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9日

二度名古屋散策-0430-熱田神宮(中篇)

 -熱田神宮 二十五丁橋 南神池 佐久間燈籠


見到眼鏡之碑往裡處走,即見二十五丁橋。二十五丁橋為愛知縣最古的石橋,因使用二十五枚花崗岩製的板石排列成中央高、弓狀的反橋,故名二十五丁橋。過去,此橋為區分境內南側為御所之前或御所之內。附有御所之名,原因為鎌倉時代此橋南側說是為源賴朝所借住,故云名古屋中最古之石橋。於昭和11年(1936年)境內擴張之際曾解體過,於昭和30年(1955年)在現在的所在地復原。



二十五丁橋

尾張名所圖會及名古屋甚句中甚為人知,並排排列了二十五枚板石故得其名。名古屋甚句中「在宮之熱田之二十五丁橋 西行法師懸腰 東西南北見渡 此程涼爽 是誰於此宮賦予熱田之名」之說。


二十五丁橋為了長久保存,故不開放行走,只能在圍欄外眺望此橋,兩側接立解說牌,說明緣由。橋邊綠樹蔥蔥,橋下有一清淺流水,此處甚為涼爽。橋面上的落葉不算多,應是有神職人員固定整理。稍微往西前進,最底似乎是禁止進入,旁邊則種有山茶。從旁邊小橋可見二十五丁橋的側面,就連石橋本身的架構都仍十分完善,但沒算是否真為二十五片板石,反正說是就是吧。


過了小橋,即見南神池及休憩所。但比起那個,眼前一隻神雞正悠然地散步,坐在長椅上的女性神情自若地看著。旁邊的南神池稍具規模,主要是配合休憩所欣賞庭院景色。剛好已經凋謝的紫藤花架下有座位就借坐休息,喝個水歇個腳,隨意抓寶可夢,意外還蠻多雜怪可亂抓。結果,過了一個小時又15分,掛在熱田神宮第一鳥居道館的美納斯SS還沒有被打紀錄的樣子,意外的很涼。南神池內有鯉魚跟烏龜,烏龜則在石上跟岸邊曬太陽。旁邊有人在餵鴿子,結果最後被鳥腳跟有點煩人的討食弄得有點煩了發了點脾氣,不過沒多久又繼續一邊賞著景色喝茶水餵鳥。


休息一陣子,注意到附近有小孩正在追著神雞。好奇心滿滿的小男孩追著神雞想玩,父母口頭阻止,但男孩還是繼續追,結果神雞落荒而逃,逃了兩三次,暫時逃到林間躲著。小男孩對於神雞的好奇心跟專注力達到了一定程度以上,就連路人某檄在偷拍都完全沒發現也不以為意,於是就偷拍了幾張照片。事後檢查照片,似乎是兩個小男孩分別追著神雞,辛苦這群應該早就對小孩產生陰影的神雞。神雞不單只一隻,此區大概就見兩三隻,他處應該還有幾隻。想到兩年前熱田祭,那天人非常多,結果是在第二鳥居附近樹上看到神雞蹲坐在樹上,那畫面真的超有趣,想起來都會覺得好玩。


『佐久間大膳亮勝之所寄進物,高約8公尺的大石燈籠。』熱田神宮境內案內圖如是說。


從南神池可見二十五丁橋另一側,但解說牌是一樣的。附近繞繞,發現異常巨大的奉納燈藏於樹間,此為「佐久間燈籠」。佐久間燈籠位在正參道與東參道的交差上,石造的大燈籠。寬永7年(1630年)五月,佐久間大膳亮勝之遭逢海難,祈求熱田神宮加護能脫離險境,脫險後,懷抱著感謝寄進了這一對石燈籠。佐久間燈籠高約8公尺,六角形所造碩大雄偉之相。佐久間燈籠為自江戶以來的日本三大燈籠之一為人所知,另外兩座為東京都東照宮的大石燈籠(お化け灯籠),京都府南禪寺的石燈籠。此三座燈籠都是佐久間勝之的奉納。佐久間勝之為何許人也?是為安土桃山時代開始至江戶時代前期的武將、大名。常陸北条藩主、信濃長沼初代藩主。


佐久間燈籠

尾張國御器所的城主佐久間勝次的次男大膳亮勝之,在海上遭遇颱風之際,祈求熱田神宮守護而免於遭難。於寬永7年(1630年)以其御禮(佐久間燈籠)寄進。為京都南禪寺、東京上野東照宮的大燈籠圍日本三大燈籠而出名。


佐久間燈籠是真的很巨大,供於第二鳥居前的左右側,藏在林間卻掩不住其碩大。為了想窺見佐久間燈籠的全貌,盡可能在外圍移動腳步,但老實說還是很難取景,因為會被樹枝遮擋,有部分會因為卡在無法通行的區域,所以最多大概只能拍到三面照片。佐久間燈籠最頂上刻有熱田神宮的御神紋五七桐竹紋,六面都刻上了神紋,而最底下則是蓮花瓣的座。石燈籠柱上刻有字,看不清楚,但可能是共同奉納者的名字。在石燈籠背面則有架設鐵樓梯,似乎可以爬上去維護或者添油燈。



參考資料:

佐久間勝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D%90%E4%B9%85%E9%96%93%E5%8B%9D%E4%B9%8B


 二度名古屋散策-0430-熱田神宮 中途休憩寶可夢團戰


在附近商販前,神雞悠然的走動著,但為了防範烏鴉來搶食,所以設置了一些驅趕禽鳥的小道具,例如在樹上綁著鐵片跟線,至於效用如何就不清楚了。時間差不多已經十點四十分了,雖然有點猶豫但還是決定要拼這一場團戰。走得有點匆忙,路邊雜怪也沒時間抓了,剛好不小心美耐斯SS被人踢出道館,就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再塞回去。結果,趕到熱田神宮第一鳥居時,時間還體剛好的,而且被踢下來剛好十分鐘,迅速又補了回去,於是美納斯SS繼續在此蹲點。

 

在熱田神宮第一鳥居附近發現不少人也聚集在此處盯著手機,男性女性都有,大部分人都還很年輕。趁著開打前也仔細拍照紀錄熱田神宮第一鳥居的細節,鳥居上方兩側跟頂部都有鐵片保護的樣子。倒數結束,滿團20人開打,最後殘約219秒結束,擊敗頭目+6,佔領道館+2,團隊貢獻+2,總共十顆白球。對拉帝亞斯還蠻苦手的,對這種動作靈活的類型真的沒輒,只好試著內心祈禱,如果熱田大神保佑,這之若抓到那就是神明保佑,就算低IV也不刪。開始投球前也先拍幾張照片,茲以證明這隻拉帝亞斯是熱田神宮土生土長純日本種。


開抓後,一如往常地丟球失敗挖地瓜跟數次甩開,以及投球成功但又被擠爆彈出來,再三地屏息跟神明祈禱能捕捉成功,印象中是最後三四球捕捉成功,IV78,HP是他最強大的武器,優秀。捕捉地點:日本,Aichi-ken Nagoya-shi(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得到了名古屋產的拉帝亞斯覺得開心,至少此次行程中獲得一紀念,且順便解了抓一龍拿3糖任,爽快。成功抓到熱田神宮產的拉帝歐斯甚為高興,也總算能安心的繼續參拜。


 0430-熱田神宮 寶物殿


回到熱田神宮第二鳥居,接下來的目標是熱田神宮寶物館。雖然熱田神宮寶物殿內無法拍照,但外面還是有些東西可以拍,例如放在寶物館看板旁的兩件古物,一是戰災後整理環境發現附爪痕的欅(ケヤキ),一是英國製的鐵製砲一門。不過這兩件可以說得上是相當的普通,就這樣放在外面風吹日曬雨打也挺妙的。



戰災的爪痕燒焦的櫸木

此木幹為靠近信長塀附近的櫸木的樹幹,於伐採之際發現。昭和二十年(1945年)五月十七日,遭受空襲所燒之爪痕之樣。



鐵製 砲 一門

江戶末期(十九世紀) 英國製 全長一四五.五公分

應為幕末時期輸入至日本國內物。


入內後稍微週遭看一下,發現有張貼了「出示當日地下鐵一日卷或公車地下鐵共用的一日卷可折抵部分寶物館的拜觀料」馬上從掏出300円跟當日地下鐵一日卷,果然折抵了50円,心情愉快。雖然入內無法拍照,但還是懷抱著期待進入看看此次展出了哪些寶物。館內區分了大概三個區域,其一為熱田神宮收藏的重要歷史文物,其一為當期特展區,其一為刀劍展。為了保持館內的秩序,所以館內始終有警備人員至少一名在巡邏,大部分時間都站在靠進刀區的轉角處附近。雖然很想偷拍照,但果然還是做不到呢。


收藏重要歷史文物跟較普通的常態展文物,包含那件兩年前看過的「熱田神宮‧創祀千九百年」的大型畫作展示件。附近展出織田信長筆的書信,件名為「織田信長朱印狀」,印象中可能有看過這件,但也很可能是相似之物,無法確定,印象中是縣指定文化財以上。近中央的長展示櫃展出名古屋縣文化財「紙本著色法華經涌出品 安樂行品」,墨色的底書寫上金墨的字,還有低調卻華美的金色蓮花裝飾,古時書寫的是古體中文,看起來甚感親切,忍不住一邊看一邊默念經文。當然,展出只有展出前半段,所以也就只能讀前半段。


大展示櫃展出名古屋縣文化財「勸進沙門清德尾州熱田社幹緣疏并序」、「熱田馬之塔-伊藤君樵筆-」、「舞樂神事圖-山田秋衛筆-」、「醉笑人神事圖-石川英鳳筆-」等數件。印象中在轉角處非在展示櫃內有展出南極之石還隕石的一大塊石塊,就放在內部禁止通行的出入口上,不很確定這件是有換展還是跟兩年前看到的是同一塊石頭,忘了。另有「八雲琴」跟「七玄琴」,雖然寫在五月展件清單中,卻這兩件沒啥印象。


此次特展是「工藝的世界」,產出各式各樣的多樣化的工藝品,古至今皆有,近現代作品數量頗多。祭神儺舞面具跟數件,極為精緻細緻的鏡台等物。註記在熱田神宮寶物館會報中至少有兩件:板谷波山製作的「黑飴磁花瓶」(現代),名古屋縣文化財江戶時代「鑄鐵釣燈籠」一件。沒有標記但有展出的有:重要文化財「黑漆根古志形鏡台(古神寶類)」(木製漆塗 五基 室町時代)、重要文化財「木造舞楽面」(木造彩色 四面 平安時代)、重要文化財「木造舞楽面 陵王」,室町至江戶時代「鳥居文樣小瓶子」等。



重要文化財「木造舞樂面」(木造彩色 四面 平安時代)當日只展出一件,屬於高麗樂樂曲所使用之面,其三,在木雕上施以綠青色彩作成了鳥面,銅鈴大的眼,相當驚人,卻又帶了幾分莊嚴優美。印象中好像有展出又好像不很確定的是:重要文化財「木造舞楽面」納曽利,重看買的圖鑑,有點不確定到底是不是這件,但好像又對那個可動式的眼球部分及下巴有印象,印象已經不很清楚,或者此三件都有一齊展出,大概。名古屋縣文化財江戶時代「鑄鐵釣燈籠」一件,末約三十餘公分的鑄鐵調燈籠,四面有一側是可開式,應為可以從內部燃燈。鑄鐵欄框內側貼有和紙,應為防風之用。看起來頗重,為奉納品,而非熱田神宮用的燈籠。


重要文化財「黑漆根古志形鏡台(古神寶類)」(木製漆塗 五基 室町時代),讓某檄讚歎不已的一件展品,無論是做為古代器物而言,還是做為美術品的造型跟美感都無懈可擊,更棒的是他應該是可以折疊,從下方五根支架的關節跟上方立鏡台的支架,都有環節可以折起,方便收納,不至於只能直立放置,這根本就超棒的好不好!細節也纖細的刻著花卉,又能兼顧當朝代的實用性,只覺得這真的太棒了。


總體黑漆塗,施以白銅金具的鏡掛台,御祭神之内,男神女神通用的御神寶,同樣的物品為五基傳來。根古志的名稱為足形狀似於立木從土地拔起的樣子,腳部的根立著,掘其所樣,又名根抉。上手,鷺足有兩枚的差手,在小足有折疊狹起的可動式,非使用的時候可折疊起來之構造。全體為寶相華唐草紋與蝶紋等平紋技法裝飾腕、腳等處,並嵌以金銅製四花形座小刻丸笠鋲。當神宮(熱田神宮)外,奈良‧春日大社與其他,只有數件傳承的貴重鏡台。


根古志形鏡台(ねこじがた),因多足故,又稱蛸(たこ、章魚)鏡台。此種鏡台透過立木架起站起之姿態以示於人。根古志形鏡台的遺品,是為治承3年(1179年)高蒼天皇行幸之際奉納於春日大社,故春日大社古神寶類中的黑漆塗平紋得以傳承至今。類品於延慶2年(1309年)製作,在《春日權現驗記》中,描寫公家生活中常用之物被提及。熱田神宮的根古志形鏡台,傳為鎌倉時代末的遺品。根古志形鏡台架軸是五角鷺足心木,稱為莖。使用時,先將上方撐出的支架掛上鏡枕和入帷,將兩條錦帶繫上,最後才在錦帶上放上鏡子。


在展間最底的單櫃中,展出重要文化財「金銅裝唐鞍」(木造漆塗 一背 室町時代)。細節可能記不很清楚了,但至少有看到鏡鞍跟銀面,對銀面細緻的花紋及中間的那一根線很有印象。鞍上除了塗金漆裝室外,上面也附了熱田神宮神紋。貼著馬背的部分明顯是木板組成。金銅裝唐鞍為五月五日的神興渡御神事中所使用,神事之際裝飾神馬,完整組裝並未在該展場中全面展出,但最重要的部分幾乎都得見,是相當貴重的文物。


另外還有數件近代作品,昭和時期佐藤玄玄作的「神狗」,描述日本武尊東征折返,於信濃國道上迷路之際現蹤的白狗,此件木造上彩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狗毛一根一根的刻,真的很驚人。昭和時期內藤昇作「豐秋」參考古墳石室壁畫做成的木造上色作,顏色鮮明主題也有根據,但有點微妙。昭和時代,【羅】【有職織物】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西陣老舖俵屋十七代目、喜多川平朗製作並獻納熱田神宮之「狩衣 藤縹色松鶴文綾」,非常洗練的紋樣跟顏色。


現代,【蒔繪】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人間國寶)室瀨和美製作「蒔繪色紙箱『稔り』」,正面以金漆細緻地襯托麥子之形,側面以黑漆襯托金色麥穗。縝密的造型讓人讚嘆。現代,【髹漆】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小森邦衛製作「曲輪造朱彩菓子器」,因為解說看不很懂不明白意義所在,看起來就是黑漆跟赤紅金線製的圓盒。


昭和時代板谷波山製作的「黑飴磁花瓶」,略為大件的花器,雖說施以葡萄紋樣,但釉似乎頗厚看不很出來,只見微微浮雕凸起。現代,【鐵柚陶器】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原清製作「鐵釉花鳥文大壺」,看起來是透過還原窯的燒法,讓氧化鐵環原成黑色並展現出上釉時的精心繪製。現代,「備前燒」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伊勢崎淳作「角花生」,透過厚重的土片做成四角,白土透過藁的酸化作用做出備前燒現代樣式的花器。


刀劍展的部分,展出重要文化財「太刀 銘 國友」、重要文化財「劍 銘 包利」、名古屋縣文化財「脇指 銘 吉光 亀王丸(號 蜘蛛切丸)」、「太刀 銘 千手院」等。印象中,有幾件應該是跟來國俊有關的短刀,都是屬於重要文化財以上之重寶。如果資料跟印象沒太大出入的話,熱田神宮寶物殿會報221刊載的國寶「短刀 銘 來國俊」應該當時也還在現場展出,因為對於那個閃耀著極奇明亮的刀刃上有非常俐落的直痕有印象,且刀茎上有很接近的兩個洞,印象中現場兩把來國俊的短刀都是如此。


名古屋縣文化財「脇指 銘 吉光 亀王丸(號 蜘蛛切丸)」,此蜘蛛丸跟源家重寶同號但並非同一把,傳為織田信長於桶狹間合戰之後於永祿3年(1560年)奉納給熱田社之物。號的由來,持有刀的物主於杉木下休憩睡著,毒蜘蛛襲來,但此刀獨自出鞘將毒蜘蛛斬殺而得名。在平造的表面中程寄與切先,施以金象嵌是為珍貴的匠意。亀王丸的刀身上有一金色圓的金象嵌是很特別的,在欣賞的過程中有注意到。


熱田神宮寶物殿其實並不大,每期展出的展件也不算多,不過還是花了些時間才走出來。逛了一圈出來,在寶物殿旁的座位休憩喝個水,看附近沒啥人在,順手用手機偷拍前方的展品拍個兩張。嚴格說起來這區大概也不能拍照,但還是想做個紀錄。貼在寶物殿外的櫃子展出的是各地的繪馬,靠中庭的展示櫃放的是屋瓦,旁邊有一件單獨陳設的則是彌生土器「宮廷式壺」2世紀,熱田神宮境內出土。


稍事休息結束,墊了墊荷包,在售票口附近看著熱田神宮出品書物,思考該不該買個圖冊帶回國堆房間。大概看了一兩本,雖然很想買買買都買,但最後只買了熱田神宮名寶圖錄。熱田神宮明寶圖錄,頒布料1500円,平成二十七年出品(三年前首刷),收錄熱田神宮寶物殿內256件圖鑑及說明。會買這本的原因,因為收錄很雜,也包含數件這次的展品,回家慢慢研究也好。不買可惜,只怕是不買之後又要後悔很久,所以,買吧。


因為今天來客不少,大家也都在拍寶物殿中央放製的末之青江,今次也跟著拍兩張做紀錄。後話,後來整理照片資料,比對了今次拍的末之清江跟兩年前拍攝的照片,發現放置有更動過,而且右下方本來放置了一把做為參照比例尺的日本刀被收起來了,今次只見末之青江獨佔於此。這次稍微探了頭,看一下寶物殿中央庭院,有個小規模的枯山水庭院在此。


參考資料:

脇指 銘 吉光 亀王丸 号 蜘蛛切丸

http://www.tokugawa-art-museum.jp/exhibits/planned/2017/0715/01/

脇差 銘 表 吉光 裏 亀王丸(蜘蛛切丸と伝承)

https://www.pref.aichi.jp/kyoiku/bunka/bunkazainavi/yukei/kougei/kensitei/0586.html

画像:重要文化財黒漆根古志形鏡台 (熱田神宮古神宝のうち)

一基 室町時代 15世紀 愛知・熱田神宮

https://twitter.com/pr_yomi/status/879881003153489920


0430-熱田神宮 大楠樹下偶遇神前婚禮


離開了寶物殿,時間已是中午十二點,也該進去參拜熱田大神了。第二鳥居附近有看到導覽公告,不過熱田神宮已經來過,也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度,所以這次就不參加導覽了。欠身入第二鳥居,在手水舍洗手漱口,潔淨身心,便開始悠然參拜。入第二鳥居後的第一定點及是大楠,傳為弘法大師親手種植,樹齡已達千年。這次也想來見見大楠週邊的生物,據說有白蛇棲於此樹,若得見白蛇是很幸運的,這是上次歸國後查資料才知道的事情。雖然沒有見到白蛇,但在大楠木樹根圍欄邊見一木籠,內放了一整盒新鮮雞蛋,還有一顆被單獨放置在內側,可見白蛇之說可能真有其事。不過,白蛇也肯定不會在那麼熱又人多的時候出沒吧,想見到可能真的要很好運,時間也可能要挑一下,例如傍晚之後或清晨。


這次仔細端詳了大楠,注意到大楠枝幹斷裂處,蓋了小小的屋頂,應該是用來保護枝幹不被雨水浸蝕導致腐朽故,但也說不定白蛇就藏在裡面也說不定,不知道呢。雖然無緣見白蛇,但在樹幹上發現烏鴉棲於其上,看起來頗為帥氣,拍了幾張留念。注意到大楠旁的勾玉苑小徑旁有巫女走出來,然後在客殿外佇足,且隨後從內出來了另外兩位身著黑西裝的人員,前前工作經驗累積的經驗,知道那裏一定有什麼事情正要發生,所以馬上附近找個適合拍照的位置靜靜的等待。


不久,即見客殿內有人走到了門口,一對身著日式傳統婚禮的新人在門邊,新娘穿著白無垢有點顯眼,身旁可見身其他人在旁侍候。莫約等了一兩分鐘,手持笏板的神官從小徑邊徐步走出,跟巫女確認完後就一同走向客殿,在宣讀後,依次步出客殿。神官在前,巫女在後,其後為新郎倌、有身著葡萄紫和服者協助身著白無垢的新娘子並行、盛裝的家屬們,浩浩蕩蕩地從客殿走出。在大楠旁再次行儀,便走上參道,前往熱田神宮拜殿。


直到神官引領新郎新娘步出客殿前,其實週遭沒什麼人關注,但一步出客殿,馬上吸引大楠附近的所有目光,拿手機跟拿相機拍照的都有,大部分的人都只覺得很喜慶所以拍個一兩張做紀念。自己卻覺得這可實在難逢,來熱田神宮參訪十次可能都未必能如此剛好碰到這麼一遭,內心中熊熊燃起詳細紀錄儀式畫面的烈火,決定一路跟到底。不過,多少也是因為知道這個前進隊伍目的地會到哪裡,也曾經走過這條道路,這條參道上也就只有一個可能,熱田神宮本宮。


某檄一路跟拍還跑得比隨行攝影師還快還遠一點,既不想擋路也不想被甩在後面,一路跟拍跟到熱田神宮本宮前。本來以為應該會在本宮前面舉行儀式,所以在樓梯旁卡位,結果不然,只是先上了階梯後稍微緩一緩,在本宮右側的空地集合,在那邊舉行了正式的儀禮。因為某檄不是相關人等,所以被擋下,本來卡了比較好拍攝的位置是在本宮側,但那邊有錄影跟守衛,所以只能改在遠遠的地方拍攝。雖然很不好意思,不過還是不小心添麻煩了,抱歉啦。


遠遠地拍攝,還好類單相機還是可以好好的紀錄畫面,不虧是值得信賴的好夥伴。正在接受神前婚禮的新人及其家屬,在神宮本宮外西側的空地上,由神官代表誦念祈請文,神官向熱田大神行禮後,使用綁有紙垂的榊枝(サカキ,紅淡比)向家屬秡穢,左右揮舞,完成秡穢後,神官引領其眾進入本宮內,在那邊向神明祈與護佑,並在熱田大神及家屬見證下完成神前婚禮。


最後,由神官帶出本宮,儀式結束。其後,剛完成神前婚禮的新娘新郎,在參道附近上,以熱田神宮本宮為背景,由隨行的攝影師拍照留影。一開始是只有新郎新娘,之後是至親合影。整段過程,從客殿到熱田神宮本宮,完成整個儀式到拍照,時間約為二十餘分鐘,但未包含事前準備等儀式。後來,下午兩點多在又兵衛見一行人在此處繼續儀式,但那也是更晚之後的事情了。巧逢熱田神宮神前婚禮只是意外,完全沒有規畫行程只是隨意走著也能遭遇到,只能說真的非常幸運,不虛此行。


在神官領剛完成神前婚禮的新婚夫婦離開本宮內,趁著這勢也跟著在本宮前的拜殿參拜。雖是中午,人潮不少,稍微需要排隊。投了奉納金,祈求今次旅途一切平安,歸國之後也能順心。參拜完,覺得完成一件要事,雖然後面還有心之小徑等行程,但還是先到授與所逛逛。因為已經在上知我麻神社買了御守,就只剩下熱田神宮御神印未完成,從背包中掏出朱印帳,跟著整列的人群排隊,請神職人員書寫御朱印。


排隊隊伍有點長,見每人都拿出自己珍用的朱印帳,有不少人的朱印帳另外用精美織布袋裝起,慎而重之。印象中,自己給的御朱印料大概是500円,雖是隨意即可,但太少感覺很失禮,所以有比行情價300円多給一點。兩位神職人員書寫朱印消化人龍,某檄後方也排了長長的隊伍。最後由較年輕的神職人員書寫了御朱印,意外的豪氣爽朗的字跡。



受領熱田神宮御朱印後,決定來求個籤,200円一回。跟著人排隊,輪到某檄時,大籤筒搖出23番,請神職人員取籤。


 


第二十三籤 末吉

『過於親暱而忘了禮儀便會起爭事。心若清淨便能思及遭謗。公開正大為第一,切要深為謹慎。』

(友好親親若忘分寸便會引起爭端。)

願望 幫助人的話就會實現

旅行 注意第一

病氣 有可能會變成長久不斷


 

老實說是張不好也不壞的籤,不是最壞,但也沒好到哪裡去,算是提醒意義較多的一張籤。時間也差不多要下午一點,還有後面一段行程要走,接下來目標是兩年前因為太晚到結果無法參拜的區域,熱田神宮心之小徑。


 

參考資料:


大麻 (神道)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A4%A7%E9%BA%BB_(%E7%A5%9E%E9%81%93)

日本人敬神的樹~紅淡比

https://sowhc.sow.org.tw/html/note/ruician/ruician15/ruician15.htm

森氏紅淡比

http://blog.igarden.com.tw/2008/06/5M80633.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