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5%AB%E6%88%92_(%E5%8B%95%E7%95%AB%E9%9B%BB%E5%BD%B1)
先給個人主觀評分:
降標準69~71分
未降標準61分
(都有合格)
覺得還不錯的點:
反派塑造得還不錯,甚至有點搶戲。
無論是牛總還是金角銀角都不錯,金角銀角第一次出場唱歌好聽(歌唱的部分,少數覺得有到水準之上一段)。
庾澄慶的孫爺爺,讚!
個性塑造的比較毛躁但為人耿直,雖然情緒管理有點問題但識大體。
設計上似乎也受到不少偏袒,觔斗雲讚!武戲的部分也很不錯。
片中缺點,很多…
個人最不能容忍的點,全片飆高音到底是怎?(發狂)
很受不了這配音跟這樣的表現,老實說聽了耳朵很痛,很難靜下心來。這片的錄製真的很慘,慘爆。預告片就知道有這狀況。
之前不急著去看也是這個原因,多刷特技玩家後(目前累計43刷大螢幕),覺得還是該加減支持一下國產動畫,就考慮回頭來看。好的廳都下片了,多國語言也只剩下國語…(※這部片,總督只放了兩周,且上片期間不排19時晚場)
總督音響也救不了這部的全場高音的慘。去哪邊看其實都差不多,找畫面成色好的廳就好。
沒關係啦,今天只請了三小時的事假跟花了230(團體包場票價價),也沒啥好抱怨票價問題。
第二個很難給高分的是劇情合理性跟角色塑造,這個是劇本的鍋?導演?誰搞出來的?慘字了得。雖然不是一團臭臭的什麼,但會讓人覺得開發方向錯了吧?這個原始提案跟開發到底是誰?(扣除配音問題外)賣得慘真的不是沒有原因,真的。最大缺點大概就是基本上不借用古典人物模型就寫不出來故事了嗎?
包裝得很新,但骨子裡卻沒什麼創新,所有借用名字的腳色都是原原本本的刻板印象。八戒作為主角實在是沒什麼亮點可言(直接),最後的挽救也只會讓人覺得腦子沒壞嗎?這部片改名為悟空我都不覺得突兀。
全劇個人最喜歡角色是庾澄慶悟空及庹宗華的牛總,其次是金角銀角。不管是獻聲演出還是塑造角色的立體感都很夠。其他雖然不到糟但也會讓人覺得這不能調整嗎?
三藏看似謙虛跟肩負重責,實際上卻是對於自己擁有的技術及知識自滿,顯得傲慢。對於舊的東西棄之不顧,只看到高評分的結果,其實也算是間接導致悲劇起因。分別心意外地很重。(導致被牛總諷刺,那些沒被涅槃系統選上的人是生命嗎?明諷實際上是他最先放棄了這些人)
八戒,就…不知道為什麼要選他出來當主角。
想要幫他洗刷名聲,但那些真的就他自找的啊。要技術沒技術,要腦沒腦,到底是怎麼樣才會想到亂拔電線?會出事啊!!這傢伙有駭客技術嗎?沒有,就遜咖。靠些不怎麼樣的小花招跟說謊,這點不能忍。最後來個醒悟橋段,有比較好?
小淨,很可愛。但不能理解為什麼有技術的人(三藏,八戒),在救下來後先不幫忙維修小淨?(嘈點
金角銀角,可愛的丑角,但唱歌好聽個性有點鬧,還不錯。
劇本方面,悟空跟牛總的角色刻化的確不錯,但身旁的人都無法理解,甚至沒有給予足夠的幫忙,有慘。
悟空有情緒管理問題,但他並沒有真的把他曾經被遺棄的事實,作為責怪這個世界進而破壞的理由,而是一直都在做出一些什麼,試著去幫助別人,尋求自己容身的地方。
當悟空在面對萬敵時,喊著:「我一直覺得情緒管理就是個屁。」這段我個人就很有感,更顯得這個角色並不是情緒管理問題,而是懷抱太多正向的信念,無法容忍姑息,被孤立,只能獨善其身。明明就是個個性耿直的好人,卻被誤解。這才是這個角色可愛又有趣的地方。
牛總,他真正無法接受的其實是他「過去的努力不被認可」,被當作棄子一般用過即丟,他的行為反而是最容易讓人同情的。與其說是要尋求延長生命,實際上他只是想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可罷了。僅只是因為快要沒有未來(生命)而被這樣對待,說真的誰都會受不了吧?那是應該的?(髒話ry
嗯,沒錯,把最好的跟最慘的放在一起看,就會知道為什麼這部很難高分。給個王道爽片劇情很難嗎?硬搞這個真的沒有比較好,真的。
另外,牛總這個角色,讓我想到強納森高斯汀跟約翰戴利雙人組有參與過的作品《蜘蛛人:返校日》的鷹人。呈現手法跟內心衝突有點接近,這點我給予好評。不是單純的一昧說這個角色是壞人,所以全部都把問題歸咎給他,沒有。在這件事情處理上,給予一定分數(好評)。
劇本上情緒堆疊上,這部實在很零散,若非今天是跟著一大群低年齡小朋友在看(國小2年級跟國小4年級,約140位小朋友及老師,家長另計約十名),否則反饋應該會更少。
作為動畫片,畫面很重要,但個人覺得蠻微妙的。可能因為是為了給年齡較低的小朋友看,所以全片很少有很暗的場景,且超級用力刻一堆無關緊要的場景…成本難以回收喔(※現況)。
一定要這麼高彩度跟超細的刻畫嗎?有點沒必要,真的。要把故事講好不需要這麼費事,把重點拉出來比較重要。全片有好幾個場景太注重場景本身,反而沒辦法把緊張感帶出來,敘事跟拍攝分鏡取捨都出了問題。
總結一下八戒決戰未來這部動畫片。
整體而言,最大問題就是「失焦」跟「從頭到尾的飆高音(劇情上跟聲音演出上都是)」。
以國產動畫片而言我給予好評,但在劇本跟實際演出上各種失誤導致一路扣分,甚至有顧此失彼的問題,導演跟編劇真的要反省。有宏大志願很好,想要說個不一樣的故事很好,但在此之前還是先搞清楚,要說好一個故事的手段方法,聚焦於故事跟角色塑造,而不是只用錢(動畫畫面)來堆畫面。
-----------
這次,剛好得知總督有一場中正國小的包場(下片前就談好的包場),跟認識的人打個照面,買票進場。今天主角是中正國小的學生們,就選靠邊角的位置(六排13),但果然還是有點點累(畫面比較斜)。
查了才知道中正國小的歷史還真長(只比艋舺公學校晚12年創校):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5%8C%97%E5%B8%82%E4%B8%AD%E5%B1%B1%E5%8D%80%E4%B8%AD%E6%AD%A3%E5%9C%8B%E6%B0%91%E5%B0%8F%E5%AD%B8
臺北市中山區中正國民小學(簡稱中正國小)為臺北市中山區的一所小學,校址位於龍江路62號,臨近教育部體育署、臺北捷運南京復興站。學校始創為1908年(明治41年)5月設立之「大龍峒公學校朱厝崙分校」,建校迄今己逾百年。在二、三樓擁有學校廚房,負責供應中正國小、忠孝國小、長春國小等三校師生之用餐。
※三毛的母校(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