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過了幾天了來寫感想。《暴蜂尼亞》上映當天就去看了,可那時寫感想應該會影響到別人的觀影,壓著幾天才來寫。目前沒空二刷,只能針對第一次觀看的印象進行梳理。
強烈建議還沒看就請直接進場看,知道太多會影響觀影感受。
下收捏他跟觀後感
(沒看過這個導演的相關作品,之前很有名的那部可憐的東西沒興趣看,暫時不補)
上映過了幾天了來寫感想。《暴蜂尼亞》上映當天就去看了,可那時寫感想應該會影響到別人的觀影,壓著幾天才來寫。目前沒空二刷,只能針對第一次觀看的印象進行梳理。
強烈建議還沒看就請直接進場看,知道太多會影響觀影感受。
下收捏他跟觀後感
(沒看過這個導演的相關作品,之前很有名的那部可憐的東西沒興趣看,暫時不補)
上半年度,跟一位交情還不錯的朋友聊事情,也跟大學認識的老友也聊過類似話題。
期許這位朋友能早日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
這從不會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人在輕鬆沒有壓力的狀況下,比較難真正獲得體悟。
陷入谷底也不是什麼壞事,人生就高高低低,但連日雨天天終放晴。自己在接近而立之年時,有過痛苦的撞牆期,找了很多方法,試圖找出為什麼我的人生好像陷入困境,找不到出口,不知道將要去哪裡,整個人陷入低潮爬不出來。試圖向身旁的人求教,但有些感受是無法跟人分享的,就算分享了,對方也完全不能理解那是什麼樣的痛苦,因為對於他人而言,那恐怕連問題也說不上。
『96分鐘』在看完後,沒有隔很久就去二刷了。二刷因為已經有上帝視角,知道每個角色各自的定位,專注於尋找首刷因為過於在意劇情發展而忽略掉的細節。意識到我個人會在意的事,覺得故事並沒有那麼好之後降了一些評價,但仍然維持水準之上的評價。二刷後,試著依照既有的線索,拼湊如果還有沒說完的話,導演想要做些什麼。後半段有些推敲,純屬個人臆測。
先提演員的部分。如果要說哪個演員演得好,我會說是王柏傑(飾演劉凱)跟蔡凡熙(飾演楊澧輝)。王柏傑的劉凱算是劇中實際上扣除主角阿任以外最關鍵的角色,幾個關鍵處基本上都有他在,甚至引導阿任不要跟著炸彈客隨風起舞,要他做出最適當的選擇,但也不會演得太突兀。蔡凡熙是因為看過他前一部作品還錢,裡面的演出跟這部的演出落差頗大,一刷後看演員清單才知道他就是阿輝,有驚豔到。
雖然一部分是靠遮掩跟燒燙傷妝來掩蓋,但真正出色的是蔡凡熙在飾演阿輝的過程中,把自責詮釋得很出色,完全看不到前作那個話澇駭客。阿輝這個角色如果不夠給力,整個演出就弱了,他必須轉移觀眾的注意力,代替身處陰暗處的復仇者在舞台上高歌復仇。相對應的是李銘忠,同樣也在還錢中演出,因為某些因素戲份吃重,但沒認出來單純是某檄臉盲。
《左撇子女孩》好看!!感謝光年!
觀影提示:西恩·貝克跟鄒時擎的目光,放在在社會底層生活的人們。
另外一件事:
『本片拍攝過程中,沒有任何一隻動物受到傷害』
此為電影提及的重要宣告,非常重要。
預告感覺好像把故事講完了,看過正片後,會發現預告基本上沒剪進容易破壞觀影樂趣的東西真是太棒了,電影就是看正片慢慢揭露才有趣。第一次看真的就還在努力在劇情中找導演想要傳達什麼,覺得這種片二刷在謎底揭曉後的感受肯定不同,把握好第一刷真的很重要。片長109分鐘,但內容密集度算高,雖然進入中盤前會覺得有點像夜市八點檔連續劇,但隨著故事慢慢揭開真面貌,觀看視角也隨之改變。萬花筒,導演或許是想透過這個鋪陳,傳達事情的不同樣貌,不同的光景。
某個生物的事件,我覺得太荒謬了而難以融入劇情,不要隨便養這類動物在完全不適合的環境啊啊啊啊!那段內心有各種OS及埋怨。可在新聞報導表現得謎之寫實,在荒謬的那一邊寫實得很荒謬。前陣子才去了六福村動物園看動物,看到某個生物出現時,內心各種OS?這東西可以養在公寓內?不行吧?生活狹小且牠要吃什麼這些人能處理嗎?生活健康問題?其他?那個事故害我看了很錯愕,但因為太荒謬了可又覺得好像真的可能發生,然後事情就進入下個階段了。這段真的很迷幻,對我而言。
故事進行到中盤時,仍有些抓不到故事主軸,但記得參與這部片劇本跟剪輯是西恩·貝克,而西恩·貝克所關注的核心,正是社會底層的人們,這部片同樣也是這個主題。比起《艾諾拉》,我更喜歡這部。《左撇子女孩》某種程度更聚焦於人,《艾諾拉》對我而言,比較像是較為單純地刻劃灰姑娘的美夢及夢醒。
前一周(10/23)上映的《國寶》,沒有捧或貶的意思,但《國寶》恐怕會更容易招好評。《國寶》的劇情就是平舖直述,讓沒看過原作小說也能懂,華美的演出很難不吸注意力。《左撇子女孩》需要一些對生活,對不公義、不平等、生活艱困以及道義上的掙扎有些意識的人,比較容易進入狀況。同時,需要一些發自內心對人的關懷有意識到過,這類的人應該會比較容易對該劇情感到共感,這個檻有點高。
認為這部片點挑人,跟《艾諾拉》一樣都在也在挑人,挑選觀看他們的人。如果帶某些成見進場看肯定會失望,這部片並不適合懷抱某些成見去看,例如為何是選這部當作今年度代表臺灣參加奧斯卡。不得不說,肯定會有人去看了覺得失望,評價恐怕很難拿到非常好(跟《國寶》相比),但老實說,我會更願意多刷《左撇子女孩》這部幾次。
暑期電影看過後意外很喜歡的是壞蛋聯盟2,出乎意料外的精彩,雖然遲了一點但還好沒錯過。無名弒2也看了,但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這次北美排名(8/17)會是這樣。無名弒2在北美上映第一天(8/15)排名第三名,壞蛋聯盟2從第四名降至第五名(上映進入第三周),無名弒2隔天掉第五,壞蛋2重回第四,北美上映第五天(8/19)才爬回第三。雖然這兩部電影的分級不同,壞蛋2分級是PG,無名弒2是R級,有客群差異,但覺得壞蛋2比預期的穩。
覺得無名弒2最大最致命的缺陷,是87N製作團隊真的不考慮找個好編劇重新整理一下或者加強劇情嗎?動作片有動作片的樣子我覺得沒啥問題,問題是,我想看到像無痛先生那樣有情感堆積跟縝密鋪陳的動作片,而不是單純看暴力輸出。
請了特休,去常去的戲院,看了『代表日本角逐第98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國寶(こくほう)》。精彩,劇中有不少出色的畫面跟演出,有空應該會多看幾刷。
這部非常吃畫面成色跟音響演出,強烈建議在符合此二條件的影廳觀賞。
本劇不用刻意補原作小說或歌舞伎相關知識也沒問題。
吉田修一於2018年9月發行的小說《国宝》青春篇跟花道篇兩冊為底本,由日籍韓國導演李相日執導,腳本奧寺佐渡子,攝影突尼西亞籍Sofian El Fani等一時之選,拍攝了長近三小時(174分鐘),以歌舞伎為主題的長片。片長較長,但敘事節奏較快,不會像部分日本電影走超慢讓人昏昏欲睡(例如役所廣司的八犬伝),而是極盡可能的將歌舞伎這項傳統技藝,透過大螢幕滿版呈現。
感謝ifilm傳影互動代理發行了那麼一部精彩的電影。除了中英雙語字幕,亦相當地用心,為劇中每段歌舞伎劇目,做了精準且不失優美的劇情簡介摘要(黃字),讓原先需要些文化底蘊才能深入了解的演出,變得易於觀賞,這並不容易。正片翻譯沒有讓人看得出戲的地方(至少首刷沒看到),跑工作人員清單的主題曲也沒有遺漏。參與這部片的翻譯人員肯定為此煞費苦心,辛苦了。(英文不是某檄的強項,英文字幕就不能確定了)
以《國寶》這個主題來看技藝,更深層面的部分,講的是『文化』,講的是風土,歷史,記憶,以及傳承。日本通俗文化傳承(相對於能劇),歌舞伎的技藝傳承,技藝世家的家業傳承,血脈傳承,無一不是『承先』、『啟後』。
劇中有多齣戲,若不熟日本傳統戲劇與其影響力,感受到的應該會減少幾分,但翻譯字幕很細心的有做註記,真的幫了大忙。某檄自己知道的不多,頂多就知道道成寺(清姬)跟曾根崎心中(殉情),多是在動漫畫作品中提及、帶過而有點印象。能夠只花一張電影票錢,便能窺見這些歌舞伎精彩演出,怎麼說都是值得。
這是一輛私人經營的客運,外觀有些破舊,有些歲月磨損的痕跡。定期發班,行駛固定路線,乘車運價與一般客運相差不遠,一定區間內統一票價,但超過區間以里程加價計費。一些狀況下,只要是乘客講得出的明確地點,司機便會開車送達,甚至能夠回到過去某一時間點。若是上車的乘客不知道要去哪裡,很有可能就會被載到偏離預期下車的站點。
據定期搭乘該車的乘客敘述,該班客運的駕駛們都非常有個性,駕駛風格也略有不同,但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由同一位駕駛開車。雖然開得很狂野,但基於遵守運輸業管理規則,保障乘客人身安危並安全運送乘客攜帶物,若乘客若有不當行為則可拒載。雖然很少拒載,但搭錯車的人還是不少,車頭正前方的起迄告示板都不看的人似乎還不少。
奇幻導航(A Big Bold Beautiful Journey,大膽而美麗的旅程),打開一扇門就是一次面對自己的機會。與其深究為什麼一輛老舊車上裝的導航,可以把人引導到不同時空背景,回溯過去當下所不能知曉的場景,還不如跟著導航一起走,探索未知跟已知。
大衛必須出席一場婚禮,離開住處,跟家裡的人通電話,電話的那端要他放開心胸體驗世界美好,而大衛則認為自己已經過得很好,他很習慣獨自出席跟旅行,這不會有什麼問題。因違停被鎖車了,大衛必須找尋其他替代方案,因而看著路邊的廣告找上了某間租車公司,租借了一輛已經停產的老舊的土星SL(1994 Saturn SL),並被強烈建議租用導航,而這個導航就是搞事的契機。
人生是段旅程,開車駕車的人也正面臨一段旅程。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旅行,在最美麗的地方卻覺得格外寂寞,只因為無人可以分享。但是,習慣獨處並不是天生的,人生旅途總有些什麼是影響到當下尚未察覺的未來,而總有些契機可以帶領當事人回顧過去,在心智變得比那個事件時間點更加成熟的時候,面對它,接納它。
占星轉運站(Wishing on a Star)這部很適合配一壺花草茶或者是一杯咖啡,配點小點心慢慢品味。
別人怎樣我不知道,但這部片算是我個人喜歡的,調性跟敘事都很不錯。有些人可能覺得很平淡、索然無味,但我覺得這樣剛剛好,有一點像日常公路片。進入正片的第一個場景笑了出來,從高塔被丟出去的家具,各種雜物從高空砸落有點可怕,但看著墜落,有種微妙的喜感。提及新年願望,以及丟家具這個行為,意識到這可能地點在義大利,但也沒能判斷拍攝地點在哪。這段開頭很有意思,並不刻意提起,但有其意涵。
觀看跟占星師跟客戶對話的過程,像在做心理諮商,讓客戶們多聊聊他們自己,只是過程中多了看星盤,以及『研究星盤後決定這些人生日該待在哪裡重生』的這件事。盧齊亞娜(Luciana de Leoni D'Asparedo)不談未來可能會如何,而是一心一意的了解他的客戶們的需求,找出這些人重生的地點,客戶們能夠在生日當天待在重生點便能獲得重生。重生的概念是對於誕生日是一種改變契機,在誕生日這天在相對應的地方旅行或駐留,會對於未來運勢有所改變。
Why the ‘Novocaine’ Directors Snuck a 25-Minute Romcom Into Their Bloody Action Movie
For Dan Berk and Robert Olsen, the opening love story between Jack Quaid and Amber Midthunder was non-negotiable: “you’ve got to trust the audience here. This isn't a streaming movie.”
為何《無痛先生》雙人組導演要在他們的血腥動作片裡偷偷加入一段25分鐘的浪漫喜劇
對丹·柏克(Dan Berk)和勞勃·歐森(Robert Olsen)而言,開場的傑克·奎德(Jack Quaid)和安柏·米桑德(Amber Midthunder)愛情故事不容妥協:「你得相信觀眾。這不是串流電影(streaming movie)。」
By Brian Davids
2025年3月13日 2:20pm
-------------
版權所有為原訪談者,此篇僅為推廣用翻譯,非營利。
如有侵權請告知,感謝。
-------------
廣告時間
《無痛先生》數位版及UHD、BD、DVD皆已在各大通路上架販售。
Novocaine Interview: Directors Dan Berk and Robert Olsen discuss the challenges of presenting an action hero who can’t feel pain
《無痛先生》訪談 導演丹·柏克(Dan Berk)和勞勃·歐森(Robert Olsen)探討塑造一個無法感受疼痛的動作英雄之挑戰
By Steve Seigh
最後更新於2025年1月2日
-------------
版權所有為原訪談者,此篇僅為推廣用翻譯,非營利。
如有侵權請告知,感謝。
-------------
廣告時間
《無痛先生》數位版及UHD、BD、DVD皆已在各大通路上架販售。
Taking Everything 奪走一切 (The Bad Guys 2 壞蛋聯盟2) Busta Rhymes
yeah! yeah! yeah! yeah!
Let’s go, Let’s go, Let’s go, Let’s go
yeah! yeah! yeah! yeah!
Let’s go, Let’s go, Let’s go, Let’s go
yeah! yeah! yeah!
你不夠勇敢 多數的你們大抵會屈服
你不願挑戰奪取黃金
我們到此只為取回疑似你偷走的東西
yeah! yeah! yeah! yeah! yeah! yeah! yeah! yeah!
GOODLIFE 美好生活(The Bad Guys 2 壞蛋聯盟2) Rag’n’Bone Man
我很幸運 受到庇佑
陽光明媚 來個深呼吸
美好生活 美好的生活
我們走向美好生活 美好的生活
清爽微風吹散了我的煩惱
因為我們將要去的地方就在天空
美好生活 美好的生活
我們奔向美好生活 美好的生活
喔太好了 本該如此
告訴你有這可能 告訴你我們將會如此
邁向新的巔峰 奔向精彩生活
感覺就像我們剛起飛 享受一段兜風旅程
從未懷疑 我們誕生於此正是為造就不凡
生氣蓬勃 無可抵擋
如同早就知曉所有關卡般地過關斬將
希望你意識到該像個明星 我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最後還是在戲院下片前看了壞蛋聯盟2中配版本。整體而言我覺得中配不差,但跟英版有些微差異性,不只是台詞演出上的,在情感表現上也有差異,但沒有說一定哪一版比較差或特別非要看哪一版,都很好。但個人偏好還是偏英文版,字幕翻譯比較流暢,不會看到一半瞬間「這個小朋友看沒問題嗎?」的感覺。
最接近原版的是蛇蛇的配音,自帶沙啞菸嗓。狼的配音還行,但部份句子演出另有情感詮釋,少了點山姆洛克威那種更有餘裕跟喜感的味道,但也不錯。小貓咪的配音有抓到原版的壞壞調調,整體而言算出色。萬絲通的聲音偏低,少了點英版女性味道,但在婚禮那段有達到英版水準,且那堆長串的指令都有念出來,讚讚。背景細微講話有翻譯跟配音,好評。單純個人意見,中配沒能處理好的那句是「I HATE YOU」,沒能帶出原版的想恨卻恨不起來的情緒。蛇蛇恨自己判斷正確,但還是只能被生化武器燻到掛。
2025年,上半年度國片有有病才會喜歡你(累計票房62,462,127,觀影人次232,732),下半年度有『96分鐘』,還不錯。去年年初賀歲片還錢(Breaking and Re-entering)(累計票房41,614,191,觀影人次162,864)我個人還蠻喜歡的,去年暑假檔期還有一部鬼才之道。雖然我不特別愛看國片,但如果有感覺還行的片子或多或少還是會想看看,而96分鐘就是看到好像評價還行,常去的戲院有上片,好喔那就來看吧,看完之後感覺這部片拍得還不錯,有突破既有的國片框架,推薦在大螢幕上看。
個人觀影比較看重劇情,會看劇情敘述是否合乎邏輯,結尾是否將前面鋪陳的伏筆收回,只要能說服得了某檄,好壞結局在於其次,基本上就會給合格。演員演技是否在線是加分選項,而不是決定這部戲到底好不好看跟是否值得推薦的關鍵。『96分鐘』算是在劇情跟演出上都有一定水準,達到期望值的好作品。
『power move』
這部裡面的翻譯為霸氣,但總覺得很微妙。
劇中時常在講:搶劫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power move。
(不是為了錢才搶劫,是為了某種更崇高的行為,而那個行為正是power move)
(搶錢只是順便,搶錢的行為才是重點)
其實這句話應該形容為『搶劫美學』(美化說詞),或者是『權力(力量)轉移』(字面意義跟搶劫帶來的資源移動),用來作為『搶劫行動的合理性』(劫盜團隊內部自圓其說)。不管是英版還是中配版都在這有點卡,感覺就是這個單字的解釋跟翻譯者有出入,但這好像回歸第一部的翻譯樣子(目前只看了第一部僅一回)。
壞蛋聯盟2在北美市場進入第三周時,在無名弒2及其他新片上片,重回北美排行前4並不是沒有理由。作為動畫片沒有太降智,縝密鋪陳故事,尾盤再次看到這些角色們的成長,不因外在打擊灰心喪志、喪失希望,這是個好故事。有評論說這樣的劇情演出很發散,不如前作專注於小壞壞們的成長,這部更像是帶有寫實色彩的生活磨練,經過打磨後的寶石更顯亮眼。
若要說一個角色很有能,並不是單純用嘴巴說說,而是需要透過其他陪襯襯托出他的能耐所在。狼這個角色並非只有偷竊跟組織搶劫的能力,後半段有一段策劃搶奪太空梭使用權,把狼腦子有多好展露無疑。偷竊需要:膽識跟高超技術、自信跟絕妙演技(聲東擊西)、還有清晰的腦子策劃整個偷竊。
聽到好評才跟風看了這部。先看2才看1,一開始不確定原本故事是怎樣的走向、什麼風格,是第一集就已經是改邪歸正?還是第二集才開始改邪歸正?但沒看前面也不影響。先看壞蛋聯盟2覺得還不錯,即便沒看1也沒問題,該進行說明地都有說明,難免還是會有部分段落,覺得特定角色互動有必有前因,應該還是少了點樂趣。
2的開頭,給了五到十分鐘的時間,快速地說明他們之前幹過什麼事。搶富豪搞得超炫超浮誇,逃出封鎖線也很鬧,讓每個角色充分發揮,節奏明快不拖泥帶水,但下一幕直切現況,說明這群背著前科的更生人們,在社會上找份工作處處碰壁。那台老破車居然還是用手搖式開窗,車爛到可以把搖車窗的把手拆下,這梗老到讓我懷疑Z世代的人看得懂嗎?但某檄看了很有感,有被娛樂到。
求學期間寫的故事,過去有沒有公開過已經想不起來了,也無跡可尋(無名小站跟隨意窩都結束營運了)。寫了續篇,索性趁機複製貼上公開。
別問這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
炎炎夏日,學校以期末考結束了一學年的課程,開始放起了暑假。正當學生們開心放暑假的同時,老師的操勞卻還沒結束,或者該說正要開始。雖然說學生想放假不想認真考試,對於這件事情還能理解,畢竟自己也曾當過學生,也明白放暑假是何等愉快,但看到如山堆積的期末考考卷堆在桌邊一角,看到頭就痛。雖然無奈,但還是要去面對現實,乖乖的坐在書桌上改考卷。
水星領航員
20周年非官方紀念慶祝
307公車 EAL-0085
按下快門沒能來得及趕在車頭經過瞬間,但至少圖的地方很完整。天氣很好,拍攝效果明顯。
運氣還不錯,拍攝時無其他汽機車經過,畫面很乾淨。
求學期間寫的故事,過去有沒有公開過已經想不起來了,也無跡可尋(無名小站跟隨意窩都結束營運了)。寫了續篇,索性趁機複製貼上公開。
別問這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並沒有因為寫了續篇而回頭看前面寫了什麼。
------------
「沒有人叫你這麼做,誰要你擅作主張!」吵什麼吵。
「有權者的孩子是你惹得起得嗎?」煩不煩啊。
「因為你的一意孤行,給別人添了多大的麻煩。之前所做的努力,全被你那一巴掌毀了。你到底知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啊!」吵死了。
「會議的開會結果,我想你也猜到了三分。經由主任和老師們討論結果,認為當時處置過當,故給予適當的懲處。」
「任職自然科學老師兼任班級導師的秋華蓮,自即日起,留職停薪三個月,期滿得許歸復其職。以上。」可惡。
回想2025年上半年度進戲院看過電影,值得推薦漏了一部,補上。
無痛先生(Novocaine)意外地好看,但超痛。
主體視覺看板設計(紅框黃底,被各種刃物刺穿的那幅)有點老土,只看片名不太知道這部電影想說什麼,有點猶豫要不要看,但常去的戲院有上片,且社群上不少好評,就看吧?出乎意料外地真的很精彩,值得在大螢幕上欣賞。不看預告直接看是最好的,但需要有『會感覺到很痛』的心理準備。這部片比較是屬於「知道越少,去看就能越享受樂趣(以及疼痛)」的一部好作品。
一部非典型英雄救美片,循序漸進的安排,不落於窠臼的出色演出,讓觀眾共感、分享主角的喜樂及痛感。這部恐怕不能直接歸類於爽片,雖有非常多打鬥場景,但有共感體質的人看了只覺得痛,思考這樣的傷害帶來的疼痛指數有多高?會不會出人命?這是這部電影特別出色的點,明知道這是電影做了很多小道具,但你還是會忍不住替他擔心,但又會知道這是電影所以一切都是可以的,合理的。我認為這就是電影該有的樣貌,合理的說服觀眾你可以依此想像跟體驗它。
Shadow Generations
官方網站
https://asia.sega.com/SonicXShadowGenerations/cht/
年初,看完真人動畫電影音速小子3後,有點在意音速小子是款什麼樣的遊戲,再三掙扎,最終還是入了坑。SWITCH有,實體遊戲片單價不高,想說萬一不喜歡可以轉賣或者送同事小孩,故買了實體片。
(手邊的NS LITE是拿尾牙獎金買的,買了只過玩寶可夢LET’s GO伊布跟方可夢,其餘時間關機放置。)
殊不知,買了索尼克夏特世代重啟之後,開啟了:手殘黨各種笨拙操作,操作夏特各種死掉;稍微操作上手後,睡前玩過嗨,睡眠品質降低;春節連假在家就是沒日沒夜拼,隨著遊戲難度的升高,只靠毅力無法過關,開始有點不爽(但沒放棄,試圖想辦法通關)。
經過各種挫敗,深刻明白了自己手殘無極限,靠著拼勁,磨練最低通關條件(只求通關不求評價,不求各關卡蒐集物),花了將近三個月,終於靠自己的毅力手殘,拼到了夏特世代的結局(感動)。索尼克玩到五分之一左右,覺得挫折,沒什麼幹勁就放棄了。
只完成了夏特篇,喜歡夏特世代所給予的成就感,故此寫一篇做紀錄。
上映第二天,下班後就趕著去看電影了。整體而言不錯,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看motoGP賽事(在2015年前後有追了好一段時間)。整體就很標準(公式化)的劇情,但無冷場,預期會是今年暑假檔期長賣作品。
九成使用google翻譯機翻,其後潤稿,潤到看得順眼為止。特此感謝Esther協助翻譯。作為電影推廣公開(版權所屬為原刊登雜誌及網站)。2024下半年完成:三篇雜誌訪談,三篇網站訪談。2025年兩篇雜誌訪談,四篇網頁訪談。
訪談對象:導演/演員(少許)/特技設計師/特技動作設計&特技替身/場地經理/剪輯師/音效設計師/視覺特效(VFX)/編劇
這些訪談或多或少提及電影幕後工作,後續若有看到相關有興趣的業界訪談也可能進行翻譯摘要(前提是要有空)。
『第一百屆奧斯卡金像獎,將設立年度特技設計成就獎』是件大事,有不少外電報導,不缺某檄這一篇。想說之前翻譯不少篇《特技玩家》及特技(STUNT)有關的訪談,就當作是個收尾也弄一弄吧。不很多,就美國影藝學院的奧斯卡金像獎公告及其推文,綜藝(Variety)的推文。
等首次頒發奧斯卡年度特技設計成就獎,未來在看《特技玩家》寇特跟藥頭杜恩的那段對話,可以開懷地笑一笑了。
DUNE : You do a stunt today?
COLT : Uh just a, yeah, car roll.
DUNE : Just a car roll?
DUNE : Hear how he said that? "Just a car roll!"
DUNE : What a stuntman! My man!
COLT : It's what I do.
DUNE : Hey, that's why I like you. Cause you do all the hard shit.
DUNE : They give Oscars for that?
COLT : For stunts? No. Nope.
DUNE : Hey, to the unsung heros.
杜恩:「高難度特技都是你(特技替身)做,有這項奧斯卡獎嗎?」
寇特:「最佳特技?沒有…並沒有…」
杜恩:「敬無名英雄!」(敬酒)
敬,每部電影中幾乎都存在於那裡的特技演員們。
‘The Fall Guy’ Writer Details How Hollywood’s Biggest Stunts Inspired the Movie: ‘We Are Unashamedly Playing the Hits’
By Todd Gilchrist
-------------
版權所有為原訪談者,此篇僅為推廣用翻譯,非營利。
如有侵權請告知,感謝。
-------------
三刷
有點不太好形容,先隨便筆記。
三刷想到十二國記圖南之翼,覺得像是去昇山。
雨水,眼淚;暴風雨,過度悲傷。
潮水退了,悲傷慢慢走出,撥雲見日。
高塔,進化。
浮球,暫時的立足之地,根源。
大鯨(鯤)跟蛇鷲是一體兩面。
走過真正悲傷的旅程。
有趣的點在於假設背景不同,會引導出不同結果。
假設這是靈魂的旅程,這會是個不同靈魂交互互動的結果;假設這是貓的原主人的悲傷世界,那麼黑喵會是世界中心,原主人則是體會了這件事的主體;假設這是原主人的貓所體驗的悲傷世界,黑喵如何走出悲傷(失去主人)又會是不同的景色。
二刷
有重新梳理了關係,二刷後比較清楚一些細節跟角色定位。音樂演出是真的超讚,加分不少。喵的奇幻漂流好看的地方在於觀看者可以任意角度切入,製作者不限制切入點,任意解釋,將閱讀作品的權限還給觀眾。不肯定但也不否定,不用臆測導演想要做什麼,就關注自己關注到的跟覺得是對的就好,有些人只是看到一群狗很蠢,可是狗就是這樣的群體生物,反而拉布拉多的行為是相對少數(關注他所關注的事情,而不是跟隨群體盲從)。
看到別人提到有部分場景沒有注意到(灰喵喝水場景,樹上有一艘小船,應為前次大洪水所遺留),看來應該是多刷確定(為了光年映畫特別印刷的海報)。覺得這部要看得懂,多少需要一點生活經驗。我無法確定會回答看不懂的人的切入點是什麼,但當沒有人聲旁白作為演出時,這種結果也是可以預期的。
覺得喵的角色配置就是一個家庭。
這篇新聞早於奧斯卡金像獎決定要在第一百屆時頒發年度特技獎之前,但作為一個獎項從無到有,這或多或少是有意義的,故此彙整成一篇。
匯集一些相關瑣事
行前在寫fan mail跟寫給日本朋友的信(明信片)。一度因找不到過去用的信紙而煩惱,最後放棄地直接拿了市售明信片寫一寫就好。可是,內容都是我真心誠意的想法,把想要感謝的事情寫進去,無論是否未來還是否會有機會看公演,我都非常感謝他們願意再來,以及感謝疫情期間的線上活動,讓海外虜可以參與等事情,總之就盡力表達。
上次寫是2018年,也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覺得有想法就要寫,但不可以為了只是想寫fan mail而寫。朋友勸說可以用AI幫忙寫,我拒絕了,拒絕AI替我代筆。我可以接受用線上翻譯逐字逐句挑覺得最適當的言語,但不能接受由AI代寫,那不是我的意思。
線上翻譯我也不是照抄,再怎麼說,我也還是有閱讀跟書寫能力,只是要想辦法拼湊組織成我希望對方可以理解的語句,讓對方可以明白。即便錯了,我覺得我也接受,但我盡力不是為了拿到百分百正確,而是單純想要表達我的心意,傳達我對於這件事情的熱度。
就算AI可以幫忙代擬稿,還是要有潤稿能力,判斷字句是否正確或者合宜,我認為人工智慧是無法取代人的作為。太過仰賴外力幫忙,基本上就是放棄學習的機會,我認為這不是件好事,要戒慎恐之。
朋友是好意,但這或許說明現在將學習機會從直接線上查資料,直接進化(或退化)直接交由其它代勞,這樣的操作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事情。(現在年輕一輩會查實體中文/中英/中日字典嗎?)
會後。
會前有看到一串DIR匿名噗,就加減報一下當下的實況,回報一些狀況。會後看到有人回報最最前排有吵架,吵到周邊的人都很受不了。看了兩天匿名跟沒有聯絡的老友參戰心得,拼湊出了事件輪廓。
工作人員在進場前很認真整隊(至少在S區跟前兩百號有這麼處理,拿A170票去領特典有參與到,工作人員會依照票號,確實排列排隊進場順序),但進場後後方有人想要趁機擠到前面,跟不願意讓的人發生了口角。
有日本人,拿在日本國內公演時接近約定速成的習慣到現場,在開演前從後方推擠到前方,但那名壯漢(?)不肯讓且破口大罵,讓附近的人找了工作人員協調但未果(堅稱自己花了將近五千元不是來被人插隊跟推擠),罵到都已經燈暗放SE,京已經上看臺了還在繼續…,聽說到了安可有推擠他繼續發作。
從後方穿到前方被掛出來的是櫻花妹,會後海巡推特應該也有日本漢,或者單純只是在周遭受到影響。花了五千,以及其他匿名證人作證,發生爭執的區是S區(最前排)。把日本國內的積習在演出前跟途中插隊跟推擠,其行為令人不快,但態度差到勸不聽跟影響周遭人的心情,這點也實在不是什麼可以稱許的事情,說白了就得理不饒人。
若有人在開演前在我周遭搞這齣我應該會氣到抓狂,覺得當初沒有搶到S票恐怕是天意(雖然多少還是覺得可惜)。話說回來二樓這個看臺其實不太適合站,不如日本前方靠背有可以抓的地方,所以後來前前面(D排)坐了我也就跟著坐下,在座位上繼續搖頭晃腦(無誤
覺得這次團員都很寵,團員中盤開始換位,連最邊角也沒錯過。敏彌的裙擺在演出中超大幅度動作,真的超妖媚超顯眼,謝幕的時候拉下耳機很認真的聽現場的呼聲,很用心的在聽現場,最後站在矮看臺前再次的拉起群擺超大動作的謝幕,全場歡聲雷動。
會後,京站在矮看台上高舉雙手拍手,二樓大部分的人都有跟著動作一起拍手,但自己的手臂已經累到快舉不起來了,慘。心夜丟鼓棒主要是中間區域,而且丟完很快就離場了。丟pick跟小物時也不只限於前方,很努力丟到後方跟二樓,敏彌丟了兩個水瓶飛到二樓真的超猛;DIE捲起毛巾也想挑戰丟到二樓,結果落到看二樓看臺下方;薰老大主要在下手區前方灑水,但也是著丟水瓶到二樓,只是水瓶在中間就順著地心引力下墜。記憶可能有誤,但大致上是這樣。
我還是會覺得已海外巡演的規格而言,這次這些曲子的選擇都是在照顧海外客群,而不是依照巡演主題專輯演出,安可比較像是兩場安可混在一場,做為安可開場的GDS是真的有夠燃,後面幾首都是會讓人高亢的激情曲連發。這次少了一些可以讓人沉浸其中的曲子,算蠻可惜的(跟2016年華山DUM相比)。
這張其實是我順手拍的,本來想抓遠一點的距離拍更完整的舞台,結果前面的人也在拍照,視線被擋,我放就放棄了。回頭來看,其實這張拍得很好,意外拍得非常工整(拍照時常會偏一邊的人)。
這應該不會刻意寫詳細repo,好懶。
主要就這次該感謝團員的事情寫了明信片,能不能送達不知道,但覺得該參場該花錢買周邊支持,認真參戰基本上已經達標。一些感想已經在昨天搭老友的車上聊完得差不多了,我覺得就那樣。頂多寫點雜七雜八而已,但不可能寫太認真的repo。
看到別人討論覺得很有意思,拉回自家做紀錄。附上未上榜但可能也是虧損的特技玩家推估損益。
平心而論,電影本身OK,動作編排跟演出都很OK,但劇本演出不太OK。我有點不知道編劇跟導演想要的是什麼,要走黑色幽默又不一直線走,想要合理跟紮實的動作演出可以,但分寸明顯沒有拿捏好,玩得太過火。大衛雷奇跟凱莉麥考密克在這部作品中只擔任製作人。剪輯跟音樂都跟是合作過多次的人,依照之前看過的訪談來看,問題比較大的是編劇跟導演Jonathan Eusebio。
LOOP耳塞兩款
Loop Engage
Loop Experience
買了這兩款使用,但老實說,除了外觀顏色之外,感覺不太出來兩款差異性。兩款都是透過特殊設計跟薄膜減音,不是睡眠款專門降整體環境噪音(透過增加阻礙,阻止聲音進入耳道內)。
艾諾拉可以說是一場灰姑娘的美夢,寫實中的美夢跟撕裂美夢中的寫實。足以讓一個聰明但身處現實困境的人,一個個說服自己的謊言堆疊,沉淪一場不再需要為生計而對其他不特定對象出賣靈肉的夢境,然後被人用最不堪的方式揭開謊言。
算計清楚的艾諾拉耽溺於資產,想要跟資產結婚,所以支付了她自己的身體跟時間,但不知不覺中也把自己最重要的愛也給了出去。這位灰姑娘沒有仙女提點,魔法是有時間限制的,不是永遠的。王子代替仙女的身分直接施展魔法,你想要就全部給你,但時間到了就什麼也沒有了,只剩下空虛。伊凡王子終究沒有把心思放在他身上,身處於兩個不同的世界的人,終究無法改變些什麼。
我的左派老師(200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lf_Nelson_(film)
Half Nelson O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WutV6Wa5A&list=PL26F5480B3981ED15
『即便沒有變得更好,依然還是在掙扎,活著。』
「毒蟲沒有朋友」但若走出來身旁還在的那個人,分享最不想被知曉跟最不堪的那些,只是無力,一個無法改變卻被束縛渴求改變。不太容易評論的一部。雖然這部的劇情跟調性會讓我直接先切入保護模式維持很大一段疏離感,但最後一幕卻很不錯。
這部看之前,刻意不看評論跟相關,連預告也沒看,文字說明也沒看,只因為他是萊恩葛斯林演出的作品,但我預期這並不好啃,光看封面就知道這不會是沒準備好就能看的片子。
你會為了照亮他人而付出努力,不是為了得到讚美,而是因為你做得到。
那天終將到來,相信那是在不很久遠的未來。
無論身在何處,抬頭看,想像著一起共同生活過的美好片刻。地表有晝夜,月亮有亮面跟暗面,遠從銀河系外閃爍光輝的星芒,也許有那麼一天會消逝,但這世上仍有非常多的光芒閃耀著,每個生命都閃閃發光,照耀彼此。
有幾句話在演出中重複出現(原句請看電影,我是拼湊不出來的),包含:天上星光在星星死後仍然發光,做正確的事情並不容易,你不會被傷痛所影響等。但我覺得我最有印象(因為簡短…),但這句話其實是最中性的,無關善惡,只跟角色行為有關,讓角色自己演出。
“The Fall Guy” Stunt Designer Chris O’Hara on Helping Create Ryan Gosling’s Gonzo Performance
《特技玩家》特技設計師克里斯·奧哈拉(Chris O'Hara)談如何幫助萊恩·葛斯林創造轟動的演出
May 6, 2024
By Hugh Hart
-------------
版權所有為原訪談者,此篇僅為推廣用翻譯,非營利。
如有侵權請告知,感謝。
-------------
《特技玩家》音效設計師馬克·史托金格(Mark Stoeckinger)闡述如何捕捉萊恩·葛斯林的荒野旅程
“The Fall Guy” Sound Designer Mark Stoeckinger on Capturing Ryan Gosling’s Wild Ride
May 2, 2024
By Su Fang Tham
-------------
版權所有為原訪談者,此篇僅為推廣用翻譯,非營利。
如有侵權請告知,感謝。
-------------
花了一些時間觀察後續走勢,其實沒有預期的糟糕,雖不可避免被歸類於票房炸彈。剛好可對照一篇2024年票房炸彈,針對其論述有些額外的感想。
特技玩家作為北美五月開始的暑假檔期序曲,因電影市場的萎縮,以及受到2023年美國編劇公會及演員工會罷工影響,的確有未如預期的票房成績,芙莉歐莎也遭遇相似的困境。電影市場萎縮直到腦筋急轉彎2跟死侍與金鋼狼上映才好轉(同時間為台灣的暑假檔期,上映了大量的動畫片跟娛樂片)。
龍捲風暴北美開盤很好,但在海外相較普通,龍捲風暴因電影的特性,被冠上了4DX示範片,成為特殊廳的新寵兒(印象中,臺灣七月上映,到十月份,4DX都還有排場次)。噤聲3評價普通,基於成本控管得宜故仍有賺。SONY的猛毒3最後一舞的狀況同噤聲3,基於成本控管得宜故仍有賺。
特技玩家跟上述其他電影有一個不同之處,是因為它的本質是製作者及製作團隊,基於「替特技演出及特技演員對影視產業付出的貢獻發聲」,其後在北美串流(環球自己的串流平台)上推出了Action,一部關於電影特技演出及特技演員的紀錄片,總長四小時餘,內容包含特技玩家幕後製作重新剪輯(的樣子)。
Elísabet Ronaldsdóttir: The Mastermind Editor Behind This Summer’s Blockbuster 'The Fall Guy'
伊莉莎白·羅納度提爾:《特技玩家》幕後主要策劃剪輯師
Published on Wednesday, May 29, 2024 at 9:00 AM
發表於2024年05月29日(星期三)
-------------
版權所有為原訪談者,此篇僅為推廣用翻譯,非營利。
如有侵權請告知,感謝。
-------------
趁空看完了九命貓的奇幻旅程(10 Lives),意外地不錯看,有被感動到。
故事主題很簡單,這是一個關於愛跟生命的故事,能夠處理得好且不單調並不容易。故事步調不會太慢,雖然一開始有點不太確定走向,隨著劇情的推展,結果是好的,接近尾聲時眼眶有點濕,是個還不錯的故事。這類故事有時候沒處理好會變成雜沓,進而導致迷失方向,九命貓省略了一些東西,專注在為了那隻貓最在意的人的身上,是好事。
DVD&電影配信資料(2024/7月)
※此篇訪談為日翻中,但推測原應為英文訪談,故本篇實際為「英翻日,日翻中」。
※轉譯多次,且無原始訪談可讀,許多細節可能不完全符合受訪談者的原意。(白話:不斷地在翻譯字句中通靈,如有錯誤敬請海涵。)
-------------
版權所有為原訪談者,此篇僅為推廣用翻譯,非營利。
如有侵權請告知,感謝。
-------------
DVD&電影配信資料(2024/7月)
※此篇訪談為日翻中,但推測原應為英文訪談,故本篇實際為「英翻日,日翻中」。
※轉譯多次,且無原始訪談可讀,許多細節可能不完全符合受訪談者的原意。(白話:不斷地在翻譯字句中通靈,如有錯誤敬請海涵。)
-------------
版權所有為原訪談者,此篇僅為推廣用翻譯,非營利。
如有侵權請告知,感謝。
-------------
前幾天在跟同事聊天聊電影,聊了一件小事。
先講結論:只依靠他人評價來決定自己的喜好是高風險行為。
同事『現在電影很看第一周評價呢... 大家看評價不好就不會進電影院了』
我比較不贊同這樣,畢竟電影好不好看還是自己看了才知道。
評價當然會參考,但不是決定進不進去看的主要條件。
原文出處
https://variety.com/2024/artisans/news/the-fall-guy-stunt-designer-credit-1235964649/
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及美國導演工會(DGA)首次頒與「特技設計師(Stunt Designer)」其榮譽給《特技玩家》克里斯·奧哈拉(Chris O'Hara)
‘The Fall Guy’ Lands First-Ever ‘Stunt Designer’ Credit for Industry Veteran Chris O’Hara From SAG-AFTRA and DGA
2024 Apr 9
By Jazz Tangcay
-------------
版權所有為原訪談者,此篇僅為推廣用翻譯,非營利。
如有侵權請告知,感謝。
感謝Esther樣協助翻譯校稿。
-------------