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名古屋散策-0430-熱田神宮心之小徑 一之御前神社 清水社等
熱田神宮心之小徑為熱田神宮內最為神聖之處,有不少限制條件:參拜時間為每天的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前,參道總長約480公尺,所需時間約十分鐘。坐輪椅者,僅能從此到清水舍手前為止,無法從此往東到神樂殿。於此處,禁菸,禁飲食,禁遛狗,禁止拍照,禁止使用手機,為求安全設置了防犯攝影機。
『從此小徑進入,參拜「一之御前神社」。御祭神,為鎮於本殿的熱田大神之「荒魂」。神道中,神明的御魂若為安穩穩見之姿為「和魂」,與有時臨之活耀勇猛之神威的御魂為「荒魂」。
進而往本宮北側更寂靜的森林前進,通到清水舍的湧水,到達神樂殿以東之處。古傳,熱田大神讚嘆謳歌
楊貴妃為絕世美女,(此處清水舍的)清水樣從古自今,傳為能保眼及肌膚之美的信仰。
自小徑巡禮,於本宮西側及北側開始,請靜下心參拜。』
告示牌上沒有特別指稱要從何處開始,看也有人這麼走就從此處參拜。雖然很想拍照紀錄,但告示上也標是禁止照相跟使用手機,不很確定是全部還是只有部分,但總之還是遵守規則比較好。因此,不管是相機還是手機都沒有心之小徑內部紀錄,僅以記憶書以文字。從西側入心之小徑,沿著本宮外側筆直的走,即見一之御前神社。
『一之御前神社 供奉著熱田大神的荒魂』熱田神宮境內案內圖如是說。
藏於熱田之森深處,碎石子小徑的最底,本宮圍牆對角在更過去過去一些。很明顯地,一之御前神社為熱田神宮中最重要的區域。一之御前神社周圍被鐵網包覆保護著,神社前有警衛在番所內駐守,附近架設監視器防範不法行為,相當的謹慎小心。一之御前神社為土丘高處,一層層寬闊的石子階梯緩緩向上,木欄重重包圍下僅能見其大門及奉納箱。於此投以奉納祈與平安,便原路緩步折返到保護鐵網區域之外。
參考網路上有人拍攝一之御前神社外的解說牌,上面寫的是『一之御前神社 祭祀著天照大神的荒魂』
一之御前神社本來為禁止對一般人開放的聖域,直至2012年12月開始,為了迎接熱田神宮1900年祭才對外開放參拜,時至2018年也還持續著,不很確定會開放到什麼時候,說不定會長久地繼續下去吧。
稍微吐槽一下,雖然一之御前神社貴為神聖,就連熱田神宮官方網站上僅有其名不附照片,但網路上還是可以看到不少拍照紀錄,嘛。
一之御前神社為熱田神宮的境內攝社,創建於景行天皇到天武天皇在為年間,為本宮的西北方向。於明治26年(1893年)遷移至現今所在,重建年為昭和30年(1955年)以前的所在地為現在本宮靠近東南附近。做為宮中第一的攝神,與本宮有密切的關係。祭神為天照大神的荒魂(熱田神宮官網「一之御前神社 天照大神の荒魂」),但熱田神宮的境內案內圖則寫「熱田大神(あつたのおおかみ)の荒魂」,網路上也有不少人指稱這點,所以實際上祭祀的到底是哪尊大神的荒魂,不清楚。也有一說,此處指的熱田大神即為天照大神,這種說法也是一種解法。
另外,還有一說,認為一之御前神社最古的相神為大伴武日命。『尾張志』中言及,大伴武命為日本武尊東征時,與吉備武彥命為協助支持左右副將軍,龍神社祭神為吉備武彥命,而江戶時代以前與龍神社為相殿。過往,一之御前神社與龍神社直至今日都是獨立的存在。一之御前社名的由來也有不少,一為,朱鳥元年(686年)從皇居還座的草薙神劍借納於此宮說,一為本宮五神中第一為御前(ごぜん)故指稱為天照大神等諸說皆有,但就警備程度而言,的確是全神宮內最高階。
沿著本宮圍牆往東走,得見本宮正後方的參拜所,於本宮最北處的門前設置鳥居跟奉納箱,其實覺得這裡比拜殿更接近本宮內苑,但在此參拜效用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繼續走下去,得見左側(北面)有奇妙的房社,前為木造屋簷,據說是在裡山埋設的防空壕,附近無解說牌,亦不得靠近。差不多是在過了本宮正後方的鳥居,在繼續走下去又一圍欄,此處掛了告示,說明使用輪椅者的參拜路線只到此為止,前方為坡度高高低低且路不平的小徑,請使用車椅子者必須折返。
前方即見只有小徑的茂林,但對某檄而言是沒差,安然地跟著前後的人一起走在這條小徑上。此處,其實路不算寬但也不窄,會有前方跟後方的人擦身而過,主要是因為有此小徑有兩個出入口可通行故。沿著臨間小徑繞過熱田神宮北側,開始往南走,即達清水社。清水社在上,下面則有一群人排隊,傳說此處的泉水可保青春長駐,
『清水社 此祭神為司長水的罔象女神。傳北側的湧水可使眼及肌膚變好。』熱田神宮境內案內圖如是說。
清水社附近相當的潮濕,保持著一定程度以上的濕度,相對也涼爽。自清水社右側順著階梯,階梯下方有一泉水得灑水許願,所以大家都在這邊排隊。階梯旁有扶手,左側是大家排隊的列,右側則是已經參拜結束的人從右側(對下方而言是左側)上。準備好奉納金,跟著一起排隊。附近的看板跟前面的參拜者,都是先投奉納金於旁邊的奉納箱,在泉水前左右側各站一名,用旁邊立著的水勺舀水,比筆直的往約三四公尺處的石頭灑水,許願。
據說那塊石頭是楊貴妃的墓石之一部分,而熱田神宮也傳著傳說。傳說中國唐代富有野心的唐玄宗侵略日本之際,知曉於此的神明們聚集在一起考慮應對,討論結果為熱田大明神化身成絕世美女之姿的刺客靠近唐玄宗,其美貌讓玄宗打消了侵略日本的計劃。最初作戰成功後,正體於後被殺,變身成楊貴妃的熱田大明神的魂回到了熱田。因楊貴妃傳說之故,在清水社建了楊貴妃的墓,於明治初期熱田神宮改裝工事之時不當修葺修壞的樣子。
總之,傳說也只是傳說,應該有很大的可能性只是附會,但據說此處泉水可許願且有美肌之效用,從排隊隊伍來看就可知有多受歡迎。輪到某檄,學著跟前面的人一樣,用水瓢舀水,筆直的甩向前方的石頭,三次都算有成功,難度其實不高,但倒是沒特別許願,只能算是來跟風的。附近有告示寫了,不建議飲用這邊未經過濾消毒的泉水,如若飲用,(若有身體不適的症狀)後果自負。說白了,就只是地下湧泉,但衛生方面就不敢保證了,但信仰夠堅定的人應該還是會挑戰吧,或許吧。在清水社附近有一大楠,此處大楠較第二鳥居附近的大楠小,但一樣被供奉著。
清水社大楠往南走,即見御田神社。御田神社為祭祀五穀豐收的守護神「大年神」。大年神的年字為穀物,特別是稻穗熟成有關,農耕中心的日本人相當重視的神明。此社的祈年、新嘗兩祭奉以供神的神饌,留有投食與鳥的信仰,祭員會『HO-HO-』地呼叫鳥來,投以御供於土用殿的屋頂(鳥喰の儀)。過去,若鳥飛來卻沒吃,祭典是不會開始的。6月18日為御田植祭。
道路分為往上跟直走,往上為土用殿,直走為龍神社。先往上走,往上走的路較小也較陡,走上彎彎區區兩旁是樹的小徑,一上去見到的木造神社即為土用殿。土用殿位在神樂殿以北的位置上,是之前恭奉草薙神劍之處,於舊本殿之東相連鎮座。樣式為寶庫造,俗稱井樓造的建物造法,屋頂切妻檜皮葺之箱棟。傳為永正14年(1517年)將軍足利義稙所下令建造,天文11年(1542年)修造,因昭和20年名古屋空襲中燒失,昭和46年原位置以寶庫造重建,並於屋頂復原銅板葺。
『土用殿 明治26年的本殿御改造為止前,草薙神劍在此奉安。』熱田神宮境內案內圖如是說。
因為是恭奉草薙神劍之處,跟須佐之男有些關係性故,還真想大量拍攝照片紀錄,可惜此區還在心之小徑境內,即便看到附近參訪者有些人都隨意拍照,看了內心癢癢,但還是忍住了,不希望在可能不適合拍照的地方搞到拍攝資料毀損這種慘事,偶爾還是要乖一點比較好。
從土用殿沿著神樂殿外圍走是很好走的路,從轉角的岔路往下走,走回龍神社,於此處參拜心之小徑中最後一處。干欄式樣式的龍神社,規模不算大,但樣式卻是比較少見的架高式樣,倒覺得挺有意思的。龍神社祭祀吉備武彥命及大伴武日命。『日本書記』中,景行天皇命日本武尊前往東征之際的左右副將軍。吉備武彥命的女兒為吉備穴戶武媛,為日本武尊的妃子,依於此,是為情理上的岳父。
此段心之小徑已到了最末段,於轉角處拍了一兩張糊掉的照片做紀念。話說,此側的心之小徑出入口處,旁邊就是洗手間,總覺得有點微妙。沿著神樂殿的外圍走著,沒料到神樂殿的內裝還挺富有現代感,外觀則用鋼條支撐並覆上大石,頗有特色。離開心之小徑,拍照全解禁。不過,其實這趟路走下來,覺得應該只有一之御前神社是禁止拍照的,若有下次的話,再看狀況補拍些照片吧。
從東側出心之小徑,旁邊為敕使館及齋館。在附近發現一個不太顯眼的看板,張貼數張七五三的照片,中間一張紙寫了:本日有紀念攝影,如有需要拍紀念照的人,請洽熱田神宮會館。倒是沒寫要不要付費等資訊,也難怪今天除了神前婚禮外,似乎也有看到媽媽盛裝抱著小孩,事後整理照片,影約在人群中有看到這少見的樣子。神樂殿基本上不對外公開,前年拍過照片,感覺沒有太大變動就簡單帶過。
參考資料:
熱田神宮 神社探訪 狛犬見聞録
http://www.komainu.org/aichi/nagoya_atutaku/atsutajingu/atsuta.html
熱田神宮③|大楠・一之御前神社・清水社・森の主パワースポット満載!
https://spiritualjapan.net/%E3%80%8C%E7%86%B1%E7%94%B0%E7%A5%9E%E5%AE%AE%E3%80%8D%E2%91%A2%E3%80%80%E5%A4%A7%E6%A5%A0%E3%83%BB%E4%B8%80%E4%B9%8B%E5%BE%A1%E5%89%8D%E7%A5%9E%E7%A4%BE%E3%83%BB%E6%B8%85%E6%B0%B4%E7%A4%BE%E3%83%BB/
-0430-熱田神宮 西樂所 內田神社 六末社
上次來的時候,因為熱田祭所以架滿了各式物品跟滿滿的人潮,沒能好好看幾眼。今次總算得見神樂殿附近的ならずの梅,此株梅為不結果梅(無果梅),為享祿的古梅(約1529年間)存於至今,奇木。每年二月上旬開始綻放薄桃色的八重花,一次也沒有結過果,故稱「不實梅」,自古以來勝有名氣。少了遮蔽物,這次也得見西樂所之全貌。西樂所,貞享3年(1686年)依於五代將軍綱吉重建於此,每年五月一日的舞樂神事於此樂所前的組立特設舞台,伶人於此演奏音樂。更早以前,西樂所(右樂所)相對面向著東樂所(左樂所)[東樂所現已不存]。
從西樂所離開,眼前即見信長塀。其實今天早在通過車秡所附近就已經看到了,而且還是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到的地方,只可惜沒得進去拍照罷了。西樂所附近的信長塀似乎深為人所愛戴,幾乎多數來參拜的人都會在此拍照。其實信長塀很長,只是有一部分卡在勾玉苑附近無法參觀而已。兩年前已經仔細端詳過且做了紀錄,此次就簡單回味即可。
經過信長塀,沒忘了在東八百神社跟西八百神社也拜一下,但很不好意思的是身上已無多少零錢,只有欠身行儀。在信長塀附近,六末社前,有一沒有解說牌的神社,「內天神社」。手上的熱田神宮導覽上有書寫到,但沒有說明。看過去就一間被圍起來的神社,但又看不出所以然。因為已經有點累了,順手也只拍了一張照片,旁邊六末社至少還拍了兩張,事後想想還真不對勁。不知道為什麼,大概是少了解說牌覺得哪裡怪怪的,所以就大意疏忽了吧。
內田神社僅有高高的木圍籬,將圈定範圍圍起,門栓拴住,沒有奉納箱,裡面也未能見到建物。是說,熱田神宮的官方網站導覽,雖有標記內天神社,但無內文,無法查閱。透過事後查資料,也只找到甚少說明。熱田神宮的內天神社的御祭神為少彥名命,為幫助大國主命建立國家,並為造酒、醫療、溫泉的守護神。內僅見楠木或榊,有人說這是甚為清境的神域,以神木做為神宿與之處。
另說,此處為特定者的土葬所,但沒有埋放墓石也沒有立祠,此說也懷抱疑問。又另說,此處可能為秡所。某檄自己是認為,被圈定的神域內就算沒有建物,也應當是神明的居所。內天神社是對應外天神社,熱田神宮的外天神社的外天神為菅原道真。附近,不小心跳過了信長塀附近的大幸田神社,事後整理照片沒有整理到,想必是漏了吧。大幸田神社御祭神為宇迦之御魂神。
內天神社旁為一整排的六末社,內天神社本身也是末社,所以一整排就七間末社。六末社都為干欄式建造架高於地,整齊劃一的一整列並排。六末社沒有單一解說牌,每間神社上只有掛牌說明社名,歸國事後再行整理資料補記。六末社祭祀對象,幾乎都是和日本武尊及尾張國造相關的神明。其中,「姉子神社」御祭神 宮簀媛命,即為日本武尊之妃,且為熱田神宮的創建者,本宮的相殿神之一柱。「今彥神社」御祭神 建道種命,為宮簀媛命的兄長,於蝦夷征伐中從軍之副將。
六末社:
「乙子社」御祭神 弟宴連
「姉子神社」御祭神 宮簀媛命
「今彥神社」御祭神 建道種命
「水向神社」御祭神 弟橘媛命
「素盞鳴神社」御祭神 素盞鳴尊
「日長神社」御祭神 日長命
參考資料:
熱田神宮④|創造の神が降臨する場所「内天神社」が、熱田神宮最強のパワースポットだ!
https://spiritualjapan.net/%E3%80%8C%E7%86%B1%E7%94%B0%E7%A5%9E%E5%AE%AE%E3%80%8D%E2%91%A3%E3%80%80%E5%89%B5%E9%80%A0%E3%81%AE%E7%A5%9E%E3%81%8C%E9%99%8D%E8%87%A8%E3%81%99%E3%82%8B%E5%A0%B4%E6%89%80%E3%81%AA%E3%81%AE%E3%81%8B/
-0430-熱田神宮 西神池周遭 菅原社
時間已過中午,差不多已是下午一點快兩點,有點累了,也還沒吃午餐,決定先找地方休息一下。回到西神池附近的休憩所,記得上次來熱田神宮時在此買了西尾抹茶餅乾,因為很好吃所以捨不得吃,慢慢吃吃了很久才吃完,今次也想來買。這次買到的長登屋「西尾の抹茶ラングドシャ」的外封膜上,貼了熱田神宮參拜記念的標誌,一秒直擊某檄心,但是預算不足還是只買個一盒自己享用就好吧。
在販賣熟食的地方看著菜單思考,下午一點快兩點不知道還有沒有供餐,還是試著點菜。點了一份內用咖哩飯(カレー),600円,內含稅44円。結帳的大嬸要某檄拿著餐卷直接找位子坐就好,把餐卷放桌上即可。挑了無人坐的空位坐下,隨後就有侍者送上涼水一杯,過兩三分鐘後,某檄的點的咖哩飯就由女侍者送上,一並回收了餐卷。本來想說咖哩飯本來就很簡單,但也想試試日本人的口味,卻沒想到上面居然會附醬菜,還真是有趣的搭配。
其實本來中午是想去吃熱田那間很有名的熱田蓬萊軒,但看時間過下午一點半可能已經沒戲了,不是要等晚上就是要專程再跑一趟,為求方便還是在熱田神宮境內解決就好。日式咖哩飯基本上看不到什麼配料,配料都被打成泥狀跟咖哩醬混在一起,所以吃起來沒有什麼需要咀嚼的肉塊,都變成了肉末啦。搭配著醬菜一起吃,其實也還不錯。趁著有座位可休憩時,也來順便整理照片跟背包。翻出熱田神宮境內圖,來研究一下還有哪些地方還沒去或者不小心被跳掉的。看了看,發現西門附近的菅原社還沒去,吃完休息過後,便又再次動身。菅原社很靠近西神池,雖然步伐匆匆但目地卻很明確。
路上,僅僅只是好奇,也只是直覺,往西門附近的建物內望進,在建物裡的難道不是稍早在本宮完成神前婚裡的新郎倌嗎?雖然只是遠遠看到那張臉但還挺有印象的,年紀輕輕卻能舉辦那麼羨煞人的神前婚禮也實在不容易,想必家底應該還算不錯。此時時間為下午兩點左右,應該是在完成神前婚禮後於此舉行家宴,真是不得了呢。為了不打擾人家,僅遠遠地偷拍紀念,打從內心希望這對新婚夫婦能夠幸福。
此處差不多是勾玉苑的外圍,內部有數棟不對外開放的建物,包含登錄文化財「龍影閣」、茶席「千秋閣」、「客殿」、「又兵衛」等建築群。「龍影閣」為明治天皇於明治11年10月26日於北陸東海兩道御巡幸途中,為了此次而特別修造的便殿(休息場所),二樓玉座還保留當時的樣子。正在舉行宴會的圍牆附近設有又兵衛的解說牌。
又兵衛‧茶席(登錄文化財僅又兵衛)
又兵衛為和掌造的原形,江戶時代前期的建物,現在做為茶室使用。其他還有另外五軒茶席,每月十五日(除八月外)月次獻茶,各種茶會等廣泛被使用著。
沒有記錯的話,西門即是前年去看熱田祭煙火,人擠人時所走之路,對此還殘存了些印象。西門旁被木圍欄包圍,並設有掛繪馬的神社即是菅原社。到的時候,看起來像是學生的男孩正在參拜,而且非常認真的低頭與神祈願,希望他能考上想考上的學校,加油。等人離開後才拍照,拍照的時候,本來也有人要參拜,但看某檄想拍照,就先讓了一下,真的是非常感謝。
菅原社(天神大人)
御祭神 菅原道真
做為學藝的神明,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篤信之神社。享祿的古圖(1529年間)所描繪的天滿天神社被稱為外天神。社前掛有為數眾多祈願學業成就、入試合格、願望成就、智慧授與等祈願繪馬。
『菅原社 御祭神為掌管學問的神明 菅原道真』熱田神宮境內案內圖如是說。
菅原社規模不算大,但從參拜者的神情跟掛放的繪馬數量來看應該也頗為受人愛戴。最近沒有要考試,所以沒有特別祈願些什麼,但若文筆能夠變好就好了,雖然應該有困難。
開著寶可夢,上午打掉一張昨天的卷還剩今天一張卷,在第二鳥居附近有二星雪童子可打,雖然還剩幾分鐘且沒啥把握,但還是丟進場打,還好難度只有二星,輕鬆搞定。開抓了才想起來忘了開AR拍照,還好有跳出來,拍了一兩張再丟金莓捕捉,順利抓到第二隻熱田團戰紀念。
-0430-熱田神宮 日割御子神社
想說今天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兩點,在熱田神宮也差不多待了六個小時,就普通人而言差不多三四小時就能結束事情,某檄還是逐一慢慢逛,雖不敢說已經把熱田神宮能逛的都逛遍,但至少也逛了六七成以上。多少也是累了,也想說換換口味該跑其他行程了,便沿著參道預定走南門離開。離開時再看看境內導覽圖,確認一下是否有遺漏的地方,發現南門附近的日割御子神社還沒去,便馬上動身前往。
覺得有點奇妙,早上從熱田神宮第一鳥居在附近晃晃,雖然是從新南宮社往南走,至少有找到孫若御子神社,可卻沒看到日割御子神社,不知道問題卡在哪裡。雖然覺得有點失禮,但看南門停車場往東處側似乎有可以走的地方,雖然沒有鳥居,但還是由此再次進入熱田神宮境內。走進東側小徑卻沒有直接看到,還要再走一小段路,往右又有一小徑,日割御子神社藏匿的地方還真隱密。
日割御子神社
御祭神 天忍穗耳尊
此地於太古水際時,殘留出於水面沖積地(洲崎)之名,被稱為干崎。古時被稱為日破明神,江戶時代初期的慶長年間,由堀尾吉晴(松江城初代城主)建造了該社。
日割御子神社規模較南新宮社大上不少,卻藏得很隱密。門戶深鎖,僅能隱約見其建物。日割御子神社供奉天照大神的御子神天忍穗耳尊,而該社北面孫若御子神社內,供奉的則是天忍穗耳尊的御子神。尾張國式內社中,明神大神指定了八社,其中四社集中於熱田神宮附近,四社之一社便是日割御子神社。此位置可能是當時彌生貝塚靠近海岸部(熱田台地)的先端部,故日割(ひさき)是以干崎之地名為其緣由。明治已前,日割御子神社鎮座於靠近西門之處,但因戰災燒失而改為在八劍宮東南御所町鎮座。
稍微離題。雖然買的《名古屋歷史散步》一書始終未讀完,不過裡面有提到了熱田台地,而現在的名古屋城跟熱田神宮當時都是在熱田台地上,而六千年左右的愛知縣有絕大部分都還在海底,是因為不斷的填海造陸才擴充至今日之樣貌。別忘了,中部機場新特麗亞也是填海造陸造出來的。熱田台地以西曾經都是海,在尾張名所圖中的熱田大宮圖三張圖內之一張,右手上部是海岸線,可知附近曾是海。
至於「熱田」之名,『尾張國熱田太神宮緣起』中記載:「定其社之地、有楓樹一株自然炎燒倒水田中光不銷水田尚熱 仍號熱田社。」白話:有樹自燃,倒入田中卻還是持續燒著,故號熱田。不少資料中都能見相關論述,印象中有論述提及,自燃的樹木倒入田中的熱把稻穀催熟了,而稻穀催熟穀物得以收成,為農耕社會中甚為重要,也呼應了熱田大神其特性。一說,熱田大神即指天照大神,天照大神為日神,其熱能使穀物催熟,同樣都有發光發熱之意涵。
總之,再次參拜熱田神宮,至少把兩年前未能完整參拜完的部分盡力走遍了。僅只是熱田神宮境內,就花了六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也實在出乎預料。下午兩點,已經不適合跑太遠,想說印象中附近有間BOOKOFF可以過去找書,就決定要過去看看。離開熱田神宮,在附近晃蕩,附近發現一間寺廟,名古屋貳十一大師靈場 喜見寺,可惜大門深鎖,只能在外面欣賞庭院。庭院內有結了梅子的梅樹,真好。庭院外石縫上的小花綻放著,雖不知其名但真的很美,為什麼日本路邊野花的種類那麼多又那麼美,臺灣看來看去就就那些,到底是為什麼?不解。
在附近晃蕩,注意到路邊某戶人家,屋主老先生在自宅前的盆栽澆水,因為覺得很有趣所以偷拍了幾張,不好意思啦老先生。看得出來這些盆栽都被愛惜著,真不錯。實際上,熱田神宮這區的道路的確是坡,有高有低。手機用GPS導航跟寶可夢地圖導航,推估出BOOKOFF金山店的約略所在,便推敲出前進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