行儀式時在後面玩,不過當孩子長大,漸漸地也就懂得分吋,然後規矩地作份內的事情。

從榮格以意識為標準的人生階段來看,片中出現了幾個不同年齡層互相互動,有才剛離開母親被送到喇嘛寺仍在童年期和剛進入青年期的男孩,與仍在童年期逐漸邁入青年期還處於愛玩的男孩,有從青年期將邁入中年期的大師兄,以及進入衰老期的住持。陳述童年階段是無次序或混亂的階段,對別人構成問題,自己卻不能意識到自身的問題,而這樣的狀況到第二階段青年期間逐漸地好轉,但其中也包含著轉變的衝突。青年期階段,自我情節得到了發展的階段。第三階段中年期,意識到一個人的分裂狀態,是一個充滿意識問題的時期,最後衰老時期,重新下降到起始的狀態,不再為自己的意識所困惑。

榮格認為童年和老年時期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即都淹沒於潛意識的心理事件中,她們都市沒有任何意識問題的人生階段,因此榮格未將納入討論之中,而重點放在青年期和中年期。論述到青年期的兩個基本問題,一是主觀預想與外部事實之間的對立,二是生理所影起的心理平衡的失調,或某種難以忍受的自悲感所導致的內部心理騷亂。套用於影片中,小孩總是帶有些愛玩的特質,但進入青年其身心都有些改變,熱衷於有趣熱鬧的事情,但是過了些時間逐漸地沉澱,也開始懂得替他人著想,雖然可能沒有回報,但卻作了該做的事情。

從片中可以看見人的改變,如同片末所言,下雪的地上走路很冷,但是我們能把所有的毛皮舖在路上嗎?既然不能,那我們只好把毛皮穿在腳底下。要改變別人的行為不可能,那麼我們只要能戰勝心裡的敵人就好了。無法改變的是現況是事實,但是如果從心改變,原本無法接受的事情也就得到解決的出口,而人也和事情得到了折衷的結果。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因為外在而被迫捨棄或者改變些時麼,但是只要是面對人的事情都還是會有一定的原則存在,而在不改變那樣原則下,所改變的未必就是不好的,而人不斷地因此改變因此成長著。

2008年4月9日

友誼的思念是億千萬

前幾天看到很久沒連絡的阿嫣,在他家看了篇關於COS本命的想法,叨叨絮絮的說了一些之後,在最後看到回顧過去的特別感謝名單,意外的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頓時間心中五味雜陳.隔了些時的晚上十一二點看到阿嫣上線,那天剛好是同人第一天活動結束,於是一邊寫日記一邊跟阿嫣閒聊些事情,說好會寫關於那篇回憶的百寶箱回文,不過預計會很囉唆所以就寫在自家網誌,省得佔人空間.

其實從某方面來說,自己是個反反覆覆的傢伙,或許現在看起來還不錯,之後或許就會因為些想法和事情逐漸淡去,然後幾乎沒有連絡,惟獨有些真的是還不錯,也明白某檄這種交往模式的人還會記得某檄.看到特別感謝名單中有自己名字時真的是很訝異,想了一下,或許只有自己在鬧彆扭而已,不過這就不多說了.以下主要是針對阿嫣那篇網誌的一點想法.

關於本命和出本命cos,這兩件事情有些關聯但又有些不同.本命是因為喜歡所以堅持的某些信念,例如我是誰誰誰的飯,誰誰誰的虜,誰誰誰的什麼什麼.在條件允許與對本命愛超過某種極限後,因每個人狀況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有些人是用漫畫隨筆或文字來創作,藉以表現對本命的愛意,有些人則是用cos體現這樣的感情,但在此不評論到底有沒有本錢出本命角色的相關問題.另外cos有時不見得就等同於cos本命,但這裡也不多說了.

若是要問某檄的本命是誰,一個個數出來其實不算多但也不算少,當初第一個出的是獵人裡面的XX[因為太恥了所以略號帶過,不過其實也說不上是本命,比較像是好奇的在玩也說不定,第二個差不多是天使領域的美咲,就成果來說略過,但是實際上還是頗喜歡那部漫畫倒是沒有問題],封神演義出過聞仲和飛虎.後來出角出到後來,在一個機緣巧合,以及愛的電波確定跟別人有很大不同的狀況下,出了大概說出來也沒人人會知道的最遊記外傳的敖潤,後來連女裝版和參照日本方面同人繪服都出過,就可以知道某檄的本命愛是如何的微妙.

敖潤之後因為灰團本命介入,在思量了非常多的事情之後,最後和某同好約好出了京殿,只是到最後還是沒機會也沒緣跟那人出團,因種種鬧得不愉快[,實際上還隱含了其他跟她本人無關但又有牽連的事],弄到最後大概就這麼不歡而散.關於cos,有時堅持本命不等同於主流[,特別自己不大喜歡跟隨吵得沸沸洋洋的主流],就連同好都很難找到的狀況,還有不想見到的人在繼續cos的這件事,最後自然也就淡出了cos界,不過實際上還是有預定還沒消化掉但又繼續排著,不過那也不知道是民國哪年哪月才會出了.

不知不覺扯遠了,說了太多私事.個人認為,即便是出超級冷門的角色,幾乎沒幾個人能認得,但是出角色時還是會很認真的出,至少自己明白有那樣的心意,彷若在完成一個什麼心願,這樣就已經足夠.若是說什麼什麼東西沒弄好,覺得很失敗,那就下次再好好的出個一回,或者選擇放棄.cos本命有更重要的關鍵,決定了cos的生死,那就是感覺跟機緣.

有時候不是想出就能出,偶爾會因為若是跟團會有機緣問題,若是要外拍也會看狀況,在一起的夥伴也很重要,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心意,總之有千千萬萬種以上的不穩定要素,決定了cos本命時的一些想法和狀況.可以明白阿嫣所言的雖然是本命卻不大可能會再出,但是卻又期盼著哪一天能重出的那樣堅持.有些角色就真的只有那時有那個衝動那樣跟角色心靈相通的感覺,過了就真的找不回來,而即便出得不盡人意也要珍惜,因為與其錯過還不如抓住點什麼,自己是這麼想著.

一年多前重出了十六歲左右時出的十六歲的聞仲,即便現在還是很喜歡這個角色,但在那時重出之時,感覺卻是微妙的不同.十六歲時出的聞仲,是用我是十六歲的人想出十六歲的聞仲,那個壓抑著情感但又還留有一絲衝動的聞仲;二十歲重出聞仲,是抱持著我還是喜歡這著個角色,但是已經不是十六歲的聞仲,有點回味回想性質的感覺,這兩者差別很大但都是出同一個角色沒錯,大概有點接近這樣的感覺.

雖然每次出的角色都相同,但實際上每次出的卻都不同,包含著情感與思念的不同,跟不同的人交錯會集又分離.不得不說的是,cos這件事情,若只是想說找出同樣作品的人出著各自的本命角色而聚在一起,多數人也會因為喜歡上不同的東西而分離,這件事情是非常現實的事情,太過在意就很容易受傷,不過還是有朋友因為cos而結交了一群很不錯的朋友,在生活中也一樣的交流著,這就是每個人不同的狀況.

因為cos而結成朋友,但是又別離的朋友非常的多,但是回過頭來,只有像阿嫣這種在cos前就認識,然後約好一起出角色,再過更久的時間也還是不錯的朋友,其實這是要很珍惜的事.人因為際遇不同而有不同的經歷,但是有時候回過頭來還一就存在的那就確定是所擁有的東西,真的要好好的珍惜著.小月大概是比較例外的一位,是透過阿嫣所以間接認識然後一起出cos然後聊開,直到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TOU製作,在自己的範疇裡面大概是屬於例外那一區的吧.

嘿,阿嫣,小月,如果有空有機會我們一起去外拍吧,我囤積了一兩件衣服想拍卻沒人可以一起去拍,哪天約好去拍些照片作為回憶吧.

好像還有很多東西都沒說出來,也不大確定還要說什麼,等哪天想到有心情了再說.另外特別感謝朋友,在此列出的是cos相關,不等於全部:小攸,阿嫣,小月,阿慈,水嵐(時緋).

阿嫣/回憶的百寶箱
http://blog.yam.com/akarikaede/article/1446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